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上市公司估值方法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7525236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未上市公司估值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未上市公司估值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未上市公司估值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未上市公司估值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未上市公司估值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未上市公司估值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未上市公司估值方法(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未上市公司估值方法一、 何为公司估值?公司估值是指着眼于公司本身, 对公司的内在价值进行评估。 公 司内在价值决定于公司的资产及其获利能力。公司估值是投融资、 交易的前提。 一家投资机构将一笔资金注入 企业,应该占有的权益首先取决于企业的价值。 公司估值有利于我们 对公司或其业务的内在价值(intrin sic value)进行正确评价,从而确 立对各种交易进行订价的基础。公司估值是证券研究最重要、 最关键的环节, 估值是一种对公司 的综合判定 ,无论宏观分析、资本市场分析、行业分析还是财务分析 等,估值都是其最终落脚点, 投资者最终都要依据估值做出投资建议 与决策。基本逻辑 -“基本面决定价

2、值,价值决定价格” 二、公司估值的方法(一) 公司估值的基础基于公司是否持续经营,公司估值的基础可分为两类: 1破产的公司( Bankrupt Business) 公司处于财务困境,已经或将 要破产,主要考虑出售公司资产的可能价格。2持续经营的公司( On-going Business)(PE 投资的对象) 假定公司将在可预见的未来持续经营,可使用以下估值方法。(二) 公司估值的方法公司估值方法通常分为两类: 一类是相对估值方法, 特点是主要 采用乘数方法,较为简便,如P/E估值法、P/B估值法、EV/EBITDA古 值法、PEG古值法、市销率估值法、EV/销售收入估值法、RNAV估值 法;另

3、一类是绝对估值方法,特点是主要采用折现方法,较为复杂, 如股利贴现模型、自由现金流量 贴现模型和期权定价法等。相对估值法反映的是市场供求决定的股票价格, 绝对估值法体现 的是内在价值决定价格,即通过对企业估值,而后计算每股价值,从 而估算股票的价值。它们的计算公式分别如下:1、相对估值方法相对估值法(Relative Valuation or Comparative Valuation亦称可比 公司分析法,通过寻找可比资产或公司, 依据某些共同价值驱动因素, 如收入、现金流量、盈余等变量,借用可比资产或公司价值来估计标 的资产或公司价值。 在运用可比公司法时, 根据价值驱动因素不同可 以采用比

4、率指标进行比较, 比率指标包括 P/E、 P/B、 EV/EBITDA、 PEG、 P/S EV/销售收入、RNAV等等。其中最常用的比率指标是 P/E和P/B。1 ) P/E 估值法(1)市盈率(P/E)的计算公式:静态P/E二股价/上一年度的每股 收益(EPS)年)或动态P/E =股价*总股本/今年或下一年度的净利润 (需要做预测 )。市盈率是一个反映市场对公司收益预期的相对指标, 使用市盈率 指标要从两个相对角度出发, 一是该公司的预期市盈率 (或动态市盈 率)和历史市盈率(或静态市盈率)的相对变化;二是该公司市盈率 和行业平均市盈率相比。 如果某上市公司市盈率高于之前年度市盈率 或行业

5、平均市盈率,说明市场预计该公司未来盈利会上升;反之,如 果市盈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则表示与同业相比, 市场预计该公司未 来盈利会下降。 所以,市盈率高低要相对地看待, 并非高市盈率不好, 低市盈率就好。注:计算动态市盈率必须预测下一年年报净利润的数量,股票 软件上 (比如一季度 )直接用一季度的每股收益 x 4 的算法是不科学 的, 因为公司每个季度的收益是不可能可能完全相同的,尤其遇到 经营受季节影响很大的公司就更没参考价值了。 所以这个方法适用的 前提是你买入的是一家增长快速稳定的好公司,并且你又很了解它。因此,可以用一季度的每股收益加上上一年后三季度的每股 收益来预计和更新现在的市盈率

6、, 对增长确定性大的公司来说, 这样 的计算可能偏保守, 但是结果一旦好于预期, 就能获得更大的安全边 际和收益。 (2)每股净利润的确定方法。 全面摊薄法,就是用全年净利 润除以发行后总股本(用年末的股数计算,不取平均数) ,直接得出 每股净利润。 加权平均法,就是以公开发行股份在市场上流通的 时间作为权数, 用净利润除以发行前总股本加加权计算得出的发行后 总股本,得出每股净利润。 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按下列公式计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 新发行普通股股数X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股 数X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3)估值。通过市盈率法估值时,首

7、先应计算出被评估公司的 每股收益; 然后根据二级市场的平均市盈率、 被评估公司的行业情况 (同类行业公司股票的市盈率) 、公司的经营状况及其成长性等拟定 市盈率(非上市公司的市盈率一般要按可比上市公司市盈率打折) ; 最后,依据市盈率与每股收益的乘积决定估值: 合理股价 = 每股收益 (EPS)x 合理的市盈率 (P/E)。其中要注意的是, 在收益周期性明显的行业和企业, 其估值应以 多年的平均每股收益来替代最近一年的每股收益, 这样才能更合理地 使用市盈率来估值。(4)P/E估值法的逻辑逻辑上,P/E估值法下,绝对合理股价 P = EPS P/E股价决定 于EPS与合理P/E值的积。在其它条

8、件不变下,EPS预估成长率越高, 合理P/E值就会越高,绝对合理股价就会出现上涨;高 EPS成长股享 有高的合理P/E,低成长股享有低的合理P/E。因此,当EPS实际成长 率低于预期时(被乘数变小),合理P/E值下降(乘数变小),乘数效应下 的双重打击小,股价出现重挫。因此,当公司实际成长率高于或低于 预期时,股价往往出现暴涨或暴跌,这其实是 P/E估值法的乘数效应 在起作用。可见,市盈率不是越高越好,因为还要看净利润而定,如 果公司的净利润只有几十万或者每股收益只有几分钱时, 高市盈率只 会反映公司的风险大,投资此类股票就要小心。(5)P/E估值法的优缺点:P/E估值法的优点是:计算 P/E

9、所需的数据容易获得,简单易 行,它运用了近期的盈利估计,而近期的盈利估计一般比较准确,可 以有广泛的参照比较;P/E指标直接将资产的买价与资产目前的收 益水平有机地联系起来。P/E估值法的缺点是:盈利不等于现金,由于在收益表中,利润是最终的计算结果,因此收益比例对会计政策的敏感性非常高(所 以,在计算市盈率时最好不考虑商誉的摊销额和非常项目的影响额);忽视了公司的风险,如高债务杠杆,因为同样的P/E,用了高债务杠杆得到的E与毫无债务杠杆得到的E是截然不同的(这时候 ROE 的杜邦分析就很重要);市盈率无法顾及远期盈利,对周期性及亏 损企业估值困难;P/E估值忽视了摊销折旧、资本开支等维持公司

10、运转的重要的资金项目;收益乘数并未明确地将未来增长的成本考 虑在内,正常情况下,高速增长的公司的收益乘数会更高一些,由于 需要更多的资本以支持公司的高速增长,会降低权益资本的回报率。(6)P/E估值法的适用性P/E估值法的适用:P/E估值法主要用在目前的收益状况可以代 表未来的收益及其发展趋势的条件下。周期性较弱企业,如公共服务业,因其盈利相对稳定;公司/行业/股市比较相当有用(公司/竞争对手、公司/行业、公司/股市、行业/股市)。P/E估值法的不适用:周期性较强企业,如一般制造业、服务业;每股收益为负的公司;房地产等项目性较强的公司;银行、保险和其它流动资产比例高的公司;难以寻找可比性很强的

11、公司;多元化经营比较普遍、产业转型频繁的公司。一般来说,市盈率法比较适合价值型企业,企业价值的高低主要 取决于企业的预期增长率。其实,企业的市盈率就是用风险因素调整 后得到的预期增长率的一个替代值。 企业价值评估中运用的市盈率经 常是一段时期(大约35年)市盈率的平均值(当然对新建企业难以 用过去的平均值,但可以用它计算新建企业当前的或者预期的收益)。 只有在收益有较高的预期增长时才可使用较高的市盈率值。对于那些 经营状况稳定的企业,平均市盈率的说服力就比较强。从实用的角度看,可以认为只有在市盈率等于或最好低于公司普 通每股收益增长率的条件下,才对一家公司进行股权投资。这意味着, 如果某公司的

12、每股收益增长率为10%,那么你最高只能支付10倍于 该收益的买价,这种做法建立在一个假设前提之上, 即一家高速增长 的公司比一家低速增长的公司具有更大的价值。这也导致了一个后 果,以一个高市盈率成交的股权交易并不一定比低市盈率的交易支付 更高的价格。市盈率倍数法的适用环境是有一个较为完善发达的证券交易市 场,要有“可比”的上市公司,且市场在平均水平上对这些资产定价 是正确的。中国的证券市场发育尚不完善,市场价格对公司价值反映 作用较弱, 采用市盈率法的外部环境条件并不是很成熟。 由于高科技 企业在赢利性、 持续经营性、 整体性及风险等方面与传统型企业有较 大差异,选择市盈率法对企业进行价值评估

13、时, 要注意针对不同成长 时期的高科技企业灵活运用。2) P/B 估值法(1) 市净率或市账率(P/B)的计算公式:P/B =股价/每股净资 产。 此比率是从公司资产价值的角度去估计公司股票价格的基础, 对于银行和保险公司这类资产负债多由货币资产所构成的企业股票 的估值,以P/B去分析较适宜。( 2)估值:通过市净率定价法估值时,首先应根据审核后的净 资产计算出被估值公司的每股净资产; 然后,根据二级市场的平均市 净率、被估值公司的行业情况(同类行业公司股票的市净率) 、公司 的经营状况及其净资产收益率等拟定发行市净率 (非上市公司的市净 率一般要按可比上市公司市净率打折) ;最后,依据发行市

14、净率与每 股净资产的乘积决定估值。公式为:合理股价 = 每股净资产 x 合理的 市净率 (PB)。(3) P/B估值法的优缺点:P/B估值法的优点是:P/B的概念本身浅显易懂;随着时间 的变化,P/B的变化比较稳定,因此适合于历史分析;在各公司所 选用的会计政策符合可比性的条件下, P/B 可用以鉴别哪些公司的价 值被低估, 哪些公司的价值被高估; 在公司发生亏损或净现金流量 小于零时,仍然可以使用 P/B估值法。P/B估值法的缺点是:账面价值受所选用会计政策的影响非常大, 各公司或各国的账面价值可能存在巨大的差异,不具有可比性;资产负债表上披露的账面价值并不能公允地反映资产的市场价值。(4)

15、P/B估值法的适用性P/B估值法的适用:P/B估值法主要适用于那些无形资产对其收 入、现金流量和价值创造起关键作用的公司,例如银行业、房地产业 和投资公司等。这些行业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虽然运作着大规模的 资产但其利润额且比较低。高风险行业以及周期性较强行业,拥有大量固定资产并且账面价值相对较为稳定的企业;银行、保险和其他流动资产比例高的公司;绩差及重组型公司。P/B估值法的不适用:账面价值的重置成本变动较快的公司;固定资产较少的,商誉或知识财产权较多的服务行业。3)EV/EBITDA估值法(企业价值与利息、税项、折旧及摊 销前利润的比率)(1)概念和公式:EV(Enterprise valu

16、e/企业价值)二市值+(总负债-总现金)二市值+净负债(即公司有息债务价值之和减去现金及短期投 资);EBITDA( Earnings before in trerest,tax,depreciatio n and amortizati on / 息 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即扣除利息、所得税、折旧、摊销之前的利润) = 营业利润 + 折旧 + 摊销 ,或 = 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折旧摊销。(2)EBITDA勺详细运用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杠杆收购的浪潮,EBITDA第一次被资本 市场上勺投资者们广泛使用。 但当时投资者更多勺将它视为评价一个 公司偿债能力的指标。 随着时间的推移,EBITDA开始被实业界广泛 接受,因为它非常适合用来评价一些前期资本支出巨大, 而且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