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0001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7517237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000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000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000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000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000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000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000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积极主 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因此在 实施素质教育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方法,精心设 计问题情景,巧用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学生产生“疑 而未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愿望,进而转化为一种对知识的渴求,从 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然而,如何在仅有的45分钟的课堂上适时有效的提问,凸显教师的 主导地位,必将将是新课程改革的今天的高中数学教师更应掌握一门 教学艺术。课堂提问是中学课堂教学实现使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训练 思维的重要手段。它

2、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富有艺术性的提问 能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能力,所以说“善教者,必善 问”。高效的提问要求学生在每个问题上都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理解, 教师以各种不同的提问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一: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环节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 创设良好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通过创设问题情 境来开展教学活动也被称为是情境式教学,它是新课改大力倡导的一 种教学模式。2. 精心设置问题梯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数学课堂上问题的提 出并不是随便就给出的,而是需要任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充分地考虑 和分析后才提出的。好的问题可以起到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主线作用, 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

3、程度,能够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教 材内容,而课堂问题的梯度性就是判断一个问题好坏的关键。3.体现发散性特点,通过提问培养学生的思考品质。传统的数学 课堂提问模式中,往往是教师问、学生答,死板、单调的问答模式往 往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二:高中数学课堂教师有效提问的技巧和策略1. 注重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的策略合理有效的课堂提问在数学教学中能直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用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由 “学会”数学转变为“会学”数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站在 注重数学应用的最终目标上,以提出问题、发现问题为切入口,以认 识问题为载体,创设问题情

4、境为媒介,思维转化为主导,能力培养为 目标。在教师有效的启发诱导下,通过学生主体积极思维,达到轻松 熟练地掌握知识,并使那些原来害怕数学学习的学生,变为乐于数学 学习,并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 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真正掌握好知识,用好知识,活学活用,增 强学习的能力。要达到目的,包括:引起并维持注意力;加强针对性; 建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产生满意感。2. 层层设问引导思考的策略学生的思维通常较肤浅和缺乏深度的研究,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 思维的深刻性,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提出合适的问题,让学生容易接受 和理解,做到层层设问,步步深入,引导他们深入探究和思考,从而 培养

5、他们深刻的思维。例如巢老师的课堂片断中,数列的前n项和是什么?如果数列是呢?他的前n项和是多少? 为什么前面你会想到把它变成差的形式?想想为什么能裂成?通过 多个问题层层设问,不断引导学生去体会和理解裂项求和的方法和本 质。3. 多角度设问的策略为了使学生摆脱狭隘的、单一的思维模式,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 打开新的思路,教学中应该对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切入、提出 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转换角度,多方位思考,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思维 的灵活性。已知条件是什么?未知条件是什么?通过审题你可以发现 什么重要信息?题目的条件所传递的信息是什么,它们对结论有什么 影响?请解释一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指的是哪些

6、方面?通过多 角度设问,学生的思维逐渐开阔,能全面深入的理解问题的本质。4. 设置开放性问题的策略第一,开放性问题的设置,关键之一是要注意该问题能够引起学 生们不同的思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形成不同的 解题答案,甚至引起学生的争论。第二,设法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地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思考问 题,形成知识网络。第三,激发和强化学生的求异心理,鼓励学生猜测联想。第四,适当的改变条件,引导学生从已知的开放性问题特例出发 进行引申、推论,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能力。第五,合理的处理现有的教科书中的问题,包括充分利用教科书 中的问题、教学内容和改编教科书中的习题。5. 设置悬念的策略在问

7、题教学中,设计悬念,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求 知欲,使学生产生迫不及待地想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心理。尤其是 教学进行一定时间后,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下降,此时,设置悬念能 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进一步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主动性, 从而推动问题的解决。悬念使得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富有情趣。比如 在函数 y=Asin (2x+n/3 )的图像中,函数 y=Asin (2x+n/3) (xER, A0, x0)的图像可由正弦曲线y=sinx通过伸缩、平移得到。6. 将问题加以分解的策略可以将一个问题加以分解成各个分问题,通过各个小问题的解决 可以达到对总问题的解决。7. 特定情境中使用各种关

8、键词提问的策略主要包括:要求学生用“假设”来提问,以便使学生在面临一 个假设的情景时进行思考。通过“想象”来提问。比如研究直线斜 率时让学生想象楼梯或者山坡的陡峭程度,使学生感觉非常抽象的知 识变得形象化、具体化了。通过“猜想”来提问,这就是在论据不 充分的情况下,让学生尽可能地对有关的情况进行猜想,对问题作出 一定的试探性的估计和设想,从而为进一步思考问题开辟道路。当然 需要注意的是,猜想不是乱猜,而是运用现有的知识经验根据已具备 的条件去寻找尽可能正确的结论。用“可能”来发问,这是教师引 导学生回顾或前瞻性地推测在有可能的情况下,鼓励学生通过想象或 实验推测其正确性,这样在让学生复习了已有

9、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 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用“除了”来发问,如除了 用基本规律解题外,还有哪些方法?通过这样的发问,引导学生广开 思路,使思维得到尽可能地发散,然后归纳、总结,使知识系统化、 网络化。用“替代”来发问。替代,就是用能达到相同目标的新途 径或材料替换原途径、原材料,以解决特殊问题。总之,我们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不能再单纯地向学生灌输知识, 让他们学得一堆死的书本知识,而是应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仅 要关注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 通过进行有效的问题教学策略,让他们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 成终身受用的数学学习能力,为今后走向社会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