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v电力迁改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7518230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3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kv电力迁改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kv电力迁改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kv电力迁改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kv电力迁改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kv电力迁改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kv电力迁改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v电力迁改施工组织设计(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佛江快速通道江门段辅道工程(西环路隧道五邑路)项目110KV电力迁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 工程概况1.1 工程概况本标段负责施工的110KV电力管线迁改起点位置位于西环路隧道口群星变电站,沿广佛江快速通道江门段(西环路隧道五邑路)辅道左线敷设,沿线横穿北环路、篁庄大道、双龙大道、江都东路、迎宾西路、西区工业路等主要路口,最终沿西区工业路接入白沙变电站,线路总长度约8480m,敷设方式采用电缆沟、电缆埋管、顶管等敷设方式。其中电缆沟(双回、四回、六回路)共计3018米,电缆埋管(四回路、六回路)埋管4093米,顶管770余米,各段电缆沟、埋管与顶管之间通过工井连接,线路敷设接头位置设接头井,

2、各类工井109座,接头井12座。我单位主要为110kv线路土建工程施工,主要包括:沟槽土方开挖及回填、钢筋混凝土电缆沟施工、混凝土埋管施工、顶管施工、工井及接头井施工、接地网敷设、支架及预埋件安装、盖板制作运输及安装等分部工程,施工工序多,周期较长,工期压力较大。1.2 工程气象水文地质简况1.2.1 气象条件江门市属亚热带低纬地区,位于珠江口西岸,气候特征是温暖多雨,终年无雪,平均气温均在22左右,年降雨量2183.3mm。一年之中,江门主要灾害天气有暴雨(连续性暴雨和特大暴雨)、台风、干旱等。每年4-9月份是汛期,全年80%以上的降水出现在这段时间内,前期汛期雨量与后期汛期雨量大致持平,年

3、雨日最多的年份有200天,79月份是台风活动的频发期,如常有暴雨到大暴雨甚至特大暴雨和12级大风,造成严重的气象灾害。1.2.2地质情况施工区为第四系松散沉积层工程地质区,软土沿线广泛分布,为灰黑色淤泥,夹砂淤泥含贝壳碎屑,埋藏浅。工程地质较简单,主要不良地质为潜在饱和砂土液化问题,主要特殊性岩土为软土。根据钻孔地质柱状图分析:地层主要由素填土、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全风化混合岩、强风化混合岩、中风化混合岩、微风化混合岩构成。根据现场查看,地质土层情况基本与地勘相符。1.2.3沿线交通路况及管线情况交通路况:本线路沿线经北环路、群星大道、篁庄大道、双龙大道、江杜东路、迎宾西路、西

4、区工业路等路口,交通人流、车流量较大,开挖及埋管作业均需半幅施工,另有3段过河顶管(丹灶水、杜阮河、天沙河),因顶管作业需穿过河床底,考虑作业安全,拟待过河桥涵桩基施工后进行。110kv线路沿线商铺、住宅、办公楼、工厂较多多,施工段地下管线众多,交叉作业多,施工状况复杂,难以连续作业,施工过程中需对现有的管线采取保护、迁改等措施,防止损坏。1.3 工程特点及施工重难点1.3.1、本工程主要设计指标(1)施工主要材料电缆沟及埋管沟槽地基承载力不得小于100Kpa,管沟垫层、底板、侧墙均采用商品砼,钢筋采用HRB400(C)和HPB300(A),埋管采用电力MPP保护套管,具体见下表:序号类型部位

5、设计指标备注1商品砼垫层C152商品砼底板、墙身C253商品砼盖板C254钢筋底板、侧墙HRB400()、HPB300()5埋管双回路、四回路、六回路埋管225*10mmMPP管6110*8mmMPP管7顶管四回路顶管A225*13mmMPP管8A110*10mmMPP管 (2)电缆沟结构,沟顶采用45*4镀锌角钢包边,沟内壁采用1:2水泥砂浆分层压实抹光,侧墙采用直插式玻璃钢支架固定。电缆沟主要尺寸如下:双回路电缆沟(一):宽高1.61.5m,底板及墙身C25砼,200cm厚;双回路电缆沟(二:宽高2.01.15m,底板及墙身C25砼,200cm厚;四回路电缆沟:宽高2.24m1.98m,底

6、板及墙身C25砼,250cm厚;行车型四回路电缆沟:宽高2.24m2.03m,底板及墙身C25砼,250cm厚;六回路电缆沟(一):宽高3.74m1.98m,底板及墙身C25砼,250cm厚;六回路电缆沟(一):宽高2.94m1.98m,底板及墙身C25砼,250cm厚;(3)电缆埋管设计指标过路段均采用埋管结构,管材采用A225*10mm和A110*8mm组合,连接端头用热熔连接,每隔2.5m用专用管枕支撑固定,C25混凝土外包填充。埋管主要尺寸如下:双回路埋管:宽高1.21.1m,埋管包封C25砼,埋管为8225*10mmMPP+4110*8mm MPP电力保护管,结构顶部覆石粉厚度500

7、mm;四回路埋管(一):宽高2.01.1m,埋管包封C25砼,埋管为16225*10mmMPP+4110*8mm MPP电力保护管,结构顶部覆石粉厚度500mm;四回路埋管(二):宽高2.01.1m,埋管包封C25砼,埋管为16225*10mmMPP+4110*8mm MPP电力保护管,结构顶部覆石粉厚度1200mm;六回路埋管(一):宽高2.01.5m,埋管包封C25砼,埋管为24225*10mmMPP+6110*8mm MPP电力保护管,结构顶部覆石粉厚度1100mm;六回路埋管(二):宽高2.01.5m,埋管包封C25砼,埋管为24225*10mmMPP+6110*8mm MPP电力保护

8、管,结构顶部覆石粉厚度1100500mm;(4)顶管设计本工程共设6处顶管,线路总长770m,顶管作业采用非开挖导向钻孔施工工艺,单洞管材8225*13mmMPP+2110*10mm,过河段顶管距河床底不小于4m,顶管深度距市政道路面标高不少于8米,顶管在出管口位置的回路间的中心间距可减少为1米。1.32、施工重难点本工程对既有110kv线路进行落地迁改,土建施工分项有:土方开挖及回填、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埋管施工、顶管施工等。施工前需方案先行,尤其针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如基坑开挖、支护、有天然气管道、高压线)需编制专项施工方案;(1)施工控制重点原材料供应质量确保钢筋、混

9、凝土、管材等材料质量满足(或高于)设计标准;组织管理施工过程中加强组织管理,强化全员质量意识,严格执行三检制度,严格控制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质量(2)施工难点经过现场实地勘察,主要存在以下施工难点:、 工作面不连续,交叉作业多电缆沟及埋管施工作业沿线通过较多交通路口,作业面被分割成许多小段,无法形成连续作业面,流水施工组织困难。、地下管线复杂,施工风险大本工程设计线路较长,施工地段穿越住宅、小区及市政道路,既有管线如:地下燃气、电力管线、通信、给排水管网交错,敷设走向不明,开挖作业干扰较大,风险高。为保施工安全,我标段管线调查和协调工作强度大。、施工外部因素多:本施工主要地段毗邻商铺、居民小区及

10、交通干道,安全文明施工要求高,施工须执行当地环保、交管部门相关要求,施工措施投入较多,占地改道围挡较多,在机械调配及土方运输、外围协调等方面面临很大的压力。 南方雨季时间较长,且降水量较大。本工程属亚热带低纬地区,位于珠江口西岸,气候特征是温暖多雨,平均气温均在22左右,年降雨量2183.3mm。有暴雨(连续性暴雨和特大暴雨)、台风、干旱等自然灾害。每年4-9月份是汛期,全年80%以上的降水出现在这段时间。综合以上因素:本工程施工线路较长,但具备全面开工的线路不足,在工期条件紧的情况下,简单的通过加大人员、物资、机械投入难以取得实效,还容易造成人员、机械窝工的被动局面。1.3.3、整体施工部署

11、思路针对以上情况,电缆沟施工整体思路:加强组组管理,提前谋划,先易后难,确保人员、机械、物资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具备作业条件的优先施工,开挖一段,完成一段,最后集中力量将各分段连续贯通。第二章 编制依据2.1 编制依据1. 电力工程施工设计图纸;2.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3.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4.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5.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6. 钢筋焊结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14-2003)7.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评定统一标准(GB50300-2001)8.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

12、验与验收统一标准(DBJ01-90-2004)9.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10.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2编制遵循原则在充分理解设计图纸和对现场进行细致考察的基础上,根据图纸会审提出的修改意见,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原则除按照常规施工项目的传统编制原则之外,针对本工程所处地理位置、施工特点、地质水文资料和设计的特殊要求,确定补充原则如下:1、各单项工程采用的施工方法及工艺必须是最成熟、最可靠、最有效的,以确保百分之百的成功率。2、突出科学管理施工中采用信息化管理是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要点,主要体现在:工程进度节点的科学计划和工程质量的有效

13、监控。3、合理进行施工总体部署,进度安排科学严密,确保按期完成施工任务。4、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始终按照技术可靠、工艺先进、措施得力并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因此在施工全过程中,我公司充分考虑在施工过程中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的前提下,把质量体系和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万无一失的组织好本工程施工。第三章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1工期目标我公司严格按照业主要求的工期进行施工。计划开工日期:2015年3月16日,计划竣工日期:2015年11月30日,总工期255天。3.2 质量目标1、合同范围内的全部工程的所有使用功能符合业主要求。2、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满足合同要求,达到国家现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3

14、、工程质量标准达到“合格”。3.3 安全、文明施工目标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确保实现无重伤、无死亡、无倒塌、无中毒、无火灾,无事故。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及环境保护体系。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安全及环境保护标准的技术规程、规章制度,对全体工人进行安全技术知识培训,使进场的工人了解工种的要求,掌握施工安全技术,提高安全应变能力,施工现场设专人负责,项目部设安全管理组织机构。3.4 环保目标从运土运料、污水废水排放、噪声控制、保护绿地和节约用水、用电等几个方面着手,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和标准,把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创环境保护样板工程。第四章 施

15、工部署4.1 施工组织管理本工程采用项目经理负责制,管理人员及特殊工种操作人员持证上岗。项目经理部选派具有丰富电缆沟施工和管理经验的人员任项目经理,并选派具有高级职称和丰富经验的人员担任本工程技术负责人,组织一个高效、精干的项目经理部,对本工程实行全面的项目管理。项目经理部下设:工程技术部、安全质量部、计划合同部、安全检查部、实验室。4.2 项目管理组织结构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图项目经理:马程利项目书记:唐先春项目总工:祁明贞安全总监:王跃新办 公 室:潘玉林财 务 部:王 萍实 验 室:曹 伟物资机械部:钦华林计划合同部:宋 鑫安全质量部:赵旭武工程技术部:张小伟施工一队施工一队施工一队施工一队4.3 施工整体安排根据总包部及业主的要求为工作准则,沿线已达到开工条件的段落,必须全面开工,并在2015年11月30日前完工。其它路段根据实际情况穿插进行,与各标段协调沟通,确定每个段落移交工作面时间,一旦移交,立即展开施工,并保证每个工作面在移交之日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