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素养评价六水圈与水循环鲁教版必修1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753111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素养评价六水圈与水循环鲁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1-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素养评价六水圈与水循环鲁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1-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素养评价六水圈与水循环鲁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1-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素养评价六水圈与水循环鲁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1-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素养评价六水圈与水循环鲁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素养评价六水圈与水循环鲁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素养评价六水圈与水循环鲁教版必修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素养评价六水圈与水循环鲁教版必修1课时素养评价六水圈与水循环(25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读某海域水温()分布图,完成1、2题。1.图中甲半岛是()A.山东半岛 B.辽东半岛C.雷州半岛 D.朝鲜半岛2.下列与图示信息相符的是()A.2月份表层海水南北温差小于8月份B.2月份与8月份60米以下海水温度变化不大 C.8月份表层与深层海水温差小于2月份D.8月份与2月份表层海水东西温差均在10以上【解析】1选A,2选B。第1题,根据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可以判断为山东半岛。第2题,2月份表层海水南北温差约为8,8月份表层海水南北温差约为2,

2、2月份南北温差大于8月份;8月份60米以下深层海水水温为10,2月份为8,变化不大。8月份表层与深层海水温差大于2月份;8月份和2月份表层海水东西温差均在10以下。读海水温度和盐度与海水密度关系图。回答3、4题。3.海水的密度()A.与海水温度成正相关,与盐度成负相关 B.与海水温度成正相关,与盐度成正相关 C.与海水温度成负相关,与盐度成正相关 D.与海水温度成负相关,与盐度成负相关 4.推断下列四海区表层海水密度最小的是()A.南极海域 B.红海 C.赤道海区 D.副热带海区【解析】3选C,4选C。第3题,图中可以看出海水温度越高,密度越小,故海水的密度与海水温度成负相关。海水盐度越大,密

3、度越大,故与盐度成正相关。第4题,结合上题,海水温度越高,密度越小,海水盐度越高,密度越大,故海水密度最小的应为水温高、盐度小的赤道地区。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5、6题。5.图中M市西部海域渔业资源极为丰富,其主要原因是()A.寒暖流交汇,海水受到扰动,饵料丰富B.有寒流经过,海水上泛,饵料丰富C.入海河流众多,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D.港湾宽阔,风浪较小,适于渔业捕捞6.图中洋流()A.能使自南向北航行的海轮航速加快B.导致沿岸地区气温升高,降水增多C.造成附近海域夏季多海雾,影响航运D.促进热量不断向高纬度海区输送【解析】5选B,6选C。第5题,根据图中经纬网信息可知,该海域位于非洲西北部地区,

4、结合洋流分布规律可知,该洋流为加那利寒流,海水上泛,饵料丰富,故该海域渔业资源极为丰富。第6题,图中洋流自北向南流动,所以能使自南向北航行的海轮航速变慢;该洋流为寒流,降温减湿;该洋流为寒流,洋面温度较低,所以造成附近海域夏季多海雾,影响航运;该洋流为寒流,所以不可能促进热量不断向高纬度海区输送。读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沿海潮汐动力资源相关数据,回答7、8题。四省沿海潮汐动力资源理论蕴藏量统计表省份 平均潮差(m) 年潮汐总能量(亿度/年)浙江3.7 1146 山东 1.5 165江苏 1.2 101河北 0.65 2.67.中国近海的潮差分布特点是()A.黄海潮差小,东海潮差大B.夏季潮

5、差小,冬季潮差大C.外海潮差大,近岸潮差小D.沿潮波方向,左岸潮差比右岸大8.四省中,浙江省潮汐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原因不包括()A.海岸线曲折,潮汐资源丰富B.夏季风增强了潮汐的能量C.地转偏向力大,潮汐能丰富D.海底较深,海水运动的阻力小【解析】7选A,8选C。 第7题,根据表格中数据,中国近海的潮差分布特点是黄海潮差小,东海潮差大;表中是平均潮差,不能表示潮差的季节变化;表中数据都是近岸潮差;位于沿海地区,与左岸、右岸无关。第8题,浙江省海岸线曲折,潮汐资源丰富;受夏季风影响,增强了潮汐的能量;海水较深,海水运动的阻力小。潮汐能丰富是天体引潮力形成的,与地转偏向力无关。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为利用

6、雨水而设计的房屋效果图,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等。据此完成911题。9.图中所示的雨水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A.下渗 B.径流 C.蒸发 D.水汽输送10.该雨水处理方式,最突出的效益是()A.补充城市地下水 B.减缓城市内涝C.缓解城市缺水问题D.提升居住环境质量11.推广该类房屋,能获得综合效益最大的城市可能是()A.拉萨 B.吐鲁番 C.北京 D.呼和浩特【解析】9选B,10选C,11选C。第9题,图中所示方式,雨水不能形成地表径流,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等,然后顺地下水道流走,直接影响到了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洗车、冲厕后排入地下水管道,仍进入下渗、蒸发环节,

7、影响较小。水汽输送是降水前的环节,收集雨水影响不到。第10题,该种雨水处理方式最明显的是缓解城市缺水问题。收集雨水使用后作污水排放,不是直接回灌地下水,可以减少对地下水的消费量,不是补充城市地下水。收集雨水的目的是节约水资源,不是减缓城市内涝。与提升居住环境质量关系不大。第11题,拉萨、吐鲁番位于干旱地区,降水少,该方式意义不大。呼和浩特位于半干旱区,降水也较少,该方式作用不大。北京人口密集,需水量大,水资源供应紧张,该方式可以缓解水资源的紧张状况,效益最大。二、非选择题(共17分)12.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7分)(1)描述海陆间水循环的具体过程。(2)通过_(、)的

8、水循环运动,陆地上的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济南市的河流主要参与了_水循环;城市地下排水通道类似于水循环的_环节。(3)目前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水循环的个别环节,如何施加影响?举三例。地表径流:_;降水:_;蒸发:_。【解析】第(1)题,结合教材水循环的环节,描述水循环的过程。第(2)题,海陆间水循环使陆地上的水资源得以再生。济南市的河流大部分最终注入海洋,故参与海陆间水循环。地下水管道类似于地下径流。第(3)题,影响地表径流的人类活动主要有修水库、跨流域调水等;影响降水的人类活动主要有人工降雨;影响蒸发的人类活动主要有破坏植被、围湖造田、地面硬化等。答案:(1)海洋水蒸发成水汽,水汽

9、上升到空中随气流运动,被输送到大陆上空,水汽凝结形成降水,一部分降水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降水下渗,形成地下径流,二者经过江河汇集,最后回到海洋。(2)海陆间地下径流(3)跨流域调水(建水库)人工降雨植树种草(砍伐森林、破坏草地、地面硬化)“屋顶花园”是指在屋顶以绿化的形式建设花园。读“屋顶花园”结构示意图,完成13、14题。13.图示各层有利于雨水下渗与干旱时供给植被水分的分别是()A.种植层、过滤层过滤层B.过滤层、蓄排水层保湿层C.过滤层、保湿层隔根层D.蓄排水层、保湿层防渗漏层14.一个城市若大规模建设“屋顶花园”,将会()A.减小风速,增加灰霾天气的出现频率B.增加承重,缩短房屋的寿命

10、C.截留雨水,缓解城市内涝问题D.增大空气湿度,城市雾日增多【解析】13选B,14选C。第13题,“屋顶花园”的种植层为土壤;过滤层的作用为承载土壤,保护蓄排水系统;蓄排水层的作用是蓄积水分,排出多余的水分。因此过滤层和蓄排水层空隙较大,有利于雨水下渗。保湿层平时蓄满水分,干旱时供给植被水分。第14题,“屋顶花园”在增加绿化面积的同时,也蓄积了部分雨水,减少了城市地面径流,缓解了城市内涝问题。植物能净化空气,减少雾霾天气。植物蒸腾作用增强,空气湿度增大,城市热岛效应减弱,雾日减少。“屋顶花园”对房屋寿命影响不大。15.读中国近海2月和8月表层水温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中国的四大近海海域

11、中,水温分布受大陆影响最大的是_,主要原因是_。(2)在中国的四大近海海域中,水温年较差最小的是_,主要原因是_。(3)2月,黄海的等温线呈舌状自南向北凸出,原因可能是()A.寒流流经B.暖流流经C.大陆的影响 D.径流的影响(4)8月长江口外有一高温水舌伸向东北,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_。(5)2月的水温与8月的水温相比较,水温梯度最大的是_月,请简述你的判断依据及主要的形成原因。【解析】本题利用海水等温线考查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根据太阳辐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判断,在不同月份水温的变化,并利用纬度、海陆分布、河流、洋流等因素对海水温度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答案:(1)渤海面积小,伸入大陆内部,海域较封闭,纬度较高,邻近陆地气候大陆性强(2)南海纬度低,太阳高度和昼长时间年变化幅度小,受大陆影响较小(3)B(4)河流径流(5)22月表层水温等温线密集,南北水温温差大,8月等温线稀疏,南北水温温差小。2月,北部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且昼长时间短,海水获得太阳辐射量少,而南部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且白昼时间长,海水获得太阳辐射量多,同时北部受大陆影响较大,水温较低,南部受大陆影响较小,水温较高,造成南北温差大。8月,北部太阳高度角虽小,但昼长时间长,而南部昼长时间短,因而南北温差小。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