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增发募集资金可行性报告(DOC 18页)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7585554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29.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开增发募集资金可行性报告(DOC 18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公开增发募集资金可行性报告(DOC 18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公开增发募集资金可行性报告(DOC 18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公开增发募集资金可行性报告(DOC 18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公开增发募集资金可行性报告(DOC 18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开增发募集资金可行性报告(DOC 18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开增发募集资金可行性报告(DOC 18页)(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开增发募集资金可行性报告Feasibility report on public offering of raised funds汇报人:JinTai College公开增发募集资金可行性报告前言:研究报告分为研究的对象和方法、研究的内容和假设、研究的步骤及过程以及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研究报告内容的逻辑性是整个研究思路逻辑性的写照。本文档根据研究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一、年产四万吨高品质差别化粘胶短纤维项目本项目是为提高公司粘胶短纤维产品差别化水平,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建设的项目,计划新建年产40,000吨差别化粘胶短纤

2、维生产装置。(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我国粘胶纤维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粘胶纤维是传统再生纤维素纤维中最重要的一员,约占其90%以上的产量,其他传统品种如铜氨纤维、醋酯纤维及新型绿色lyocll纤维的产量主要来自日本、意大利、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近几年除亚洲地区纤维素纤维保持平稳增长外,世界其它地区都呈下降趋势。粘胶纤维行业属于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减少或退出粘胶行业。这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发展机遇。目前世界粘胶纤维生产能力增长主要集中在中国及东南亚各国,仅中国、印度和印尼的产量就占世界总产量50%。粘胶纤维的吸湿性、透气性、悬垂性、抗静电性、及易于染色、华贵亮丽

3、等优异的服用性能,是它在化学纤维中无可替代的。目前化纤中的合成纤维普遍受到低水平产能过剩的影响,企业效益纷纷下滑,粘胶纤维由于特有的加工方法及物理化学特性,成为化纤中最具竞争力的品种。十多年来,随着粘胶纤维的优良性能被重新认识,粘胶纤维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产品盈利空间相对较大20xx年我国化纤总产量1,629.6万吨,其中粘胶纤维118万吨,占化纤总产量的7.24%,但利润占25.22%。就目前价位下的盈利空间,对于一个相对成熟的行业来说仍比较可观,目前,粘胶短纤维的利润空间在2,500元/吨左右,行业整体盈利水平好于其它化纤品种。高白度纤维、高湿模量纤维与常规品种比较,其价格一直占居优势,

4、高湿模量纤维在国际市场比常规品种每吨高9001,200元。其属于差别化纤维,市场前景较好。3、我公司做为国内大型化纤生产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行业生产龙头企业,顺应市场潮流,选用“九五”科技攻关成熟工艺、设备,开发了高白度粘胶纤维和高湿模量粘胶纤维,提高了产品品质,提高了粘胶纤维的附加值,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二)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1、国产设备技术基本成熟短纤设备的开发和改进近二十年来突飞猛进。上世纪80年代,世界上人造纤维技术以德国、奥地利等欧洲国家为代表,我国大多数企业进行了技术引进。目前的情况是:一方面,先进国家进一步完善、改进和创新技术装备,使其生产向着大型化、高度

5、自动化和精确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国内企业对先进技术装备的引进、消化和吸收一刻也未停止。目前已能生产大部分先进设备,其性能与国外产品基本相当。由于设备制造技术、材料技术及计算机应用发展,经过郑州纺机、邯郸纺机、沈阳六零六所等单位的努力,国产化设备有了较大进步。xxx有限公司可成套设计、制造、供应技术成熟的单线年产四万吨粘胶短纤维生产设备。2、公司具有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优势股份有限公司是行业生产龙头企业,多年来坚持走科技发展之路,尊重科学,鼓励创新;每年都涌现出很多科技成果,有的还获得了国家专利。近几年,股份公司还与国内有关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共同合作,投入资金研制废气、废水治理工艺与技术,并实现

6、了废水达标排放,废气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粘胶纤维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股份公司建有省级技术研究中心和乙级设计研究所,同时具有较强的设备制造能力。经过消化创新改造的连续纺丝机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更让人自豪的是,目前被业界广泛采用并被当作先进技术的德国连续结晶技术为公司自己研发的高温提硝装置(高温提硝法)所取代。试用表明,这种技术将从根本上解决结晶过程中严重耗能的问题,并能直接获得高附加值的元明粉。通过多项技术改造工程的成功实施,不仅增强了企业的实力,而且锻炼出一支能打硬仗、勇于创新的技术团体和管理队伍。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各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

7、利用已有的技术力量、企业管理、职工培训、经济实力等有利条件,建设本项目有保证。生产所需原料和主要化工原料中的浆粕、硫酸、二硫化碳和燃煤,本省均有丰富资源,烧碱和硫酸锌在我国也是常用无机化工产品,需求量能保证供应。公司与上述各供应商均有多年的供求关系,信誉很好,可以从原渠道解决。3、公用工程设施配套更趋合理该项目建设地点为股份公司第二生产基地,目前该基地已形成完善的公用工程配套设施,先前建成投运的热电锅炉系统还有较大的富裕能力,三台75吨锅炉,这为新项目的.建设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供水能力及污水处理设施也留有适当的调节余量,新项目建设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余量; 另外,原附材料仓库及物理化验设施等

8、都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设施,这为新项目的建设节省了较多的投资。(三)项目建设概况1、建设规模生产规模对产品在质量、品种、价格上的市场竞争力影响较大,本项目考虑到设备情况、投资问题和目前我国国情,确定建设规模为年产40000吨。2、产品方案在产品方案方面充分考虑差别化、多品种,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根据确定的建设规模,考虑市场导向,拟定本项目产品方案:品种 规格 产量(吨) 备注高白度短纤 1.67d 38mm 30,000高湿模量短纤 1.33d 38mm 10,000(四)产品市场分析1、国内市场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消费趋势向高档、美观、舒适的方向发展,消费结构发

9、生了变化。高白度、高湿模量等特性纤维不仅可以满足生产高档装饰及服用面料的需求,而且还被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领域。高湿模量纤维克服了普通粘胶短纤的缺陷,它的织物在坚牢度、耐水洗性、抗皱性和形态稳定性等方面都大大改善,能赋予织物美观大方的品质和多彩的风格;高湿模量粘胶纤维成网加工特性好,适宜在湿强要求高的工艺条件下进行非织造布生产,如高压水刺,其后处理加工容易,适宜制作对纵横要求较高的织物。高白度纤维由于其高白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医疗、护理、卫生用品领域。预计到20xx年,我国仅非织造布用粘胶短纤维就需10万吨以上。根据国家到20xx年的发展规划,粘胶短纤维,特别是高白度、高湿模量高品质纤维在未来10

10、余年会有一个较大发展。(2)国际市场国外工业发达国家在常规粘胶纤维的基础上,提高产品质量、开发品种,满足各种纺织产品的需要。相继关闭了一些生产规模较小、技术较落后、不能治理污染的企业,保留和发展了技术力量强的大型粘胶纤维企业。由此加速了粘胶纤维的技术发展与进步。虽然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的粘胶短纤维生产量在逐年减少,但世界市场需求量在逐年稳步增长,除了用于生产各类普通纺织品外,对具有特种性能的品种如:高湿模量modl纤维,无纺布用纤维,高强力纤维,阻燃纤维和其它差别化纤维的需求量增加较多,说明了产品结构在变化,附加值在增长,粘胶短纤维已经不完全是作为棉花的代用品,而是可以发挥其特有性能的时代已经到来

11、。如世界著名的粘胶短纤维企业英国考陶尔兹(courulds)公司、奥地利兰精(lnzin)公司、芬兰赛得利(sri)公司的产品品种的差别化纤维的比例已经超过50%,甚至达到70%以上。而我国化学纤维的差别化率仅为20%左右,其中粘胶短纤维的差别化率不足20%,应该下大力气,练好内功,从差别化纤维开始抓起,努力创出有竞争力的品牌,提高我国纺织品在世界贸易中应有的地位。高白度纤维、高湿模量纤维等高品质粘胶短纤维属国外紧俏产品,产品及深加工产品出口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和利润空间较好。综上所述,未来国际市场的需求还是很稳定的。同时,由于新品种的出现,需求量还会增加。(五)投资概算本项目总投资45,000

12、万元,其中建设投资42,504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496万元。(六)项目建设期本项目建设期14个月(六)效益测算本项目建成后公司每年新增30,000吨高白度粘胶短纤和10,000吨高湿模量粘胶短纤生产能力,预计项目达产后每年新增年均销售收入72,746万元,销售利润13,480万元。二、1.2万吨连续聚合差别化氨纶纤维项目本项目是为提高公司氨纶纤维产品差别化水平,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氨纶产品的需求,计划新建年产12,000吨连续聚合差别化氨纶生产装置。(一)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氨纶国际上通称为spnd,又称聚氨基甲酸酯弹性纤维,是一种高弹性纤维,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工业化生产,上世纪末,世界氨纶

13、纤维产量仅有12万吨,我国氨纶纤维的生产量也只有1.5万吨。但是,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应用技术的推广,氨纶的生产和消费得到了强劲地推动,尤其是近几年,更是迎来了氨纶纤维生产和消费的飞速发展,至20xx年年底,氨纶纤维的全球产量已达40余万吨,我国的氨纶纤维产量已达23万多吨,占世界总产能的一半以上,但产品仍呈供不应求态势。氨纶纤维具有优越的高弹性和弹性恢复率,弹性伸长率高达400800%,当伸长率为500%时,仍有大于95%的弹性恢复率,这是其它纤维所无法比拟的。氨纶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弹性织物,如运动装、时装及其它弹力薄型织物等,是发展高档弹性纺织品不可缺少的特殊纤维,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发

14、展前景。近期以来,随着应用领域的扩大,人们对氨纶纤维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对弹性要求外,还根据不同的用途,对氨纶纤维提出了诸如耐氯性、耐高温性、抗氧化性等不同要求,因此,差别化氨纶纤维应运而生,以满足各类纺织品的特殊需要。目前,国内的差别化氨纶纤维年需用量约15万吨以上,国内年产量约为10万吨,年需进口约5万吨。因此,尽快发展差别化、多功能氨纶纤维以满足国内外扩大的需求是十分必要的,并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股份有限公司粘胶纤维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面对新的发展契机,公司不断追踪国内外发展趋势及国际新技术、新产品,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分别于20xx年9月和20xx年11月建成了年产6000吨差

15、别化氨纶纤维项目的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形成了差别化氨纶纤维年产6000吨的生产能力。生产品种主要是20d、40d、70d及140d560d的差别化氨纶纤维。投产后,由于采用了连续聚合生产工艺,产品的各项性能具有较强的优势,成为仅有的能适应经编需要的几个品牌之一,因而,产品的市场价格明显高于不能适应经编需要的产品。为了充分利用氨纶项目建设和生产管理的优势,进一步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形成规模优势,公司决定建设年产1.2万吨连续聚合差别化氨纶纤维项目。本项目引进国外关键工艺主机设备,采用的连续聚合、干法纺丝生产工艺是当今世界上先进成熟的工艺技术,其生产规模也有利于改变目前国内氨纶生产普遍偏小的局面,其产品品种符合市场需求并可随市场变化不断改变,从技术上看也是完全可行的。公司地处中原,交通方便,具有区域优势。企业经济效益较好,生产技术及管理能力强,具有较丰富的建设经验。(二)项目建设概况1、建设规模氨纶企业的建设规模是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效益的逐步发展而确定的,国外氨纶企业规模过去一般为5002000,少数达3000或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