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电解质介绍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7484183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7.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电解质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体电解质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人体电解质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人体电解质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人体电解质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电解质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电解质介绍(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体电解质人体电解质水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成分,体内的水和溶解在其中的物质构成了体液(body fluid) 。体液中的各种无机盐、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和蛋白质都是以离子状态存在的,称为电解质(electrolate)。人体的新陈代谢是在体液中进行的,体液的含量、分布、渗透压、pH 及电解质含量必须维持正常,才能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下面是我从一些文献拷贝过来的:据有关资料介绍,人的体液有三分之二是细胞内液,三分之一是细胞外液(包括血浆和组织间液)。体液不是纯电解质溶液,其中还有非电解质成分及其他水合物。但是,电解质是体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是盐类物质溶于水形成的。 水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每

2、天人从食物中摄取的水,大约是1000_1300mL ,从饮水中摄取的水,大是800_1500mL ,此外,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还要生成水,即代谢水。每天由化学反应生成的水,大约是300mL 左右。这种代谢水,尽管量不大,但对那些因种种原因禁食者来说,它对生命的延续有重要作用。人体对水分有摄取也有排出。排出的渠道主要是肺的呼出、皮肤出汗蒸发以及排尿等。人的肺部在呼吸过程中,呼由的气体是含有水分的,而且是呼吸得越深、越慢,排生的水分也越多。成人每天呼出的气体中,大约有350_400mL的水分。皮肤出汗排水,并非只是夏天的行为,一年四季都在进行。汗液蒸发是散热的重要方式,

3、是维持正常体温不可缺少的。人的正常体温,腋下为36.5,口温为37。每天清晨最低,傍晚最高,一天体温的变化不应超过1 度。如果出现高烧,靠人体自身出汗蒸发调节不了,可用擦酒精、敷冰块的方法,促使散热,或服药、打针治疗。不可掉以轻心。健康人每天水的排出量,是随每天摄取量的增减而增减的。摄取多就排出多,摄取少就排出少。也只有这样,才能维持水的进出平衡(表)。值得注意的是,人在酷热的夏天或是在高温环境工作时,出汗特别多,有的在高温下干活的工人,每小时由汗 1000_2000mL。在这种情况下,只多喝水补充水分,是不够的。因为排出的汗水并不是纯水,还含有一定量的电解质。电解质的主要成分是钠离子( Na

4、+)和氯离子( Cl-) 。所以,还要喝些淡盐水,以补充损失的氯化钠( NaCl) 。人体的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的。在血浆中,含量最多的是钠离子,其次是氯离子,其他还有钾离子、钙离子、镁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磷酸氢根离子。细胞内液中的电解质, 以钾离子为主,其次是磷酸氢根离子,其他还有镁离子、钙离子、钠离子及硫酸根离子、氯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细胞间液中的电解质成分,跟血浆相似。体内血液中,钠离子的含量应保持稳定,这是维持正常渗透压的重要条件。 健康的成人每天需要食盐约 510g,主要来自食物。如果血浆中钠离子浓度增大,就会造成血浆渗透压升高,血细胞里的水分就会向外饱,造成血细胞脱水;如果血浆

5、中的钠离子浓度减小,血浆的渗透压就会降低,水分就会从血浆进入血细胞中,造成细胞水肿。人体中体液总量的维持,也非常重要。不论是体液减少还是体液增多,都可能造成电解质与水之间平衡的紊乱,从而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甚至死亡。体液减少可能会出现三种不同的情况:失水多于失盐;失盐多于失水;按体液的比例失水失盐。第一种情况常常是由于腹泻、呕吐、大量出汗或水分摄入量不足引起的。人在完全断水的情况下,每天丢失的水分,约占体重的2。若完全断水持续八天,就会导致死亡。失水多于失盐(主要是钠离子) ,会使血浆中盐浓度增大,渗透压升高。这不仅对红细胞产生不利的影响,对肾脏也会产生危害。失盐多于失水的这种缺盐性脱水,常常是

6、由于消化液大量减少、糖尿病人大量排尿、炎热环境大量出汗等情况下,只补充水、不补充盐而引起的。这会造成血浆中盐浓度降低,渗透压下降,细胞外的水分会大量进入细胞中去,血流减慢,血压下降,还可出现休克及脑细胞肿胀等症状。即便是按体液中电解质与水的比例失盐失水,在体内引起的变化,也是不均衡的。一般是细胞内液不减少,失去的只是细胞外液,即血浆和细胞间液。这也需要输液进行补充。人体电解质是什么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肾脏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体内水、电解质、以及酸碱代谢的平衡。( 1 ) 对水的调节作用。正常人体水分约占体重的45%75%,肥胖者含量较少,女性体内水的百分含量略低于男性。水是体内许多物

7、质的良好溶剂,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物质代谢过程都是水溶液中进行;细胞内的许多生化反应需要水参加;水是血浆的主要成分,对运输营养物质和排出代谢产物起重要作用。此外,水还有调节体温等作用。正常人体的摄入与排出总是保持相对恒定。每人的饮水量除饮食习惯和生活条件外,主要受食欲和渴感的影响。食欲受下丘脑摄食中枢和饱中枢调控。渴感与血浆渗透浓度和组织的含水量有关,机体含水量少,血浆渗透压便升高,于是产生渴感,并且引起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因此一方面增加饮水量,另一方面肾对水的重吸收随之加强以保留体内水分,促使血浆渗透浓度回降至正常水平。水分排出体外,除经皮肤、肺、消化道外,主要以尿的形式从肾脏排出。此外,人

8、体每天通过肾脏排除的尿素、硫酸盐、磷酸盐和其他代谢产物的量约为 0.429L/24h. 。也就是说人体每天至少要生成0.4L 的尿液才能排出体内的代谢产物,否则代谢产物将在体内堆积而产生尿毒症。( 2)对电解质的调节。体液主要由水和电解质组成,除了调节水分以外,肾脏还可对人体电解质进行调节,使其按一定比例和浓度存在于体内,以起到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钠离子是细胞外液的主要阳离子,氯离子和碳酸氢根是主要阴离子。而钾离了和镁离子是细胞内液主要的阳离子,磷酸氢根离子和蛋白质是主要阴离子。肾对电解质的调节最主要的是对钠、钾的调节。钠是细胞外最多的离子,对钠的调节最终关系到对细胞外液量的调节。钠的排出

9、量等于滤过钠量和重吸收钠量之差,因此钠排出量主要受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活动的调节。而钾是细胞内最多的离子,肾对钾离子的调节主要是远曲小管对钾转运的调节。远曲小管内钾离子浓度是钾分泌的一个限速因素,管内钾离子越高,钾从细胞内弥散出来则越少。此外,还可以通过醛固酮以及酸碱平衡的急性改变来影响肾脏对钾的排泄与重吸收。( 3)对机体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人体血浆的酸碱度取决于其H+浓度。正常人动脉血 PH为7.357.45。生命活动中,随时机体细胞的代谢不断产生酸性或碱性物质,而机体PH始终保持稳定,这主要依靠体内各种缓冲系统和肺、肾的调节来实现。肾脏通过排出酸性物质、回吸收碱性物质的方式来调节人体体内

10、的酸碱平衡,还可通过控制酸性和碱性物质 排出量的比例来维持酸碱平衡。电解质是体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帮助人体调节神经和肌肉功能、 保持身体酸碱平衡和体液平衡。但氯化物、钾、 钠、镁和钙等电解质会随着出汗而丢失,因此需要通过饮食及时补充。钠和氯化物类食物: 钠和氯化物通常同时出现,对保持体液平衡起关键作用。不过目前人们基本摄入过量,要注意控制。基本上肉类、所有加工食品和罐装食品都含钠。钾类食物:钾的作用是保持细胞正常功能、调节血压、防止骨质流失及肾结石等。水果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中含有大量的钾。比如菠菜、油菜、香蕉、西红柿、橙子、土豆等。镁类食物:骨骼和牙齿发育、神经肌肉功能以及酶的激活都离不开

11、镁。此类食物包括:各种绿叶蔬菜、坚果、谷类食物、豆类和番茄酱等。钙类食物: 钙的作用包括维持骨骼和牙齿形成、防止血栓、保证肌肉和酶的正常功能以及正常心率等。牛奶和奶制品中钙含量最多。一般人在剧烈运动、感冒、中暑、腹泻、发烧、宿醉等时候都容易导致身体电解质流失过多,另外,一些特殊人群如老人和婴幼儿也特别容易缺水。不同人群身体水分的含量是不一样的,电解质流失过多会导致人体大量出汗、心动过速、昏迷或者死亡。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及时补充电解质,一般情况下喝一些含有电解质的水即可缓解,如宝矿力水特。这种水是由日本大冢制药生产的,有 “可以喝的点滴”的美誉,对于补充人体电解质流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另外,除了

12、补充水分以外,也可多吃一些水果。水和电解质紊乱病情分析:正确的叫法为水和电解质紊乱水和电解质广泛分布在细胞内外,参与体内许多重要的功能和代谢活动,对正常生命活动的维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动态平衡是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实现的。临床上常见的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有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水肿、水中毒、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人和高等动物机体内的细胞也象水中的单细胞生物一样是在液体环境之中的。和单细胞生物不同的是人体大量细胞拥挤在相对来说很少量的细胞外液中,这是进化的结果。但人具有精确的调节机构,能不断更新并保持细胞外液化学成分、理化特性和容量方面的相对恒定,这就是对生命活动具有

13、十分重要意义的内环境。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许多器官系统的疾病,一些全身性的病理过程,都可以引起或伴有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外界环境的某些变化,某些变化,某些医原性因素如药物使用不当,也常可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纠正,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本身又可使全身各器管系统特别是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和机体的物质代谢发生相应的障碍,严重时常可导致死亡。因此,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的问题,是医学科学中极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受到了医学科学工作者的普遍重视。电解质紊乱的病因钠离子代谢异常的原因:( 1)低钠血症:低钠血症通常是低渗透浓度的反映,又称低钠性低渗综合征。肾性原因:肾功能

14、正常情况下,机体很少是因为摄钠过少引起低钠血症的,因为肾脏有较强的保钠能力,肾功能损害而引起低钠血症的有因渗透性利尿、肾上腺功能低下以及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情况。非肾性原因:可见于呕吐、腹泻、肠瘘、大量出汗和烧伤等疾病过程,除丢失钠外,还伴有不同比例的水的丢失。低钠血症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水分向细胞内转移,进而出现细胞水肿,严重者有可能出现脑水肿和消化道紊乱。假性低钠血症:由于血浆中一些不溶性物质和可溶性物质的增多。使单位体积的水含量减少,血钠浓度降低(钠只溶解在水中),引起低钠血症,前者见于高脂蛋白血症(血脂 >10g/L ) 、高球蛋白血症(总蛋白>100g/L 如多发性骨髓

15、瘤、巨球蛋白血症、干燥综合征);后者见于静脉注射高张葡萄糖或静脉滴注甘露醇以后。( 2)高钠血症:主要见于水的摄入减少(如下丘脑损害引起的原发性高钠血症)、排水过多(尿崩症)、钠的潴留(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Cushing 综合征) 。钾离子代谢异常的原因:低钾血症:血清钾低于3.5mmol/L 以下, 称为低钾血症。钾摄入不足:因为人体钾来源全靠食物提供,所以长期进食不足(如慢性消耗性疾病)或者禁食者(如术后较长时间禁食),由于钾来源不足,而肾仍然排钾,很易造成低钾血症。钾丢失或排出增多:常见于严重腹泻、呕吐、胃肠减压和肠瘘者,因为消化液丢失,消化液本身含有一定量钾,外加消化功能障碍,吸收减少,从而导致缺钾;肾上腺皮质激素有促进钾排泄及钠储留作用,当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时,均能引起低血钾;心力衰竭,肝硬化患者,在长期使用利尿剂时,因大量排尿增加钾的丢失。细胞外钾进入细胞内:如静脉输入过多葡萄糖,尤其是加用胰岛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