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7536697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心理学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心理学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心理学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心理学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心理学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站在家长的角度看:孩子是家里的独生子,成功就是100%的成功,失败就是100%的失败,所以,免不了出现家长挑老师的情况;站在青年教师的角度看:任何人参加工作都是从头开始的,从没有经验到经验丰富的过程。如果年轻教师课讲得好,那么,“爱屋及乌”,学生、家长对青年教师教学中的一些不足也就忽略不记了;否则,就会把青年教师教学中的不足放大。 我现在回忆自己29年前带的第一届初中生物课和 24年前带的第一届高中生物课程,尽管自己很认真、很努力,可是,等我带完第一轮之后反思,难点问题的把握还是欠缺的,高考的考点还是不够清晰的。但是,我想给大家说的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的付出,

2、一定会收获惊喜。当初中老师难,当石油单位的初中老师更难。咱们这里的学生,普遍的学习心态是“让我学”,而不是“我要学”。初中的学生常常是让老师和家长操心最多的。进入青春期以后,孩子的自我意识日益增强,他们的个性在慢慢形成,在人际交往中要求独立和被尊重。老师和家长在教育他们的时候如果稍不注意,就可能被孩子从心理上排斥,一次小小的刺激甚至一句不经意的话语,一句暗示性的言语将会影响学生的一生,也有可能留下各种心理问题,(例如:“统兵”)。我们将通过指导学生来创造出个人的人生辉煌,这是作为老师才能体会到的职业幸福感。中学阶段学生的任务主要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现着能力的实现”。所以许多人将来对

3、学习和工作的态度和习惯都可溯源于本阶段的勤奋感。(自尊心、自信心的问题 )一、 教师的角色定位:面对不同的学生,有时候你是慈母,有时候你是严师,而有时候你又是朋友,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角色改变了,而是面对不同性格、脾气的学生时调整交往的心态罢了,因为很多人际冲突是由于交往双方的心态不平衡而造成的。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自身心态的调整,引导学生改变态度,师生共同营造一个愉快而融洽的人际氛围和课堂教学环境。在现实情况中,很多时候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心态是不平衡的,教师往往带有家长型心态,而学生则被视为是儿童型心态,这是需要纠正的。(例如:a、多说“你”语言,少说“我”语言; b、尽量少“唠叨”

4、;c、“把学生的毛病改造过来”; d、批评错了,要敢于给学生道歉;e、与家长沟通的方式)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优良个性心理品质的人。我喜欢这几句话“教师不是育分的,是为了育人的”;“我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因为我的好,有利于学生的好”。因此,我们永远都不能低估教师人格的影响。青少年学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教师优良的人格特征,会对其产生“润物细无声”的作用。首先,展现教师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它不仅能驱散学生的忧伤、痛苦,使学生生活轻松、愉快,而且它还能成为学生奋发向上的动力,使学生对未来,对人生充满自信、乐观。因此,要注意自身的示范作用。其次,在教

5、育过程中,只有热爱尊重学生的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从而使学生“信其道”,如课堂上用亲切的目光关注学生,用民主、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困惑。(例如:表扬、批评学生,都要让学生明白老师是为他好)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学生听讲问题应该是老师一定要注意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有效听讲的培养,对学生今后的学习非常重要。初中学生的听讲时间短,不能够持续30分钟。所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是我们做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 心理学上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课堂效率的高低与上述三种注意有密切的关系。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

6、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因为其耗能较少,不容易引起疲劳;有意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因其耗能较多,容易引起疲劳;有意后注意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的,它也不需要意志努力。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又要不致使学生感到疲劳,首先要善于运用无意注意,结合不同的课堂教学内容,组合运用增强好奇心、激发兴趣等情绪理论,引起学生无意注意,带动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其次,要合理设计兴奋高潮,通过兴奋点造成无意注意,带动学生的有意注意,并发展有意后注意,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需要针对具体课程的内容,并结合教师的个性特点,灵活运用各种策略,通过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提高课堂效

7、率的目的。首先,应尽量防止引起分散学生注意的刺激物的干扰。教学过程中,若出现一些与教学无关的刺激物,就容易分散学生学习时的注意力。因此,要防止这些刺激物的出现,必须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秩序:1.尽可能保持教室周围环境的安静。教室的布置要简朴,不要装饰得花花绿绿,或张贴过多的图表、作业展览等。这样,可以排除干扰因素,以免产生不利于教学的无意注意。2.要尽量减少学生上课迟到的现象。如果一节课有几个学生迟到,就会造成一系列新异的变动刺激,会分散大家对教学的注意力。3.教师要正确地维持好课堂秩序,慎重地处理好偶发事件。上课时,如有些学生思想开小差、谈话等,教师可以故意停顿或善意提醒或进行提问等方式

8、以取代强硬的批评,有利于引起学生将注意转向教学。4.教师的教态要端庄。教师上课时,如果动作不稳重、表情不适当,或经常错读错写、口语习惯不好,或者衣冠不整、蓬头垢面,或者衣着时髦、发型新异等等,都会成为干扰因素,影响课堂教学。教师的教态端庄,不仅有利于组织学生的注意,而且在言行仪表方面给学生作出示范。(例如:“提裤教学法”)此外,教学方法上要尽量防止单调呆板,或教学过程松弛、说话缺乏节奏感。教学内容上切忌枯燥乏味、杂乱无章、只顾赶进度,或不厌其烦地重复等,这些都容易造成学生分心。三、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根据有意注意的规律,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做好下列工作:1.向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

9、育。学生越是明确知识的价值和对未来学习、工作的重要意义,就越能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2.组织好每一堂课的教学,做到周密计划,环环紧扣,有适当的密度、速度、难度。如内容太多、进度太快、难度太大,超过学生接受水平,则其注意难以集中;如内容过少、进度太慢、过于容易,学生无所事事,注意也容易分散。3、把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实际操作离不开有意注意,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计划地加强学生的手脑并用。如加强课堂实验,课堂练习,课堂讨论,要求学生作笔记、作摘要、编写提纲等,都能引发和加强学生的有意注意。4.指导学生根据学习的要求锻炼自己的有意注意:指导学生与学习上的干扰现象作斗争,锻炼自

10、己的稳定情绪,集中注意地进行学习。此外,还要经常对学生进行组织纪律的教育。一贯地对学生严格要求,久而久之,学生的自制力和注意力都会得到提高。四、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1.采用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育方式,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产生学习的需要和兴趣。教育方法上要避免空谈和说教,力求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这就需要了解和掌握学生们的特点,根据他们的特点采用生动的、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教育方式。通过生动、具体而富有感染性的方式提出来的,就更容易使学生接受学习的要求,使它转化成学习的兴趣。(例如:师生谈话的艺术)2.教学内容与教育方法合适、新颖和多样化。教学的内容必须适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学

11、生能够理解,经过努力能够取得好成绩。这会使人受到鼓舞,从而增强信心,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伴随着学习的如果总是失败的体验,就会丧失兴趣。所以教学内容必须和学习者原有的水平相适应,难度太大不易掌握的或难度太小过分简单的内容都不能使人产生兴趣。3.加强学习效果的反馈:当学生学习上获得进步、取得成功的时候,教师应该对他们的成绩给予正确的评价,及时地给予表扬鼓励,这样学生就能产生愉快的体验,所以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只要有机会,就应表示赏识其成功或努力,使学生获得学习中的愉快经验,从而激发起学习兴趣。对于学生们学习上的失败,应该帮助他们找出原因,勉励他们继续努力,使他们重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适当

12、的批评也是必要的,但要注意分寸,只要能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就可以了,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一般来说,采用表扬鼓励为主、批评为辅的策略,有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与课程有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第二课堂;如组织参观、访问、科学小组、兴趣小组活动等,从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五、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教学中如果人们过分地要求学生以有意注意来进行学习,则容易引起其疲劳;反之,如果只让学生凭借无意注意来学习,则不利于他们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去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无论整个教学活动中,还是一堂课上,教师都应充分利用两种注意转换的规律来组织教学。在一堂课中,上课之初教师就应采取措施

13、,通过组织教学活动把学生停留课间的注意转移到本节课上来,对新的一节课形成有意注意。讲授新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有时要求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但当讲授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时,则必须设法让学生保持有意注意,充分理解和思考问题。当学生保持一段时间的高度紧张的有意注意后,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使学生适当放松一下,或结合教学内容讲授一些有趣的例子,使学生由有意注意转为无意注意,这就是所谓的“有张有弛。课要结束时,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然后布置作业。心理学认为,情绪取决于人们对其所处环境的评价和认知,并决定着所采取的行为。有情绪、情感的参与才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而愉快、焦虑、好奇

14、和兴趣是课堂中主要的情绪。课堂教学中,必须通过整合,把学生的情绪调整到适宜的水平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愉快是一种正性情绪,是人或事物符合个体当前优势需要时的一种主观体验,也是幸福的主要因素。愉快情绪下学习效果明显比悲伤情绪下好得多,在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体现“愉快教育”的理念,但也要注意控制愉快的强度。实践中,教师除了需要经验和敏锐的知觉外,还要根据每节课的不同特点,灵活地组织运用愉快策略。焦虑焦虑是一种负性情绪,学习焦虑,即当学生感到不能胜任学习任务,同时体验到成绩的要求和压力时就产生一种情绪,主要伴有紧张和恐惧情绪。焦虑程度太底,学生注意力缺乏,动机不足,导致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低下;焦虑程

15、度太高,则难以集中注意力,只有中等强度的焦虑能使学习效率最高。所以,教师课堂教学中,除了贯彻“愉快教育”理念外,还要运用一定的手段保持适度的学习焦虑水平,才能有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好奇是一种以认知为基础的情绪,当学生感觉到个体存在的不足时,就会产生好奇。好奇是认知冲突的结果,个体有一种“发现的渴望”,好奇心促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因此,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效果。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及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人的认知需要的情绪表现。影响情境兴趣的因素有动手、认知失调、好奇心、社会互交作用、榜样、游戏、幻想、幽默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堂情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综上所述,由愉快、焦虑、好奇、兴趣等情绪组成,课堂氛围只有整合这些情绪,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般来说,这四种情绪中,好奇和兴趣对学习起积极作用,在愉快和焦虑适宜的水平上对学习起促进作用,过底或过高都会会阻碍学习。所以,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综合运用各种策略,除了调控课堂情绪,还要合理设计课堂刺激,使学生的“注意”也保持适当的水平。总之,教育方法是不能借鉴的,但是,教育理念是可以共享的,好的老师应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天下友,成心中佛。人永远做不到极致,但我们在路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