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化学鲁科版必修1练习:第3章第2节第1课时自然界中氮的循环以及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7587330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化学鲁科版必修1练习:第3章第2节第1课时自然界中氮的循环以及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化学鲁科版必修1练习:第3章第2节第1课时自然界中氮的循环以及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化学鲁科版必修1练习:第3章第2节第1课时自然界中氮的循环以及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化学鲁科版必修1练习:第3章第2节第1课时自然界中氮的循环以及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化学鲁科版必修1练习:第3章第2节第1课时自然界中氮的循环以及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化学鲁科版必修1练习:第3章第2节第1课时自然界中氮的循环以及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化学鲁科版必修1练习:第3章第2节第1课时自然界中氮的循环以及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 Word版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版化学教学资料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第2节 氮的循环第1课时 自然界中氮的循环以及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1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N2NOBN2NO2CNONO2 DNO2NO解析:N2NONO2。答案:B2.如图所示,试管中盛装的是红棕色气体(可能是混合物),当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水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内鼓入氧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水柱继续上升,经过多次重复后,试管内完全被水充满,原来试管中盛装的气体不可能是()AN2与NO2的混合气体BO2与NO2的混合气体CNO与NO2的混合气体DNO2一种气体答案:A3最新的病毒学研究证实,一氧化氮对SA

2、RS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下列关于一氧化氮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B常温常压下,一氧化氮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化合C一氧化氮可由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直接化合得到D一氧化氮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解析: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的气体,常温下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合生成二氧化氮,难溶于水。答案:C4如图所示,室温下向盛有3.0 mL NO的试管中缓缓通入1.5 mL O2(所有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观察到的现象(可不写满,也可补充):_;_;_。(2)上述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有_。(3)最终试管中剩余的气体是_,体积为_。解析:(1)通入的O2与

3、NO发生反应生成NO2:2NOO2=2NO2,所以看到有红棕色气体生成,生成的NO2溶于水,3NO2H2O=2HNO3NO,两反应的总方程式为:4NO3O22H2O=4HNO3,气体被消耗,所以又会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V(NO)V(O2)43,故最后有气体剩余,为无色气体,这是看到的第三个现象。(2)设1.5 mL O2全部参加反应,由(1)中知:V反应(NO)V反应(O2)1.5 mL2.0 mL,而NO的总体积是3.0 mL,故剩余NO气体1.0 mL。答案:(1)通入O2,试管内气体变为红棕色试管内液面升高试管内剩余一种无色气体(2)2NOO2=2NO2,3NO2H2O=2HNO3NO(

4、3)NO1.0 mL (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8分,共56分)1在自然界中,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以实现氮的循环的途径有()A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把氮气转变为硝酸盐等含氮化合物B在高温条件下,氮气与氧气化合生成氮的氧化物,并随降水进入土壤和水体C通过化学方法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再进一步转化为其他含氮化合物D化石燃料燃烧所产生的氮氧化物通过大气进入陆地和海洋答案:A2下列关于氮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通常情况下,氮气性质比较稳定B可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氮C通常情况下,氮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D跟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时,氮气是氧化剂解析:N2不能在O

5、2中燃烧,与O2在闪电时反应生成NO。答案:B3. 下列过程属于人工固氮的是()A分离液态空气制氮气B闪电使N2转化为NOC合成氨D豆科植物将N2转化为NH3解析:固氮是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A项中没有生成化合态氮,B、D两项是自然固氮,C项合成氨是人工固氮。答案:C4把少量NO2气体通入过量小苏打溶液中,再使逸出的气体通过装有足量的过氧化钠颗粒的干燥管,最后收集到的气体是()A氧气B二氧化氮C二氧化氮和氧气 D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答案:C5在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则此氧化物的化学式可能为()ANO2 BNOCN2O3 DN2O解析:氧化物中两原子个数之比为:N(

6、N)N(O)12。答案:A6在一大试管中装入10 mL NO倒立于水槽中,然后向其中缓慢通入6 mL O2(气体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下面有关实验最终状态的描述,正确的是()A试管内气体呈红棕色B试管内气体呈无色,是4 mL NOC试管内气体呈无色,是2 mL O2D试管内液面上升解析:根据4NO3O22H2O=4HNO3可知,V(NO)V(O2)43时,NO有剩余。由题意,V(NO)V(O2)53可知,NO剩余2 mL,试管内液面上升。答案:D7四支试管中分别充满NO、SO2、NO2、Cl2中的一种,把它们分别倒立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充分放置后的现象如下图所示。其中原试管充满NO2的是()

7、解析:NO2溶于水的反应为3NO2H2O=2HNO3NO,故溶于水后剩余原体积的NO,B选项表示NO2溶于水的体积变化。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44分)8(22分)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以下8种气体(图中烧瓶的位置不得变化):H2Cl2CH4HClNH3NOH2SSO2(1)若烧瓶是干燥的,则由B口进气收集的气体有_(写字号)。(2)若烧瓶充满水,可收集的气体有_,这时气体由_进入。(3)若烧瓶是干燥的,则由A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有_。(4)若在烧瓶内装入浓硫酸使气体干燥,则可用此装置来干燥的气体有_,这时气体由_口进入。解析:由B口进入适宜于比空气重的气体,由A口进入适宜于比空气轻的气体。答案:(1)(2)A(3)(4)B9(22分)氮氧化物进入大气后,不仅会形成硝酸型酸雨,还可能形成光化学烟雾,因此必须对含有氮氧化物的废气进行处理。(1)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NO2NO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2NaNO3H2O。在反应中,氧化剂是_,还原剂是_。在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2)在一定条件下氨气亦可用来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写出氨气和二氧化氮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1)NO2NO11(2)8NH36NO27N212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