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G天燃气加气母站安全预评价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7545767 上传时间:2023-12-22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6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NG天燃气加气母站安全预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CNG天燃气加气母站安全预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CNG天燃气加气母站安全预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CNG天燃气加气母站安全预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CNG天燃气加气母站安全预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NG天燃气加气母站安全预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NG天燃气加气母站安全预评价(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油管道燃气有限公司XX县CNG加气母站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年月乂中油管道燃气有限公司XX县CNG加气母站工程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评价项目负责人:年月1.、八、-刖言中石油天然气管道燃气投资有限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专营城市燃气 业务的专业公司,隶属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CPP),从事城市燃气投资、天 然气管道运行管理、城市燃气管网及配套设施建设、城市燃气运营和管理服务、压 缩天然气(CNG )和液化天然气(LNG )综合开发利用与技术服务、燃气输气设 备与材料的生产制造等,公司总部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XX中油管道燃气有限公司为中石油天然气管道燃气投资有限公司的

2、子公司, 经营范围是天然气及其他燃气储运、销售;压缩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储运、销售; 燃气城镇管道网及管道的设计、施工、安装、营运、维修。凭借着中国石油的天然气资源、输气管网优势及公司在施工、天然气运营管理及维修抢修等的专业优势, 以及公司拥有的人才、技术及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为建设CNG母站、加气站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条件。天然气是一种清洁、高效能源,随着西气东输工程的全面竣工投入使用,使得 天然气在城市民用、工商业用户、工业用户中得以广泛应用,但对于管道尚未覆盖 的地区,使用天然气仍然是一个难题, CNG (压缩天然气)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 种解决方案,即采用CNG撬装瓶组拖车在管道供气的加气站(俗

3、称 CNG母站) 加满压缩天然气后拖至管道未覆盖地区的 CNG站(俗称CNG子站)卸气,供应 局域管网用气。目前X市区有公交车约290辆,出租车240余辆,另外还有部分城际短途客 车。这些地方的汽车尾气的排放,给城市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并且随着汽油 价格居高不下,推广更加经济、环保、洁净的天然气成了目前的必然。而且推广天 然气汽车产业,既是国家 清洁汽车行动”的要求,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对推动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推广天然气这种经 济、环保、洁净的新型能源,加快 XX县及周边县市汽车油改气建设的步伐,完善 优化城市能源结构,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为响应广大出租车司机和公 交公司的共同呼声,缓解周边部分企业气源紧缺的现状,XX中油管道燃气有限公司拟在XX县经济开发区建设加气母站一座。由于天然气属于易燃易爆的气体,在本项目运营过程中,存在火灾爆炸、窒 息、机械伤害、触电、噪声等潜在危险。为了确保建设工程的劳动安全设施与主体 工程实现设计、施工、投产使用的 三同时”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 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预评价工作的通知以及江 苏省燃气管理条例、江苏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的精神,需对本新建项目 进行安全预评价。受中油公司的委托,XX承担了本新建

5、项目的安全预评价工作。为保证预评 价工作的顺利进行,评价工作组对本项目的相关资料进行了全面仔细地分析、研 究、反复征询建设单位和有关专家的意见,并深入现场进行了实地调研和考察。在 此基础上,经定性分析、评价和定量评价,编制了XX中油管道燃气有限公司XX县CNG加气母站工程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本预评价工作得到了 X市燃气管理处、XX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XX中油公 司和多位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协助,谨在此表示衷心感谢!1目录刖言1目录1第一章预评价的目的和依据11.1预评价目的11.2预评价依据 11.2.1法律、法规依据11.2.2主要技术规范和标准21.3预评价内容和范围 41.3.1预评价内容

6、41.3.2预评价范围41.4预评价程序5第二章新建项目概况12.1新建项目所在地自然地理环境 12.1.1 县地理位置12.1.2自然条件12.2工程概况 12.2.1工程基本情况 12.2.2设计规模22.2.3位置及周边情况22.2.4总平面布置22.2.5建构筑物32.2.6工艺流程4227公用辅助设施5228劳动定员7第三章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3.1分析目的13.2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原因 13.3物质危险有害特性分析 13.3.1物料危险特性分析 13.3.2物料泄漏危险有害因素33.3.3火灾危险有害因素43.3.4爆炸危险有害因素53.3.5中毒窒息危险有害因素 63.4选址、

7、周边环境、道路交通安全性分析 63.5总平面布置安全性分析 73.6危险物料处理与输送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361车辆危险有害因素 8362机械危险有害因素 93.6.3冰堵危险有害因素93.7腐蚀危险有害因素 103.8公用辅助设施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03.8.1供排水系统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03.8.2供配电系统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13.10自然灾害 113.10.1雷电危害113.10.2风灾危害123.10.3洪涝灾害 123.11重大危险源分析辨识 133.11.1重大危险源判断标准 133.11.2重大危险源辨识分析 133.12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小结 13第四章评价方法和评价单元的划

8、分14.1评价方法简介 14.1.1定性安全评价14.1.2定量安全评价 14.1.3综合性安全评价 14.2评价方法的选择14.3评价单元划分2第五章系统安全评价15.1预先危险性分析 15.1.1预先危险性分析概述 15.1.2预先危险性分析表25.1.3预先危险性分析小结95.2危险度评价5.2.1危险度评价法概述 9#522危险度评价表11523危险度评价小结115.3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 115.3.1评价方法简介115.3.2评价步骤 125.3.4评价内容及评价结果汇总 135.3.5评价小结 13第六章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 16.1概述16.2评价单元的确定 26.3

9、评价单元基本情况36.4评价单元危险物质的物质系数确定 36.5工艺单元中可燃或不稳定物质总能量的确定 #491415析11施116.6单元工艺危险系数的求取及火灾、爆炸指数计算6.7单元安全措施补偿系数的计算 6.8各单元火灾、爆炸时影响分析 6.9火灾、爆炸危险指数分析小结 第七章职业危害分17.1毒物危害分析7.2噪声危害分析7.2.1噪声作业分级17.2.2噪声危害2第八章安全对策措18.1可研报告中安全对策措施 8.2补充安全对策措施8.2.1总平面布置1822建、构筑物设计1823防止天然气泄漏安全对策措施 28.2.4防火防爆安全对策措施58.2.5防止车辆伤害事故安全对策措施

10、88.2.6防冰堵危害安全对策措施 98.2.7加气安全操作98.2.8防静电安全对策措施 108.2.9防腐安全对策措施 118.2.10仪表与控制系统安全对策措施 118.2.11公用辅助设施安全对策措施 128.2.12电气系统安全对策措施 138.2.13动火作业158.2.14其他检修作业 158.2.15防雷对策措施 168.2.17防洪排涝措施 178.2.18抗震和防沉降措施 178.2.19安全管理方面的对策措施 178.2.20事故报告与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8第九章预评价结附件1. 营业执照2. 省发改委建设项目批复文件3.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第一章预评价的目的和依据1.1

11、预评价目的本预评价首要目的是贯彻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 按照建设项目 三同时”的要求,判断分析本项目与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 的符合性。本预评价的第二个目的是在项目建设前期,对其所存在的危险性、有害性进行 定性、定量的分析,评估预测本项目发生危险、危害的可能性及其程度,以寻求最 低事故率、最低职业危害、最少的事故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本预评价第三个目的是按照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综合运用国内外多种科学评 价方法,分析、评价本项目中各物料、单元、设备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险 等级与可接受程度,得出评价结论,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合理的安全技术、教育和 管理方面的

12、对策措施,在提高本质安全度和安全管理水平方面,为本项目初步设计 提供科学依据,为建设单位对本项目安全生产工作提供决策参考,为安全生产监督 管理部门和建设主管部门对本项目的初步设计审查、竣工验收和工程建成投产后的 安全监督管理提供参考依据。1.2预评价依据本预评价依据相关的法规、技术文件、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1.2.1法律、法规依据I.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年5月1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5月1日起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1日

13、起施行)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施行)7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8城市燃气管理办法(1997年12月23日起施行)9城市燃气安全管理规定(1991年5月1日起施行)10.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4年2月1日起施行)II.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2007年6月1日起施行)12.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 20042号)13.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6号)14. 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 号)15. 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 三

14、同时”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31346 号)16.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劳部发 1996140号)17. 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试行)(国质检锅 200303号)18.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1999154号)19.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3年6月1日起施行)20. 特种设备质量与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第13号令)21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1999第13号令)22 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劳部发199556号)23江苏省燃气管理条例(2005年7月1日起施行)24. 江苏省劳动保护条例(2004年版)25. 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2005年7月1日起施行)26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4年修改版)27.江苏省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2007年版)1.2.2主要技术规范和标准1安全标志(GB2894-1996)2安全标志使用导则(GB16179-19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