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7581258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湘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湘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湘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湘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你、我、他课型:造型、表现教学目的:1、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能运用某种造型方法表现人物的特征。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3、让学生能大胆表现自己或同学的头像特征。教学重点:人物的脸型和表情。教学难点:人物肖像画的表现。学具准备:肖像画复印件和绘画工具等。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 一 课 时一、新课导入1、同桌之间相互说说对方的特征。2、说说对方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3、仔细观察,你的同桌有哪些比较明显的特征?(如脸型、五官、发型等)。4、用较为简洁的语言说说自己的特征(如脸型、五官、性格等)。二、新课教学1、作品分析:宫六朝的一副素描作品小女孩出示作品:学生观察

2、、讨论人物特征。教师简单介绍小女孩。2、作品分析:罗中立的一张油画作品父亲出示作品:学生观察、讨论、猜想人物特征。3、比较刚才所看的作品,让学生说说感受、特征,教师总结。4、教师发一些头像素描作品(复印件),让同学们相互讨论,把老农的质朴、善良、勤劳的品性生动地表现出来。5、临摹练习:让学生选择一副画家的肖像画作品来临摹,仔细地体会画家的用笔技巧。(教师行间指导:表扬较为好的,纠正差的。)三、本课小结1、本课教学内容概述。2、本课学习情况小结。3、布置下节课任务。第 二 课 时一、导入上节课,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讨论,作业也完成得不错,但有的同学在临摹作品时没有仔细观察,我们来看一看这些同学的作业

3、有什么问题? 二、教学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五官的比例关系,重点关注五官在不同角度观察时的特点。2、和学生一起分析人的眼睛、鼻子、嘴巴在正面、34面、侧面观察时的特点,使学生感受结构关系,培养体积观念。3、展示凡高、毕加索、莫迪格利阿尼等画家的头像作品。(在表现人物形象特征时,可以恰当地夸张局部特征,更能生动地表现人物特点。)三、练习1、为自己或同学画一副肖像画,注意人物特征的把握,大胆的表现。(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2、学生习作展示:选出特征把握较好的作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评价标准。四、小结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用画笔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人物的特征不仅可以通过脸型、五官、发式、

4、神态表现,还可以通过人物的动作、服装、道具等多方面体现出来。可见,只要我们细心地观察生活,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2、我的故事课型:活动、表现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卡通画的造型方法及特有的表现语言。2、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感受卡通艺术的表现魅力,培养学生观察体验生活中的乐趣与情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综合表现能力,增添幽默和智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教学重点:1、卡通画的造型方法及特有的表现语言。2、尝试运用卡通画表现手法叙说故事、记录生活、表达愿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教学难点:运用卡通画表现手法叙说故事、记录生活、表达愿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并有一定的幽默感和趣味性。教具准备:相关影碟和V

5、CD机。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 一 课 时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1、提问:你们最喜欢的卡通画、卡通片或卡通人物是什么?2、教师:米老鼠和唐老鸭是我们很多人喜欢看的卡通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其中的一个片段。(播放米老鼠和唐老鸭VCD)3、提问:米老鼠和唐老鸭有哪些特点最吸引我们?教师:我们喜欢是因为米老鼠和唐老鸭的造型夸张、可爱、幽默,故事情节充满了智慧。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卡通画的造型方法,请同学们欣赏课本第6页的范画。三、新课教学1、板书课题;我的故事。2、引导学生欣赏课本第6页的范画。3、结合作品欣赏,向学生讲解卡通画的主要特点:造型夸张幽默;色彩鲜艳;表现语言简洁、生动幽默。4

6、、课堂活动一讨论:以课本中图片为例,说说卡通画是从哪些方面表现紧张、静止等情景的。(启发学生在这些范画中找出表现声音、运动、速度、音乐的画面。)5、课堂活动二讨论:观察课本中的卡通画图片并扮演喜、怒、哀、乐的表情,说一说卡通画是怎样表现丰富的面部表情的。(教师出示喜、怒、哀、乐各种不同的面部表情图片以供参考分析。)6、课堂活动三趣味填图练习:请学生分别表演举重、射弹弓的动作及表情,再将课本第8页第二行的范画填入适当的面部表情。(注意要点:动作与表情要协调。)四、学生作业选一副自己喜爱的卡通画进行临摹。(教师行间指导)五、本课小结本节课讲述了卡通画的特点和卡通画在形象、表情、装扮和情节诸方面都运

7、用了夸张手法。使同学们进一步的认识了卡通画,希望同学们课后多欣赏并收集一些有趣的卡通画,不断丰富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第 二 课 时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复习导入1、卡通画的特点及卡通画在形象、表情、装扮和情节诸方面都运用了夸张手法。2、展示部分学生收集的卡通图片。三、新课教学1、课堂活动一:看图和故事,尝试进行表演在一个大森林里,有一只熊笨笨和老鼠聪聪同住在一个树洞里。老鼠聪聪经常偷熊笨笨的食物吃,而熊笨笨却怎么也抓不住老鼠聪聪。在烦恼中,熊笨笨想出了一个奇妙的方法。熊笨笨买了一瓶呕吐药喷在奶酪上,自己假装睡在太阳下“哼、哼、哼”的打鼾。老鼠聪聪见状,以为熊真的睡着了,于是偷吃了奶酪。结果老

8、鼠聪聪马上就大喊肚子疼,把所有食物都吐了出来。熊笨笨见状高兴的直拍手,最后带着满意的笑容靠在树上睡着了。老鼠聪聪被整得狼狈不堪,咬牙切齿的说:“我要报复你”。老鼠聪聪也想出了一个奇妙的报复计划,它趁熊笨笨睡熟后把超辣辣椒粉撒在熊的柠檬汁里。熊笨笨醒来后感到口渴了,于是随手拿起柠檬汁一饮而尽。突然,熊笨笨的脸“刷”的一下,双耳喷气,辣得口中吐火,一副难受的样子。老鼠聪聪笑得前俯后仰。有了这个教训后,熊笨笨和老鼠聪聪只好握手言和,块块乐乐的一起生活。分角色表演:角色1:老鼠聪聪 角色2:熊笨笨角色 3:旁白2、课堂活动二:分小组分角色表演故事,评选一个最佳小组。3、赏析课本第8页的卡通画进球。(看

9、卡通画讲故事,让学生说说漫画进球表现的是什么内容,作者是怎样表现场景和心理感受的)4、课堂活动三:两三个学生为一组,分别讲述“我的故事”。(注意情节性和故事性)四、学生作业任选一副课本第7页的卡通画,3人为一组共同编一个有趣的故事。五、小结学习情况、课堂纪律小结。3、向 日 葵课型:活动、表现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2、让学生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3、让学生学会多角度的欣赏美术作品,能够分析美术作品中色彩的象征意义。教学重点:发展学生的表现能力,并把所学色彩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教学难点:突破学科本位,建立美术、音乐、文学之间

10、彼此联系,实行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具准备:录音机和不同风格的音乐片段。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 一 课 时一、组织教学展示冷暖色调布置的房间图片,同时播放冬天刮风、下雨的声音。创设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问:(1)在一个非常寒冷的天气里,外面刮着风,下着雨。你 外出归来,先后走进这两间房,分别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让学生回答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师生互动。提问:(2)两间房为什么给人的感觉会不同?学生回答,老师暂不总结。老师:这个问题,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重点学习的课题。二、新课教学板书课题:向日葵1、展示两组色彩卡片,与学生共同分析。a 红 橙

11、 黄b 蓝 绿 紫提问:这些颜色会让我们联想起什么?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2、展示课本11页风景图片。提问:同一风景,画面色调不同,给人感觉相同吗?师生共同小结:“不同的色彩给人的感觉不同。”色彩的这一特性常被运用到艺术作品中,用它来营造气氛和传达情感。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了解色彩富有表情,具有强烈的感情性。六个基本色相(红、橙、黄、蓝、绿、紫)的心理效应是色彩感情性表现的重要基础。举例:欣赏课本12页作品猴子吹号。提问:这副画在色彩运用上有什么特点?小结:在我国传统观念中,红色往往与吉祥、好运、喜庆相连。这副画以红、黄色为主配以红、黄色的对比色蓝、绿色,画面色彩饱和强烈,营造出了

12、一种“普天同庆”的喜庆气氛。3、展示课本11页色彩搭配的图片。提问:同一种颜色在不同色彩的衬托下,给人感觉相同吗?通过回答,提出色彩搭配知识。如:服装的色彩搭配、家居的色彩搭配等。让色彩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认识到掌握色彩知识的重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4、展示课本11页不同形状、笔触的色块图片。提问:同一种颜色,呈现出不同的形状、笔触时给人感觉相同吗?通过回答,让学生了解色彩能够表达情感,而且当它依附的线条、形状不同时,能够加强或减弱色彩给人的感受。5、欣赏:凡高向日葵提问:凡高的画,用笔、用色都很有特点。为什么呢?讲解:色彩作为绘画表现的手段对人的视觉情感产生刺激作用。这是由

13、于人在大自然的生活体验中形成的色彩心理反应。向日葵用响亮的黄色和奔放有力的笔触,把向日葵绚丽的色泽、饱满的轮廓描绘得淋漓尽致。从画中,我们会感受到画家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6、课堂活动(1)播放两首不同风格乐曲的片段。引导学生体会这两首乐曲的主题、意境和节奏。提问:如用色彩、笔触在纸上来表现这两首乐曲的意境、情绪、节奏,你会如何表现?(2)布置下节课的活动内容:春、夏、秋、冬四季的色彩表现,并让学生做好准备。最后,在优美的音乐声中下课。第 二 课 时一、复习上节课所讲的部分内容。二、播放描述春、夏、秋、冬四季的文学作品片段。引导学生表述对四季变化的情绪感受。三、用色彩和笔触表现自己对四

14、季的感受。提示:无需具体形象,用单纯的色彩组合,大胆尝试色彩的混合使用。四、学生练习,老师巡回辅导,给学生提供参考。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提示学生在练习过程中,(1)既抓住四季色彩的共性,同时也要有个性的发挥。如秋天,有的关注的是晴朗的天空、金色的大地、丰收的果实,画面呈现明朗欢快的色调。有的则关注秋风、秋雨、落叶,画面呈现出悲凉的色调。(2)注意画面笔触的变化,笔触与色彩的结合。五、学生自评作业并进行课堂总结。作业完成,请两三位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分析:说明四季给自己怎样的感受,为什么采用这些颜色、笔触来表现。并将自我评价形成的肯定意见。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评价。评价目的:鼓励学生个

15、性思维的发展。因此,评价是要关注学生的个性、感受,鼓励学生,使每个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机会和希望。加深学生对色彩的心理效应的认识。并通过色彩、笔触去体会中外优秀美术作品丰富的精神内涵。4、梅 竹 精 神课型:活动、表现教学目的:1、熟悉中国画工具、材料,体会笔墨的韵味。2、学习传统的画梅技法,尝试水墨的表现技法。3、运用所学,尝试表现其他题材,发挥有个性的表现能力。4、通过介绍梅花的生长习性、造型特点以及人格精神的寓意,使学生了解中国画借物抒情的艺术表现形式。5、引导学生体会笔墨的韵味,感受画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梅花顽强、倔强、挺拔向上的精神及艺术作品中的象征意义。教学难点:怎样较好地把握笔墨干、湿、浓、淡的变化。教具准备:图片、中国画材料等。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 一 课 时一、认识、引导师:我们生活在一个花的世界里,生活因为有花而美丽。同学们最喜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