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7576887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建筑施工质量与效率并存已然成 为社会发展所要思考的重要内容,其中涉及有关建筑工程的信息化、自动化施工 手段,通过科学地开展混凝土施工技术,不但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施工模式的优 化与升级,降低风险概率,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因工程压力所带来的各方面影响 以此来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与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尤其是在当前我国高 层建筑与复杂建筑模块中,科学的混凝土施工就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的存在 能够满足社会各界对于建筑功能的要求,并且还能够起到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与幸 福感的作用,有着极高的社会应用价值。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引言在经济发展速度逐步加快

2、的当下,城市化进程速度也有所提升,这一状况导 致我国城市建设的用地越来越紧张,而作为城市建设中的主要施工技术,混凝土 施工技术决定着建筑物的整体质量,鉴于此,在开展作业过程中,应强化对该项 技术的重视力度。通过精细化的作业流程,更好地发挥该项技术的作用价值,以 此确保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可以持续提升。1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运用优势分析经济迅速发展,加快了城市现代化建设,积极推动着房屋建筑行业向前发展 基于城市人口密度日益增长趋势,高层及超高层房屋建筑项目数量逐渐增多,致 使工程建设规模也随之扩大,为了保证房屋建筑施工质量,人们对建筑结构提出 更高要求。从目前房屋建筑施工情况来看,钢筋混凝土

3、是该类型建筑工程中主要 结构形式,充分利用混凝土施工技术优势,切实增强房屋建筑主体结构稳定性与 耐久性,有效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合理应用 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房屋建筑工程建设水平,也能实现工程项目建设综合效益 最大化目标。2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2.1 施工缝技术首先,因为技术原因或者专业设备等方面的原因,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没有实 现有序、顺利浇筑,出现停滞,若中间停顿的时间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会留 有施工缝。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结合设计要求及制定好的施工技术方案,合理设 置、确定施工缝。其次,因为新、旧混凝土结合出现了交叉问题,在结构中形成 薄弱环节,这时

4、就需要用施工缝留置出结构受力较小,且容易施工的地方。这两 种因素都需要施工缝技术发挥作用,解决出现的问题。2.2 混凝土配比技术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配比工作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因此,施工单位需要 合理分配各项材料,同时,需要保证材料比例的科学性。材料配制效果关系到混 凝土结构的强度,还会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使用寿命等。在配比过程中, 工作人员需要利用公式确定配比参数。一方面,需要保证混凝土刚度;另一方面 需要减少材料成本。施工单位需要合理确定混凝土材料的水灰比,结合砂石使用 量确定总水量,如可以利用体积法和重量法灵活计算施工参数。并且根据设计规 程确定最终配比结果,保证混凝土材料和易性符合

5、施工要求,并及时调整出现的 失误。2.3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通常情况下,施工单位在进行工程施工时,为了确保整个混凝土材料的运输 效率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便会选用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这类技术本身是利用相 应的泵管装置进行混凝土的传输与浇筑,以一体化手段为基础实现全方位的技术 管理,这样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同时还能够降低施工人员所 要面临的工作压力,提高输送量,并确保施工内容能够满足我国社会发展的各方 面需求。正是因为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本身具备着各类优势,因而被社会各界所 青睐,在很多大型建筑施工以及重要建筑施工中都能够发现这一技术的影子。此 外,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本身所具备的黏性优

6、势也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特性,通 过对该特点的利用,施工单位在运输过程中利用搅拌装置不停搅拌,混凝土材料 产生离析或者是泌水的情况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在混凝土性能方面也能够因此得 到有效掌控。2.4 混凝土材料的运输要点在运输方面,良好的运输计划与处理能够极大程度上避免混凝土的材质情况 受到不利影响。传统的材料运输由于技术手段的匮乏与不重视,使得混凝土材料 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与影响,应用效果不佳,建筑的整体性与安全性也很难 得到有效保障,针对这一方面的问题,施工单位在进行混凝土材料管理的过程中 往往需要通过搅拌装置来对其开展动态化运输,在路途中利用搅拌装置不停进行 转动,这样不但能够有效避免发

7、生凝结的情况,同时还能够对施工时间进行有效 控制,确保最终的施工质量能够满足预期标准。同时,为了确保混凝土材料在结 构上的稳定性与合理性,施工人员在进行搅拌的过程中往往会涉及二次工作的内 容,进而满足施工单位的建筑施工需求。2.5 混凝土浇筑振捣技术在浇筑混凝土之前,施工单位需要全面检查钢筋和模板的质量,避免影响混 凝土浇筑质量。施工单位需要合理选择浇筑方法,控制混凝土下落高度在 3m 范 围内。如果选用分层分块浇筑法,施工单位需要结合钢筋密集度控制每层混凝土 浇筑厚度。选用插入式振捣棒,要确保浇筑厚度在振捣棒长度的 1.25 倍以内。 选用平板振动器,要控制浇筑层厚度在 200mm 范围内,

8、要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 性,如果产生间隔,施工人员需要在最大程度上缩短间隔时间,注意在混凝土初 凝之前复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实时观察模板和钢筋的变化,针 对大梁体结构,由于其一些部位不利于开展连续性浇筑,可以利用单独浇筑的方 式,在小剪力的部位设置施工缝。如果发现施工现场的混凝土发生离析问题,施 工单位需要在现场二次搅拌混凝土,自行浇筑,避免利用外力注入混凝土。在实 际浇筑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浇筑混凝土。在竖向结构浇筑之 前,底部要填入水泥砂浆,注意统一水泥砂浆和混凝土砂浆的成分。如果在浇筑 过程中产生离析问题,并且浇筑高度超过了 3m,施工单位可以利用溜管和串筒

9、下 落混凝土。施工单位需要安排专业人员监督浇筑施工,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2.6 混凝土的养护环节砼结构的维护水平对整个土建工程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而 言,在混凝土建筑中,通常使用保温与保湿两种方法。保温技术主要是通过对混 凝土结构的表面进行温度调控来达成预设目标。从而使得由于内外温差引起的混 凝土结构拉应力比混凝土本身的抗拉强度更低,避免混凝土结构开裂。而保湿法 其主要目的在于保证混凝土的湿度,防止其由于表层水分不够引起干燥开裂状况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 12 个小时以内进行覆盖浇水作业,以此减少出现干缩开裂 的概率,并提高其加固状态,增强其稳定性。结语混凝土浇筑中,应当摸索最适宜

10、的流程及步骤,提升建筑范畴的真实质量, 应能注重平日内的各类流程,侧重抓好细节。施工单位应当要预设内在架构的配 套质检,以摸索提升技能。此外,施工单位还要依照拟定的规程予以严格设计, 完成日常作业。通过这一措施,不但创设了较完备的查验链条,便于浇筑检测, 构建起来的体系应能凸显最优的系统特性,增强专业化,同时还能够确保浇筑质 量不受影响,极大程度上提升宏观范围内的经济成效。参考文献1 程开选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粘接,2021, 46(06):116119+151.2 邱成戈,姚艺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0, 47(20):24 25.3 舒开明,胡金华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居舍, 2020(24):1901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