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7561062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透视基础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透视基础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透视基础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透视基础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透视基础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透视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透视基础课程教学大纲(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透视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透视基础总学时数32讲课16实践16周学时16理论授课 13市场调研、考察 0学 分2习题作业16作业小结3开课单位艺术设计学院适用专业环境设计专业先修课程设计素描、平面构成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群必修选用教材透视学.何靖泉.恩刚著.辽宁美术出版社.2005年1月1日.第一版主要教学参考书1、透视学原理.马连弟.刘运符著.吉林美术出版社.2006年1月1日.第一版2、绘画设计透视学.恩刚著.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8年10月1日.第一版本课程地位(作用)和任务 透视基础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熟练掌握透视技巧,对绘制

2、完善的设计透视图,准确表达设计意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透视基础课程就是要学习对基本透视原理,透视图绘制技术以及几何原理在透视学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良好的透视感受,提高手绘设计图能力,为其他设计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一)教学基本要求1、目的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透视的基本原理和原则,能够熟练应用透视画法绘制准确的透视图。通过对几何原理应用方法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掌握绘制透视图的便捷方法,做到活学活用。实践目的:实践阶段主要培养学生们的观察能力,检验课上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为后期的手绘效果图表现大写基础。2、要求教学要求:端正态度、保证质量。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结合建筑

3、实物等实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要求学生具有四维意识,熟练应用几何知识,培养其严谨的绘图习惯。教师要本着对学院负责,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节课的教学,抓住各知识点的关键部分进行讲解,确保教学的高质量。实践要求:实践阶段中,结合课上内容循序渐进进行练习。根据平面图进行透视图的绘制。要求透视准确、构图适中、线条灵活、画面整洁。 3、重点及难点重点:透视的原理、投影画法、三种主要透视的画法。难点:根据平面布置,绘制不同角度透视图。(二)教学基本内容概况(共32学时)第一章 认识透视(2学时)第一节 透视基本工具(1学时)第二节 透视画法的基本原理和原则(1学时)第二章 透视的基本规律(4学时

4、)第一节 原线(1学时)第二节 变线(0.25学时)第三节 消点(0.25学时)第四节 消线(0.25学时)第五节 侧点(0.25学时)习题作业:临摹黑板上的透视,将透视过程保留(2学时)第三章 常用透视的画法及技巧(18学时)第一节 平行透视(一点透视)(2学时)习题作业:临摹平行透视一张(4学时)第二节 余角透视(二点透视)(2学时)习题作业:临摹余角透视一张(4学时)第三节 微动态余角透视(2学时)习题作业:临摹微动态余角透视一张(4学时)第四章 环境设计效果图表现中常用的透视形式的应用(8学时)第一节 徒手绘制平行透视空间(1学时)第二节 徒手绘制一般状态余角透视空间(1学时)第三节

5、徒手绘制微动状态余角透视空间(1学时)习题作业:自己找空间徒手绘制透视一张(2学时)作业小结:对平行透视、余角透视、微动态余角透视和徒手绘制任一透视作业进行总结及同学之间进行互评。(3学时)三、教学安排及方式(一)学时安排本课程总学时 32 学时,理论授课 13 学时,市场调研与考察 0 学时,习题作业16 学时,作业小结 3 学时。 (二)课程进度 参见以下课程进度表: 透视基础课程进度表: 教学环节 教学时数 课程内容讲课市场调研与考察习题作业作业小结小计认识透视22透视的基本规律224常用透视的画法和技巧61218环境设计效果图表现中常用的透视形式的应用3238总 计1316332(三)

6、教学日志 参见以下教学日志表: 透视基础教学日志表:周学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备注第一周1第一章 认识透视重点:学习透视的目的和重要性难点:透视中的术语掌握第一节 透视基本工具课堂面授2第二节 透视画法的基本原理和原则课堂面授示范讲解3第二章 透视的基本规律重点:透视的基本规律掌握难点:透视基本规律的具体画法第一节 原线课堂面授示范讲解4第二章 透视的基本规律第二节 变线课堂面授示范讲解第三节 消点第四节 消线第五节 测点5习题作业课上练习(临摹黑板上的透视,将透视过程保留)作业指导67第三章 常用透视画法技巧重点:平行透视、余角透视、微动态余角透视的特点及选择难点:平行透视、余角透视、微动态余角

7、透视的具体画法第一节 平行透视课堂面授示范讲解89习题作业平行透视练习临摹平行透视一张作业指导10111213第三章 常用透视画法技巧第二节 余角透视课堂面授示范讲解1415习题作业余角透视练习临摹余角透视一张作业指导16第二周171819第三章 常用透视画法技巧第三节 微动态余角透视课堂面授示范讲解2021习题作业微动态余角透视练习临摹微动态余角透视一张作业指导22232425第四章环境设计效果图表现中常用的透视形式的应用重点:明确什么场景画什么类型的透视难点:徒手绘制透视方法第一节 徒手绘制平行透视空间课堂面授示范讲解26第二节 徒手绘制一般状态余角透视空间课堂面授示范讲解27第三节 徒手

8、绘制微动状态余角透视空间课堂面授示范讲解28习题作业课上练习自己找空间徒手绘制透视一张作业指导2930作业小结对平行透视、余角透视、微动态余角透视和徒手绘制任一透视作业进行总结及同学之间进行互评。课堂讲解学生自评3132四、课程教学的有关说明本课程总学时 32 学时,理论授课 13 学时,市场调研与考察 0 学时,习题作业 16 学时,作业小结 3学时。周学时 16 学时 ,共 2 周。 1、课程自学内容及学时:自学时间个人把握。 2、课内习题课的安排及学时:习题重点放在平行透视、余角透视、一般状态余角透视的制图上,共16学时。 3、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教室示范作画的形式教学,是学生更直观的学习

9、透视。 4、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学习态度端正,保证学习质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增强基本功训练,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提高审美修养。 5、课程作业题目、作业要求、作业目的、作业重点和难点(下见作业内容及要求)。五、作业内容及要求理论讲解,作业练习,课堂辅导,范画演示和教师指导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基本认知能力。做好课堂辅导工作,并要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学生对自己和同学的作业进行点评。课程通过讲评作业,让学生知道自身不足并且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作业目的:使学生学会平行透视、余角透视、微动态余角透视、徒手画透视的规律及画法、特点。 作业内容:本课程实践课时环节为16学时,主要分以下五个阶段

10、进行: 1、临摹黑板上的范图:共2学时 2、临摹一张平行透视:共4学时 3、临摹一张余角透视:共4学时 4、临摹一张微动态余角透视:共4学时 5、自己找空间徒手绘制透视一张:共2学时 作业要求:1、透视准确。 2、画面整洁。 3、构图适中。 作业难点:1、透视的具体画法。 2、构图大小适中。 图纸要求:A3图纸大小 六、 课程习题作业评分标准期末考试评分标准序号评分项目评分要点满分分值1透视是否能正确绘制出三种透视形式,各透视线消失方向把握是否准确,各辅助点运用的是否准确。30分2比例所绘制内容各部分能否做到比例准确、尺度合理、大小适中。20分3构图画面构图是否合理,绘制内容有无透视畸形,是否

11、表现出空间感。20分4线条绘画线条的流畅度,能否做到不拖沓、不涂抹,线条有无疏密关系及主次之分。15分5整体效果画面是否干净整洁,有无明显的涂抹改动部分。15分合计100分(1)透视30分A:内容符合作业要求,不缺图,能正确的绘制出三种透视形式,各透视线消失方向绘制准确,不会出现多余的消失点,各辅助点与线运用正确,概念清晰。B:内容基本符合作业要求,不缺图,三种透视形式掌握基本准确,个别消失线方向偶有偏差。各辅助点与线运用正确,概念基本清楚。C:消失线没有全部往消失点方向消失,各辅助点与线运用的不完全正确。绘制的基本概念方法明了,但运用的不熟练。D:透视线绘制的有严重错误或有描抄其他同学作业的

12、现象,消失点与测点概念混乱,不认真,应付了事。A:(3025分)B:(2420分)C:(1910分)D:(90分)(2) 比例20分A:所绘制的透视内容各部分比例准确、尺度合理、大小适中。B:场景中大部分家具比例正确,偶有个别家具尺寸稍大或稍小。不影响画面整体效果。C:家具尺寸把握不够准确,整体空间比例看起来不够舒服,对画面整体效果有一定影响。D:完全不考虑家具大小尺度,胡乱绘制。A:(2016分)B:(1511分)C:(107分)D:(60分)(3)构图20分A:画面构图舒适合理,有特色,有视觉中心,前景、中景、背景的把握准确,绘制内容无透视畸形,能表现出很强的空间感。B:画面构图基本合理,

13、无突出特色,有视觉中心,绘制内容略未出现透视畸形,能表现出一定的空间感。C:画面构图不舒适,无特色,视觉中心不明确,绘制内容略未出现透视畸形,空间感表现不明显。D:构图十分不合理,无特色,没有视觉中心,画面出现视觉畸形。无空间感。A:(2016分)B:(1511分)C:(107分)D:(60分)(4) 线条15分A:线条绘制流畅,不拖沓、不涂抹,线条有很好的疏密关系及主次之分。B:线条基本流畅,不拖沓、有个别地方涂抹,线条有一定疏密关系,但没有主次区分。C:线条不够流畅,线条表现的过于拖沓,有涂抹现象,线条有一定疏密关系,但没有主次区分。D:线条不流畅,拖沓及涂抹过多,线条有没有注意疏密关系及主次之分A:(1512分)B:(118分)C:(74分)D:(30分)(5) 整体效果15分A:画面干净整洁,没有涂抹改动部分,整体效果非常好。B:画面基本干净整洁,个别有少量的涂抹及改动部分,但不影响整体效果。C:画面不够整洁,有明显涂抹改动部分,整体效果一般。D:画面脏乱差,涂抹改动过多,整体效果非常不好。A:(1512分)B:(118分)C:(7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