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体育的认识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7541845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对体育的认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我对体育的认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我对体育的认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我对体育的认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我对体育的认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对体育的认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对体育的认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命的保养与维护是保证人生幸福的基本前提,体育是促成生命健康的重要途径。然而,对体育的认识,中国人和西方人的认识迥然不同。在西方人的意识里强调生命在于运动,讲究锻炼;而中国人强调守静,讲究养生。这 里可能与东西方的文化、地理环境以及人种密切相关,本文不去考虑这些问题。只是试图探 讨如何能够是生命确保健康成长。人的生命是一个过程,有的人生命极尽辉煌,有的人却黯淡无光,也有的平平淡淡, 但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的生命过程充满健康与幸福。有的人说健康是福,也有的人说平安是福, 还有人说成功是福,有财富就是福等等,不一而足。但从生命最为基础的角度讲,无论生命 是平凡还是卓越,我看健康平安才是福!如何保证健康

2、平安,就需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健康的身体来自与锻炼和守静。而这 两方面从生命的整个过程来看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年轻人好动,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有 不尽的能量,所以,年轻人宜于从事高强度、激烈的体育项目锻炼,这样很容易激发身体的 潜能,并培养良好的力量、速度和耐力。西方人对体育的认识是年轻人的认识,所以,西 人长于竞技体育,尤其是激烈对抗的体育运动。对武学的认识也停留在力量的对抗上,往往 以先发制人、泰山压顶之势面对敌手。而老年人生命能量趋于内敛,老年人更关注内心世界, 对外在的世界早已看惯,所以,往往不轻易消耗自己的能量,常讲守静,以防能量的过多耗 损。东方人对生命的认识是老年人的认识,所以对

3、竞技和对抗的体育的认识常讲求四两拨千 斤的技巧,对生命的守护讲静,要守护好内心,防止能量外泄。即便锻炼也以太极为主, 武学的看法也会是讲后发制人面对敌手。中国的武林高手比西方的武士更难辨认,显得更为 神秘,轻易不显现真正的面目。无论是西方的锻炼还是东方的守静,都是养护生命的好办法。都应该努力在生命中根 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养成习惯。没有良好的体育习惯和爱好的人难以使生命的价值最大化。和一般人的感觉相反,打好羽毛球需要体力很大是球类速度最快的一种(瞬时速度最快 298km/h,当然下落的时候不快)我国羽毛球队曾经做过12分钟跑(足球联赛运动员必须考过), 全部达到指标(好像是3300m)(包括女运动

4、员)这也是当年足协推行这个指标的重要依据之 所以羽毛球对于心肺功能,爆发力,耐力的要求很高长期锻炼,效果很好.劣势是:开销比较大.对于身体不好的影响,一是手腕很容易受伤对腕力握力要求高锻炼的结果是前臂变粗壮(你 攥一下拳头就知道哪块肌肉会变强)其实一般非专业的人,外观变化不会太明显好的效果是 切菜的感觉很轻松(我单位高手好几个都是大师傅他们基础好,尤其反手吊后场,一般人不练 1年达不到那个腕力水平)从高中步入大学,不仅文化课程的学习方法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体育课等素质培养课也是 如此。在高中的体育课上,男女同学都一同上课,由同一个老师教。但由于男女同学身体素 质、生理结构、运动偏好等诸多方面存

5、在的不同,导致了这样的上课形式存在不少弊端。其 次,高中的体育课都由学校规定课程,忽略了同学们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的权利,打击 了同学们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得高中体育课显得死板、不活泼。在此,由于学校要 考虑学生在高考中的升学率,而升学率主要由文化课成绩决定,所以学校经常以牺牲体育课 为代价换来学生一节课的复习文化课的时间。长此以往,同学们的身体素质下降了,同时, 对待体育课和锻炼身体也不那么重视了,这些都是高中体育课的弊端造成的后果。(这段乱 编的,在zx读书都知道zx体育课不到最后一周不停课我不能冤枉她)然而,上了大学之后,发现体育课也可以很有趣。老师在对同学们亲切关怀的同时又严格

6、要 求。还记得我第一次在体育课上跑了五圈下来几乎站都站不起来了,于是我晚上去操场跑步 锻炼(瞎编瞎编.)。渐渐的我跑长跑没那么吃力了,平时精神头也足了,甚至晚上的失 眠症状也得到了一定的缓解。还有,大学体育课不仅分男女同学上课,还分内容上课,男生 与女生共勉,长拳与健美操同舞。听说到了大学二年级我们还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体育课程, 这让我长久以来向往的游泳可有机会得到实现。也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同学们参加体育运动 的积极性。另外,由于大学没有升学率的压力,所以体育课是实打实的上,不用顾及对文化 课的影响,相反,体育课占的一定学分也让学生没有逃课的理由和机会。总之,在这一个学期的体育课上我学到了很多

7、东西。首先是学会了北方的长拳。我曾在高中 体育课上学过太极,但是由于老师对我们不作要求所以几乎已经忘光了。而这次的长拳老师 要求我们平时多练习,所以我牢牢记了下来。我想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复习和练 习长拳来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和锻炼身体。其次是长跑进步了,在高中的体育课上我的长跑 几乎没有及格过(怎么可能呢?!),而这个学期我超过了及格线十几秒,这对我来说是- 个巨大的进步。再次是我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提高了,原来体育锻炼对我们的好处远胜 于疲劳时睡觉的好处。我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加强体育锻炼,把自己建设成德智体全面发 展的人才!以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为标志的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是人类

8、历史上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 象,现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竞技体育是指为了最大限度地发展和不断提高人 们在体格、体能、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能力,并以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的、系 统的训练和竞赛。它以其独特的优势及其体系的可开发性、作用的适用性、影响的广泛性, 成为整个体育运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部分,它的发展对体育文化的发展起着深刻而广泛的 影响,同时它也是促进各类体育活动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校园体育文化作为社会亚文化 的一种特有现象,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资财富和精 神财富总和的一部分1。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学校体育这片沃土,学校体育是校园 体育

9、文化的基础,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运动兴趣及习 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等功能。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内容目前仍然 是以竞技运动项目为轴线的教材体系,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尽管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也 进行了一些改革,但就主体而言,人们认为竞技体育仍是当前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所 以从高校体育入手,探讨竞技体育的社会学所蕴涵的各种因素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将有 助于我们更深刻的认识竞技体育的价值。二、竞技体育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竞技体育有 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它源于社会文化和民族文化,具有强烈抗争的性质,是体育活动中最重 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有着广泛的群众

10、基矗一方面一个国家竞技体育的水平甚至代表着国家的 形象,所以它的社会影响力巨大;另一方面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竞技体育更是得到了 前所未有的宣传和关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NBA、 亚运会、甲A足球赛,几乎都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中,选修热门运动项目的学生日渐增多。 正因为竞技体育已远远超出本身的价值,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集 中体现之一。竞技体育文化是构成体育文化的核心,因此向学生传授基本运动技术、战术、 规则,是提高学生体育文化水平的需要。我国学校体育中竞技运动项目作为学校体育教学内 容已延续了几十年,它是师生课余体育锻炼,丰富校园文化生

11、活的一种重要手段,毫无疑问 竞技体育已经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一部分。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的竞技体育水平代表着这个 国家的形象,同样一所学校也往往会由于他们的高水平的竞技体育而被大家所熟知或更加著 名。发达国家的不少大学都致力于培养一支高水平的运动队来为其学校争创知名度。目前我 国高校体制正在进行改革,几乎所有高校的改革方案都已经注意到了它的巨大潜力和影响 力。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先后建立了几十所培养高水平运动队的试点大学和近300所培养体 育后备人才的试点中学,并定期召开全国大学生、中学生运动会,有力地推动了学校体育运 动和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这种以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来带动学校体育的全面开展,既提高 了

12、学校体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又大大促进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高校体育运动代表队的性质已从原来作为培养学校体育骨干、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作用方面 逐步向半专业化方向发展,其态势已经跨出校园,面向社会,走向世界。早在20世纪初 期,竞技体育就被国外一些专家看作是一种公民的素质,一种文化生活,一种独特的精神崇 拜。他们深信,竞技体育可以培养青年人进入社会生活的能力,有助于增强青年人的身体素 质、培养青年人的自信心,形成良好的性格和意志品质。国外的竞技体育始于儿童时期,他 们在大量的业余时间里动员、引导儿童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并要求学生在体育课中也能全身 心地投入,进入大学后,有的竞

13、技体育的水平就已达到了国际水平2。因此,校园竞技体 育的蓬勃发展,不仅丰富了校园的文化生活,也为社会培养了一支高水平的竞技体育人才和 队伍。而我国由于对竞技体育认识还存在许多与时代发展不一致的看法和观念,没有正确地 认识竞技体育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导致竞技体育在学校中的教育功能没有能够得 到很好发挥。我们认为,竞技体育在高校的普遍开展,不仅能够普遍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心理素质,而且能够活跃、丰富高校的文化生活,同时在提高高校竞技体育的水平,发现、 培养竞技体育的优秀人才,将发挥巨大的作用。三、竞技体育与培养正确的体育文化观念 之关系最近,国内体育主管部门正有意将体育工作与教育系统嫁接

14、”,走教育与体育相结 合的道路,这是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这将为学校体育工作带来新的研究课题。 “嫁接”成功将对体育教学工作、学校竞技体育水平、场馆建设以及学校名牌带来不可估量的 影响,并将大大推动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但学校中的竞技体育毕竟与职业竞技体育有着很 大的区别。竞技体育所包涵的教育功能成分更应在学校工作中被强调,而人们往往容易把竞 技体育的其它非教育因素扩大化后移植到学校教育中来,使其发生畸变。这是体育教育改革 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如果对体育教育功能没有正确认识,体育教育改革就会失败,学校 中竞技体育的开展就有可能步入歧途。为此,我们应从文化的角度重新来认识高校竞技体育

15、的作用,正确发挥竞技体育的文化功能。1、竞技体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现代社会 是一个到处充满竞争的社会,而竞争的意识又是与竞技体育息息相关,在体育运动中,不讲 门第、不分尊卑;在竞赛活动中,不存在除个人身体、心理以外的任何不平等,学生在体育 锻炼中、在运动中、在竞争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体现自己的力量。体育运动中最讲法制, 不徇私情;最讲现实,不论资历;最讲务实,不图虚妄。这就要求每一个参加者都尽应当自 己最大的能力去竞争,特别是一些直接对抗性的运动项目,如足球、篮球、拳击等,从而渐 渐增强了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和顽强毅力。2、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道德与合作精神 在竞技体育中,各项运动都必须

16、遵守严格的规则,人们只能在规则允许的情况下努力创造成 绩,任何违反规则的行为都会遭到谴责和惩罚。同时,在一个集体项目中,每个人都有自己 的角色,每一角色都有其特定的行为要求,必须依角色要求行动,这就十分有利于人的社会 化,有利于培养人的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行为。竞技体育始终遵循着机会均等、优胜劣汰”的 基本原则,严格的规则和公正的裁判可以培养学生公平竞争的观念;通过竞技体育也可以学 习和锻炼如何正确对待竞争中的失误和失败,磨练坚强的意志,增强抗挫折能力,使学生在 激烈的社会中有顽强的生命力。因此,学生通过参与竞技体育运动,可以培养出良好的体育 道德,进而养成优良的社会公德。即如何对社会群体、组织的公益事业做出贡献,怎样提高 社会意识、怎样发展对别人的权力和感情的尊重和理解。竞技运动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个 社会生活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和场所。3、有助于培养优良的个人品行竞技体育有助于培 养人的乐观精神和自信心,敢于竞争,敢于胜利,要求改革自我、超越自我等社会生活中不 可缺少的优良品行;通过竞技体育还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