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周测卷十三(含解析)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7493047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周测卷十三(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周测卷十三(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年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周测卷十三(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年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周测卷十三(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年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周测卷十三(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周测卷十三(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周测卷十三(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周测卷十三(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诗哲泰戈尔曾说过:“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情,比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更值得宝贵的?中国文化使人民喜爱现实世界,爱护备至,却又不致现实得不近情理!他们已本能地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秘密。不是科学权力的秘密,而是表现方法的秘密。这是极其伟大的一种天赋。”他的这几句话里,包含着极精神的观察与意见,值得我们细加思考。先谈“中国人本能地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秘密”。东西方古代哲人,都曾仰观俯察探求宇宙的秘密。但希腊及西洋近代哲人倾向于拿逻辑的推理、数学的演绎、物理学的考察去把握宇宙间质

2、力推移的规律,一方面满足理智了解的需要,一方面导引西洋人去控制物力,发明机械,造福民生。西洋思想最后所获得的是科学权力的秘密。中国古代哲人却是拿着“默而识之”的观照态度,去体验宇宙间生生不已的节奏。即泰戈尔所谓旋律的秘密。论语上载: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四时的运行,生育万物,对我们展示着天地创造性的旋律的秘密。一切在此中生长流动,具有节奏与和谐。老子也从他高超严冷的眼里观照着世界的旋律,他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活泼的庄子也说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他把他的精神生命体合于自然的旋律。荀子歌颂着天地的节奏:“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

3、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而生,各得其养而成。”中国古代哲人找到了宇宙旋律的秘密,并且把这获得的至宝,渗透进我们的现实生活,使我们生活在礼与乐里,创造着社会的秩序与和谐。我们又把这旋律装饰到我们日用器皿上,使形下之器启示着形上之道(即生命的旋律)。中国古代艺术特色表现在日用器皿的各种图案花纹里,而中国最光荣的绘画艺术,也还是从商周铜器图案、汉代砖瓦花纹里脱胎出来的呢!再谈“中国人喜爱现实世界,爱护备至,却又不致现实得不近情理”。在新石器时代,我们制作了玉质的日用器皿,后来把它们作为我们政治上、社会上及精神人格上美丽的象征物。在青铜器时代我们竭尽当时的艺术技能把日用器皿,如烹饪的鼎、饮酒的

4、角等等,制精制美,使它们成了天地境界的象征。我们赋予最现实的器具以崇高的意义,优美的形式,使它们成了天地境界的象征。我们赋予最现实的器具以崇高的意义、优美的形式,使它们不仅仅是我们役使的工具,而且可以同我们对语,同我们情思往还。但我们也曾得到过科学权力的秘密。火药同指南针这两项发明到了西洋人手里,成就了他们控制世界的权力陆上霸权与海上霸权,中国自己倒成了这霸权的牺牲品。我们发明火药,却用它来制造奇巧美丽的烟火,使人们在新年里享受平民式的欢乐。我们发明指南针,并不曾向海上获取霸权,却让风水先生勘定我们庙堂、居宅及坟墓的万位与走向,使我们生活中顶重要的“住”,能够选择优美适宜的自然环境。中华民族很

5、早发现了宇宙旋律及生命节奏的秘密,以和平的音乐的心境爱护现实,美化现实,却轻视了科学征服自然的权力,使我们不能摆脱贫弱的地位,在生存竞争剧烈的时代,受人欺侮,我们的灵魂粗野了,卑鄙了,怯懦了,也现实得不近情理了。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正面临着极大的问题。 (选自艺境,1946年,有删节)1.关于“中国人本能地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秘密”,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中国古代哲人找到的“事物的旋律的秘密”不是科学权力的秘密,而是表现方法的秘密。B发现宇宙秘密的能力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被泰戈尔认为是中国人的一种极其伟大的天赋。C中国古代哲人把找到的宇宙旋律的秘密渗透进现实生活,创造着社会的秩序与和谐

6、。D中国古代哲人仰观俯察宇宙秘密的目的,并不像西方哲人那样想获得“科学权力的秘密”。2.下列各项不能体现“中国人喜爱现实世界,爱护备至,却又不致现实得不近情理”的一项是(3分) A新石器时代制作了玉质器皿,后来我们把它们作为政治、社会和精神人格上美丽 的象征物。 B我们将崇高意义与优美形式赋予现实的器具,使它们已不再仅仅是被役使的工具。 C我们没有用火药和指南针来获取霸权,而用来享受新年的平民式的欢乐和适宜的自然环境。 D四时运行和万物生育,展示着天地创造性的旋律的秘密,中国人本能地找到了这种秘密。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A西方哲人探求宇宙万物的目的是了解与控制,因此

7、他们根本就体会不到探求过程中的真谛与乐趣。B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体现在“中国文化使人民喜爱现实世界,爱护备至,却又不致现实得不近情理”。C庄子把他的精神生命体合于自然的旋律,而荀子歌颂天地的节奏,他们对宇宙旋律的体验大相径庭。D在重视科学征服自然的权力的同时,我们更应坚持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否则,我们便不能摆脱贫弱的地位。二 、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9分)长孙嵩,代人也,太祖赐名焉。父仁,昭成时为南部大人。嵩宽雅有器度,年十四,代父统军。昭成末年,诸部乖乱,苻坚使刘库仁摄国事,嵩与元他等率部众归之。晋将刘裕之伐姚泓也,太宗假嵩节,督山东诸军事,传诣平原,缘河北岸列军,次于畔城。军颇失利

8、。诏假裕道,裕于舟中望嵩麾盖,遗以酃酒及江南食物,嵩皆送京师。诏嵩厚答之。又敕简精兵为战备,若裕西过者,便率精锐南出彭沛,如不时过,但引军随之。彼至崤陕间,必与姚泓相持,一死一伤,众力疲弊。比及秋月,徐乃乘之,则裕首可不战而悬。于是叔孙建等循河趣洛。遂入关。嵩与建等自成皋南济,晋诸屯戍皆望尘奔溃,裕克长安,嵩乃班师。太宗寝疾,问后事于嵩。嵩日:“立长则顺,以德则人服。今长皇子贤而世嫡,天所命也,请立。”乃定策禁中。于是诏世祖临朝监国,嵩为左辅。世祖即位,进爵北平王,司州中正。诏问公卿:赫连.蠕蠕征讨何先?嵩与平阳王长孙翰.司空奚斤等曰:“赫连居土,未能为患;蠕蠕世为边害,宜先对大檀。及则收其畜

9、产,足以富国;不及则校猎阴山,多杀禽兽皮肉筋角,以充军实,亦愈于破一小国。”太常崔浩日:“大檀迁徙鸟逝,疾追则不足经久,大众财不能及之。赫连屈丐,土宇不过千里,其刑政残虐,人神所弃,宜先讨之。”尚书刘洁.武京侯安原请先平冯跋。帝默然,遂西巡狩。后闻屈丐死,关中大乱,议欲征之。嵩等日:“彼若城守,以选代劳,大檀闻之,乘虚而寇,危遭也。”帝乃问幽微于天师寇谦之,谦之劝行。杜超之赞成之,崔浩又言西伐利。嵩等固谏不可。帝大怒,责嵩在官贪污。寻迁太尉。久之,加柱国大将军。自是,舆驾征伐,嵩以元老多留镇京师,坐朝堂,平断刑狱。薨,年八十。谥日宣王。后高祖追录先朝功臣,以嵩配飨庙庭。(节选自魏书)注蠕蠕(r

10、):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即柔然。其第十代君主名大檀。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苻坚使刘库仁摄国事 摄:代管。B. 更敕简精兵为战备 简:精减。C. 叔孙建等循河趣洛 趣:奔赴。D.亦愈于破一小国 愈:胜过。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长孙嵩受到君主一组是(3分)( )年十四,代父统军太宗假嵩节,督山东诸军事诏嵩厚答之世祖即位,进爵北平王,司州中正 太宗寝疾,问后事于嵩后高祖追录先朝功臣,以嵩配飨庙庭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长孙嵩较有军事才能。时局乱时,他统领部众,不使分散而归附苻坚;趁刘裕无暇

11、相顾,他与叔孙建从成皋南渡,东晋诸屯军望风而溃。B.长孙嵩为官清廉。刘裕借道通行时在船上看见了长孙嵩的营帐,派人送去美酒美食,长孙嵩没有私自留下,全部送到京城,受到了重赏。C.长孙嵩有时很固执。屈丐死后,关中大乱,世祖想要征讨赫连,寇谦之.崔浩等都支持,而长孙嵩坚决反对,最终惹怒了世祖,遭到责斥。D.长孙嵩恪尽职守。他做了柱国大将军后,总是在世祖亲自外出征讨作战时,以元老身份留守京城,坐镇朝堂,并且处理日常各种刑狱案件。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若裕西过者,便率精锐南出彭沛,如不时过,但引军随之。(2)彼若城守,以逸代劳,大檀闻之,乘虚而寇,危道也。三 、诗歌鉴赏(本大题共2

12、小题,共11分)出 关 徐 兰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注】关:指居庸关。旆(pi),旌旗。8.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9. “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四 、名句名篇(共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纷纷暮雪下辕门,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 (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荀子劝学)(4)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

13、宫赋)(5)长太息以掩涕兮, 。(屈原离骚)(6)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五 、文学作品阅读(共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孤 城 浓雾锁城。不过才十几分钟,这座小城便成了孤城。 警察封锁了高速路、公路。雾太大了。得到警察封锁道路的消息,李生慌了。 他觉得害怕,好像自己一个人被扔在小城里,孤独无助。尽管他知道周围都是人,但这些人不是他的亲人。他的亲人在城外,在距离小城二十五公里的乡下,那里鸡鸭成群,小桥流水,李生迫切地想要回到那里,回到亲人的身边,那样才踏实。 李生跑下楼,掏出钥匙准备开车,想到警察已经封了路,又沮丧地收回钥匙。他只有走着回家了,警察总不至于连人都

14、拦截吧。 浓雾遮蔽了周围所有的东西,除了身旁四五米的范围,其它什么也看不到。李生停下来,可以听到有高跟鞋叮叮叮敲击路面,有人在说话,隐约有人影影绰绰晃动。有人匆忙从他身边跑过,嘴里嘟嘟囔囔说着什么,一个人在身后喊着那人的名字,那人答应一声,没有回头。偶尔有一束黄的光缓慢地闪过,远远有嘟嘟的喇叭声。 李生心慌得厉害。他想看到熟悉的人,看到熙攘的汽车,想跟人说话,说什么都行。 过了一个路口,又过了一个路口,雾似乎越来越浓,像牛奶漫天倾泻,抹也抹不开。 李生掏出手机,试图找出一个人跟他聊天,很奇怪,显示有信号,手机就是打不出去。他一遍一遍地拨手机里存储的每一个号码,不管谁。110、120、119,甚

15、至114,他都拨了,一个也拨不出去。 李生加快了步伐。总会走出去吧。越这样想,却似乎越陷入了迷宫,好像一直在原地打转。像被人施了魔法,所有的东西都消失在浓雾里,轻飘飘地,就没了。 突然,一条黑色的小腊肠狗从身边跑过,李生欣喜若狂,可爱的小狗,尽管它不会说话,但也是个伴。李生紧跟着脚步轻盈的小腊肠,生怕跟丢了。 小腊肠似乎明白李生的心思,它的脚步慢下来,李生可以很轻松地与它并行。李生默默地说:小狗,谢谢你。也许是觉得没意思,和李生一起跑了一会儿,小狗叫了几声,突然往斜刺里窜过去,李生喊“站住”,但无济于事。少顷,他听到了两只狗的叫声,小腊肠找到了它的伙伴。真是悲哀啊。走,赶紧走。赶紧离开这座可怕的孤城。终于,到达出城的路口了。警察背着手站成一排,如果不是身上米黄的荧光背心,李生根本看不到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