出壳了说课龙德彦库尔勒一小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7590087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壳了说课龙德彦库尔勒一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出壳了说课龙德彦库尔勒一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出壳了说课龙德彦库尔勒一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出壳了说课龙德彦库尔勒一小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出壳了说课龙德彦库尔勒一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壳了说课龙德彦库尔勒一小(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说课模板说课,不同于一般的发言稿和课堂教学,它要求说者能够比较系统地介绍自己的教学设计及理论依据,而不是宣讲教案,也不是浓缩课堂,它的核心在于说理,在于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说课的重点在于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突破上。以下是说课模板,仅供参考。基本信息学科美术年级一年级教学形式造型表现领域教师龙德彦单位库尔勒一小课题名称出壳了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美版第二册第2课说课记录说教材内容教学内容出壳了:启发学生回忆与联想动物出壳的生动情景,利用多种方法打开学生思路,鼓励创新,表现出生动的画面,表现的自由性和不同种动物的特点教材所处地位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出壳了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

2、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本课从破壳而出的小动物入手,引导学生探索神秘生命的世界,从感知、认知到思索、表现、创造多层面的拓展学生创造的领域。教学目标这节课面对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想象思维最为活跃。因此,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探索生命伊始的奥秘,展开回忆与想象,大胆自由地表现出一种自己喜欢的生物出壳时的情景。2、通过观察、幻想、体验与交流,感受生命的不屈与独特的美丽,进行想象与构思,追求表现的新颖与生动。3、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生命奥秘的激情和关爱生命的思想

3、感情。培养学生在集体活动的过程中,相互交流、想到启发的良好品质。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回忆与联想动物出壳的生动情景,利用多种方法打开学生思路,鼓励创新,表现出生动的画面。教学难点:表现的自由性和不同种动物的特点,通过欣赏、鼓励等多种方法解决。说教法教法:学生们对胎生和卵生的知识不太了解,我采用启发引导法,使学生逐步了解胎生和卵生的动物都有哪些,为创作提供了素材。对于蛇、小鳄鱼等小动物出壳学生比较陌生,我采取讲授法,让学生了解新知识,启发学生回忆与联想其他小动物出壳的情景。为了让学生能够了解简单的构图知识,我采用了演示法。说学法一年级孩子年龄小,觉得生命是一个神秘的话

4、题,他们想知道生命是怎样产生的,是从哪里来的,为之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带着这种好奇,学生们会欣赏到小鸡、乌龟、鳄鱼等小动物出壳的情景,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力量。通过观察、体验活动,懂得珍爱生命,捕捉感人、美丽、生动的瞬间,加之大胆的想象,表现出自己的感受。学法:我采用体验法,让学生感受小动物出壳的神情,使之可以在画面上表现自己的感受,运用比较法,找到自己喜欢的作品欣赏,以拓展思路,运用练习法达到学以致用,培养他们的表现力。说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鸡妈妈在草丛里捉虫子的时候,发现了有各种各样的蛋,不知是哪个粗心的妈妈丢掉的。鸡妈妈用自己胖胖的身体盖住了蛋宝宝,辛辛苦苦地孵化了一个多

5、月。这期间,先先后后地,蛋里的小生命一点点发生变化了(用讲故事的形式,引出意外的结果。刺激学生的思维活动。)接下来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去看看,都有哪些动物宝宝出壳了?(出示教具:小鸡、小蛇、小鸭、小狗)通过让学生发现小狗不是破壳而出的小动物来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互相拓展知识领域。了解胎生动物和卵生动物的区别,并引出课题出壳了。(二)讲授新课:1、小动物是怎样破壳而出的?现在我们先来想象一下。请同学们根据老师说的来做。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着自己现在就是一个即将要破壳而出的动物宝宝,现在你已经长得足够大,蛋壳里的空间对你来说太小了,想冲出这个黑黑的房间,你用了什么办法,可以做出动作,你

6、终于钻出了蛋壳。好现在请你慢慢睁开眼睛,想象一下刚刚钻出蛋壳的你会想什么?会做什么呢?(用游戏的形式来体验小动物出壳,给学生以新鲜感,同时又让他们在兴奋的状态中尝试了小动物出壳的艰难,获得真实的体验。也使游戏为发挥想象进行创作打下基础。)看看其他小动物出壳时的情景。(欣赏课件)看看其他小动物出壳时的情景。(欣赏课件)小鸡:同学们猜猜看小鸡在想什么呢?小鸭:刚刚出壳的小鸭会做什么呢?小蛇:这只小蛇又在想些什么呢?小动物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破壳而出,来到这个世界。并在妈妈爸爸的羽翼下幸福、健康的成长。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突出教学重点。让学生观察各种小动物出壳的图片或动画,让学生观察小动物是怎样出壳的

7、?出壳后心情怎么样?让学生整体感知出壳的小动物的外部形态,为后来绘画打下基础。3、我们知道了这么多动物宝宝出壳的故事,下面我们来欣赏一组同学表现小动物出壳时绘画作品。(引导欣赏教材作品)通过欣赏课本范画初步了解如何表现小动物破壳而出的情景。,让学生对画面的组织、色彩、形象的生动性有进一步的了解。4、教师演示:通过演示让学生直观的感受绘画的方法。a、先来画出椭圆形的蛋。要一边大一些,一边小一些。b、画出蛋壳裂开的样子,适合用什么样的线条来表现?折线。c、画出破壳而出的小动物,并表现出它的特点。d、画出妈妈。e、添加背景环境。三、作业要求:创作一幅小动物破壳而出的作品。画出他们刚刚来到这个世界时高

8、兴的样子,表现它们见到妈妈时高兴的情景。四、学生作品展评、说板书设计出壳了说其他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教具、视频学生:绘画工具反思总体感觉这堂课生动有余,不够流畅。 做教学设计时,我考虑得很多。小动物破壳而出,来到这个世界上,它们是那么的弱小,那么的微不足道,这个过程却蕴含着生命的不屈和伟大。于是我设计了小鸡出壳过程的图片展示,让学生亲眼去看、去感受,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假如自己就是那只鸡宝宝,破壳而出的那一刻有什么感受,会看到些什么?让学生角色扮演,设计这些环节的目的,就是希望他们能够感受到生命的喜悦。课堂上,学生们的表现也令我满意,虽然较以往显得有些拘谨,但是都能很好地投入学习。 课前我

9、布置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有关卵生生物的资料,学生们都很积极,找来的资料也很全面,有的同学甚至还印了彩色图片。问题是他们似乎并没有了解我的意图,对这些资料的了解普遍流于表面。我是希望他们通过多知道一些资料,开拓眼界,帮助创作出更有创意的作品。这也反映出学生不善于自己获取知识,习惯了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 作品评价的环节常会被忽略。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最多只有20分钟是留给学生进行创作的,往往都来不及完成作业,这点我早有所料。展示评价时我选择了三幅相对完整、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让其他学生给他们投上一票,并说出投票理由。展示评价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他们在集体活动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的良好品质。所以这个环节是不能放弃的。 现在的学生在父母的悉心呵护下,都成了家里的小王子、小公主。他们不理解为什么小鸡在出壳时,母鸡妈妈不会帮助它们破壳而出。因为如果不靠自己的力量,经过一番锻炼,小鸡的身体不会结实,也许活不久。小朋友们也一样,不能事事依赖父母,要自立,这样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通过这一课,我发现了教学中我存在许多疏漏失误之处,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提高美术素质以外,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