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讲座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7503540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教育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家庭教育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家庭教育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家庭教育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家庭教育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庭教育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讲座(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庭教育讲座 中国古代多出思想家和文学家。一般说来,只要和平发展几十年文化就会繁荣起来。汉有古风和乐府,唐诗宋词明曲清小说,就是各个时代的文学代表。可现在,我们有什么可以与之匹敌文学潮流呢?没有! 问:中国现在已经繁荣近30年了,为何文化没有繁荣起来呢?我认为原因是我国的教育出了问题!在古代,每一个书香之家,妇女都在家相夫教子。因此,很多孩子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智慧开发得早,故长大后具有大智慧。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思想家和文学家是必然的事!当今社会,很少有妇女愿意在家相夫教子,再加上社会风气的影响,电视和各种媒体的不良诱导,使得孩子早年得不到良好的教育,上学后在应试教育下智慧难以生发。这就是

2、我国现在尽管已连续繁荣了30余年,文化仍不能繁荣的原因所在。一、家庭教育的意义中国是一个最重视孩子教育的国度!每个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是当今的中国却又是一个教育最失败的国家!看看我们多数孩子的成长过程:每个孩子出生时都天真烂漫,纯洁可爱。几乎每个父母都在憧景孩子的将来多么的能干,多么的有出息。但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坏习惯逐渐多起来:自私、自大、老子天下第一、顶撞父母、沉迷于网吧、成绩下落、厌学、抽烟、早恋、打架等。随着这些不良习惯一个又一个的冒出来,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也在一点一点的下降。小学时想:他能考上大学就好了。初中时想:他能顺利找到工作就行了。高中时想:他不惹我生气就好了。现在初

3、中生普遍厌学。这些是所谓差生的状况。而那些所谓的优秀生呢,多数只会读死书。可以拿高分回家让父母高兴一时,却不会做事,不会与人相处。近几年常有报纸报导研究生跳楼自杀事件。其主要原因,是他们不能面对社会。他们之所以要读研究生,就是为了逃避社会。只有少数的优秀学生在成绩优异的状况下懂得洒扫应对进退,能够应付社会。原因何在呢?是因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接受了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这个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肯定不是我们的学校所能给出的,我们学校实施的应试教育,能够培养出一些高分低能的书呆子已经是其了不起的成绩了,其副产品是培养了一大批道德低下的庸人。试看今天的社会,越来越不安定,大城市大街上就有人持刀抢劫。就是那些

4、正常作生意、开工厂的,为了金钱不择手段。于是:毒大米、毒奶粉、毒木耳、毒酒等等层出不穷,触目惊心啊。这些厂长、奸商,哪一个不是我们学校培养出来的应试教育的产品。那么,那些真正的优秀学生接受的正确教育和引导来自哪里呢?毫无疑问来自于家庭。我们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父母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直在实施着对孩子全方位的教育。上幼儿园后,孩子的主要教育在幼儿园进行,家庭承担一小部分教育。进小学后,多数家庭都把教育推给了学校。认为这是学校的责任。殊不知:家庭教育才是孩子性格形成的主要。学校由于应试的需要,不会关注孩子的人格成长;多数幼儿园对孩子的人格培养也不重视,为了跟上应试教

5、育的步伐并迎合多数家长的急功近利的情绪,幼儿园多开设识字、算术等技能性课程。而一些不负责任的幼儿园则多数时间都让孩子们看电视,现在幼儿园孩子戴眼镜的愈来愈多,就是因为电视看多了的结果。因此,人格塑造必须借助于家庭教育。还有一个现象,可以说明孩子人品塑造的重要性,就是:学生中成绩好的学生往往品德也好!对这个现象可以这样来看待:孩子之所以成绩差,就是因为品德不好的缘故!由于孩子没有塑造良好的品德,才会出现自私自利,自高自大,贪玩,随心所欲,排斥学习。久之,学习跟不上,就更加厌学,多数时间只能在玩、游戏、看电视之中打发。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二、 早期教育的意义中国长期以来即重视早期教育! “香九龄,

6、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就是生动的写照。“昔孟母,择邻处”和“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具扬”等都是早教的典范。民间也有“3岁看大,7岁看老”的民谣流传。但是,近年来,对于早期教育,人们思想有一些混乱。很多人认为:孩子的天性是贪玩,早期教育会扼杀孩子的天性!真是这样吗?No,不是这样!这是对幼儿行为的一种曲解:人们看到大多数孩子都贪玩,就认为“贪玩是孩子的天性了”,可是没有看到:幼儿特别是零岁的孩子,对新事物特别感兴趣啊!即使你给他一个很好玩的玩具,他的兴趣也仅仅保有几分钟;当他对此玩具熟悉后,就不再感兴趣了。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父母精心为孩子买回一个好玩的玩具,孩子兴高采烈地接过玩具把玩起

7、来,几分钟后孩子就对这个玩具不屑一顾了。这一现象在孩子越小的时候越明显,大孩子对玩具的兴趣要久得多,常常沉迷于其中;使人看起来好象孩子都贪玩。于是很多人认为:贪玩是孩子的天性!这真是对孩子行为的误解。既然讲天性,为何不从幼儿的行为中去提炼呢?0岁幼儿还在襁包中呀呀学语时,专注于人们的每一个语音、每一个口形、每一个眼神。那一股专注劲,大人都很难作到。孩子大一点后,手上能够抓到什么东西,都会认真把玩,触摸一阵,多数还要用口咬一下,熟悉后就不再想要了。随着孩子视力的增长,他会先将房间内的物事一一认真看够。熟悉房间后,就经常要求大人将他抱出房间去看新的世界了,这个空间的扩展是越来越大。这些都说明:人之

8、初,本好学!也就是说:好学(好奇)才是孩子的天性!而玩只是孩子学习的一种手段而已。孩子出生后,大脑细胞已完全形成,具有接受知识的能力。而由于新生儿脑细胞内几乎是空的,因此他接受学习知识的能力是很强的;见什么就学什么;外界给予什么,他就接受什么。如果良好的知识没有传递给他,他就会接受许多不良的知识!例如玩耍的技能。因此,我认为:贪玩是大人(父母)诱导教育的结果;因为多数家庭都会不遗余力的给孩子买玩具并鼓励他们玩。久而久之,孩子好奇好学的天性泯灭了,代之以贪玩。有一点应该明了,孩子对哪个方面的知识多,他对那个方面的知识吸取能力就越强。这一点可以归纳成一条物理定律:同类知识相互吸引!如果初期孩子接受

9、了书本知识,他就会对书感兴趣,这样的孩子,后来读书是不用父母为他操心的。而初期孩子接受图画较多的话,他会对画画感兴趣。他成为画家的可能性会大幅度增加,诸如此类,初期接受音乐醺陶,他的音乐才能会明显提高。这就是“书香门第多才子,音乐世家出匠人”的道理。相反,如果初期过多接受玩耍知识。他会越来越贪玩,越来越来会玩。这样的孩子进入读书阶段多会成为问题较多的孩子。很难将兴趣转移到书本上来。还有很多人认为:孩子接受早期教育不是好事!甚至认为:早慧孩子长大后多不成功!多数生活不幸!还有人诌出一句:少年成名大不幸!持有这个观点的人不在少数。这个观点的产生我想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我们的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文

10、章,题为:伤仲永,由宋朝的一个宰相王安石所写。文中讲了一个少年名仲永,几岁即能应题吟诗,才思敏捷,人皆呼为神童。但几十年后却沦为憨厚的农民。看到一个人从神童沦落成农民,实在是可悲可叹,怎不令人伤感!另外,媒体的导向也是这个观点的原因之一。我们的电视和报纸在这个方面的报导,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多报导失败的早教案例。一谈到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就说某某当年(1977年)考入时多么辉煌(当时报纸和电视大力宣扬,红极一时),现在却。要看清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应该认真阅读伤仲永这篇文章。王安石在这篇文章中不只是写了仲永从神童变成农民的结果,还写了变化的原因:仲永出名后,他父亲就带着他到财主家去炫耀换钱,他也

11、在吹捧下迷失了自我,从此不再学习,不求进取,因而逐渐堕落,最后变成憨厚的农民。我们很多人只注意到从神童变成农民的结果,因而认为“少成大不幸!”,而忽视了其形成的原因。事实上,骄傲自满才是毁掉神童的根本原因!我国古代有很多早慧儿童,后来发展很好,王安石本人小时候就是一个公认的神童;还有于谦、解缙、孔融、黄香等,都是小时候就出名了的成功人士。另外,我们还应该对舆论的相关报导进行一次清理,才能看到:少年成名而终身有成的是大有人在。近几年,国内报导了多起关于早期教育的事例,有失败的,也有成功的。总的来说:成功事例多于失败的事例!下面略举几例与大家分享。最失败的莫过于几年前报导过的一个母亲十多年对她儿子

12、的教育:那是严格的同时几乎是与世隔绝的教育。不到十二岁考上重点大学,16岁考上北京一所重点大学的研究生,17岁时因生活不能自理而被迫退学。此事件经媒体报导后曾引起很多负面评论,多认为这是家庭教育的后果!(后来我注意到这个学生被一个公司接受,公司老总表示愿意教他生活技能和与人交往的方法) 前年考上中国科技大少年班的孙天昌应该说是一个家庭教育很成功的事例。他在爷爷和奶奶的教育下,顺利完成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学业;中途也曾进了两次学校,都因知识差距太大而退学。其间进行了大量的社会实践,曾独立完成了两季农作物的栽种和收割;具有很强的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报导说:他13岁考上大学后,独自一人从老家太原乘

13、火车到合肥报名入学,整个过程,无一人监护;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收拾他的床铺,已收拾得井井有条了。 去年广东一个考生12岁考上大学,也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去年的成都商报有报导,说他极会处世,能够照顾别人的感受。今年06月28日 济南时报报导了10岁的苏刘溢今年高考获得566分的好成绩,受到山东大学的重视,面试的现场充满了童趣,应该说这也是一个成功的事例吧。 现为微软全球副总裁、微软中国研发集团总裁的张亚勤,1978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当时12岁,是当年全国最小的考生,这是一个已成往事的成功事例。人们如果上中国科技大学的网站去追踪一下少年班学生的发展状况就可以看到:陈了少数几个比较糟糕外,多数

14、都很有成绩。糟糕的多是被媒体宠坏了的。从上面的事例我们可以明确:早慧儿成功的概率远较一般孩子大。只要在早期教育中始终贯彻德行第一的方针,让他们在荣誉面前戒骄戒躁,始终保持一颗谦虚进取的心,其成就一定很大!国外关于神童成功的案例就更多了:数学王子高斯3岁就能心算,读小学时就有成果问世;帕斯卡5岁多就发现了声音的奥秘;早教之父卡尔5岁多就小有名气,10岁考入柏林大学,17成为柏林大学的教授。 还有一点是人们应该知道的,就是:孩子的学习能力是随着成长过程一点一点下降的!孩子学习最快的是零岁,其次是一岁,再其次二岁。往后逐年下降。到十二岁时基本上降到与成年人差不多的水平。这一点人们可能很难理解,大家多

15、感到孩子越大越能理解和明白许多问题。因而认为孩子越大越能学。这又是一个误解。这一点可以从狼孩、熊孩这样的典型事例中得到证明。既然孩子的学习能力是逐年下降的。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我们还能不珍惜孩子从零岁到六岁这段宝贵的教育黄金时期吗?家长 有责任努力利用好这段时期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有责!有的家长(父母)认为:孩子从小学到高中,有连续十二年的辛苦学习时期。如果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让他开始学习,相当于辛苦时间延长了几年;似乎孩子太惨了。这样的父母有两个误区,一是认为早期教育对孩子是辛苦的事,二是认为学习是一件苦差事。因为父母没有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才会有这样的想法。事实上,孩子如果从小学

16、会了识字,喜欢上阅读,那么,早期教育对他(她)来说必然是快乐的,并且在以后进入小学、中学后,由于学习轻松,对他们来说,读书也是愉快的事。孔夫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就是这个道理!当然,早期教育确实是一件辛苦的事,但辛苦的不是孩子,而是母亲,或者是父亲,或者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因为早期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要求施教者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耐心,否则很难成功。三、胎教的意义对于胎教,人们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就是:可以使出生的宝宝聪明一些。事实上,胎教的意义远不止此。我两个女儿出生前,都认真做了胎教。我自己的感觉,胎教使孩子易于受教,更重要的是,胎教使孩子有了强健的体魄!很少生病!我大女儿出生在1989年。当时,中国改革开放不久,全国向西方学习的热情很高,报纸上常有西方各学术研究的报导。其中关于胎教的报导较多,一般采用母亲听音乐的方式进行胎教(当时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