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529322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鄂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个人思考,同伴启发,教师引导;在讨论中形成自我认识,在探究中关注细节,在畅谈中深化感悟。一起看看鄂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欢迎查阅!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记叙文刻画人物,表达情感的方法。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阅读目标:1.品味作者自然朴实又充满真情的语言; 2.了解课文叙述顺序。 教学重难点 1学习鉴赏作者笔下塑造的伟大的母亲形象,领悟深情,培养健康的情感。 用心品味作者自然朴素又充满真情的语言。 3.联系全文,走进生活,体会作者母亲对其进行的“生命教育”,提升浓浓的亲情。 教学方法 个人思考,同伴启

2、发,教师引导;在讨论中形成自我认识,在探究中关注细节,在畅谈中深化感悟。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说说你知道的与“母爱”有关的诗词、故事、名人名言,大家来共同分享一下: 生甲:孟母三迁的故事、岳母刺字的故事。 生乙: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烛光里的妈妈。 生丙:孟郊的游子吟。 (师:母亲是我们出生以后最先接触到的人,母亲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任老师,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 二、阅读探究,感悟人物。 (师述:美国作家惠特曼曾说过:“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老舍身为一伟大的文学家,他的母亲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是否与惠特曼说的一样 探究

3、一:老舍笔下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1小组探讨,选代表回答。 .师归纳:作者笔下的母亲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母亲形象;她勤劳诚实,做事认真;她热情好客,乐于助人,最会吃亏;她处事有度,软中有硬;她善良坚强,对子女的感情含蓄而深沉,她的爱无私而伟大。 探究二:为什么母亲会有这样的性格 (提示:民族性和时代性决定的。) 探究三:母亲对老舍先生性格有什么样的影响同学们能不能从文中找出影响所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思考。 1.学习小组探讨,推选学生代表交流。 A.9自然段: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B.10自然段:好客的习惯。 C12自然段:做事做人讲原则,做人的道理。 E.17自然段:“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

4、。 2.师述:大作家老舍先生对母亲心存感激。他这样说过:“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所以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所以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我的。”“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怎么理解“生命的教育”(代出具体的细节描写)。 (提示:表现母亲坚强的个性的句段:联军入城,搜家时,母亲镇定自若地保护儿女;北平无数次的变乱中,母亲不慌不哭,从无办法中提出办法;为一家人的生计考虑。) 三、再读课文,领会主旨。 悠悠母爱,丝丝缕缕牵扯不断。再读课文,感受深刻之处。并说说你从作者的母亲身上获得了哪些为人处世的启示 (学生畅所欲言,师巡回引导,全班交流

5、) (过渡)浓浓的母爱给了作者生命的教育。她那朴素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孩子的一生一世。 四、畅谈母爱,提升亲情。 当我们看着亲爱的母亲日渐衰老的容颜,当我们喝着母亲亲手为我们煲制的浓汤,当我们听着母亲日复一日的唠叨,我们是不是能感觉到她们的心、她们的爱大音希声,至爱寡言。也许我们的母亲并没有把爱字挂在嘴边,可是她们深沉的爱,我们依然可以那么清晰的感觉到。母爱是水,是沉默不语的水,可是却包含着多少涌动的心血。 请列举一、二件典型事例或令你难忘的一幕,说说母亲对你的影响。 (生畅谈,感受母爱,体验亲恩。音乐母亲歌带低吟。) 五、鉴赏特色。 1.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例如“她挣

6、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地走去”这一句中,“挣扎”、“咬”、“扶”、“看”一系列的动作隐含着母亲送女儿出嫁时依依不舍的内心活动。而“去吧,小子!”这句话又蕴涵着非常丰富的潜台词。 2.运用白描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白描是中国画传统技法之一,它是不着颜色,只以“墨线”勾勒形象“轮廓”的一种画法。作者描写人物形象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如,“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这一句精彩的白描具体而生动地写出了母亲的辛苦。“终年”二字突出了母亲一年到头的劳累,“鲜红微肿”则将母亲辛苦的程度逼真地展示了出来。再如,“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

7、残破的铜活发着光。”这一处白描从一个侧面表现出母亲的勤劳,平实的语言中透出几分鲜明和生动。 3.以无华的语言表达淳厚的情感。 作者的语言浅显通俗,自然流畅,他善于将那些大白话、大实话调动得千变万化,瘟蕴丰厚而富有韵味。如,“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这一句连用四个“怕”字,表达内心的恐惧,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的挚爱深情,语言表达则十分朴素。再如,“可是慈母不会再侯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作者满怀感情运用口语,宣泄了对母亲的依恋与思念、失去慈母的在悲伤与哀痛和内心深处那一份再也无法回报母爱的愧疚之情。 六、总结拓展。 1 总结课文:在这篇课文里,老舍是从母

8、亲的身世谈起的。这样追本溯源,使文章富于情节的发展变化,虽是散文笔法,却像小说一样引人入胜。作者沿着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的线索,形象地写出母亲的种.种优秀品质。同时作者在结尾近乎排比的写下了母亲对于他的根本意义,这样就使人们自然地将老舍的热爱转化为对母亲的崇仰和缅怀。 全文从平静的语调开始,感情愈来愈浓,情调愈来愈激动,句势愈来愈紧促,直至捶胸顿足的大声呼唤,“心痛!心痛!”赤子之心溢于篇外,戛然而止,余味无穷。 2.美文欣赏:莫言的卖白菜。 七、布置作业。 学习本文语言朴实自然,感情真挚的特点,练笔我的母亲二三事。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目标: 正确

9、,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小说这种文体.了解作者通过细致刻画外貌及心理描写来表现一个人的特点的方法. .感悟作者语言的魅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课前搜集资料,了解时代背景,把握课文主旨. 2通过反复读文,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感悟. 3.通过小组学习,体会祥子的性格特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体会祥子的性格特征 2.了解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30年老舍先生从英国回来,面对满疮痍的祖国,他的作品的格调开始变得沉重起来,骆驼祥子就是那个时期的作品骆驼祥子是

10、老舍的长篇代表作,对旧社会进行了接露和批判.今天,我们就走进课文,去看看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祥子买车的故事. 板书课题 13祥子买车 二,检查课文预习情况,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1昨天同学们预习了课文,有哪些字词的读音或意思自己解决不了,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师生共同扫清字词障碍.设计意图:通过检查,将学生的认读进行有效落实,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谁能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指导,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本文作者叙述了祥子从租车到下决心买车,经过努力工作而买到了属于自己的新车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预习,训练学生自学的能力,学会归纳总结作品主要的内容,为进一步加深对课

11、文内容的理解打下基础. 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体会祥子的性格特征 出示中心话题:下面同学们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说一说老舍笔下的祥子是个怎样的人. 设计意图:通过中心话题让学生能够深入文章的字里行间去品味. 1.小组交流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设计意图:进一步增强合作学习的能力,学生发表不同见解,挖掘信息和潜能. .汇报交流结果,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学生:(祥子身材高大,身强力壮从课文开头对祥子的外貌描写体会出来.)教师板书:身体健壮 教师:正是祥子的身体健壮,有着拉车的良好身材基础,因此他对自己,对未来充满了自信,充满了希望. 学生:(祥子很淳朴,从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

12、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可以看出来.祥子刚开始进入城市时,还保留着农民特有的纯朴. ) 板书:纯朴 (祥子淳朴,还可以从后来他租车拉车时的姿态可以看出来.跑得快,座儿舒服,安全.跟别的拉车的不一样) 教师:祥子是从乡野的泥土中生长出来的,身上仍保留着许多农民的纯朴特点.即使他穿着白布裤褂,站在同行里,也是彻里彻外的农民.他的所作所为,无论在性格上还是在德行上,都保持着那种由乡土生活所培养的一切. 学生:(祥子有心眼儿,有理想.当他有自己的打算时,不好向别人讲,不喜欢和别人讨论,还有买新车时和老板的讨价还价) (他想买一辆属于自己的新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创立新的生活.从猛然一想,一天要是能剩一角

13、的话,一百元就是一千天但是,他下了决心,一千天,一万天也好,他得买车!) 板书 有新眼 有理想 教师:车是属于自己土地一样靠得住的东西.有了这个靠得住的东西,祥子的心里才踏实,才觉得生活有了着落.指导学生体会着读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读,体会心理描写对人物刻画的作用 学生:(祥子不怕吃苦.为了凑足一百块钱,他整整拉了三年车.他用自己的血汗钱换来了一辆崭新的洋车.) 板书不怕吃苦 指导朗读最后自然段,体会祥子买车后的激动的心情. 教师总结:整篇课文里祥子没有多少语言,我们可以看出祥子是沉默寡言而内秀的青年,他凭借着自己的眼光,自己的聪明,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心愿他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设计

14、意图:升华感情,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四,拓展理解: 教师适当补充一些资料,了解祥子买车,失车三起三落的坎坷经历,以及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生活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兴趣,拓展小说里的相关内容,了解祥子的形象,了解小说这种文体. 五,作业: 1.课外阅读长篇小说骆驼祥子. .有条件的观看电影骆驼祥子. 六,板书设计: 祥子买车 身体健壮 淳朴 有心眼儿 有理想 不怕吃苦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 教学准备 、查找当时的社会背景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随着老舍先生生动的笔触,一起浏览了济南冬天的美丽的风景,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来认识一个淳朴、不怕吃苦的洋车夫祥子 师:课前安排同学们搜集了许多有关祥子生活的背景资料,谁来同大家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