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圈内径检测装置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7561071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垫圈内径检测装置机械原理课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垫圈内径检测装置机械原理课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垫圈内径检测装置机械原理课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垫圈内径检测装置机械原理课程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垫圈内径检测装置机械原理课程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垫圈内径检测装置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垫圈内径检测装置机械原理课程设计(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垫圈内径检测装置 目录一、 设计题目及其要求.3二、 题目分析.3三、 运动方案简介.4四、 总体立体结构图.6五、 结构设计、尺寸设计及其计算65.1传动机构设计.75.2压杆运动机构设计.95.3止动销运动机构设计.145.4微动开关运动机构设计.18六、系统评价.22七、设计小结22八、总结24九、参考书目24一、 设计题目及其要求 设计垫圈内径检测装置,检测钢制垫圈内径是否在公差允许范围内。被检测的工件由推料机构送入后沿一条倾斜的进给滑道连续进给,直到最前边的工件被止动机构控制的止动销挡住而停止。然后,升降机构使装有微动开关的压杆探头下落,检测探头进入工件的

2、内孔。此时,止动销离开进给滑道,以便让工件浮动。检测的工作过程如图所示。当所测工件的内径尺寸符合公差要求时(图a),微动开关的触头进入压杆的环形槽,微动开关断开,发出信号给控制系统(图中未给出),在压杆离开工件后,把工件送入合格品槽。如工件内径尺寸小于合格的最小直径时(图b),压杆的探头进入内孔深度不够,微动开关闭合,发出信号给控制系统,使工件进入废品槽。如工件内径尺寸大于允许的最大直径时(图c),微动开关仍闭合,控制系统将工件送入另一废品槽。1工件 2带探头的压杆 3微动开关a)内径尺寸合格 b)内径尺寸太小 c)内径尺寸太大二、 题目分析垫圈内径检测装置,主要的运动过程为:传动机构间歇的将

3、工件送到检测的位置。在传送的过程中将被止动销挡住刚好到所需检测的内径圆孔到压杆将要下来的地方,然后压杆下来检测内径是否符合要求。在压杆下来检测的时间里,微动开关向右移动检测垫圈内径是否符合要求。微动开关检测完后向左移动,回到其原来所在的。接下来,压杆和止动销一起上升回到其原来的地方。传动机构将已检测的工件送走,并将下一个将被检测的工件送到检测处。三、 运动方案简介 垫圈内径检测装置,用以下4个机构结合搭配组成:传动机构设计,压杆运动机构设计,止动销运动机构设计,微动开关运动机构设计。题目所给的设计数据:平垫圈内径检测装置设计数据:方案号被测钢制平垫圈尺寸电动机转速r/min每次检测时间s公称尺

4、寸mm内径mm外径mm厚度mmA88.4161.614405B121320214406C202130314408D20213739608E30315649608经小组讨论,为使机构的使用性能符合要求,适合本设计,我们采用方案DD20213739608周期T=8s,角速度=2/T=0.785 rad/s.在一个周期内,满足要求,各个机构的运动情况:传动机构压杆运动机构止动销运动机构微动开关运动机构02s01s传送工件停在最高点停在最高点停在最左边11.5s下降1.52s停在最低点23.5s停下降停在最低点停在最左边3.56.5s3.54.5s停检测停在最低点右移4.55.5s检测5.56.5s左

5、移6.58s停上升上升停为使各个机构满足上述要求,传动机构的控制采用间歇机构,压杆运动机构和止动销的运动匹配要求严格,则两者用凸轮轴连接。微动开关机构的控制采用凸轮机构。四、 立体结构图五、 结构设计垫圈内径检测装置传动机构压杆运动机构止动销运动机构微动开关运动机构1、传动机构设计传动机构是整个装置中负责将待检测的工件传送到检测位置的机构。它需要在运动规律上和控制止动销的止动机构和压杆升降机构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此装置的工作要求。为了使工作周期易于控制,我们决定由皮带轮传动来达到运送工件的目的。机构由齿轮来传动,因为其功率范围大、传动效率高的特点正好符合我们的需要。从所给的设计数据中我们得知:原动

6、件的转动周期为1/16s,而检测周期为8s,因此推料机构的齿轮系的传动比需为128:1,这要由多级齿轮传动来实现。如图为推料机构的齿轮系简图。其中:z1=z2=z3=20,z2=z3=80,z4=160传动比i14=z2z3z4/z1z2z3=80*80*160/203=128/1考虑到推料机构具有送料停止送料的运动规律特征,我们决定使用槽轮机构来达到间歇式运动的目的。电动机输出齿轮皮带轮检测周期周期1/16s8s32s8s由于是检测机构,所以传动齿轮模数不宜过大,初定模数m=2d1=d2=d3=40mmd2=d3=160mmd4=320mm皮带轮直径D=127.4mm,皮带传送速度v=50m

7、m/s 4号齿轮每转动一周,槽轮转动1/4周,皮带在这2s的时间内将待测工件传送到检测位置,然后停留6s,等待检测完毕后将已检测的工件送走,并把新的工件传送过来,如此重复。2、压杆运动机构设计控制压感探头的凸轮设计:方案一:用齿轮、连杆和弹簧来控制压杆的运动;方案二:用凸轮和连杆机构,为了设计加工方便把凸轮设计成3次多项式运动规律;方案三:用凸轮和连杆机构,凸轮设计成5次多项式运动规律;综合分析以上三种方案,方案一中弹簧用久后会变形,影响测量精度,考虑到探头测量时冲击力要小,故不能用三次多项式的凸轮,经综合考虑采用方案三采用5次多项式运动规律的凸轮。以下是推杆回程的计算过程:周期:T=8s;基

8、圆半径=15mm;推程:h=6mm;推程运动角:0=3/8;回程运动角:0=3/8;远修止角=/2;近修止角=3/4;计算公式:s=C0+ C12+ C33+ C44+ C55; v= C1w+2 C2w+3 C3w2+4 C4w3+5 C5w4; a=2 C2w2+6 C3 w2+12 C4 w22+20 C5 w23;在始点处:=0,s=0,v=0,a=0;在终点处:=0 ,s=h,v=0,a=0;分别代入方程得到:C0=C1=C2=0 C3= 10h/03 C4= -15h/04 C5=6h/05位移:s=h-10h3/30+15h4/40-6h5/50 ;速度:v=7.5h2/30-1

9、5h3/40+7.5h4/50;加速度:a=3.752h/30-11.252h2/40+7.52h3/50;用C语言计算位移,速度,加速度;计算位移的C语言程序:#include#includevoid main() float x,s;int a,b;scanf(%d %d,&a,&b);x=(float)a/b;s=6-60*x*x*x+90*x*x*x*x-36*x*x*x*x*x;printf(%fn,s);计算速度的C语言程序:#include#includevoid main() float x,v;int a,b;scanf(%d %d,&a,&b);x=(float)a/b;v

10、=120*x*x-240*x*x*x+120*x*x*x*x;printf(%fn,v);计算加速度的C语言程序:#include#includevoid main() float x,a;int b,c;scanf(%d %d,&b,&c);x=(float)b/c;a=160*x-480*x*x+320*x*x*x;printf(%fn,a);经计算得到以下结果:03/806/809/8012/8015/8018/8021/8024/8027/8030/80s6.0005.9495.6525.0224.0953.0001.9050.9780.3480.0510.000v0.0000.972

11、3.0725.2926.9127.5006.9125.2923.0720.9720.00003/1606/1609/16012/16015/16018/16021/16024/16027/16030/160a0.0006.84011.52014.28015.36015.00013.44010.9207.6803.9600.00033/16036/16039/16042/16045/16048/16051/16054/16057/16060/160a-3.960-7.680-10.920-13.440-15.000-15.360-14.280-11.520-6.8400.00008/3位移和角度

12、的曲线图:08/3速度和角度关系的曲线图:08/3加速度和角度关系的曲线图:02一个周期内推杆运动循环图:SolidWorks设计的凸轮: 安装凸轮时应注意凸轮开始转动时应先远休2秒,然后再回程来测量垫圈的内径,故应把凸轮应安装如上图所示的位置;推程时推杆的运动规律和回程时的运动规律完全一致,各种参数均相同。3、止动销运动机构设计止动销机构,由凸轮控制其运动规律。凸轮类型:对心直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凸轮机构在在周期为8s的一个周期内的运动规律为:(0s时在最高处) 01s1s1.5s1.5s6.5s 6.5s8s停下降停上升凸轮机构分析:为保证凸轮机构不受过大地冲击力,采用二次多项式运动规律。s=c0+c1+c22 v=ds/dt=c1+2c2a=dv/dt=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