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合集12篇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7583108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合集12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合集12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合集12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合集12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合集12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合集12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合集12篇(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合集2篇)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1 记得之前似乎听说过,一本书当是骨架俱在,血肉皆存。原话已无从查起。对此我从未有太深的体会,但是直到再次读完这本书,才真的明白这道理。以前读书总觉得读过了脑子还是空白,若是好书,真真是糟蹋。而我又不愿再看一遍。原来再看一遍的感觉真的不同,就像是书中血肉都被我所用之感,但如今还没有全部应用,骨架清晰还要再读。这本书算是我读两遍书的一个里程碑式的纪念。读书不但是读了一遍,更重要的是将其有用之处占为己有。读与写,读与思考应当同时存在。现在我的这种看法便是从这本书中得到。 李笑来的这本书把时间当做朋友很不同,初看与心理密切相关,实则改变人的思

2、维模式,控制自己的大脑,当你真的实验的时候,确实是保持清醒的好办法。而书中真正吸引我的便是时时刻刻宠辱不惊的状态了,如何要达到那样一种状态,书中一步步心智力量的解读再到运用心智,然后教我们如何用具体方法精确感知时间(如果学会这个,真的太厉害了)还有不与他人比较的幸福。还有自学能力的培养等。我不知道这些足以改变我的想法是否我可以全部记得,但是它对于我的意义很多。尽管有的对我来说并不能激起共鸣的火花,但是其中某些思想却足以凸显它的价值。 唉!看来要整体表述好这本书,还是要再看的。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2 一个人必须在开启心智、提高思考能力之后,才能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 成功从来不是人人都可以

3、做到的事情,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依然不是。基于比较的成功观,是伤人的、害人的。 事实上,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而且,这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才是人人都值得追求的目标。人的理性建立在接受现实的基础上,不能接受现实,一切成长都是虚妄。 很多道理都非常简单,却至关重要。 要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自己。人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却又各自生活在自己的那个版本之中。改变自己,就意味着属于自己的那个版本的世界将会随之而变,其中也包括时间的属性。开启自己的心智,让自己能够用最可能准确的方式思考、观察、记录、总结、分享和行动,那么自己的时间就会拥有不同的质量,进而整个生活都必然因此焕然一新。人们很难接受与已有知识

4、和经验相左的信息和观念,因为一个人已有的知识和观念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的。被灌输的观念,越是错的,越有惊人的繁殖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愈发顽固,直到最后,它在不知不觉之间蒙蔽一个人,使其失去心智成长能力。 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大脑控制自己的大脑。我们用自己的大脑进行思考,然而我们思考的方式和结果往往受上一次思考的方式和结果影响,同时也会影响下一步思考的方式和结果。我们甚至可以思考我们的思考方式和思考结果是否是合理的思考方式和思考结果。 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划分为两部分:自己知道的与自己不知道的。每个人都可以用另外的方式把自己划分为两部分,别人知道的和别人不知道的。 弄清楚“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自

5、己”究竟是什么,暂时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仅凭自己的心智就意识到“自己不知道的”和“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你的存在。 你的大脑并不是你,你的大脑是(属于)“你的”大脑。尽管你用你的大脑思考,好像它也在指导你的行为,但是你要明白,你的大脑不应该成为你的主宰,你“可以控制你的大脑”分清主仆很重要。 维克多弗兰克说: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运用心智获得解放,不再让自己跟着感觉走,成为大脑的奴隶,而是翻身做大脑的主人。 无论正向还是反向,心智一旦开启,就会不断自我积累,自我过滤,直至根深蒂固。一个人的心智是他的知

6、识和经验的总和,也包括他的思考方式和思考模式。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3 距离上次读书笔记已有一个多月,现在补完下篇的。 剩下的章节分别是学习,思考应用积累。下篇的读书笔记我决定采用和上篇不一样的方式。以我读后的感悟轻重为切入点,有选择的记录笔记。学习 通过正确的思考,弥补“体验”、“试错”、“观察”、“阅读”等获取知识的局限。完善和提高自学能力,以不断升级自身系统,提高效率。 思考这篇的重点在在于运用逻辑学建立正确的逻辑思维,通过对语言这个辅助工具的训练使用,提炼出真正该做的事。 应用就是应用!一切围绕应用!另外,李敖的“土法炼钢”读书法可以一试。 积累 积累带来复利。这篇的读书笔记很简单,

7、内容很少。这是因为,书中很多的观念和我本身的想法是类似的,就不多记录了。例如,学习的前提实际是正确的思考,而思考篇的核心是语言逻辑。可以说人类要通过学习进步,就绕不开语言这个工具。但问题是语言是有局限的,没有意识到语言的局限的人,显然就无法跨过最重要的那一步,分清什么是值得真正花费时间去做的。 就这样吧。先结尾了。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有很多共鸣之处,把大家都会存在的不良特征都显现出来。把错误的理念加以改正,如“把兴趣当成了动力,计划与行动混为一谈,自卑当成自身情绪,等等”“运用心智,获得解放”走向“独立之路” 计划是必须的,目标要明确,越是短期目标,越容易清晰,越清晰的目标越容易实现。计

8、划固然重要,行动更重要。学会自学的能力,会帮助你培养面对任何困难都能勇往直前沉着应对的精神。重复,不间断的重复,重复一年以上,因为任何的事情重复一定次数,就能做到甚至无意识的情况下都能准确无误的完成。 态度,只要你去改变你的态度,你的就会发现世界也因此发生转变。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成功的人士,就看谁先把时间当做朋友来看待,在这条漫长毫无终点的路途上是在考验彼此的耐心多少。 福兰克.奈特:“决定一个人富有的三个跳街舞,一是出生,二是运气,三是努力,而三者之中,努力是嘴微不足道的”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读这本书之前,我以为自己是没有拖延症的。因为心中所想之事全都赋予实践,我还暗喜自己是执行力极强

9、的人。 直到读了此书的某一页,我恍然大悟,原来我是用自己喜欢的事当做借口,避免自己有时间去做当下该做的事。这本书与其说是讲“如何管理时间”,不如说是聊“如何打开心智”。心智这话题看似很抽象,其实不然。打开它就像是给自己推开了一扇窗,看到的更远了。 有几个很有意思的观点想要与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做得好才会有爱好。” 年幼的家长都喜欢给孩子们先选一个爱好,殊不知很多孩子到了十几岁,产生了叛逆情绪,再也无法坚持下去。家长不知问题出在哪里?其实他们从未考虑过,孩子真的喜欢这个“爱好”吗?还是说,这只是家长的夙愿而已。要知道,“做得好”跟“爱好”其实是这样的关系:孩子们觉得自己擅长一件事,这才会爱上

10、它。 第二,“坚持和努力比换方法更重要。” 同样的道路上坚持不懈,即使失败,也是有大大的收获。若是失去了耐心,不停地尝试新的方法和路径,那么即使当下的这条路是正确的,你也没有时间去完成它,这样的意义也就不大了。第三,“即使在极端恶劣的环境里,人们也会拥有一种最后的自由,那就是选择自己态度的自由。” 无论此刻的处境再悲惨,插翅难飞当前的困境,那么至少你可以选择:积极地面对或消极地面对。没有任何一个人有权力或能力能干涉到你的这个选择。从这种层面上,你一直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力。第四,“怀旧是一种错觉。”当年的种种美好,其实我们真正的都记得吗?非也。回忆里的画面,已经被我们的感觉所侵蚀,我们加油添醋地给

11、过去加上装饰。就如同那句话,其实我们喜欢的不是当时的那一个人,而是恋上了“喜欢”那种感觉。第五,“提高时间使用率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同时做两间事儿。”书中提到的一边跑步一边听某个教程的音频。作者建议,费脑的和不费脑的两件事可以同时进行。我尝试过了,洗碗和晨练的时候收听财经作家吴晓波的吴晓波频道(推荐下载喜马拉雅app,可以下载了离线收听),受益匪浅。尤其是腾讯的那期主题听得我相当激动。人家一个企业能坐拥十几亿用户,那绝对不是偶然。管理层的夺目连环邮件,游戏开放部门的内部奖金竞赛吴老师讲地跟武侠片一样,一环紧扣一坏。 第六,“标出事情的重要性。” 我时常觉得,什么事情都很重要,于是把自己塞的满满,

12、干劲十足的做完之后,才发现人已被掏空,身体已不堪负荷。事实上,最重要的事情只是少数,要学会只把重中之重写入“日程表”。别人能提醒你的事情也不必算入其中。把小事做到及格,把大事做到满意,适当地给自己减分,这或许是给了“完美主义”的我们一个不错的建议。 从这本书里,我还学到了一点:制作时间表。记录自己每天做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记录做一件事情用了多久时间,慢慢的回看自己一周的内容,或者两周的内容,就会发现,因为要记录,我会有意提高做事的效率,会发现自己这两周的变化。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6 把时间当做朋友是一本关于时间管理的书,作者通过自身经历的案例讲述管理时间的方法,这些管理时间的思路和方法同样

13、适用于我们的工作中。 书中讲到,每个人都有惰性,这是人性的劣根。我们的员工也确实是这样,但有的人能够克服惰性,有的人却只能浪费时间,这就是思想意识的差距。每个人只有克服了惰性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我们综合修理厂近几年来一直规定员工下午提前半个点上班,也就是每天多工作的这半个点使我们在人员大量减少的情况下保持了去年同期的产值收入,这就是通过合理安排时间增加的效益。这是在我们硬性规定的情况下大家每天多工作半个点,还有一部分员工会自觉地中午、晚上加班,完成更多的工作,那就是更懂得了时间管理的意义。 每个人每天上班的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有的人能完成很多的工作,有的人却简单的工作都做不完,这就是效率的问题。

14、掌握时间管理的方法,合理安排工作的轻重缓急,才能有条不紊地完成工作。我们车间也有那么一些人,每天都看着很忙,但却总遭到客户抱怨车修得太慢,这些人不懂得合理安排时间,做事没有效率。我们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引导这些员工学会管理时间,和时间要效益。 这本书中所有管理时间的方法中,我认为“事件时间日志”是最直观最可行的,通过每天记录自己做不同事情花费的时间,让自己更精确的感知时间,调整时间,确定合理的工作量,避免浪费时间。 时间都是规划出来的,只有充分利用时间,时间才会成为我们的朋友,为我们带来效益。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7 把时间当做朋友作者李笑来引述自己从事的职业中所遇到的事例,告诉我们:如何打开心

15、智,如何运用心智来和时间做朋友,如何理解时间管理的意义,在时间管理上取得突破,进而用心智开启自己的人生成功之旅。心智力量是把抽象的目标赋予实际的意义,才能有更多的动力,策略加重复。 为何学生老问各式各样的学习方法或者做一些事情有没有用处呢?因为他们觉得时间投入成本太大,需要确定付诸时间精力后是否能有收获,可以理解,可一旦掂量太久,意志力便会一直消耗,最后即使做出了选择,那么后期的执行力便会打折扣。 李笑来说,有时候纯粹地去做一件事情,比前瞻后顾更能感受其中的乐趣。东吴相对论中有一期是讲:“出格的李叔福”,李叔福是成功的,一部分原因是他的决定了便做,也就是无惧过程的各种困难。有时候保持一种“钝感力”,无论事业或生活,都会给我们意外的惊喜。我在自己的生活中也不断验证了这个观点。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8 看到作者说心智时,有些疑惑,也很好奇,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词?代表着什么?而看到“用自己的大脑去控制大脑”的那一刻,我豁然开朗,之前一直思考的关于意识与大脑的碰撞问题,在这里得到了解决。我们的大脑,有自我保护意识,不喜欢痛苦,不喜欢枯燥,而成功路上,这些感受都是必然出现的。一旦我们的大脑分析出一件事可能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