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行业质量管理手册范本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7510376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6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服务行业质量管理手册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服务行业质量管理手册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服务行业质量管理手册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服务行业质量管理手册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服务行业质量管理手册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服务行业质量管理手册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务行业质量管理手册范本(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服务业质量手册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目录前言颁布令1 范围1.1总则1.2应用2 引用标准3 术语和定义4 质量管理体系4.1总要求4.2文件要求5 管理职责5.1管理承诺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3质量方针5.4策划5.5职责、权限与沟通5.6管理评审6 资源管理6.1资源提供6.2人力资源6.3基础设施6.4工作环境7 产品实现7.1产品实现的策划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7.3设计和开发(删减)7.4采购7.5生产和服务提供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8 测量、分析和改进8.1总则8.2监视和测量8.3不合格品控制8.4数据分析8.5改进9 质量手册的管理9.1质量手册的编制9.2手册出版形式9

2、.3手册的发放与保存9.4手册的更改9.5手册持有者的责任9.6手册复审9.7其它前言服务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和发展的基础。企业依存于其顾客, “宾客至上, 质量第一” 是企业的宗旨,满足宾客的需求,增强顾客满意是企业的目标。本质量手册是依据ISO9001:2000标准,结合服务行业的特点及本企业实际,遵循“可行、实效、系统、准确、简明”的原则编写的。现予批准发布,希望员工认真学习、理解并遵照执行。通过手册的贯彻实施,必将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能力和素质以及服务质量水平,赢得信誉和顾客的持续满意。颁 布 令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和希望。全体员工务必牢记“宾客至上,服务第一,食宿游乐,尽善尽美”的质量方针,

3、并以此为己任,在服务中以质取胜,服务顾客。本手册根据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编制而成。 现予以颁布, 自 2001年 7 月 10 日起生效实施。本手册是企业质量管理的法规性文件,也是向顾客和认证机构提供信任的依据和员工从事各项质量活动的行动准则。全体员工必须理解、贯彻并效力。总经理:年月日1 范围1.1总则本手册按ISO9001 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规定,并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编制而成。1.1.1内容手册包括了ISO9001 2000的全部要求、标准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程序文件以及体系所需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1.1.2目的a) 向顾客证实本企业有能力提供顾客和适用

4、的法律法规要求的服务;b) 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包括持续改进和预防不合格,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1.1.3范围本手册适用于企业内部和外部(包括认证机构)评价企业满足顾客、法律法规和企业自身要求的能力。1.2应用1.2.1本公司是一个以接待旅游和会议为主的大型高档企业,服务项目以住宿和餐饮为主,兼有游览、康乐、商业等服务,因而本企业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适用于所有上述服务项目,而且符合ISO 9001 2000除 7.3 以外的所有条款要求。1.2.2依据标准要求,删减只限于第7 章。本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不包括设计和开发(ISO 9001 2000 , 7.3 )要求,故予以删减。所

5、谓设计和开发,就是将要求转换为产品、过程或体系规定的特性或规范的一组过程。而本企业所有服务项目均是依据国家、行业规定的标准提供,不再进行设计和开发。2 引用标准ISO 9000 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SO 9001 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 9004-2 1991 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第 2 部分:服务指南3 术语和定义顾客满意度:对顾客满意的一种度量。4 质量管理体系本章规定了本企业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总体性要求及对体系文件编制的总要求。本章适用于本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和体系文件的控制。本章的归口管理部门为人力资源部。4.1总要求企业按标准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

6、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为此,必须作到:4.1.1 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见1.2 )a) 根据顾客要求、企业的经验和资源状况,以过程方法模式,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 图 1 所示为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 包括一个直接过程, 即产品(服务) 实现( 7)和三个间接过程( 5 ,6 , 8 )。直接过程和间接过程相关联,并相互作用,构成了质量管理体系运作的PDCA 循环。图 1 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b) 重点识别服务的实现过程、特殊过程、关键过程及其相互作用。通过把管理的过程方法原则和系统方法原理相结合,实现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4.1.2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

7、作用按 4.1.1 识别的直接过程和间接过程及其关系,确定各有关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并明确各过程内的主要活动。a) 直接过程顺序如图2 所示。图 2 服务实现过程的子过程1) 以顾客、法律法规要求为输入,顾客满意为输出;2) 从顾客对服务要求出发,经产品实现的策划、与顾客有关的过程、生产和服务提供,实现服务,达到顾客满意。b)服务实现过程包括: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7.1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7.2 )、采购( 7.4)、生产和服务提供(7.5 )以及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7.6 )等过程。c) 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关系是相互交错、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的。4.1.3确定为确保这些过程有效运行和控

8、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通过各过程的输入、输出、实现过程的监视和测量、顾客满意的监视和测量、审核和管理评审,对过程的有效运行进行监控。a) 总体过程的监视和测量。1) 按过程方法模式和管理的系统方法原理进行总体过程的监视和测量;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从识别顾客的要求到达到顾客满意, 始终坚持系统管理, 充分发挥领导作用,激励“全员参与” ,通过对直接过程( 7 )和间接过程( 5 ,6 ,8)的有效控制,实现企业的预定质量方针和目标;3)坚持管理评审和审核、人员培训以及测量、分析和改进等过程,把PDCA 循环过程管理作为企业的永恒主题。b) 直接过程( 7)的监视和测量。1) 及时与顾客沟通,识

9、别顾客的要求;2) 评审顾客要求,进行产品(服务)实现策划、控制采购和生产与服务提供,确保服务质量;3) 在过程运行中充分发挥“领导作用” ,建立健全“全员参与”的激励机制,处理好各过程的接口关系和相互作用,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充分发挥各类人员的作用。c) 间接过程( 5 、 6 、 8 )的监视和测量。1) 在管理职责( 5 )中,充分发挥管理者代表、各类管理、执行和验证人员的作用,确保质量方针和目标得以实现;2) 在资源管理过程( 6 )中,要配备必要的资源,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增强质量意识和业务能力,确保设施和工作环境与开展的质量活动相适应,对过程和产品(服务)进行测量、分析和改进,

10、使体系不断改进。4.1.4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运行和对这些过程的监视a) 为体系配备必要的资源,以支持这些过程的有效运行。b)收集体系过程运行的监视和测量信息、审核和评审信息以及顾客满意方面的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运行和对它们的监视。4.1.5测量、监视和分析这些过程a) 通过内审和管理评审确保体系有效运行;b) 通过对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不合格;c) 通过数据分析,寻找改进方向;d) 通过纠正和预防措施纠正发生的和预防潜在的不合格;e) 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4.1.6采取措施,确保持续改进管理和使用这些数据和信息,与预定质量方针和目标、或竞争对手的

11、水平进行比较,找出差距,提交管理评审,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实现对这些过程的策划和对它们的持续改进。4.1.7 当企业有外包过程(或工序)时,企业也将从供方的资源、产品质量标准、采购品、接收准则、交货期等方面实施监视和控制,确保外包产品(项目)的符合性。本企业的主要外包过程有三个:一是客人外出旅游服务外包给合格的专业旅行社;二是计量器具的检定外包给法定的计量的检定;三是环境绿化、美化,外包给园林工程队。4.2文件要求本节规定了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4.2.1总则a) 体系文件包括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手册、 标准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企业为确保过程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以

12、及标准要求的记录;b) 文件的详略程度应与企业的规模、活动类型、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程度以及员工的能力相适应;c) 文件可采用任何的媒体形式或类型。如纸张、磁盘(带) 、光盘、照片或样件、其它电子媒体或它们的组合。4.2.2质量手册企业应编制和保持质量手册,其内容包括:a) 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包括企业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服务的能力,并应说明质量管理体系删减的细节和合理性;b) 为体系编制的形成文件的程序或对其引用的情况;c)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表述;d) 明确手册的编制、批准、修改、发放的控制要求。4.2.3文件控制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应予控制,并形成文件化的程序。a) 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是适宜的与充分的;b) 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与更新,并再次得到批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