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方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7580039 上传时间:2023-12-0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方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 一、 工程概况1二、 质量通病防治部署2三、 常见质量通病的产生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3一、 工程概况本工程设计为集写字楼、精品综合商业、配套商业及商务公寓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体建筑。其概况见下表: 表一 工程概况表序号项目内容1工程名称2建设单位3设计单位4勘查单位5监理单位6施工单位7建筑功能办公、商业、商务公寓8建筑类别超高层民用公用建筑9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193447.4规划用地面积16105.2地下建筑面积40448地上建筑面积152999.410建筑层数地上写字楼48层A栋公寓25层B栋公寓23层地下3层11建筑物高度外墙顶标高写字楼218.55mA栋公寓109.5mB栋公寓99.

2、3m结构板顶标高写字楼202.45mA栋公寓99.5mB栋公寓92.7m12建筑平面横轴编号113轴,轴线间距99.35m纵轴编号AS轴,轴线间距126m13结构类型基础形式桩筏基础主体结构写字楼: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公寓楼:裙房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6层为转换层,7层以上为剪力墙结构14抗震等级写字楼地下三层:三级;地下二层:二级;地下一层及以上各层:抗震墙抗震等级为特一级,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公寓楼地下三层:三级;地下二层:二级;地下一层级以上各层:框支框架抗震等级为特一级,其他框架为一级,设备层以下抗震墙体抗震等级为特一级,7、8层抗震墙抗震等级为一级,9层及以上各层抗震等级为二级。

3、二、 质量通病防治部署工程质量的好坏,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对质量通病的防治。而对质量通病的防治工作,我们项目部将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部署施工,最大程度减少质量通病的出现。要减少质量通病的出现除了要有必要的技术措施之外,更加需要有严密的质量管理措施,加强全体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质量过程控制意识。1、成立质量通病防治小组,明确各岗位职责,加强质量通病防治的管理力度。质量通病防治小组成员及职责见下表。表二 质量通病防治岗位责任表岗位责任人岗位责任组长项目经理全面统筹质量通病防治工作,将工作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副组长总工程师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各道工序开始之前,组织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

4、,并进行技术交底,明确质量通病防治的细节和制度。遇突发质量事故,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并指导实施。生产经理全面组织现场施工,保证方案的有效实施,并根据现场实际出现的实际问题组织相关人员整改处理。材料经理保障用于工程的物资符合设计、规范以及行业要求,组织相关人员对进场材料物资按要求保管。质量负责人组织质量部门对各工序进行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在工序完成后对其进行事后检查,对于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组织相关人员整改。组员技术员协助总工程师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施工员协助生产经理对施工质量进行过程控制,发现问题及时汇报。质检员协助质量负责人对各工序进行过程中巡查和事后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5、。材料员协助材料经理保障工程物资供应,对进场材料按要求保管。2、严格执行“三检”制度。由施工作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按技术交底进行自我检查;由班组长组织同班组作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按技术交底对他人进行质量检查;上道工序作业班组施工完毕后,下一道工序将继续操作的施工班组,由项目质量负责人组织组织交接检查验收。交接检合格,须报监理验收合格,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3、对于已经出现的质量问题,发现者要主动上报,项目要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整改处理,严禁隐瞒不报或不处理。三、 常见质量通病的产生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一)测量工程1、建筑高程误差偏大现象:水准测量时,产生的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超出了容许误差范围。原因分

6、析:A、仪器和标尺有缺陷或未校正,产生误差;B、仪器架设位置与前后视点距离差偏大,产生偏差;C、水准仪视线未整平,视平线不平行于水准面;D、水准仪照准时,“十”字丝线未正对水准尺中线;E、水准仪照准时,焦距未调好,视差未消除。预防措施:A、测量仪器和工具应定期送有资质的检验单位检验和校正,消除系统误差;B、架设仪器时,力求前后视距相等,消除因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而弓起的误差;C、水准仪照准时,用微动螺旋使十字丝纵线正对水准尺中线,持尺者要使尺身垂直;D、望远镜精确调平时,确保水准气泡居中,照准后眼睛在目镜后上下移动观测,调整调焦螺旋,直到十字丝交点在目标中上下不显动,消除视差。处理方法:沿闭

7、合水准路线作水准测量,闭合差在容许误差范围内,可以平差,否则应重测。2、测距误差较大现象:在普通量距中,出现实测值之间数据差异。原因分析:A、选用量距工具不当,不能满足精度要求;B、距离全长超过一整钢尺时,直线花杆定线产生偏差;C、未吊锤插测杆,分段点位置偏离,造成读数积累偏差;D、两人拉尺用力不均,或未拉紧拉平钢尺。预防措施:A、皮尺易伸缩,量距要求较低时使用。在距离测量中,应选用抗拉强度高,不易伸缩,经有资质计量单位检定过的钢尺;B、当距离超出一整尺时,应采用“三点一线法”,较长时花杆采用经纬仪定线、定位;C、在吊锤球尖端指示地面点处,测杆与钢尺同一侧竖直后再插入;D、应两人同时用力均匀拉

8、紧并抬平钢尺,然后读出数据;E、斜坡上量距离,应由坡顶向坡下丈量,以避免锤球在地上确定分段点时产生偏差。处理方法:为了校核并提高丈量精度,要求进行往返丈量,取平均值作为结果,量距精度用往返测距值的差数与平均值之比表示。普通量距在乎坦地区要求达到1/3000;起伏变化较大地区要求达到1/2000;丈量困难地区不得大于1/1000。如果往测和返测距离值的差数,与往返丈量平均值之比超过范围时,应重新丈量,否则可以平差。3、竖向结构垂直偏差大现象:在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每楼层垂直偏差或全高垂直度偏差不满足现行规范规定,垂直偏差较大。原因分析:A、砌体施工时未挂垂直线;B、现浇混凝土结构钢筋偏位造成模

9、板无法到位;C、模板安装后未吊线坠或未认真吊线坠找正;D、竖向结构模板支撑系统控制机构失灵,一边顶牢而另一边松弛;E、竖向控制轴线向上投测过程中产生的积累偏差超过标准。预防措施:A、砌体施工时,宜双面挂线控制砌体的垂直平整度;B、楼面轴线控制网投测后,应根据定位尺寸校正竖向结构的纵向钢筋,确保根部到位,调整好垂直度偏位的骨架,检查复核后方可绑扎箍筋和水平钢筋。骨架绑扎中应于顶部用铁丝拉紧找正,并挂垂线控制。对于钢筋配制过密的部位,翻样时要充分考虑,施工中控制施工工艺和安装顺序,确保骨架截面尺寸正确。C、现浇混凝土结构模板安装后,应吊线坠校正垂直度,双面用顶撑顶牢;对于外侧墙,对拉螺栓应与纵横搁

10、栅连接牢甲,并和内侧顶撑连接,顶拉控制,使系统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便于检查调整;D、用经纬仪或吊线坠投测轴线,在建立轴线控制网及向上竖向投测过程中,其投测依据应该是同一原始轴线基准点,以避免误差积累。处理方法:已施工的竖向结构出现垂直偏差时,首先采用吊线坠法或轴线投测法,复核检查现施工段及基层根部控制点的测量精度,以保证待施工段的垂直度控制。已施工的竖向结构在能保证结构截面尺寸偏差在规范范围内的,适当凿除修整,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二级、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修补;如果垂直偏差使得结构截面尺寸偏差超过规范和设计要求,应采取结构补强。(二)钢筋工程 1、墙柱插筋错位现象:下柱外伸钢筋从柱顶甩出,由于位

11、置偏离设计要求过大,与上柱钢筋搭接不上。原因分析:A、钢筋安装后虽已检查合格,但由于固定钢筋措施不可靠,发生变位;B、浇筑混凝土时被振动器或其他操作机具碰歪撞斜,没有及时校正。预防措施:A、在外伸部分加一道临时箍筋,按图纸位置安设好,然后用样板、铁卡或木方卡好固定,浇筑混凝土前再复查一遍,如发生移位,则应矫正后再浇筑混凝土;B、注意浇筑操作,尽量不碰撞钢筋;浇筑过程中由专人随时检查,及时校核改正。处理方法:在靠紧搭接不可能时,仍应使上柱钢筋保持设计位置,并采取垫筋焊接连接;对错位严重的外伸钢筋(甚至超出上柱模板范围),应采取专门措施处理,例如加大柱截面、设置附加箍筋以连接上、下柱钢筋。2、露筋

12、现象:混凝土结构构件拆模时发现其表面有钢筋露出。原因分析:A、保护层砂浆垫块垫得太稀或脱落;B、由于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或钢筋骨架绑扎不当,造成骨架外形尺寸偏大,局部抵触模板;C、振捣混凝土时,振动器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或引起绑扣松散。预防措施:A、砂浆垫块垫得适量可靠;B、钢筋骨架如果是在模外绑扎,要控制好它的总外形尺寸,不得超过允许偏差。处理方法:范围不大的轻微露筋可用灰浆堵抹;露筋部位附近混凝土出现麻点的,应沿周围敲开或凿掉,直至看不到孔眼为止,然后用砂浆抹平。为保证修复灰浆或砂浆与混凝土接合可靠,原混凝上面要用水冲洗、用铁刷子刷净,使表面没有粉层、砂粒或残渣,并在表向保持湿润阶情况下补

13、修。重要受力部位的露筋应经过技术鉴定后,根据露筋严重程度采取措施补救,以封闭钢筋表面(采用树脂之类材料涂刷)防止其锈蚀为前提,影响构件受力性能的应对构件进行专门加固。3、绑扎节点松扣现象:搬移钢筋骨架时,绑扎接点松扣;浇筑混凝土时绑扣松脱。原因分析:用于绑扎的铁丝太硬或粗细不适当;绑扣形式不正确。预防措施:一般采用2022号铁丝作为绑线。绑扎直径12mm以下钢筋宜用22号铁丝;绑扎直径1216mm钢筋宜用20号铁丝;绑扎梁、柱等直径较大的钢筋可用双根22号铁丝,也可利用废钢丝绳烧软后破开钢丝充当绑线。绑扎时要尽量选用不易松脱的绑扣形式,例如绑平板钢筋网时,除了用一面顺扣外,还应加一些十字花扣;

14、钢筋转角处要采用兜扣并加缠;对竖立的钢筋网,除了十字花扣外,也要适当加缠。处理方法:将接点松扣处重新绑牢。4、基础钢筋倒钩现象:绑扎基础底面钢筋网时,钢筋弯钩平放。原因分析:操作疏忽,绑扎过程中没有将弯钩扶起。预防措施:要认识到弯钩立起可以增强锚固能力,而基础厚度很大,弯钩立起并不会出现露钩现象。因此,绑扎时切记要使弯钩朝上。处理方法:将弯钩已平放的钢筋松扣,扶起后重绑。5、钢筋剪断尺寸不准现象:剪断尺寸不准或被剪钢筋端头不平。原因分析:定尺卡板活动;刀片间隙过大。预防措施:A、确定应剪断的尺寸后拧紧定尺卡板的紧固螺栓;B、调整固定刀片与冲切刀片间的水平间隙,对冲切刀片作往复水平动作的剪断机,间隙以051mm为合适。处理方法:根据钢筋所在部位和剪断误差情况,确定是否可用或返工。6、骨架外形尺寸不准现象:在模板外绑扎的钢筋骨架,入模时放不进去,或划刮模板。原因分析:钢筋骨架外形不准,这与各号钢筋加工外形是否准确有关,如成型工序能确保各部尺寸合格,就应从安装质量上找原因。影响安装质量有两点:多根钢筋端部未对齐;绑扎时某号钢筋偏离规定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