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铁厂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7553867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8.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炼铁厂特种设备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炼铁厂特种设备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炼铁厂特种设备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炼铁厂特种设备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炼铁厂特种设备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炼铁厂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炼铁厂特种设备管理制度(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炼铁厂特种设备管理制度1目的加强和规范特种设备管理,明晰职责,理顺管理程序,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有效为生产服务,特制定本制度。2范围本制度适用于AA钢铁有限公司炼铁厂所属单位。3定义特种设备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厂(场)内专用机动车辆。3.1锅炉:是指利用各种燃料、电或者其它能源,将所盛装的液体加热到一定的参数,并承载一定压力的密封容器设备。其范围规定为容积大于或者等于30L且额定蒸汽压力不超过0. 7Mpa的蒸汽锅炉;出口水压大于或者等于0. IMpa,且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 1MW的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额定蒸发量不超过0.5吨

2、/小时、额定蒸汽压力不超过0. 04 Mpa的汽水两用锅炉、额定出水压力不超过0. IMpa的热水锅炉,自来水加压的热水锅炉。3.2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封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O.IMpa,其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 5Mpa. 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或者等于1. OMpa. 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笆液体的气瓶。3. 3压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O.IMpa (表压)的

3、气(汽)体、液化气体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25mm管道。输送介质最高工作压力虽低于0. IMPa的煤气管道;3.4电梯: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包括载人(货)电梯、5. 10. 2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分为:1)外部检验:是指在用压力容器运行中的定期在线检查每年至少一次。2)内外部检验:是指在用压力容器停机时的检验。其检验周期分为:安全状况等级为1、2级的,每6年至少一次;安全状况等级为3级的,每3年至少一次。3)耐压试验:是指压力容器停机检验

4、时,所进行的超过最高工作压力的液压或气压试验。对固定式压力容器,必要时进行耐压试验。5. 10.3投用后首次内外部检验周期一般为3年,以后的内外部检验周期,按定期检验报告规定进行。5. 11 一般起重设备每2年检验一次,吊运熔融、炽热金属起重机每年检验一次。5. 12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每年检验一次。5. 13压力容器安全附件执行定期检验制度。各单位要按照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的规定制定本单位安全附件校验制度,并按如下规定进行校验:1)安全阀一般每年至少校验一次,拆卸进行校验有困难时应采用现场校验;2)压力表和测温仪表应按使用单位规定的期限进行校验。安全阀校验合格后,校验单位应出据校验报告书并对校验

5、合格的安全阀加装铅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5. 14压力容器、起重机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以下统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工作由管理科组织实施。5. 15安全科应当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节能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知识。5. 16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5.17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

6、,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特种设备的报废管理5.18特种设备或者其零部件,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达到、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应予报废处理。具体内容执行AA钢铁有限公司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办法。5. 19特种设备进行报废处理后,应当向该设备的注册登记机构报告,办理注销手续。厂内机动车辆报废后,还应将厂内机动车辆牌照交回原注册登记机构。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3. 5起重机械: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其范围规定为额定其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 5T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1T,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米的起重机和承重形式固定的

7、电动葫芦。3. 6厂(场)内专用机动车辆:是指除道路交通以外仅在工厂厂区等特定区域使用的专用机动车辆。3. 7特种设备包括其附属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和与安全保护装置相关的设施。4职责4.1设备科:是厂所有特种设备运行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管理,负责配合装备处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特种设备年度检验工作。4. 1. 1贯彻国家或行业部门的有关法规、规章及公司的制度、规定。4.1.2负责制定、修订厂属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及操作、维护、检修规程并组织执行。4.1.3负责对厂所属车间特种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的监督、检查管理。4.1.4参与特种设备的安装、使用、维修保养

8、、改造进行审核把关和现场监察并备案,负责厂新增特种设备的注册登记。4. 1.5参与对特种设备隐患、缺陷的检查和整改工作,督促使用单位及时整改。4. 1. 6负责完成厂所属特种设备安全附件定期检验工作。4. 1. 7配合公司调查并积极上报特种设备重大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和修复工作,提出处理意见,监督落实措施;4. 1. 8负责特种设备一般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4. 1.9负责向装备处上报特种设备的大修、改造、报废等工作;并负责大修及改造方案的编制。4. 1. 10按时向装备处申报特种设备检验申请,组织定期安全技术检验,及时整改出现的问题;4. 1. 11参与特种设备的前期管理、施工过程管理、竣

9、工验收和试运行工作。4. 1. 12负责特种设备维修用备件的审核与上报工作。4.2安全科:是特种设备及特种设备施工作业的安全监督部门,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检查。4. 2. 1贯彻实施特种设备的安全规程、标准,落实国家行业部门颁发的法规、规章等要求;4. 2.2制定、修订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办法,并组织贯彻执行;4. 2.3对使用、安装、维修改造的特种设备,进行监督检查工作;4. 2. 4组织并配合安环处对因特种设备造成的人身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意见,监督落实整改措施;4. 2. 5检查特种设备施工安全措施的制定情况及执行;4. 2. 6组织对特种设备安装、修理改造单位安全资格的认证工作;4.

10、 2. 7检查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及安全技术培训情况;4. 2. 8负责按持证上岗要求对特种作业人员上岗前的资格审查。4. 2. 9负责对特种设备维护及隐患处理中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考核。4. 3综合管理科:负责组织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培训、考核及特种作业人员的证件管理工作。4. 3. 1负责根据各类特种设备数量及分布情况配备特种设备作业人员。4.4生产科:负责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调配工作。4. 4.1负责对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监督。4. 4. 2负责对特种设备维护、维修作业人员的监督。4. 5使用单位:是特种设备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是特种设备的具体管理和使用

11、者,负责本单位特种设备的运行和检查工作。4. 5. 1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部门有关特种设备的法规、规章及公司相关的制度规定;4. 5.2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维护、检修、安全操作规程,并组织执行。4. 5.3应有专职或兼职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特种设备的使用、维护、检修和安全管理工作;4. 5. 4制定本单位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4.5.5配合特种设备一般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4.5.6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隐患和缺陷要及时上报,并采取防范和补救措施,确保安全使用,重大问题立即上报;4. 5. 7建立健全本单位特种设备技术档案管理工作。4. 5. 8负责组织本单位特种设备管理、操作人员的

12、安全技术培训及考核工作。5内容及要求特种设备的安装与验收5. 1安装按照公司规定:特种设备安装实行项目单位责任制管理办法。设备科负责施工队伍的资质审查,安全科配合施工队伍资质的检查审核。5.1.1安装特种设备前,施工单位必须持有关资料,到XX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备案时,施工单位需持以下资料:1)中文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和型式试验报告(必要时);2)安装特种设备的施工项目合同;3)施工单位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保养资格证;4)项目施工方案及其安全防护措施;5)使用单位和安装、大修、改造项目承担者的名称、地址、邮政编码、法定代表人与负责人的联系电话等通讯资料;6)特种设备安装、维修、改造告知书

13、。5. 1. 2特种设备的安装单位必须对安装质量和安全技术性能负责。5. 1. 3特种设备的安装业务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包或分包。5. 1.4使用单位负责安装过程的质量监督、检验及分项工程的原始记录。记录包括:施工质量检查记录、分项工程施工记录、隐蔽工程记录、调试记录、空载试车记录、负荷试车记录等。并将记录及资质等相关资料存档备查。5. 2验收5. 2. 1特种设备验收交接前,由施工单位报公司安环处,组织相关单位参加,按要求对特种设备进行自检。5.2.2特种设备自检合格后,由施工单位负责报请XX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进行验收检验。5.2.3施工单位向监督检验机构申请验收检验时,应当提供以下资料:

14、1)特种设备注册登记表(每台2份);2)改变原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及有关隐蔽工程的施工情况记录;3)试运行记录;4)施工单位自检报告(新增无需现场安装的除外);5. 2. 4特种设备验收检验合格后,施工单位必须将设备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型式试验报告、配套土建基础技术图样等有关技术文件和资料,移交使用单位存入特种设备技术档案。特种设备使用、维修、管理5. 3特种设备使用管理5.3.1.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原则:特种设备管理实行使用单位负责制。使用单位是特种设备管理的主体,单位一把手是特种设备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是特种设备点检维护的第一责任人。5.3.2新增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施工单位

15、必须到XX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办理注册登记手续,注册登记后使用单位方可投入使用。办理注册登记时,应当提供以下资料:1)特种设备注册登记表(每台2份);2)验收检验报告和安全检验合格标志;3)操作人员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4)与维修保养单位签订的维修保养合同,或者是制造企业对新增特种设备提供免费维修保养的证明文件,或者与本单位取得特种设备维修保养资格的人员签订的维修保养责任书;5)维修保养单位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保养资格证,或者本单位维修保养人员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6)使用和运营的安全管理制度。5.3.3使用单位必须将特种设备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及相关牌照和证固定在规定的位置上。安全检验合格标志超过有效期或者未按照规定张挂安全检验合格标志的特种设备不得使用。5. 3. 4设备科对厂所有特种设备必须指定专人负责特种设备的管理工作(以下称为特种设备管理人员)。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应当掌握相关的技术知识,熟悉有关特种设备的法规和标准,并履行以下职责:1)检查和纠正特种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