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9春同步练习语文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7490871 上传时间:2023-11-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9春同步练习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9春同步练习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9春同步练习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9春同步练习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9春同步练习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9春同步练习语文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 春1.给加点的字注音。应和( ) 黄晕( ) 抖擞( ) 酝酿( ) 披蓑( )2.根据课文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_张开了眼。(2)风_的,草_的。(3)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_,_。(4)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_,像_,还眨呀眨的。3.比较下边两个句子中加点的词,说说哪个好,为什么?(1)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2)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站立着。4.我国古代有许多写春的诗篇,请你写出两句含有“春”的诗句。我综合 我发展一、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2、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5.从文段中找出从“色”“味”角度描写的句子写在下面。6.“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诗出自南宋和

3、尚志南的绝句,这一句诗的前一句是_,诗句中的“杨柳风”指_。引用这句诗的作用是_。7.“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个句子写出了春风怎样的特征?8.写出这两段中你最喜欢的一句,并说说理由。(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4题。春之怀古 张晓风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扑哧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吟出一则白茫茫、虚飘飘、说

4、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絮,每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扰后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为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千千万万在溪畔在江畔浣纱的素手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

5、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量来为这季节命名“春”。 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它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记忆去垂询。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9.第段中画横线部分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其表达作用是什么?10.第段中为什么说“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11.“满塘

6、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扰后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表达作用是什么?12.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第段讲的故事。13.文中哪句话直接点明了文题“春之怀古”的含意?14.文章最后一句话有什么深刻含意?二、语言运用15. 连词组段。请从下面词语中任选4个写一段话。(要求:内容集中,语意连贯,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涟漪 繁盛 婆娑 嬉闹 姹紫嫣红 温声 细语参考答案1解析:积累这些字音。答案:h yn su yn ning su2解析:对于课文的精彩段落和重点词语,应掌握。答案:(1)欣欣然 (2)轻悄悄 软绵绵 (3)嫩嫩的 绿绿

7、的 (4)眼睛 星星3解析:主要从修辞的角度进行分析。参考答案:(1)句好,“静默”更富有人的感情,更能够烘托出春雨中乡下小山村安静而和平的气氛。4解析:学习诗词要理解和把握,对其内容应在头脑中进行分类。参考答案:例如: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5.解析:准确掌握观察的角度。参考答案:“色”: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味”:花里带着甜味儿。6.解析:理解和记忆文下注释中出现过的诗句。参考答案: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动杨柳的风,指春风 引用诗句写出了春风温和的特点,给人以温暖、慈爱之感7.解析:体会使

8、用修辞方法的好处和作用。参考答案: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从触觉角度写出了春风温暖、轻柔的特点。8.解析:开放性试题,只要理由能体现所选句子特点即可。答案:略9.解析:比较前后描写排列的顺序,体会它们表达的内容。参考答案:从上至下、从远及近、从大到小、从外到内;表达出了春的无处不在,春无私地奉献给了世间的一切。10.解析:理解本段内容,体会作者这样表达的意味。参考答案:天上打雷下雨了,地上草开花了,树上风起絮飞了,这些自然现象均无规律可循,大自然想怎么样就怎么样。11.解析:重点抓住“苦守”“抱着”等手法运用,体会这些句子表达的内容。参考答案:拟人。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了根要发芽,燕子回归的企盼(或盼望春的到来)。12.解析:最后一句是核心句,注意从中归纳。参考答案:讲了一个世间万物给“春”命名的故事。13.解析:从“怀古”出发来搜索相关语句。参考答案:我想走访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14.解析:为什么到“在湮远年代中”去探寻春天,而不是现实中,这个问题值得深思。参考答案:表达了作者对没有蒙受现代“文明”污染的已经逝去的春天般境界的肯定和向往。15解析:首先要构思一个情景,在精彩的描绘中把词语运用上即可。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