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题要点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7553631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6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题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题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题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题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题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题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题要点(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题单选题一、网络基础1、 ( C ) ATM传输数据的单位是信元,每个信元长度是 个字节。A、5B、 48C、 53D、 642、( B )世界上第一个网络是在 年诞生A 1946 B 1969 C 1977 D 19733、( A )计算机网络最突出的特点是 。A. 资源共享 B. 运算精度高 C. 运算速度快 D. 内存容量大4、( C )通常将一座大楼或一个校园内分散的计算机连接起来的网络是。A、广域网B 、城域网C、局域网D 、接入网5、( D )对于网络的拓扑结构,下列何者是正确的?A、 StarB、 RingC、BusD、以上皆是6、( C ) 10 Base 2

2、 使用下列哪一种拓扑结构?A、 StarB、 RingC、BusD、以上皆非7、( A ) 10 Base T 使用下列哪一种拓扑结构?A、 StarB、 RingC、BusD、以上皆是8、( C ) 10 Base 5 使用下列哪一种拓扑结构?A、 StarB、 RingC、BusD、以上皆是9、( B )高速以太网是传统 10 Base T 的几倍?A、 5 B 、 10C、 15 D 、 2010、( A ) IEEE 802.3 网络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 )A、 CSMA/CDB 、 TOKEN RINGC、 TOKEN BUS D 、上述答案均错误11、 ( A )10BAS1 5

3、网络的端口收发速率是()MbpsA、 10B 、 100C、 1 D 、 2012、 ( B ) 10BASE-T网络的单段最大长度是()米A、 200B 、 100C、 500 D 、 200013、( B ) 10BASE-T网络的拓扑结构是()A、总线型B、星型C、环型D、树型14、 ( B )通过传输介质将每个站点连接到中央节点设备上,这种网络拓扑结构是()A、总线型B、星型C、环型D、混合型15、 ( B )通过传输介质将每个站点连接到中央节点设备上,这种网络拓扑结构是()A、总线型B、星型C、环型D、混合型16、( D )以下不是LAN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有()A、 CSMA/CDB

4、、 TOKEN RINGC、 TOKEN BUS D 、 NETWARE17、( D )下列功能不属于安全管理的内容的是:A、身份验证B、密钥管理C、安全控制D、故障监测18、( A )网络管理员对 office 软件进行升级的操作属于A、应用软件的维护B、网络服务器的维护C、网络用户的管理D 、硬件的安装和维护19、( D )在通信中传输的信息易遭窃听,这属于影响网络安全因素的下面哪个方面()A、资源共享B 、环境因素C、人为因素D 、数据通信20、( A)B/S模式是指:A、浏览器/服务器模式B 、客户端/服务器模式C、同步计算模式D 、对等网模式21、 ( A )以下单元符号( $)结尾

5、的共享名有什么含义()。A、共享是隐含的B 、共享只允许管理员使用C、共享以达到最大的连接D 、共享是不活动的22、(A )100BASE-TX 与 10BASE-T 的相同之处在()A、介质访问控制方法B 、物理层协议C、发送时钟周期D 、网络层23、( C )关于计算机病毒的说法错误的是:A、具有传染性B 、具有破坏性C、一旦感染会马上发作D 、具有隐蔽性二、网络通信1 、( B )一般而言,对信号分类正确的说法A、数字与相位信号B 、数字与模拟信号C、相位与模拟信号D 、以上皆非2、( A ) 信号的传输有哪几种不同的方式?A、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B 、串行、并行C、同步、非同步 D

6、、以上皆非3、( A ) 采用单工传输模式的是 ( )A、收音机 B 、警用对讲机C、电话 D 、以上皆非4、( B )以下何者是半双工传输模式?A、收音机 B 、警用对讲机C、电话 D 、扩音器5、( C )下面哪一项是全双工传输模式?A、收音机 B 、警用对讲机C、电话 D 、以上皆非6、( A )下列交换方式中()的传输延迟最小。A、电路交换B 、报文交换C、分组交换D 、上述所有的7、( A )在青藏高原的野外,很难找到常规通信线路的场合,最适合的接入Internet 的方式是:A、VSAT(卫星通信系统)B 、ISDNC、 ADSLD、 DDN8、 ( D )在同一时刻里,两个信道可

7、以正、反方向同时传送数据的通讯方式是()。A、单工通信B 、半双工通信C、数据通信D 、双工通信9、( B )将物理信道总带宽分割成若干个与传输单个信号带宽相同的子信道,每个信道传输一路信号, 这种信道复用技术称为A、空分多路复用 B 、频分多路复用C、时分多路复用 D 、以上均不对10、( A )下列数据交换技术中,谁的时延最小()A、电路交换 B 、报文交换C、分组交换 D 、信元交换11 ( A)PSTN(公用电话交换网)采用哪种交换技术()A、电路交换 B 、报文交换C、数据报分组交换D 、虚电路分组交换12、 ( A )下列哪种数据交换方式需要在两个站点间建立一条专用通道()A、电路

8、交换 B 、报文交换C、虚电路分组交换D 、数据报分组交换13、 假如收到 1000000000 个码元,经检查有一个码元出错,则误码率为(D ) A 十的负二次方 B 十的负四次方 C 十的负六次方 D 十的负九次方14、 以下哪一种方法是减少差错的最根本方法(A )A 提高线路质量 B 采用屏蔽 C 选择合理的编码方式 D 差错检查15、电话交换系统采用的是( A )交换技术A 线路交换 B 报文交换 C 分组交换 D 信号交换16、 ( A )调制解调技术主要用于下列()种通信方式中。A、模拟信道传输数字数据B 、数字信道传输数字数据C、模拟信道传输模拟数据D 、数字信道传输模拟数据三、

9、网络体系结构1、 在 ISO/OSI 参考模型中,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B )A、提供可靠的端一端服务,透明地传送报文B、路由选择、拥塞控制与网络互连C、在通信实体之间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D数据格式变换、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恢复2、TCP/IP 体系结构中与 ISO-OSI 参考模型的 1、 2 层对应的是哪一层( A )A、网络接口层 B、传输层 C、互联网层 D、应用层3、在 OSI 模型中,第 N 层和其上的 N l 层的关系是 ( A )A、N 层为 N 十 1 层提供服务B、N 十 1 层将从 N 层接收的信息增加了一个头C、N 层利用 N 十 1 层提供的服务D、N 层对 N

10、1 层没有任何作用4、 在 OSI 参考模型中,负责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数据传输的是(A )的功能。A、传输层 B 、网络层 C 、应用层 D 、数据链路层5、路由选择是( A )的功能。A、网络层 B 、传输层 C 、应用层 D、数据链路层6、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路由是在(C )实现的。A、运输层 B 、物理层 C 、网络层 D 、应用层7、 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实现(A )的正确的传输A、比特流 B 、帧 C 、分组 D 、报文8、 在 OSI 参考模型的层次中,数据链路层的数据传送单位是(B )A、位 B 、帧 C 、分组 D 、报文9、在 OSI 参考模型的层次中, ( A )的数据传送单位是

11、比特A、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 、传输层10、 ( B )决定使用哪条路径通过子网,应在OSI 的()处理A、传输层 B 、网络层C、物理层 D 、数据链路层11、 ( D )OSI/RM 模型采用分层的结构化技术,共分为()层A、3B、4C、5D、712、( D )在OSI/RM模型中,其中负责信号的发送和接收的是()A、表示层B 、网络层C、传输层D、物理层13、( A )OSI/RM模型的最低层是()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传输层D、表示层14、( D )OSI/RM模型的最高层是()A、会话层B、数据链路层C、传输层D、应用层15、 ( A )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简称

12、为()A、 ISO B 、 CCITTC、 EIA D 、 ITU16、( C)OSI/RM参考模型的七层协议中低三层是()A、会话层、总线层、网络层B 、表示层、传输层、物理层C、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D 、逻辑层、发送层、接收层17、( A ) TCP/IP 协议是A、传输控制协议/网间协议 B 、简单控制协议C、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D 、文件传输协议18、( C )关于 TCP/IP 协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是一个64位的协议B 、不可路由C、是一个协议集D 、目前只有专业环境中使用19、( C ) TCP/IP 参考模型共有 层A、 2B、3C、4D、 720、(A)Repeat

13、er会对应到 OSI七层中的第几层?A、 1B、2C、3D、 421 、( A )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可以分为几个子层()A、 2B、3C、4 D、522、( D )在 OSI 参考模型中能实现路由选择、拥塞控制与互连功能的层是()A、传输层B 、物理层C、应用层D 、网络层23、( B )应用层的功能是:A、定义数据格式B 、定义应用程序如何使用网络C、定义如何建立连接 D 、定义物理设备的规范四、IP 地址、子网掩码1 、 127.0.0.1 属于哪一类特殊地址( )。A、广播地址B、回环地址C、本地链路地址D、网络地址2、以下哪一类 IP 地址标识的主机数量最多?( )A、 D 类B、C

14、类C、B 类D、A 类3、子网掩码中“ 1”代表( )。A、主机部分 B、网络部分C、主机个数D、无任何意义4、 给岀B类地址190.168.0.0 及其子网掩码 255.255.224.0 ,请确定它可以划分几个子网?()A、 8 B 、 6C、 4D、 25、 在实际使用的IP地址中,主机号不能为全“0”和全“ 1 ”,那么一个 C类IP地址,最多能容纳的主机数目为()。A、 64516 B 、 254 C 、 64518 D、 2566、 我们将IP地址分为 A B、C D E五类,其中B类的IP地址第一字节取值范围是()A、 127191 B 、 128191 C 、 129191 D 、 1261917、以下对 IP 地址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个IP地址共四个字节B 、一个IP地址以二进制表示共32位C、新In ternet协议是发展第6版,简称IPV6 D 、127.0.0.1 可以用在A类网络中8、B 类地址中,在默认子网掩码下用()位来标识网络中的一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