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汇总情况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7529589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汇总情况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汇总情况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汇总情况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汇总情况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汇总情况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汇总情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汇总情况(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用文档实验七蛋白质含量测定测定蛋白质的定量方法有很多,目前常用的有染料法,双缩脲(Biuret)法,酚试剂法(Lowry) 法及紫外吸收法。 目的要求 1掌握测定蛋白质的含量基本方法。2了解染料法、双缩脲法、Lowry 法和紫外吸收法测定原理。一、染料法 实验原理 在酸性溶液中染料考马斯亮蓝G-250 与蛋白质结合,此时考马斯亮蓝G-250 颜色从红色变为蓝色,吸收高峰从460nm移至 595nm。利用这个原理可以测定蛋白质含量。该法近年在某些方面有取代经典的Lowry 法趋势, 因为它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 染料- 蛋白质颜色稳定,抗干扰性强。本法的缺点是:对于那些与标准蛋白氨基酸组成有较

2、大差异的蛋白质, 有一定误差, 因为不同的蛋白质与染料的结合是不同的,故该法适合测定与标准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相近的蛋白质。器材吸量管;试管; 721 型分光光度计试剂1. 标准牛血清白蛋白溶液:配成0.1mg/ml 的溶液。2. 待测蛋白质溶液。3. 染料溶液: 称取考马斯亮蓝 G-250 0.1g 溶于 95%的酒精 50ml,再加入 85%的浓磷酸100ml,用水稀释至1000ml, 混匀备用。 操作步骤 1标准曲线的绘制:试剂管号012345标准蛋白溶液00.20.40.60.81.0H2O1.00.80.60.40.20染料溶液5.05.05.05.05.05.0A595nm按上表分别向

3、各支试管内加入各种试剂,充分混匀,5min 后在 595nm 波长处以0 号管调零 , 测定各管吸光度值(A)。以吸光度值为纵坐标, 蛋白质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2样品测定: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取 1ml 样品溶液(约含25 250 微克蛋白质),加入染料溶液5ml 混匀, 5min 后测定其 595nm吸光度值,对照标准曲线求得蛋白质浓度。二、双缩脲 (Biuret)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实验原理 在碱性溶液中,双缩脲(H2N-CO-NH-CO-NH2) 与二价铜离子作用形成紫红色的络合物,这一反应称双缩脲反应。凡分子中含二个或二个以上酰胺基( CO-NH2) ,或与此相似的基团 如CH2-NH

4、2, CS-NH2,C(NH)NH2 的任何化合物, 无论这类基团直接相连还是通过一个碳或氮原子间接相连,均可发生上述反应。蛋白质分子含有众多肽键( CO-NH) ,可发生双缩脲反应, 且呈色强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肽键数量即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可用比色法测定蛋白含量。测定范围为110mg 蛋白质。干扰这一测定的物质主要有:硫酸铵、Tris缓冲液和某些氨基酸等。此法的优点是较快速,不同的蛋白质产生颜色的深浅相近,以及干扰物质少。主要的缺点是灵敏度差。因此双缩脲法常用于快速,但并不需要十分精确的蛋白质测定。试剂1双缩脲试剂:取 CuSO4 5H20(c.P.)1.5g和酒石酸钾钠 (c.P.)6.

5、0g以少量蒸馏水溶解, 再加 2.5mol LNaOH溶液 300ml, KI1.0g ,然后加水至1000ml 。棕色瓶中避光保存。长期放置后若有暗红色沉淀出现,即不能使用。2标准蛋白质溶液:用标准的结晶牛血清清蛋白( BSA)或标准酪蛋白, 配制成 10g/L的标准蛋白溶液,可用BSA浓度 1g/L 的 A280 为 0.66 来校正其纯度。如有需要,标准蛋白质还可预先用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氮含量,计算出其纯度, 再根据其纯度, 称量配制成标准蛋白质溶液。牛血清清蛋白用H2O或 0.9%NaCl 配制,酪蛋白用0.05mol/LNaOH配制。器材1试管: 15 150mm 试管 7 只

6、;2 1ml, 5ml 移液管;3坐标纸;4 721 分光光度计。 操作步骤 取试管 7 支,编号,按下表操作:试剂管号空白12345测定管管蛋白标准液( 10g/L )-0.10.20.30.40.5-生理盐水0.50.40.30.20.1-0.4待测样品-0.1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双缩脲试剂3.03.03.03.03.03.03.0相当蛋白质( g/L )01020304050混匀, 37水浴 20 分钟,冷却至室温,在分光光度计波长540nm处,用空白管调零,读取各管吸光度值。15 为标准曲线管,测得吸光度后,以吸光度为纵坐标,蛋白质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以测定管的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求

7、得蛋白质浓度。 注意事项 1双缩脲试剂中,加入酒石酸钾钠,Cu2+形成稳定的络合铜离子,以防止CuSO45H20不稳定形成Cu(OH)2 沉淀。 酒石酸钾钠与CuSO45H20 之比不低于3 1,加入 KI 作为抗氧化试剂。2双缩脲试剂要封闭贮存,防止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3本法各种蛋白质的显色程度基本相同,重复性好,几乎不受温度影响,唯一缺点是灵敏度较低。4黄疸血清、严重溶血对本法有明显干扰。思考题 1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的原理是什么?其它还有什么方法测定蛋白质的含量?2请用双缩脲法,设计一个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定量方法( 除标准曲线法外) 。三、酚试剂法测定血清蛋白质含量(改良 Lowry 法)

8、 实验原理 蛋白质分子中所含肽键在碱性条件下与铜络合生成复合物产生紫红色化合物(双缩脲反应),同时使肽链展开,蛋白质中半胱氨酸、络氨酸、色氨酸和组氨酸均能使钨酸、钼酸同时失去 1 个, 2 个或者 3 个氧原子,还原成多种还原型的混合酸,并且有特殊的蓝颜色(最大吸收峰波长为745 750nm,反应式一)其蓝色深浅与蛋白质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由此可测出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同时蛋白质肽键发生烯醇化反应(反应式二) 能使钼离子在pH10 时螯合在肽结构中,形成复合物,从而使电子转移到混合酸的显色剂上,大大增加了酚试剂对蛋白质的敏感性。反应式一3H2OPO? 5MoO? 10HO2513WO323

9、H2OP2O5? 14WO3? 4MoO3? 10H2O反应式二3H2OP2O5? 13WO2? 5MoO3? 10H2O文案大全实用文档3H2OP2O5? 14WO2? 4MoO2? 10H2O烯醇化反应烯醇化反应后,可与Cu2+络合,络合后,易于使肽释放电子,使酚试剂还原。 试剂器材 1碱性铜试剂:甲液:称取无水碳酸钠2.0g ,溶于 0.1mol/LNaOH溶液 100ml 中。乙液:取硫酸铜(CuSO4? 5H2O) 0.5g ,溶于 1%酒石酸钾溶液100ml 中。临用前取甲液50ml,乙液 1ml 混合,即为碱性铜试剂。此液需现用现配。2标准蛋白质溶液 ( 250g/ml ):精确

10、称取结晶牛血清清蛋白25mg,溶于 0.9%NaCl溶液中,以容量瓶定容至100ml。3样品: 取血清 0.1ml ,置于 50ml 容量瓶中, 用 0.9%NaCl 溶液稀释至刻度处,混匀,为待测血清样品。4. 酚试剂:取钨酸钠(Na2WO4? 2H2O) 100g 和钼酸钠( Na2MoO4? 2H2O)25g, 溶于 700ml蒸馏水中,再加入85%磷酸 50ml 和浓硫酸 100ml 充分混匀,置于1500ml 圆底烧瓶中温和地回流 10 小时,冷却,取下冷凝装置,再加入硫酸锂(Li 2SO4? 2H2O) 150g, 水 50ml, 溴 3 4滴,开口继续沸腾15 分钟,驱除过量的溴

11、,冷却后稀释至1000ml,过滤,溶液应呈黄色或金黄色(如带绿色不能使用,应继续加溴煮沸),置于棕色瓶中保存。使用前,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mol/LNaOH 溶液滴定,求出酚试剂的摩尔浓度。然后根据此浓度,将酚试剂用蒸馏水稀释至最后酸度为1mol/L 。(滴定时可将酚试剂稀释,以免颜色影响)。试剂放置过久,变成绿色时,可再加溴数滴煮15 分钟,如能恢复原有的金黄色仍可使用。5 721 分光光度计;旋涡混合器;秒表;试管。 操作步骤 取试管 7 支,编号,按下表操作:试剂( ml) 管O12345测定管号标准蛋白溶液0.20.40.60.81.0( 250g/ml )稀释血清1.00.9%N

12、aCl1.00.80.60.40.2碱性铜试剂5.05.05.05.05.05.05.0混匀,室温放置20min酚试剂0.50.50.50.50.50.50.5文案大全实用文档混匀,室温放置30min 后,以0 管调零点,在波长650nm 比色,分别读取各管吸光度值。以蛋白质含量为横坐标,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以测定管吸光度值,查标准曲线求得血清蛋白质含量。 临床意义 1. 血清总蛋白浓度增高:( 1)血清中水分减少,而使蛋白浓度相对增高。如急性失水时(呕吐、腹泻、高热);休克时,由于毛细管通透性的变化,血浆也发生浓缩等。( 2)蛋白合成增加,大多数发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主要是血清球蛋白增加。2血清蛋白合成降低:( 1)合成障碍,主要为肝功能障碍,肝脏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肝功严重损害时,蛋白质的合成减少,以白蛋白最为显著。( 2)蛋白质丢失,如严重灼伤时,大量血浆渗出;肾病综合症时,尿液中长期丢失蛋白质等。( 3)营养不良或长期消耗性疾病,如严重结核或长期消耗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