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物浓缩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7588799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X 页数:95 大小:26.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物浓缩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物浓缩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物浓缩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物浓缩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物浓缩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物浓缩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物浓缩版(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第一章 燃烧基础知识第一节 燃烧条件燃烧: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火焰:发光的气相燃烧区 烟:燃烧不完全,在产物中产生的固体小颗粒 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 1.燃烧的必要条件 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和引火源(温度),有焰燃烧还需具备链式反应自由基。可燃物: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 。助燃物(氧化剂):支持燃烧的物质 引火源:能引起物质燃烧的点燃能源2.燃烧必要条件 可燃物:一定浓度助燃物:一定含氧量点火源:一定的点火能量链式反应自由基:未抑制第二节 燃烧类型及其特点 一、燃烧分类 1

2、.着火 点燃(强迫着火):从外部能源得到能量 使混气的局部范围受到强烈的加热而着火 燃烧波传播。 自燃(无外部引火源):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然燃烧。 化学自燃:常温下发生 热自燃:预先混合均匀加热(不是点火)二、燃烧方式及特点 1.气体燃烧(扩散-混合-燃烧)燃烧方式定义特点典型燃烧扩散燃烧可燃性气体和蒸气分子与气体氧化剂互相扩散,边混合边燃烧燃烧比较稳定,扩散火焰不运动煤气燃烧、烧气焊预混燃烧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预先同空气(或氧)混合,遇引火源产生带有冲击力的燃烧燃烧反应快,温度高,火焰传播快粉尘爆炸2.液体燃烧(蒸发-混合-燃烧) 闪燃 :一闪即灭,蒸发速度燃烧速度,引发火灾事

3、故的先兆 。沸溢 :热波向液体深层运动 ,油中的乳化水汽化向液面上浮成油包气使液体体积膨胀,向外溢出,同时部分未形成泡沫的油品也被下面的蒸汽膨胀力抛出,使液面猛烈沸腾起来 。沸溢形成必备的3个条件:沸程宽,密度相差大含有乳化水原油黏度大喷溅:热波达到水垫时,水垫的水大量蒸发,蒸汽体积迅速膨胀,以至把水垫上面的液体层抛向空中,向外喷射。3.固体燃烧(融化-蒸发-氧化分解-燃烧)蒸发燃烧:受到火源加热时,先熔融蒸发,随后蒸气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蜡烛、松香、沥青) 表面燃烧:表面由氧和物质直接作用而发生(无焰燃烧)(木炭、焦炭) 分解燃烧:加热时先发生热分解,分解出的可燃挥发分与氧发生反应(木材、

4、煤) 熏烟燃烧(阴燃):只冒烟而无火焰的燃烧(成捆堆放的纸张) 动力燃烧:可燃挥发分遇火源所发生的爆炸式燃烧三、闪点、燃点、自燃点的概念 1.闪点 定义: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引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 意义:可燃性液体性质的主要标志之一。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反之则越小。闪点与可燃性液体的饱和蒸气压有关,饱和蒸气压越高,闪点越低。应用:用来确定生产、加工、储存可燃性液体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类别:闪点28 的为甲类;28 闪点60的为乙类;闪点60的为丙类2.燃点 定义: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 意

5、义:固体的火灾危险性大小一般用燃点来衡量,物质的燃点越低,越易着火。 与闪点的关系:易燃液体的燃点一般高出其闪点15,并且闪点越低,这一差值越小3.自燃点 定义: 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 意义:可燃物的自燃点越低,发生自燃的危险性就越大。 影响因素:液体、气体:压力、氧浓度、催化、容器的材质和表面积与体积比。 固体:受热熔融、挥发物的数量、固体的颗粒度、受热时间第三节 燃烧产物完全燃烧产物是指可燃物中的C被氧化生成C02(气)、H被氧化生成H20(液)、S被氧化生成S02(气)等,而C0、NH3、醇类、醛类、醚类等是不完全燃烧产物。几类典型物质的燃烧产物: 高聚物的燃烧产

6、物:主要分为受热软化熔融、热分解、着火燃烧等阶段。热分解是其燃烧的关键阶段,高聚物的燃烧主要是分解产物中的可燃性气体的燃烧。 木材的燃烧产物:木材的燃烧存在两个比较明显的阶段:一是有焰燃烧阶段,即木材的热分解产物的燃烧;二是无焰燃烧阶段,即木炭的表面燃烧。金属的燃烧产物: 挥发金属:沸点氧化物的熔点,首先表面上能够生成固体氧化物,后减缓了金属被氧化。粉末状时激烈燃烧。第二章 火灾基础知识第一节 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1.定义: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2.分类: 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纸张等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固体,如汽油、沥青、石蜡C类火灾气体火灾 ,如煤气、天然气D类火灾金属火灾

7、 ,如钾、钠、镁E类火灾带电火灾 ,如变压器电气火灾F类火灾烹饪物火灾 3.火灾事故等级 火灾等级死亡(/人数)重伤(/人数)直接财产损失一般火灾0,3)0,10)0,1000万)较大火灾3,10)10,50)1000万,5000万)重大火灾10,30)50,100)5000万,1亿)特别重大火灾30, )100, )1亿, )4.火灾的危害 危害生命安全、造成经济损失、破坏文明成果、影响社会稳定、破坏生态环境第二节 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电气(短路、过载、接触不良) 吸烟 生活用火不慎 生产作业不慎 玩火 放火 雷击第三节 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 一、建筑火灾蔓延的传热基础 热传导(接触传热)

8、 热对流(发生相对位移)热辐射(不需相互接触) 二、建筑火灾的烟气蔓延 (一)烟气的扩散路线(扩散-垂直升腾-水平蔓延) 着火房间走廊楼梯间上部各楼层室外; 着火房间室外; 着火房间相邻上层房间室外。 (二)烟气流动的驱动力 1.烟囱效应2.火风压3.外界风的作用 (三)烟气蔓延的途径 1孔洞开口蔓延 2穿越墙壁的管线和缝隙蔓延 3闷顶内蔓延 4外墙面蔓延 三、建筑火灾发展的几个阶段 发展阶段特征控制对策初期阶段从出现明火算起,开始火焰较小,与敞开环境相似,易扑救安装火灾探测系统(tp)设置良好疏散标志(ta)设置合理疏散通道(trx)充分发展阶段燃烧强度增大,严重损坏室内设备及建筑物设置防火

9、墙、防火门、划分防火分区衰减阶段室内平均温度降到其峰值80%算起,可燃物挥发分大量消耗,燃烧无法持续tp:起火至察觉发生所需的时间,ta:察觉火灾至疏散开始的时间,trx:疏散进入安全地带所需的时间第四节 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一、冷却灭火(破坏点火源条件)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燃烧即会停止。 二、隔离灭火(破坏互相作用条件)将可燃物与氧气、火焰隔离,就可以中止燃烧、扑灭火灾。三、窒息灭火(破坏助燃物条件)可燃物的燃烧是氧化作用,需要在最低氧浓度以上才能进行,低于最低氧浓度,燃烧不能进行,火灾即被扑灭。 四、化学抑制灭火(反应链终止)有效地抑制自由基的产生或降低火焰中的自由基浓度,即可

10、使燃烧中止。 化学抑制灭火的灭火剂常见的有干粉和七氟丙烷。第三章 爆炸基础知识第一节 爆炸的概念及分类一、定义: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 二、爆炸的分类 通常将爆炸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三种 。可燃粉尘爆炸 1.粉尘爆炸的条件: 粉尘本身是可燃的; 粉尘必须悬浮在空气中,并且其浓度处于一定的范围; 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引火源 2.粉尘爆炸的特点 压力高,持续时间长 多次爆炸,破坏严重 过程复杂 3. 影响粉尘爆炸的因素 1)粉尘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 2)粉尘浓度 3)环境条件 4)可燃气体和惰性气体的含量第二节 爆炸极限爆炸浓度极限:与空气混合后的体

11、积分数或单位体积中的质量等来表示遇火源会发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的浓度范围。 一、气体和液体的爆炸极限 气体和液体的爆炸极限通常用体积分数()表示。 一般在氧气中的爆炸极限要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范围宽。 可燃气体爆炸极限的影响因素:火源能量火源能量越大,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初始压力初始压力增加,爆炸范围增大初温初温越高,极限范围越宽惰性气体爆炸极限范围变窄二、爆炸极限在消防上的应用 评定可燃气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爆炸范围越大,下限越低,火灾危险性就越大选择电气防爆形式生产、储存爆炸下限=10的可燃气体的工业场所,可选用任一防爆型电气设备为设计提供依据确定建筑物耐火等级、层数、面积、防火墙占地面积、安全疏散

12、距离和灭火设施确定安全操作规程处于或接近爆炸极限范围进行生产时,应充惰性气体稀释和保护第三节 爆炸危险源发生爆炸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素:一是爆炸介质;二是引爆能源。 一、引起爆炸的直接原因 物料原因投料不当,控制失误作业行为原因判断失误,作业不当生产设备原因先天缺陷,保养缺失生产工艺原因控制不当,反应失控其他原因人为破坏、自然灾害二、常见爆炸引火源 火源类别火源举例机械火源撞击、摩擦热火源高温热表面、日光照射并聚焦电火源电火花、静电火花、雷电化学火源明火、化学反应热、发热自燃第四章 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第一节 爆炸品二、爆炸品的特性及参数 爆炸性 :猛烈的化学反应 大量气体和热量短时无法逸

13、散 温度迅速上升, 压力突增爆炸 敏感度:某一炸药所需的最小起爆能 第二节 易燃气体易燃气体是指爆炸下限小于或等于13(体积),或者燃烧范围不小于12个百分点(爆炸浓度极限的上限与下限之差)的气体。 一、易燃气体的分级 级:爆炸下限10;或者不论爆炸下限如何,爆炸极限范围12个百分点。 级:10爆炸下限13,并且爆炸极限范围12个百分点。 二、易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 第三节 易燃液体易燃液体,是指闭杯试验闪点不高于60,或开杯试验闪点不高于65.6。 闭杯闪点是指在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在闭杯中试样的蒸气与空气的混合气接触火焰时,能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 一、易燃液体的分级 级: 初沸点35级:闪点35 级: 23闪点60且初沸点35 甲类:闪点28乙类:28闪点60丙类:闪点60 二、易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 第四节 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一、易燃固体 (一)易燃固体的分类与分级 燃点高于300的固体称为可燃固体 燃点低于300的固体称为易燃固体 (二)易燃固体包括的范围1固态退敏爆炸品为抑制爆炸性物质的爆炸性能,用水或酒精湿润爆炸性物质,或者用其他物质稀释爆炸性物质后,形成的均匀固态混合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