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分析总结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7513176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政策分析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公共政策分析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公共政策分析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公共政策分析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公共政策分析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政策分析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政策分析总结(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单选与多选(每题2分,共10题,单与多各5题)-20分1.“政策科学”的概念主要由美国政治科学家H.D.拉斯韦尔提出 29页2.备择方案的设计-轮廓设想,细化设计-概念 141页v 轮廓设想过程中要留意遵循下列原则: (1)紧扣政策目标 (2)方案整体上的多元化 (3)方案个体上的互斥性 (4)方案设想的创新性3.非官方参加者-机构叫什么 书68、72-74页n 那些虽不拥有合法强制力,但能够通过压力、舆论、私人接触等方式,参加、介人到政策过程中,并产生肯定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n 传统的观点认为,公共政策的非官方参加者包括执政党、在野党、参政党,利益集团(压力集团),大众传媒,政策探讨

2、组织和公民。4.u 政策系统的核心是公共决策权力。政策系统的运行就是公共决策权力的运行。u 决策权力的归属、安排及其运用是确定公共政策性质的核心因素。u 围绕决策权力,各种政策行为者以不同方式持续不断地互动,从而形成了关于决策权力安排和配置的制度,关于决策活动的程序、规则与方式,即公共决策体制。5.什么叫做决策规则 书127页v 所谓决策规则,就是决策主体选择最终政策方案的程序和方法。“决策规则划定了一个范围,政治竞争者必需在此范围内制定其战略和策略,并开展政治斗争”。6. 政策宣扬 怎么相识 先导 手段等 书182页7. 政策执行系统/指挥系统 观念形态-效果 转化 答案待定公共政策执行就是

3、执行主体为了实现公共政策目标,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作用于公共政策对象,使 公共政策内容变为现实的行动过程。公共政策执行的本质是遵循政策指令所进行的变革,是将一种政策付诸实施的全部行动的总和。公共政策执行在政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公共政策执行是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途径;公共政策执行是检验政策质量的唯一环节;公共政策执行是追踪政策的基本依据。8. 决策规则-全体一样规则 书127页9. 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 书14页 此题以书为准10. 政策合法化的涵义和涵盖内容 书146页一、政策合法化的涵义n 美琼斯:在任何政治系统中,都存在着两种层次的政策合法化,第一个层次是政治系统取得统治正值性的过程(Leg

4、itimacy,即合法性过程),其次个层次是政策获得法定地位的过程(Legitimization,即合法化过程),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行。n 公共政策合法化(legitimization),是指法定主体为使选定的政策方案获得合法地位而依据法定的权限与程序对政策方案进行审查、通过、批准、签署和颁布的过程。全部的政策,包括中心制定的政策和地方、基层制定的政策,都必需经过合法化过程。政策的合法化是有目的能动活动,它使政策方案的可选择性转化为合法性、权威性。政策合法化涵盖三方面内容:政策内容的合法化、决策过程的合法化和有关政策的法律化。二、合法化的内容1、政策内容的合法化v 政策内容的合法化,就是决策

5、者择定的政策在内容上不能 与既定宪法和法律相抵触,必需合乎有关法律的原则甚至详细规定。实践:美国的司法审查制度、英国的违宪审查、德国等设特地机构、我国人大法律委员会。2、政策程序的合法化v 政策选择过程应合乎法定的程序要求。实践:审查制度、听证制度。 (1)立法机关的政策合法化程序:提出议案审议议案表决和通过议案公布政策。 (2)行政机关的政策合法化程序:法制部门审查领导决策、会议确定 行政首长的签署发布。3、公共政策法律化v 现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权限和程序,把一些经过实践检验和比较成熟和稳定的、能够在较长时间内发挥作用的公共政策上升为法律,又称为政策立法。 主体: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

6、;享有托付立法权的行政机关。 条件:对全局有重大影响;具有长期稳定性;胜利的政策。11.政策问题的论证 图 分层次 书103页12.公共政策问题的特征 书96页13公共政策执行的基本理论(三种) 书165页14.公共政策合法化从程序上看实际是法定的主体。的过程 书148页15.公共政策的执行分几个阶段 书182页16.公共政策的评价 形式 书204页17.公共政策评价后的去向 书215页18. 社会问题基本的解决途径 书41页二、推断改错(每题2分,共5题10分)1.什么是问题,什么是社会问题 书36-37页n 社会问题 两个以上或许多人的期望与实际状态出现差距时,问题就超出了个人的界限,而呈

7、现出集体性或社会性。2. 书93页 “要想胜利地解决问题,就必需对正确的问题找出正确的答案。我们经验失败经常更多地是因为解决了一个错误的问题,而不是因为我们为正确的问题找到了错误的答案。” 艾克福3.在法治社会,政策的主体与客体可以相互转化4.现代大众传媒 书73页 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杂志、书籍、互联网络等)是政策主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会公众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对政府的公共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有时甚至是确定性的影响。 主要作用是传播公共政策信息,实现政府与社会公众的双向沟通;引导社会舆论,影响公共政策议程设置。5.一级、二级等四级论证的联系与区分 书1036政策议程

8、书105页通常是有关公共问题受到政府及公共组织的高度重视并被正式纳入其政策探讨和被确定为应予以解决的政策问题的过程。7. 公共政策执行应当是政策执行者有选择的、有组织的、困难的行动过程。政策实施中的有选择性表明,政策执行既与执行者的能动性有关,也是基于利益的选择。政策执行的有组织性表明,政策实施必需有特地的组织来负责,政策执行必需有序地进行。政策执行的能动性表明,政策实施既是政策规范运用于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细心操作的过程。8. 公共政策的本质就是运用权威对社会利益进行公正地协调,因此,政策执行过程实质上就是政策执行主体与政策目标群体在相互作用中对利益加以选择的过程。三、名词说明(每题4分,共

9、5题20分)1.政策主体(政策活动者)可以一般地界定为干脆或间接地参加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书68页2. 公共政策客体 书74页3.利益集团 书72页利益集团是运用各种途径和方法向政府施加影响,进行非选举性的鼓动和宣扬,用以促进或阻挡某方面公共政策的变更,以便在公共政策的决策中,体现自己的利益主见的松散或严密的组织。 (百度的资料)n 戴维杜鲁门:“利益集团”是在社会中提出特定要求,具有共同看法的集团。n 阿尔蒙德:“利益集团”是指因爱好或利益而联系在一起,并意识到这些公共利益的人的组合。n 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利益集团具有两个特征: 第一,有共同的利益主见。其次,影响

10、公共政策的制定 。4.官方决策者 书68-69页n 获得宪法和法律授权,享有公共权威,能够对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安排,从而主导政策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n 官方决策者包括国家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某些领袖人物。在我国还包括执政党。5.政府议程 书106页6.公众议程 书106页7.决断子系统 书124页8.询问子系统 书125页9.追踪决策 书188页10政策试验 书185页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1.阿罗不行能定理 书49页 备注5个标准n 结论 即便在肯定志向状态即每个社会成员的偏好是明确和相对稳定(不受宣扬等因素的严峻干扰)、没有种种的详细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消极因

11、素(通过种种宣扬工具对对手的诋毁、以经济等手段迫使投票人违反自己的意愿作出选择等)的肯定志向状况下,一种能够通过肯定程序精确地表达社会全体成员的个人偏好或者达到合意的公共决策的方法也是不行能存在的。2.阿罗定理 书49页 PPT上就是指备注5个标准3公共政策有哪些强制性工具 优缺点 书84页4. 公共政策有哪些自愿性工具 优缺点 书82页五、论述题(共1题15分)一、公共政策执行理论概述 书154页1、第一代政策执行探讨n 标记: 1973年,美国政策探讨学者威尔达夫斯基和普利斯曼政策执行一书。 官僚制层级体系n 古典行政模型 政治与行政相分别 效率至上原则 偏重于政策执行实务与个案探讨n 第

12、一代政策执行模式 坚持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分析途径n 影响:拓展了政策科学的探讨视野;引发了探讨政策执行的热潮;推动了“政策执行探讨运动”的兴起和发展。2、其次代政策执行探讨n 标记:20世纪七八十年头,爱尔莫尔、约恩和波特。 病症:孤独组织综合症n 古代行政模式的缺陷 市场机制的自利动机;“市场失灵” 社会条件:多元组织集群的出现 忽视了基层官员的适应策略n 对“自上而下探讨途径”的批判 政策制定和执行不行分n “自下而上探讨途径”的提出。3、第三代政策执行探讨n 标记:麦尔科姆高金 “府际政策执行沟通模式”;保罗萨巴蒂尔“政策变迁的支持联盟框架”。 “前向探究”n 整合的政策执行模型 “后向探究” 垂直体系:层级政府间府际关系的运作n 执行机构间的网络关系 水平关系: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间的合作伙伴关n 政策执行力的凹凸。二、公共政策执行探讨的基本途径 书158页1、自上而下的探讨途径(top-down approach) 把高层政府的决策作为探讨的动身点,集中探讨某种权威性的确定如何经由官僚体系的组织与责任分工而获得实践,从而实现目标。 上层政府及官员确定政策目标,形成政策偏好,基层政府及其官员执行政策内容,落实政策目标;强调层级节制的指挥吩咐关系,某些中心限制的变量对于地方执行的影响优于其他因素;留意上级政府对于下级政府的政策指挥、监督与限制的角色与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