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注册会计师-注会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考试全真模拟卷21(附答案带详解)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7581103 上传时间:2024-01-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注册会计师-注会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考试全真模拟卷21(附答案带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2注册会计师-注会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考试全真模拟卷21(附答案带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2注册会计师-注会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考试全真模拟卷21(附答案带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2注册会计师-注会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考试全真模拟卷21(附答案带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2注册会计师-注会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考试全真模拟卷21(附答案带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注册会计师-注会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考试全真模拟卷21(附答案带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注册会计师-注会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考试全真模拟卷21(附答案带详解)(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注册会计师-注会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考试全真模拟卷(附答案带详解)1. 多选题: 2020年3月,万科成立食品事业部。根据规划,新成立的食品事业部在初期主要布局三大领域,即生猪养殖、蔬菜种植和企业餐饮。万科对于新成立的食品事业部应采用的预算编制方法的优点有( )。A.能够促进更为有效的资源分配B.系统相对容易操作和理解C.容易实现协调预算D.能够识别和去除不充分或者过时的行动答案:A、D 本题解析:万科食品事业部是2020年3月新成立的,因此应采用零基预算编制方法。零基预算的优点:能够识别和去除不充分或者过时的行动;能够促进更为有效的资源分配;需要广泛的参与;能够应对环境的变化;鼓励管理

2、层寻找替代方法。选项A、D正确。2. 多选题:(2019年真题)甲公司是一家煤炭企业集团。近年来,煤炭产品的客户对性价比的要求很高;各煤炭企业的产品差别很小,价格差异缩小且处于很低水平:产品毛利很低,只有大规模生产并有自己销售渠道的企业才具有竞争力;大量中小煤炭企业陆续退出市场。在该产业发展的现阶段,甲公司具备的财务特征( )。 A.经营风险低B.财务风险高C.股价稳定D.资金来源于保留盈余和债务答案:A、B 本题解析:“煤产品的客户对性价比的要求很高;各煤炭企业的产品差别很小,价格差异缩小且处于很低水平;产品毛利很低,只有大规模生产并有自己销售渠道的企业才具有竞争力;大量中小煤炭企业陆续退出

3、市场”说明目前处于衰退期,选项 A、B 正确。选项 C、D 属于成熟期财务特征。3. 问答题:(2019年)太阳公司是G省一家于2013年挂牌上市的公司,其主营业务是从事水泥及水泥制品的生产和销售。2018年5月,某财经媒体深度报道了太阳公司存在的多种经营违规行为。该报道在微博等网络平台上成为热门话题后,G省证监局迅速反应,立案调查。根据证监局的调查结果,太阳公司经营违规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点:(1)2016年9月,太阳公司与银行签署一笔担保合同,为大股东星科集团5000万元的贷款提供担保,承担连带保证责任。2016年11月,星科集团向龙辉公司借款2亿元,太阳公司为该笔借款提供担保,到期后星科集团

4、没有偿还借款,龙辉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做出判决,太阳公司作为该笔借款担保方,须与星科集团共同偿还债务本金和利息。这两笔担保均没有在2016年年报中进行信息披露。(2)太阳公司从甲公司购进熟料等重要原材料,双方签订了长期供应合同,价格比市场价高40%。太阳公司还从乙公司以租赁的方式引入一台机器设备,租赁费用每年5000万元,同样的设备市场租赁价格为4000万元。经查,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星科集团全资控制的子公司。(3)太阳公司在2017年年底完成一项定向增发,向星科集团以每股6元价格增发1亿股,当时太阳公司股价为每股12元,相当于5折进行定向増发。(4)太阳公司发布公告,拟购买丙公司100%股

5、权,由于丙公司拥有物联网概念,所以太阳公司发布公告后10个交易日内,股价大涨70%,发布公告前几天,星科集团实际控制人刘某买入太阳公司股票100万股,在公告发布后卖出,获利600万元。经查,刘某买卖股票的时间都属于证监会认定的敏感期。(5)2017年5月,太阳公司发布了一份收购方案,计划收购了大股东星科集团100%持有的丁公司的全部股权,收购价格为20亿元,丁公司被收购时净资产为5000万元,盈利能力较差,业内专家质疑是超溢价收购。(6)2016年太阳公司1.4亿元的销售费用未及时入账,造成2016年年度报告虚假记载。此外,由于与星科集团多笔资金往来事项并未披露和记账,导致太阳公司在2016年

6、和2017年年报中存在信息不实、虚假记载的情况。而太阳公司2016年和2017年年报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审计师者出具了标准无保留的审计意见。证监局对太阳公司及其大股东星科集团立案调查后,依法对其进行行政处罚及公开谴责。要求:(1)依据“三大公司治理问题”,简要分析太阳公司存在的终极股东“隧道挖掘”的利益输送行为的主要表现。(2)简要分析公司治理基础设施在本案例中发挥作用的情况。答案: 本题解析:(1)终极股东“隧道挖掘”的利益输送行为,可以分为直接占用资源、关联性交易和掠夺性财务活动三类。直接占用资源。“2016年9月,太阳公司与银行签署一笔担保合同,为大股东星科集团5000万元的贷款提供担

7、保,承担连带保证责任。2016年11月,星科集团向龙辉公司借款2亿元,太阳公司为该笔借款提供担保,到期后星科集团没有偿还借款,龙辉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做出判决,太阳公司作为该笔借款的担保方,须与星科集团共同偿还债务本金和利息”。通过关联交易进行利益输送。a.商品服务交易活动。“太阳公司从甲公司购进熟料等重要原材料,双方签订了长期供应合同,价格比市场价高40%”。b.资产租用和交易活动。“太阳公司还从乙公司以租赁的方式引入一台机器设备,租赁费用每年5000万元,同样的设备市场租赁价格为4000万元。经查,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星科集团全资控制的子公司”。掠夺性财务活动。a.掠夺性融资。“太阳公司

8、在2017年年底完成一项定向增发,向星科集团以每股6元价格定向增发1亿股,当时太阳公司的股价为每股12元,相当于5折进行定向增发”。b.内幕交易。“太阳公司发布公告,拟购买丙公司100%股权,由于丙公司拥有物联网概念,所以太阳公司发布公告后10个交易日内,股价大涨70%,发布公告前几天,星科集团实际控制人刘某买入太阳公司股票100万股,在公告发布后卖出,获利600多万元。经查,刘某买卖股票的时间都属于证监会认定的敏感期”。c.掠夺性资本运作。“2017年5月,太阳公司发布了一份收购方案,计划收购大股东星科集团100%持有的丁公司的全部股权,收购价格为20亿元,丁公司被收购时净资产为5000万元

9、,盈利能力较差,业内专家质疑是超溢价收购”。(2)本案例中公司治理的基础设施主要体现在信息披露制度、中介机构、政府监管以及媒体、专业人士的與论监督。信息披露制度。“2016年9月,太阳公司与银行签署一笔担保合同,为大股东星科集团5000万元的贷款提供担保,承担连带保证责任。2016年11月,星科集团向龙辉公司借款2亿元,太阳公司为该笔借款提供担保,到期后星科集团没有偿还借款,龙辉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做出判决,太阳公司作为该笔借款的担保方,须与星科集团共同偿还债务本金和利息。这两笔担保均没有在2016年年报中进行信息披露”“2016年太阳公司1.4亿元的销售费用未及时入账,造成2016年年度

10、报告虚假记载。此外,由于与星科集团多笔资金往来事项并未披露和记账,导致太阳公司在2016年和2017年年报中存在信息不实、虚假记载的情况”。信息披露制度没有发挥应有的治理作用。中介机构。“2016年太阳公司1.4亿元的销售费用未及时入账,造成2016年年度报告虚假记载。此外,由于与星科集团多笔资金往来事项并未披露和记账,导致太阳公司在2016年和2017年年报中存在信息不实、虚假记载的情况。而太阳公司2016年和2017年年报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审计师都出具了标准无保留的审计意见”。中介机构制度在案例中没有发挥应有的治理作用。政府监管。“2018年5月,某财经媒体深度报道了太阳公司存在的多种

11、经营违规行为。该报道在微博等网络平台上成为热门话题后,G省证监局迅速反应,立案调查”。案例中政府监管发挥了应有的治理作用。媒体、专业人士的舆论监督。“2018年5月,某财经媒体深度报道了太阳公司存在的多种经营违规行为。该报道在微博等网络平台上成为热门话题”。案例中舆论监督发挥了应有的治理作用。4. 问答题:主营单晶硅、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产品研发和生产的益强公司于 2003 年成立。这是一家由董事 长兼总经理李自一手创办并控制的家族式企业。2010 年 11 月益强公司挂牌上市。在资本市场获得大量商业融资的同时,益强公司开始了激进的 扩张之路。从横向看,为了扩大市场份额,益强公司在欧美多个国家投资

12、或设立子公司;从纵向看, 益强公司布局光伏全产业链,实施纵向一体化发展战略,由产业中游的组件生产,延伸至上游的硅料 和下游的电站领域。益强公司还大举投资房地产、炼油、水处理和 LED 显示屏等项目。为了支持其扩张战略,益强公司多方融资。公司上市仅几个月便启动第二轮融资计划发行债 券,凭借建设海外电站的愿景,通过了管理部门的审批,发行 10 亿元的“益强债券”,票面利率为8.98%,在当年新发债券中利率最高。自 2011 年 2 月起,李自及其女儿李丽陆续以所持股份作抵押, 通过信托融资约 9.7 亿元,同时益强公司大举向银行借债。李自还发起利率高达 15%的民间集资。这 样,益强公司在上市后三

13、年内,通过各种手段融资近 70 亿元。受 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和 2011 年欧债危机影响,欧美国家和地区纷纷大幅削减甚至取消光伏补 贴,光伏产品国际市场需求急剧萎缩。随后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光伏 企业出口遭受重创。而全行业的非理性发展已经导致产能严重过剩,市场供大于求,企业间开始以价格战展开恶性竞争,利润急速下降,甚至亏损。 在这种情况下,益强公司仍执着于多方融资扩大产能,致使产品滞销库存积压。同时,在海外大量投资电站致使公司的应收账款急速增加。欧盟经济低迷,海外客户还款能力下降,欧元汇率下跌。 存货跌价损失、汇兑损失坏账准备的计提使严重依赖海外市场的益强公司出

14、现大额亏损。公司把融资 筹措的大量短期资金投放于回款周期很长的电站项目,投资回报期和债务偿付期的错配使公司的短期 还款压力巨大,偿债能力逐年恶化。2010 年公司的流动比率为 3.165,到了 2013 年只有 0.546。公 司资金只投不收的模式使现金流很快枯竭。2012 年和 2013 年多家银行因贷款逾期、供应商因货款清 偿事项向益强公司提起诉讼,公司部分银行账户被冻结,深陷债务危机。益强公司由于资金链断裂, 无法在原定付息日支付公司债券利息 8980 万元,成为国内债券市场上第一家违约公司,在资本市场 上掀起轩然大波,打破了公募债券刚性兑付的神话。2014 年 5 月益强公司因上市后连

15、续三年亏损被 ST 处理,暂停上市。仅仅三年多的时间,益强公 司就从一家市值百亿元的上市公司深陷债务违约危机导致破产重组。要求:(1)简要分析益强公司上市后面对的市场风险。(2)简要分析益强公司上市后存在的战略风险。(3)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6 号资金活动简要分析益强公司资金活动中存在的 主要风险。答案: 本题解析:(1)益强公司上市后面对的市场风险: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及供需变化带来的风险。“受 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和 2011 年欧债危机影响, 欧美国家和地区纷纷大幅削减甚至取消光伏补贴,光伏产品国际市场需求急剧萎缩”;“而全行业的 非理性发展已经导致产能严重过剩,市场供大于求,企业间开始以价格战展开恶性竞争,利润急速下 降,甚至亏损”。主要客户、主要供应商的信用风险。“同时,在海外大量投资电站致使公司的应收账款急速增 加。欧盟经济低迷,海外客户还款能力下降,欧元汇率下跌”。税收政策和利率、汇率、股票价格指数的变化带来的风险。“存货跌价损失、汇兑损失坏账准 备的计提使严重依赖海外市场的益强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