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调查报告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7563797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5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关于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关于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关于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关于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调查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数学教育学结课论文题 目:关于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 调查报告 专 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 学生姓名: 曹义超 学 号: 1200730113 指导教师: 林昕茜 日 期: 2015 年 5 月 1 日摘 要 一边是升学考试压力,一边是“减负”政策,学校、家长是否真的处理的很好?本文就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开展了一项小调查,旨在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生活情况并为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提出一点意见。希望更多的中小学生能快乐学习快乐成长,早日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成就自己的一生。关键词:课业负担;减负政策;教育改革一、 调查目的及意义 针对国家出台的中小学“减负”政策,调查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在教育方面的

2、负担以及“减负”政策的基本情况。这将有助于提高我们中小学教育的质量,同时也可以为孩子们课余生活的建设提供一点参考性意见。对以后政策的执行方向以及力度也能有一个宏观性的把握。二、 调查内容及对象 本次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调查涉及课业、家庭作业、课外培训以及厌学情况等几个方面。调查采用网络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对象为全国随机的中小学的学生。对于部分小学生的问题是可以由其家长代为填写的。三、 调查过程 本次调查通过网络发放一定量的调查问卷的形式,共收集来自全国31个省份的中小学生(家长)的有效问卷4701份。其中小学生样本2923条,初中生样本1778条。从地区分布来看,东、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包括,广

3、东、山东、江苏、浙江、河北、福建、辽宁、北京、上海、天津、海南;中部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山西、安徽、江西、吉林、黑龙江;西部地区包括,四川、陕西、广西、重庆、云南、甘肃、贵州、内蒙古、新疆、宁夏、青海、西藏)样本量分别为1946、1440和1315,各占样本总量的41%、31%和28%。四、 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发现,仅有约25%的中小学生表示“减负”后课业负担“明显减轻”或“有所减轻”,仍有约30%的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不减反增;并且,有超半数的中小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超过1个小时;同时,超过60%的中小学生在接受各种课外培训,在接受课外培训的学生中每天完成课外作业的用时在30分钟以上的占

4、了60%。在厌学情绪方面,整体来看中小学生厌学情绪还是比较比较严重的。 (1)约三成学生课业负担不减反增 图1 课业负担变化情况 如图1(左)所示,“减负”后约有22%的学生课业负担“明显减轻”或“有所减轻”,而近半数(47%)的学生课业负担是维持原状的,同时还有31%学生的课业负担是“有所加重”和“明显加重”的。对于“减负”在中小学生之间的效果体现如图1(右)所示,尽管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维持原状的比例是最大的,但是小学生在课业负担“明显减轻”、“有所减轻”的比例上大于初中生,而初中生在课业负担“明显加重”的情况上多于小学生。可见,相对于初中生来说,小学生的“减负”效果略好。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初

5、中生自我意识到面临着中考等竞争需要加大学习强度,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家长对孩子的管教教小学生明显严格化造成的。 图2 城市间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对比如图2所示,选取了六个具有代表性的省/直辖市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比对。其中,北京课业负担减轻比例最高,有60.5%的学生表示“减负”后课业负担减轻了;上海课业负担减轻比例最低,为16.1%。而课业负担加重比例最高的为湖南,有35.5%的被调查学生表示“减负”课业压力不减反增。 (2)超半数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用时超过1小时 图3 学生们完成家庭作业所用时间由图3(左)可知,完成家庭作业用时在30-60分钟的学生比例最高,占整体样本的34%,还有23

6、%和32%的学生分别每天需要60分钟和90分钟以上来完成。由图3(右)所示,小学生完成家庭作业时间在30-60分钟的比例最高,占小学生样本的41%,初中生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在90分钟以上的人数最多,占初中生样本的49%。可见,初中生的课业压力要大于小学生。 图4 城市间家庭作业用时对比如图4(左)所示,在六个代表省/直辖市,中小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在30-60分钟的居多,上海市是完成作业时间在90分钟以上所占比例最高的地区。如图4(右)所示,所有代表省/直辖市都有超过50%的小学一二年级学生需要完成家庭作业。同时,所有代表省/直辖市都有一定比例的初中生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超过90分钟,其中重庆

7、这一比例最高,达到78%。 (3)近六成中小学生需参加课外培训 图5 参加课外培训、完成课外作业时间如图5(左)所示,在被调查的学生中,从“未参加培训”的有41%,每周参加培训时间在1至4小时之间的学生有45%,课外培训时间超过10小时的有2%。如图5(右)所示,大部分被调研学生完成课外作业的用时在60分钟以下,但仍有7%的小学生和18%的中学生完成课外作业的时间在90分钟以上。 图6 代表省/直辖市课外作业用时对比如图6所示,代表地区的中小学生“没有课外作业”和“课外作业用时少于30分钟”的均超过半数,明显低于完成家庭作业的用时。 (4)中小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图7 厌学情况分析如图7(左)所示

8、,在被调查学生中,存在“很强烈”和“比较强烈”厌学情绪的学生比例非常高,分别达到48%和24%。如图7(右)所示,对比小学生和中学生的厌学情况发现,初中生在“很强烈”和“比较强烈”的厌学情绪上要高于小学生。可见,初中生的厌学情绪普遍高于小学生。 (5)减负工作亟需加大监管力度 图9 对减负最关心的问题 如图9所示,在五项最受关心的问题中,提及率最高的是“希望政府加强减负的监管力度”,为2391次;其次为“担心一阵风过后又是老样子”,为1855次。可见,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对“减负”问题的关注都集中在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和长期性上,如何将“减负”问题落到实处并长期执行是关键。五、 调查结果分析

9、 从整体上看,学生课业负担并没有明显性的减少或者说是变相性的增加了。这些都能通过学生课后的情况表现出来:1、大部分的中小学生依旧没有感觉自己的课业负担较之以前有很大的变化。2、家庭作业时间以及课外培训时间比较多,无形之中使得学校里面的“减负”效果又反弹回原来的“高负”状态。3、学生们所表现出的厌学情况不容乐观。尤其是年级较高的学生,他们面对着升学、考试的压力相对较大,这使得“减负”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没感觉”。4、大家本身对学校以外“学业负担”这个概念看的还是比较开的,希望政府加强监管学校方面对政策的实行可能是希望得到更多的自由学习时间或者是补习时间。5、地区执行力度的差距也影响着中小学生的课

10、业负担的变化。六、 相应的对策学校方面1、 优化教学模式。学校要不断的修改着教学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一直使用着长久不变的教学模式必然会使得教学脱节于学生的思想发展,导致学生一方面不得不接受学校的学习模式,一方面又想寻求自己喜欢的学习模式,增加的厌学心理。2、 更改考核模式。不能一味着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升学率与教师的考核相挂钩。这会增加教师的教学压力,从而传递给学生的学习状态、动力等都不好。应当增加一些关于教师个人素质以及教学水平方面的考核,将课堂导向于一个全面发展的学习课堂。3、 广纳贤才。积极面向社会招聘更多更好的教师。这样不仅可以给学校增添新的气象,也可以激励现有教师不断学习,改

11、进自身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 教师方面1、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积极了解学生关于教学情况的想法,将其结合传统的教学,不断更新课堂,优化教学,使得学生更好的吸收知识,爱上学习过程。2、不断接触新事物,改进教学方法。每一代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是不同的,教师要能根据情况,将授课的形式、进度做适当的调整,以期课堂的效率最高化、学生的状态最佳化。 家长方面1、 配合学校与教师、体谅孩子。根据学校的相应政策,家长再决定如何设定第二课堂,让孩子回到家能及时巩固所学又能有充分的自主娱乐与休息时间。 2、积极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状态。家长充分扮演好教师与父母这两个角色,使得孩子不仅体会到父母关切他们自身的

12、生活,也能体会到父母对他们抱有的期望。这样孩子奋斗的动力将会很足。学生方面 1、明确学习目的。一定要知道自己是为什么而学,到底需要学一些什么东西。不能盲目的接受一切,否则会越来越迷茫,直至讨厌学习。2、学会沟通,发展兴趣。就算是“减负”也不代表着学习是一件很轻松的事。当遇到问题时,要及时与老师、家长沟通,将问题以最快最好的方法解决。同时,发展一项自己的兴趣,在压力较大时,可以做一点自己喜欢的事放松放松去寻求一个更好状态下的自己。教育并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这里需要的不仅是国家政府的政策照顾,还有学校、老师、家长以及学生的同时参与,这样才会使得教育达到传授知识以及育人这两个方面的效果。虽然我们不可

13、能对所有的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但就目前的教育水平来看,还是可以做到不对所有学生进行统一模式的培养。学生掌握的不单单是课本知识,还有做人的道理以及终身受益的学习习惯、处事法则,这样子培养出来的人将不仅仅是会学习、会理论知识,更重的是可以更快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也希望政府在加大管理力度的同时,也要寻求教育的不断改革,使得我们的学生不再为学习而学习,能兼顾兴趣爱好、能力特长、性格特点等方面,使得人才的培养制度更加完善!参考文献1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2栾先杰,宋玉新.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与对策探析J.小学教学参考. 2008(27).3罗嗣凤,陈余丹.

14、我国中小学课业负担问题研究进展J.学园(教育科研). 2013(01).4申毓秀.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原因及解决办法J.山西教育(教学). 2013(01).5胡逢大.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思索J.安徽教育. 1990(Z2).6林镜秋.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危害及对策J.天津教育.1989(03).附 录 关于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调查问卷 本问卷旨在调查现下中小学生在“减负”政策下课业负担的情况,希望您可以如实反馈有关情况。本问卷不记名,不会泄漏您的隐私,敬请放心填写。谢谢合作! 1、请问你是属于那个年级范畴? A、小学生 B、中学生 C、其他2、请问你每天花多少时间在学校上课?A、5小时 B、6小时 C、7小时 D、大于7小时3、请问你每天花多少时间做作业?A、半小时 B、1小时 C、2小时 D、大于2小时4、请问你每天自由支配的娱乐时间是多少?A、半小时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