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污水处理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39页)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7535772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2.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污水处理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39页)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重庆污水处理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39页)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重庆污水处理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39页)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重庆污水处理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39页)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重庆污水处理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39页)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污水处理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39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污水处理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39页)(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 市场预测3一、 国内水环境治理行业发展概况3二、 国内水环境治理行业发展概况5第二章 项目背景、必要性9一、 行业发展前景9二、 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11第三章 选址方案14一、 项目选址原则14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14三、 创新驱动发展19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22五、 产业发展方向23六、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25第四章 法人治理26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26二、 董事29三、 高级管理人员34四、 监事36第五章 节能分析39一、 项目节能概述39二、 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40能耗分析一览表41三、 项目节能措施41四、 节能综合评价42第六章 进度实施计划43一、 项目进度安排4

2、3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43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44第七章 风险评估45一、 项目风险分析45二、 项目风险对策47第八章 项目招标及投标分析49一、 项目招标依据49二、 项目招标范围49三、 招标要求49四、 招标组织方式51五、 招标信息发布55第一章 市场预测一、 国内水环境治理行业发展概况1、我国水污染情况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6-2020年)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针对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部分区域仍存在着排放不达标、处理设施不完善、管网配套不足、排污布局与水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等现象,部分水体水环境质量差、水资源供需不平衡、水生态受损严重、水环境隐患多等

3、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全国地表水仍有近十分之一的断面水质为劣类,约五分之一的湖泊呈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约2,000条城市水体存在黑臭现象,氮、磷等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全国近80%的化工、石化项目布设在江河沿岸、人口密集区等敏感区域,水污染突发环境事件频发。2、我国水环境治理行业现状基于国内严峻的水污染现状,我国对于水环境治理行业的建设投入也不断加大。目前水环境治理行业整体发展速度较快,近几年污水处理厂数量增加,城乡覆盖率提高,但依然处于发展阶段,水环境治理行业依然拥有巨大的市场容量。“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要求,到2020年建制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0%,而截至到2017年底,

4、我国建制镇的污水处理率仅为49.35%,仍有相当大的差距。目前,我国污水处理现状有所改善,但依旧存在区域分布不均衡、配套管网建设滞后、建制镇设施明显不足、老旧管网渗漏严重、设施提标改造需求迫切、部分污泥处置存在二次污染隐患、再生水利用率不高、重建设轻管理等突出问题,生活污水处理的成效与群众对水环境改善的期待还存在差距,污水处理能力亟待提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黑臭水体污染情况日益严重。2015年4月,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正式出台,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城市黑臭水体总体消除,从此正式拉开了我国黑臭水体治理的序幕。此后,国家相继发布了城市

5、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等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相应配套细则,各省市积极发布黑臭水体治理方案,黑臭水体治理行业需求愈发提升。2019年2月,生态环境部通报称,我国36个重点城市直接用于黑臭水体整治的投资已累计达1,140亿元,而我国地级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已进入实质攻坚阶段。与此同时,2018年底,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等18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指出对于农村有条件的地方,应实施清淤疏浚,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在国家行业政策的主推下,黑臭水体治理和相关产业链市场正迎来快

6、速发展的良好机遇。随着我国经济规模持续增长,2017年,我国工业用水达到1,277亿立方米,工业用水总量较大,对我国的用水环境产生较大压力。工业水成分复杂,污染严重,处理成本较高。目前,许多省市都相继建设了工业园区,将功能和排污特征相似的企业纳入同一个园区。工业园区内的企业组群有利于污染集中控制及治理,工业废水处理服务也从为单一企业的点源治理向整个园区的系统施治发展。随着各地工业园区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也将为工业废水处理行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水环境治理行业产业链前端为水环境治理设施建设,主要包括水环境治理设施建设的工艺设计、设备集成、工程施工以及工艺核心产品的生产。工艺设计主要针对水质构成

7、、排放规模进行测算分析,以选择具体的工艺和规模;设备集成和工程施工包括设备采购、整体安装和工程建设。产业链后端是水环境治理设施运营管理,主要是水环境治理设施的日常运营和维护,通常期限比较长。二、 国内水环境治理行业发展概况1、我国水污染情况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6-2020年)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针对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部分区域仍存在着排放不达标、处理设施不完善、管网配套不足、排污布局与水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等现象,部分水体水环境质量差、水资源供需不平衡、水生态受损严重、水环境隐患多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全国地表水仍有近十分之一的断面水质为劣类,约五分之一的湖泊呈现

8、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约2,000条城市水体存在黑臭现象,氮、磷等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全国近80%的化工、石化项目布设在江河沿岸、人口密集区等敏感区域,水污染突发环境事件频发。2、我国水环境治理行业现状基于国内严峻的水污染现状,我国对于水环境治理行业的建设投入也不断加大。目前水环境治理行业整体发展速度较快,近几年污水处理厂数量增加,城乡覆盖率提高,但依然处于发展阶段,水环境治理行业依然拥有巨大的市场容量。“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要求,到2020年建制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0%,而截至到2017年底,我国建制镇的污水处理率仅为49.35%,仍有相当大的差距。目前,我国污水处理现状

9、有所改善,但依旧存在区域分布不均衡、配套管网建设滞后、建制镇设施明显不足、老旧管网渗漏严重、设施提标改造需求迫切、部分污泥处置存在二次污染隐患、再生水利用率不高、重建设轻管理等突出问题,生活污水处理的成效与群众对水环境改善的期待还存在差距,污水处理能力亟待提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黑臭水体污染情况日益严重。2015年4月,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正式出台,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城市黑臭水体总体消除,从此正式拉开了我国黑臭水体治理的序幕。此后,国家相继发布了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等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相应配套细

10、则,各省市积极发布黑臭水体治理方案,黑臭水体治理行业需求愈发提升。2019年2月,生态环境部通报称,我国36个重点城市直接用于黑臭水体整治的投资已累计达1,140亿元,而我国地级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已进入实质攻坚阶段。与此同时,2018年底,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等18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指出对于农村有条件的地方,应实施清淤疏浚,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在国家行业政策的主推下,黑臭水体治理和相关产业链市场正迎来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随着我国经济规模持续增长,2017年,我国工业用水达到1,27

11、7亿立方米,工业用水总量较大,对我国的用水环境产生较大压力。工业水成分复杂,污染严重,处理成本较高。目前,许多省市都相继建设了工业园区,将功能和排污特征相似的企业纳入同一个园区。工业园区内的企业组群有利于污染集中控制及治理,工业废水处理服务也从为单一企业的点源治理向整个园区的系统施治发展。随着各地工业园区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也将为工业废水处理行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水环境治理行业产业链前端为水环境治理设施建设,主要包括水环境治理设施建设的工艺设计、设备集成、工程施工以及工艺核心产品的生产。工艺设计主要针对水质构成、排放规模进行测算分析,以选择具体的工艺和规模;设备集成和工程施工包括设备采购、

12、整体安装和工程建设。产业链后端是水环境治理设施运营管理,主要是水环境治理设施的日常运营和维护,通常期限比较长。第二章 项目背景、必要性一、 行业发展前景1、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领域的发展前景自1988年我国出台城镇污水处理排放标准以来,截至目前共经历了四次提标改造阶段,每次提标改造都呈现出污染物控制指标递增、要求不断严格的趋势。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以下简称“2002年污染物排放标准”)共分为四级标准,其中从一级B标准(第二次提标)向一级A标准(第三次提标)的转变过程如下:20022005年间,在实际中主要执行一级B标准(仅当污水处理厂出水引入稀释能力较小

13、的河湖作为城镇景观用水和一般回用水等用途时,执行一级标准的A标准),一级A标准实际执行较少;直到2005年开始,环境保护部门要求将一级A标准作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标准;2007年5月,太湖流域发生无锡供水危机和蓝藻重大水污染事件之后,从太湖流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一级A标准成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新建和改扩建最为普遍使用的标准。“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提出:到2020年,敏感区域(重点湖泊、重点水库、近岸海域汇水区域)以及建成区水体水质达不到地表水IV类标准的,污水处理设施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目前,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水标准(第四次提标)已经成

14、为我国部分省市新(改、扩)建污水处理厂工程和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工程采用的主流标准之一,并呈现出在全国范围内逐渐推广的趋势。同时,国内部分省市(如:北京、天津、浙江等)开始制定并实行各自的标准,主要污染物指标(总氮除外)直接和地表水IV类水标准对标。2、村镇污水治理领域的发展前景到2020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农业生态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到2035年,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宜居乡村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乡村振兴战略规

15、划(20182022年),提出“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的理念,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条件的地区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同时,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提出: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根据农村不同区位条件、村庄人口聚集程度、污水产生规模,因地制宜采用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和处理工艺。积极推广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技术,鼓励采用生态处理工艺。加强生活污水源头减量和尾水回收利用。我国村镇污水治理涵盖建制镇、乡(含特殊区域)及村庄三个层面,其中主要是建制镇和村庄的污水治理。近年来我国在村镇污水处理领域投入不断增大,但污水处理率总体仍然偏低,处理能力有待提高,且各地区差异较大。根据“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的要求,到2020年建制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0%,而截至2017年底仅为49.35%,存在较大差距;“十三五”期间新增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规模1,095万立方米/日,而截至2017年底尚有551.91万立方米/日的设施规模未完成建设。为此,“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提出:着重提高新建城区及建制镇污水处理能力,并通过以城带乡、设施共享等形式,适当向农村地区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