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备考训练第五讲古今中外的思想解放与实践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7571212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高考备考训练第五讲古今中外的思想解放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新课标高考备考训练第五讲古今中外的思想解放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新课标高考备考训练第五讲古今中外的思想解放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新课标高考备考训练第五讲古今中外的思想解放与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新课标高考备考训练第五讲古今中外的思想解放与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高考备考训练第五讲古今中外的思想解放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高考备考训练第五讲古今中外的思想解放与实践(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讲 古今中外的思想解放与实践一、选择题1.(2011北京模拟)在诸子百家中主张“制天命而用之”与“天与人不相胜”观点的思想家对应正确的是( )A孟子与庄子 B荀子与庄子 C孟子与墨子 D荀子与韩非子2(2011海淀模拟)下列历史人物,“当举世大乱之时,不因人类之残贼凶恶,而怀憎恶厌弃之意,且极力推明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是(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3.(2011潍坊模拟)季路问事鬼神,(孔)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的早期儒家思想( ) A极为强调等级名分制度 B密切关注社会现实人事 C极力提倡古典民本思想 D

2、积极宣传朴素唯物主义4.(2011南通模拟)“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指用草做成的狗形,供祭祀用)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与此引文最为接近的观点是( )A.“仁者爱人” B.“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C.“与人为善,暖于布帛” D.“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5.(2011淮北模拟)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哪种主张(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大一统 C天人感应 D君权神授6. (2011沈阳模拟) “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

3、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这段话体现出的思想是( ) A格物致知 B心即理也 C发明本心 D致良知7.(2011滨州模拟)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 已非儒学之正宗。”材料反映了( ) A顾炎武意识到宋明理学的危机 B王阳明倡导“经世致用”C顾炎武主张摒弃孔孟儒学 D王阳明深受西方思想影响8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说:“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躯体,穿戴也和人一样。 / 每一种动物都会把神的模样描绘得和自己一样。”这表明色诺芬( )A否定神的存在 B反对天主教会的

4、权威C宣扬唯物主义思想 D主张将神人性化9.(2010苏州模拟)清初学者唐甄曾说:“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这一言论反映的经济思想是( )A重视农业 B重农抑商 C农商并重 D工商皆本10.德国学者雅斯贝斯在分析世界历史的结构时提出了广为流行的“轴心时代”理论。主要指公元前800年至前200年,人类文明由质朴宁静的、神话时代的远古文明进入到人性的、伦理的、理性的时代。中国的孔子和希腊的苏格拉底就生活在这个时期,他们思想的共同之处是( )A.对哲学进行了人文主义的阐释 B.对人性做出了“性本善”论断 C.对人生提出“舍利取义”的追求 D.成为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思

5、想 11.(2011江苏四市模拟)15世纪西欧一些地区成立了新式寄宿学校,课程设计围绕着教育学生快乐而健康地生活,使学生成为一名负责任的公民。这一课程设计理念体现了( )A功利主义思潮 B人文主义思潮 C理性主义思潮 D现实主义思潮12.(2011南通模拟) “谁不知道,教会领导下的欧洲,一切学问和知识也都发达!因为谁是最渊博的哲学家、最流行的演说家、最伟大的文学家,还不是那班人说了算!”这一段话最早可能出自何人之口( )A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家 B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 D宗教改革时期的新教教士13.(2011永州模拟)法国无神论者让梅叶认为:“为了建立良好的信条,人们

6、必须仅只遵循人类的理智和智慧的法则,即正直、诚实和自然地正义的法则,而不要空谈骗子的神话,不要空谈信徒的偶像崇拜经验。”下列对此观点的解释最为恰当的是( ) A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B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C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 D强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14. “若夫泰西立国之有本末,重学校,讲保民、养民、教民之道,议院以通下情,君不甚贵,民不甚贱故其致强也有由。”体现这一观点的实践活动是(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预备立宪 D辛亥革命15.共产党宣言一书从出版至今已160多年。目前这本书在全球范围内已被翻译成200多种文字,出版了300多种版本,起码出版过1 0

7、00次以上,成为全球公认的“使用最广的社会政治文献”。就是在美国这样的西方国家,共产党宣言也被规定为中学生必读书。共产党宣言之所以流传甚广,其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世界经常爆发经济危机 B社会主义运动一帆风顺 C它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D它揭示了社会客观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的使命16.马克思在1871年4月17日致顾格曼的信里曾说过:“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及其国家的斗争,因巴黎的斗争而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不管其直接的结果如何,一个有世界历史重要性的新出发点是已经取得了。”这里的“新的阶段”是指( )A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B无产阶级合法斗争阶段C无产阶级暴力斗争阶段 D无产阶级夺取并建

8、立政权阶段17. 世界通史载:“(俄国)临时政府的表现证明它无力处理它面临的问题。临时政府的领导人似乎并不理解战争所造成的新情况”这里的“新情况”包括( )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工人建立了自己的武装 人民要求和平与面包 布尔什维克掌握了军队 A B C D18. 维新思潮的代表人物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他主张“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这一言论反映了严复( )A进化和革命的思想 B中体西用的观点 C废除君主制的要求 D还政于民的主张19.(2011汕头模拟)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传播西学,宣传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的

9、倡导者们则竖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他们的共同点是( )A提倡民主共和,反对专制统治 B否定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C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D推动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20(2011镇江模拟)“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所谓坏的就是绝对的坏,所谓好的就是绝对的好。”毛泽东这句话( )A. 肯定新文化运动对民主科学的倡导B. 指出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形式主义偏向C. 全面否定了新文化运动D. 批评了新文化运动的不彻底性21.1918年东方杂志发表文章迷乱之现代人心。文章认为:盲目输入西方学说,导致国家基本政治道德原则丧失、精神破产,造成通俗主义、平凡主义受推崇,盲从欧美之风盛行。该文针

10、对的是( )A.中体西用思潮 B.维新思潮C.新文化运动 D.马克思主义22. (2011济宁模拟)孙中山先生说:“惟民生主义之意义为何?吾人所主张者,并非如反动派所言,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但欲行一方策,使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耳。此即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的定义。”由此,我们可认为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是( )A管制经济资源以达成真平等 B致力于劳资和谐以求社会安定C产业和平收归国有以厚民生 D合理分配生产所得以求均富23.(2011扬州模拟)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相比,中国辛亥革命时期出现的人文主义思潮的鲜明特点是( )A更关注个人的人生价值 B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思想C更注

11、重个人的思想解放 D个人价值与民族独立解放相结合24.毛泽东说:自己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是自由主义、民权主义、民族主义、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理念的大杂烩。此言反映了( )A毛泽东最早接受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B早期毛泽东的思想中传统思想占主流 C接受马克思主义后彻底抛弃原有思想 D早期毛泽东的思想受新文化运动影响25.传统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突破这一思想束缚的有( ) 1960年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文革期间邓小平全面整顿 邓小平南方谈话 中共十四大决策 A B C D二、非选择题2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惟天子受命于天,

12、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二 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二程集第三册周易程氏传材料三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李贽焚书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李贽藏书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的思想主张,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一主张?(2)材料二宣扬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这些观点的目的何在?(3)根据材料三,概括李贽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

13、产生的原因。(4)上述材料反映的儒家思想的发展变化具有怎样的特点?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普罗塔戈拉材料二 “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体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材料三 (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