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漳州市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初中语文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587837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8.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漳州市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初中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年漳州市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初中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2年漳州市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初中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2年漳州市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初中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2年漳州市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初中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漳州市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初中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漳州市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初中语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2007年漳州市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招生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友情提示:请把所有答案填写(涂)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第一部分 听说能力(15分)一、听录音,完成16题。(15分)(请注意:l3题读一遍,46题读两遍)1下面词语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A迸裂 B悲恸 C贿赂 D讹诈2听下面一句话,话中“担待”的意思是( )A承当 B帮忙,关照 C原谅,谅解 D担任3听下面一首诗,这首诗辛辣讽刺的现象是( )A环境污染 B盆景泛滥 C不讲卫生 D气候恶劣4听下面一则新闻,回答问题。(1)_(2)_5听下面一段故事,回

2、答问题。(1)这段故事出自哪部名著?涉及的主要人物是谁?(2)请另写一个与该人物相关的故事。6请根据下面设置的情境,回答问题。第二部分 积累与运用(15分)二、积累与运用。(15分)7按要求填空。(以回答正确的5道题计分。)(l)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_,_,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赵丽宏周庄水韵)(2)_,_。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_,_。 (诸葛亮出师表)(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消息,也透露出诗人喜悦之情的诗句是:_,_。(5)爱莲说中表达作者既不与污浊社会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赏的句子是:_,

3、_。(6)时光飞逝,中考将至,你的好朋友却终日沉迷于网络游戏。请你用惜时或劝学的诗句来劝勉他:_,_。(7)_,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8西游记、格列佛游记、鲁滨逊漂流记三部名著中,主人公都有着坎坷的游历过程,你是否发现他们游历的原因各不相同?请将你的发现写下来。(1)西:_(2)格:_(3)鲁:_9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材料一:中国联通漳州分公司发行的“在芗之地” 系列电话卡,其中一款卡上介绍了漳州名小吃豆花,其内容如下:豆 花几片薄薄的豆花,竟邀约了粉条、虾米、萝卜丁、笋干、猪肚、芫荽末诸多美色。这水嫩,爽脆,刚断,生香啊,思念从此从舌头开始。联通每

4、“食”每“客”。材料二:漳州这个水仙花之乡,无论富贵人家还是平民百姓,市民同花木情愫日深,城区里可以说没有一家不种花。穿行在大街小巷,抬眼总能瞥见人家窗前或阳台蔓延出的几许鲜妍、一抹翠色。材料三:漳州功夫茶讲究品饮功夫,不仅讲究好茶叶、好茶具,还要有好技巧、好功夫。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泡茶功夫归纳为“关公破城、韩信点兵”八个字。这样斟出的茶,每一杯色泽浓淡均匀,清香甘醉一致。功夫茶简直就是漳州人性格的缩影和象征。我的探究结果:_第三部分 阅读能力(50分)三、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1014题。(16分)【甲】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

5、,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选自四知)【乙】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子曰:“夫子嗜鱼而不受,何也?”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免于相,则虽嗜鱼,此必不能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不受鱼,我能常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选自初潭集)【注释】公仪休:人名,复姓公仪,名休。 相鲁:做鲁国宰相 下人:迁就别人

6、色:神色 明:明白 恃人:依赖别人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举茂才( ) (2)故人知君( )(3)一国争买鱼而献之( ) (4)虽不受鱼( )11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闻其贤而辟之一国争买鱼而献之B 君不知故人夫唯嗜鱼,故不受也C 当之郡必有下人之色D 明于人之为己者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1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2)夫子嗜鱼而不受,何也?13联系甲段的内容,说说杨震为什么被称为“四知”先生?你还知道与杨震具有相同品质的人吗?请列举一个。14读完这两则故事,请谈谈你的感悟。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9题。(15分)忍 者

7、 无 敌马国福忍是水,可以稀释痛苦的“盐” ;忍是火,可以焚毁误解的伤;忍是光,可以消融仇恨的“冰” ;忍是电,可以连通隔绝的缘;_,_。我国古代两大禅师寒山和拾得有这样的对话。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如何处置?”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我很喜欢这句话。真的,当痛苦、误解、仇恨、冷漠等人生的不幸包围我们时,我们不妨容忍。倘若我们的生命是一场逆风启航的航行比赛,我们无法避免大风大浪和同一岸线航船的竞争,但我们可以调整方向和心态忍让。都说忍一时风平浪静,让三分海阔天空。风浪过后必是碧波荡漾的妩媚风光。容忍不是懦弱,不是退让,不是逃避,而

8、是一种隐形的坚强,一种忍让的进取,一种平静的突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忍让呈现了我们灵魂极为广阔的一面,也展示了我们人格高尚的一面,更张扬了一种无声的风度!圣经上说,当有人打你的右脸时,你不妨把左脸也转向他。这富有宗教色彩的语言,表面上看起来有点愚蠢可笑,实际上蕴涵了一种人生的智慧。大音声稀,大智若愚。没有谁会永远不幸,也没有谁能永远幸运。在生活中有时忍者总是不得志,总是吃亏,这只是暂时的。暂时的得意并不能代表长久的风光,暂时的得利并不意味着长久的幸福。人生的许多辨证法总是由时间来证明,时间是最好得检验师,我想说:忍者无敌。“忍”是悬挂在心上面得一把锋利的大刀。如果不处理好

9、刃与心的距离,我们必然流血,受到伤害。刃与心的位置摆好了,世界就变得美好了,天地就更宽了。在忍者的心底,时间总会磨去刃的锋芒。心多了一份广度,刃就少了一分亮度;心多了一层厚度,刃就薄了一层利度。因为忍让,我们会受到嘲笑、讥讽、打击和误解;因为忍让,我们却得到了乐观、豁达、信念和力量。失去了花瓣,我们得到了果实;失去了严寒,我们迎来了温暖;失去了成功,我们得到了教训。因为,果实不容忍花瓣得凋零,就无法成熟;寒冬不容忍温暖,就无法换来季节的轮回;成功不容忍失败,就无法寻得突破和转折。花开花落,忍来愁去。在人生得竞技场上,忍者无敌。杂文报2007年4月3日(有侧改)15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6仿照

10、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忍是电,可以连通隔绝的缘;_,_。17文章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你举一例并谈谈它的作用。句子:_论证方法及作用:_18联系所学的知识,请你为本文论点补充一个概括性的事例。19假如你要和作者对话,针对本文的观点进行辩论,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并请写出你对所提问题的看法。(1)问题:_(2)我的看法:_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5题。(19分)南靖土楼游记在九龙江奔腾流过的闽南大地,教千座土楼星罗棋布般撒在山谷盆地间。四方楼、长方楼、五角楼、八角楼、椭圆楼和圆楼等多种式样,构成奇妙而又神秘的土楼世界。土楼世界中最有名的当属南靖县书洋乡田螺坑的“五朵金花”:由一

11、幢居中的方楼和环绕的一幢椭圆楼及三幢圆楼构成。曲与直,这种美学上的最基本构成,在这里被淋漓尽致地展示着。土楼群在群山环抱下依山势错落布局,居高俯瞰,像一朵盛开的梅花点缀大地;山脚仰视,则像布达拉宫雄居山腰傲视人间。田螺坑土楼群的精美建筑组合,构成人文与自然巧妙结合的绝景,给人强烈的观赏冲击,令人叹为观止。我慕名而来,终于见到了土楼。没错,与书上的一样一样的奇特,一样的壮观,一样的沦桑;一样斑驳的土墙,布满裂缝;一样的木板走廊,颤颤巍巍。青石板路,土坯小房,土楼仍旧保留着当年的建筑风味。惟一和我所想不同的是,土楼现在还有人居住同一宗族的村民,世代居住在同一座楼里,繁衍生息。土楼小主人,面对远方的来客,还是带着一些天真的羞涩。看,前面的一群小男孩将一串串鞭炮拆成一个个小鞭炮,逐个燃放。碎碎的鞭炮声映衬着孩子们灿若春花的笑脸,湿漉漉的青石板小巷飘荡着欢声笑语。孩子们天真无邪的嬉闹声是否勾起我们儿时的回忆?又累又渴的时候,想买瓶水喝,一个稚嫩的童声叫住了我们:“来,喝杯茶吧!”八九岁的小男孩,在门边泡着茶,看见我们的狼狈样,热情地招呼我们喝茶呢。我与朋友相视一笑这客家人的好客已经成为传统,融入文化了,连小孩儿都如此。喝着土楼茶,听着小主人的介绍,我们的旅途劳顿渐渐消散,心在不知不觉间与土楼、与土楼人贴近了。山泉溪水,清冽透彻。我们喝的茶就是这种天然山泉水泡的,清香中留有余甘。山水有灵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