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年规划-付晶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7530981 上传时间:2023-11-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4.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三年规划-付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三年规划-付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三年规划-付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三年规划-付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三年规划-付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三年规划-付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武汉市光谷第八小学向着下一个目标前进 武汉市光谷第八小学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2015年8月2018年7月)姓名 付晶 性别 女 年龄 32 教龄 10 年 学历 本科 所教学科 语文 自我情况简析:2005年7月,我成为了长山学校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至今已整整10年。在这10年中,我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回顾走过的10年,弹指一挥间,一路走来,百感交集。有过成功的喜悦,有过失败的泪水,有过抉择的矛盾,也有失意的茫然。坚守住了这片阵地,也感到相当不易。优势分析:1有较强的责任心,工作认真,勤恳踏实,对于教书育人矢志不渝;2“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时刻注意为人师表,潜移默化教育学生;

2、3坦诚热情,能与他人和睦相处,有团队协作精神,乐于帮助他人;4虚心向他人请教,并坚持进修,及时学习新知识和理论;5对学生有一颗爱心,十年的班主任工作积累了较丰富的班级管理经验,能关注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6已初步养成在实践中思考的习惯,有一定的反思能力。不足分析:在教育教学方面:1在课堂教学中有一定的模仿能力,但缺少创新;2应对课堂意外,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待提高;3研读文本的功夫还不够深入。在教育理论方面:4工作10年来的资料和成果,缺少系统梳理并贯彻行动;5写作动机亟待提高,抓住教学灵感等写出高质量的教育随笔经验还比较少。今后三年主攻方向:三年总目标:在教学方面,稳步提升,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风格

3、。在班级管理方面日趋成熟,有一定的管理理论和智慧,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班主任。积极参加教学各类评比,并能在刊物上发表文章。确保职称考试顺利通过,早日评上小学高级。一年目标:1每周保证听课至少一节,每学期至少上一次以上的校内公开课。2认真研读教材,争取今年参加职称考试。3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案例,至少一篇获得奖励。4努力挖掘班主任工作的深度,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5着手尝试教育叙事课例案例,勤于动笔,争取在期刊杂志上发表文章。6利用休息时间多读书。二年目标:1每周保证听课至少一节,每学期至少上一次以上的校内公开课,每学年争取上一次校外公开课。2认真阅读教育教学书籍,及时做好读书笔记,书目有青年教师成长

4、之旅小学语文教师班主任之友等。3积极参加各类教学评比,重点在教学设计案例论文三方面有所收获。4完善一门属于自己的校本课程,编订成熟的教材。5努力训练教学基本功,训练自己有一套丰富的评价语。三年目标:1进一步认真学习新课标,全面了解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内容结构分布难度等方面。2教学水平稳步提升,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3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适合带班的学习方法,所带班级争取成为区优秀班集体。4争取论文教案评比中有所收获。5钻研汲取班主任管理的智慧,每月写一篇优秀的教育叙事,争取在期刊上发表一篇文章。6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多“啃读”,例如现代认知心理学等。具体措施和安排:1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品

5、质。成为研究型教师谈何容易,自己在这条路上遇到的困难可以想见,在研究实践的过程中,我首先要求自己做到善始善终,不能半途而废,无论成功失败,都要坚持下去,不能放弃。2在学校范围内多上一些研究课。区级市级的公开展示课机会有限,但是只要想做研究,不必拘泥于机会的多寡,在平时的教学中,在家规课中开展研究,对于学生的发展才最为有利。厚积薄发,常规课锻炼出了水平,公开课竞赛课才更能把握好机会。3整理几年来的工作资料,并做到动脑动笔,坚持把教学中的得与失写下来,坚持写教学案例教学随笔教研论文等等,积极向报刊杂志投稿。4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水平; 除了同组教师进行校本培训之外,还需到校外进行培训,可以是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急需培训相关的专业知识,与观今最新的信息咨询接轨。听取各种教育教科研方面的讲座,撰写各种教育工作及听各讲座后的心得体会。5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做好课后辅导工作。6增强科研意识,为专业化发展提供强大的源动力,用心做毕业论文和学校课题。7广泛阅读,同时有针对性地阅读班主任管理方面的书籍和杂志,保证每日阅读半小时。同伴建议: 领导建议: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