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系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7486684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 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九章 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九章 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九章 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系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九章 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系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章 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 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系(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系 第一节 经济一体化概述 第二节 主要的经济一体化组织 第三节 世界贸易组织第一节 经济一体化概述 含义: 广义: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各国经济之间彼此相互开放,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有机体 狭义:区域经济一体化,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经济体通过达成某种协议所建立起来的经济合作组织 形式: 按贸易壁垒拆除的程度,分为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经济一体化 经济效应关税同盟理论经济一体化形式特征比较 形式合作特征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经济一体化有无关税优惠是是是是是是内部关税取消否是是是是是统一对外

2、关税否否是是是是要素自由流动否否否是是是某些统一国家经济政策否否否否是是统一国家经济、政治、社会政策否否否否否是经济效应分析 静态效应 贸易创造: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所带来的贸易规模的扩大 贸易转移:建立关税同盟后成员国之间的相互贸易代替了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从而造成贸易方向的转移 扩大出口效应:关税同盟给参加国带来出口的增加 动态效应 规模经济效应; 促进成员国之间企业的竞争; 有利于吸引投资; 负面效应:促成新的垄断的形成;拉大成员国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第二节 主要的经济一体化组织EUNAFTAAPECASEAN “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

3、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Victor Hugo 欧盟EUl 1991年12月,EC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成立;总部在(比)布鲁塞尔;现有27个成员国,近5亿人口;2002年1月1日欧元纸币与硬币开始正式流通l 宗旨:“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通过实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弘扬联盟的个性”。l 发展阶段:建立关税同盟阶段(1958-1968)、建立统一市场

4、(1968-1992)、建立经济联盟(1993至今)l 特点:目前存在的层次最高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n 1991年2月5日,美加墨三国谈判开始;14个月后,1992年8月12日,三国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1994年1月1日,该协定正式生效。协定决定自生效之日起在15年内逐步消除贸易壁垒、实施商品和劳务的自由流通,以形成一个拥有3.6亿消费者,每年国民生产总值超过6万亿美元的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集团。 n 宗旨:取消贸易壁垒;创造公平的条件,增加投资机会;保护知识产权;建立执行协定和解决贸易争端的有效机制,促进三边和多边合作n 两个阶段:美加美加墨n 美加自由贸

5、易协定,1989年1月1日生效n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1月1日生效n 特点:n 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联合组成的贸易集团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n 1989年11月首次部长会议(堪培拉),澳大利亚、等12个成员;1991年11月,中国以主权国家,台北和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加入;现共21个成员,分布在美洲、亚洲和大洋州;总人口达26亿,约占世界人口的40%;GDP之和超过19万亿美元,约占世界的56%;贸易额约占世界总量的48%。在全球经济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n 特点:开放的地区主义n 合作方式:自主自愿、协商一致:所作决定须经各成员一致同意;会议最后文件不具法律约束力,

6、但各成员在政治上和道义上有责任尽力予以实施n 主要议题:主要讨论与全球及区域经济有关的议题,如促进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实施亚太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等。近年来,开始介入人类安全(包括反恐、卫生和能源)、反腐败、备灾和文化合作 智利韩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文莱 泰国新加坡墨西哥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俄罗斯越南中国香港台北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1次1993年11月19日,美国西雅图布莱克岛 第2次1994年11月15日,印度尼西亚茂物 第3次1995年11月16日,日本大阪 第4次1996年11月25日,菲律宾苏比克湾 第5次1997年11月25日,加拿大温哥华 第6次 199

7、8年11月17日,马来西亚吉隆坡 第7次 1999年9月13日,新西兰奥克兰 第8次 2000年11月15日,文莱斯里巴加湾 第9次 2001年10月20日-21日,中国上海浦东 第10次 2002年10月27日,墨西哥洛斯卡沃斯 第11次 2003年10月20日-21日,泰国曼谷第12次 2004年11月21日,智利圣地亚哥第13次 2005年11月18日-19日,韩国釜山第14次2006年11月17日-19日,越南河内第15次2007年9月8日-9日,澳大利亚悉尼第16次2008年11月22日-23日,秘鲁利马第17次2009年11月14日-15日,新加坡第18次2010年11月13日-1

8、4日,日本横滨第19次2011年11月12日-13日,美国夏威夷n 东盟ASEA n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1967年8月8日成立,10个成员:印尼、新加坡、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缅甸、越南、老挝和柬埔寨;人口5.7亿、面积450万km2。特点n 现任东盟秘书长素林,任期从2008年1月1日开始至2012年12月31日止。n 宗旨: n “提倡以平等及合作精神共同努力,促进东南亚地区的经济成长,社会进步与文化发展”n 发展发展 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02年1月1日正式启动,目标是实现区域内贸易的零关税。文莱等6国已于2002年将绝大

9、多数产品的关税降至0-5;其余4国将于2015年实现这一目标。 根据2003年10月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第九届东盟首脑会议发表的东盟协调一致第二宣言(亦称第二巴厘宣言),东盟将于2020年建成东盟共同体。 2007年11月20日,东盟10国领导人在新加坡举行的第13届首脑会议上签署了东盟宪章和东盟经济共同体蓝图宣言等重要文件。东盟宪章是东盟成立40年来第一份对各成员国具有普遍法律约束力的文件,在东盟一体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蓝图是东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也是一份指导性文件。 2008年12月15日,东盟宪章正式生效 对外交往:10+3;10+1;对话机制10+3;10+1 10+3、10

10、+1已经成为东亚合作的主要渠道; 2009年5月3日,东盟10国和中日韩(10+3)三国财长在巴厘岛会议上就规模为1200亿美元的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的主要要素达成共识,并决心在2009年年底启动这一被称作“亚洲货币基金”雏形的多边货币交换机制。这一合作行动,对维护亚洲地区经济金融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并将对改革和完善国际金融体系产生积极影响 中国与东盟 2003年中国成为第一个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非东盟国家 中国东盟博览会;商务和投资峰会 新华网东盟频道;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http:/ 世界贸易组织WTO GATT: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背景:二战后重建世界经济 1947年10月30日23国在日

11、内瓦签订;1948年1月1日正式生效;1995年1月1日被取代 作用:组织多边贸易谈判 WTO 中国与GATT及WTO八轮多边贸易谈判 就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而言,可分为三个阶段: 以关税减让为主(前六轮); 以非关税壁垒谈判为主(东京回合); 一揽子解决多边贸易体制问题(乌拉圭回合) 关贸总协定下多边贸易谈判的主要成就: 各缔约国的进口关税水平都有明显的下降 创造了良好的国际贸易秩序 影响力大增:23个128个(1994年底)WTO:世界贸易组织 概况: 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马拉喀什签订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1995年1月1日正式生效,1996年1月1日正式取代GATT;世界经济运行

12、三大支柱之一 最高权力决策机构:部长级会议 目前共158个成员,分四类:发达成员、发展中成员、转轨经济体成员和最不发达成员 现任总干事是(法)帕斯卡尔拉米 WTO的原则: 非歧视原则(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贸易自由化原则;可预见性原则;促进公平竞争原则;鼓励发展和改革原则 WTO的宗旨、目标和职能 WTO与GATT的主要区别WTO的宗旨、目标和职能 宗旨:“在提高生活水平和保证充分就业的前提下,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与贸易,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全球资源的最佳配置;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的份额与其经济需要相称;保护和维护环境 ” 目标:建立一个完整的、更具有活

13、力的和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 职能:执行世界贸易组织的各个协定;组织国际贸易谈判,并提供成员国进行贸易谈判的场所;解决成员国之间的贸易纠纷;指导各成员国制订对外贸易政策;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帮助和培训;与其他国际组织进行合作WTO与GATT的主要区别 性质不同:GATT临时协定;WTO正式的法人组织 管辖范围:GATT范围狭窄;WTO范围则大得多 管理机制: GATT存在许多问题,如诸边协议多、大量的例外条款和灰色区域措施等;WTO建立了权利和义务相平衡的机制,“一揽子”接受,大量减少例外条款,少量保留下来的,在适用条件和有效期限上作了严格限制 争端解决机制:GATT的争端解决机制存在严重缺陷,

14、如专家小组的权限很小、争端解决过程冗长、监督后续行动不力等;WTO加强了专家小组和监督机构的权力,严格了争端解决的程序和时间限制,明确了具体的补偿制度使争端解决变得迅速而有约束力中国与GATT及WTOn 1947年4-10月参加GATT第一轮谈判;48年5月21日成为GATT正式缔约国;49年4-10月参加第二轮谈判;50年3月台宣布退出GATT;84年成为GATT纺织品贸易委员会成员n 1986年1991年 探路阶段 沈觉人n 86年7月11日;重点外贸制度审议 89年暂停 n 1992年1993年 破冰阶段;佟志广n 中美签署两备忘录(市场准入、IPRs);中先台后n 1993年1994年 正面攻坚阶段;谷永江 n 94年底为复关实质期限n 1995年2001年 讨价还价阶段;龙永图 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