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期中检测试卷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7489484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期中检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期中检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期中检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期中检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期中检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期中检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期中检测试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上)期中检测试卷(命题人:利文英)成绩: 温馨提醒:1全卷共四大题(包括语文知识积累与应用、阅读、写作和附加题) ,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各题的答案必须用钢笔或签字笔(黑色或蓝色)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3本科考试一律不准使用透明胶、修正液一、语文知识积累与应用(25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在这种gng( )的处境中,我继续待了近一年。我用儿童的jiohu( )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pihui( )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水藻真绿,把终年zhx( )的绿色全拿出来了。2.古诗文默写(12分)水何澹

2、澹, 。(曹操观沧海)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开轩面场圃, 。(孟浩然过故人庄)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海上日早,江上春早的融浑气象的句子: , 。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语句是: , 。(9)十二章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3.下面句子都是出自我们学过的课文,请选择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 )(3分)A.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B.我蹲下来,背起了儿子,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母亲。C

3、.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D.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4.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春天景象的话(80字以内)(4分)卖弄 栖息 欣欣然 繁花嫩叶 呼朋引伴 莺歌燕舞 万紫千红 5.在校园中,有的同学践踏草地和花圃,请你为学校的草地拟一则警示语,提醒同学们不要践踏草地和花圃:(2分) 二、阅读(45分)论语十二章(10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4、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5.选择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3分)( )A. 学而时

5、习之,不亦说乎?(通“悦”,愉快) B. 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C. 不逾矩(超越,越过) D. 思而不学则殆(有害)6.翻译下列句子(4分)(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翻译: 7.请你写出出自本文的三个成语。(3分)(1) (2) (3) (二)(13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

6、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选自朱自清春)8.选文段写了春天的哪些图景?请用小标题概括出来:(3分) 9.文中划线句子“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中“偷偷地”“钻”用的好,请你分析它好在哪里?(4分)答

7、: 10.指出句子“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使用的修辞手法,并结合上下文说说它的表达效果。(3分) 答: 11.请你根据上文春天的几幅图景,按照下面的句式,写出春天美在哪里?(3分)春天美在 ,春天美在 春天美在 。 (三)(14分)小的时候,我才从秦岭来到渭北大平原,最喜欢骑上自行车在路上无拘无束地奔驰。庄稼收割了,又没有多少行人,空旷的原野上稀落着一些树丛和矮矮的屋。差不多一抬头,就看见远远的地方,天和地相接了。天和地已经不再平行,形成个三角形,在交叉处是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有树丛在那里伏着。“啊,天到尽头了!”我拼命儿向那树丛奔去。骑了好长时间,赶到树下,但天地依然平行;在远

8、远的地方,又有一片矮屋,天地相接了,又出现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一个老头迎面走来,胡子飘在胸前,悠悠然如仙翁。“老爷子,你是天边来的吗?”我问。“天边?”“就是那一道很亮的灰白线的地方。去那儿还远吗?”“孩子,那是永远走不到的地平线呢。”“地平线是什么?”“是个谜吧。”我有些不大懂了,以为他是骗我,就又对准那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线上的矮屋奔去。然而我失败了:矮屋那里天地平行,又在远远的地方出现了那一道地平线。我坐在地上,咀嚼着老头的话,想这地平线,真是个谜了。正因为是个谜,我才要去解,跑了这么一程。它为了永远吸引着我和与我有一样兴趣的人去解,才永远是个谜吗?从那以后,我一天天大起来,踏上社会,生命之舟驶进了生活的大海。但我却记住了这个地平线,没有在生活中沉沦下去,虽然时有艰辛、苦楚、寂寞。命运和理想是天和地的平行,但又总有交叉的时候。那个高度融合统一的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总是在前边吸引着你。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 (选自贾平凹地平线) 12 文中描写的地平线有什么特征?它象征什么?(4分)答: 13文章写“我”对地平线一次又一次的追求有何用意?(3分)答: 14结尾一段有什么作用?“我”在“时有艰辛、苦楚、寂寞”的生活中没有“沉沦下去”的原因是什么?(4分)答: 15结尾画横线一句应该如何理解?(3分)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