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第九册教学计划范文(二篇).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7483255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第九册教学计划范文(二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第九册教学计划范文(二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第九册教学计划范文(二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第九册教学计划范文(二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第九册教学计划范文(二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第九册教学计划范文(二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第九册教学计划范文(二篇).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第九册教学计划范文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略。二、教材分析1、数和运算的教学。2、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A平行线和垂线B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C多边形面积的计算D实际测量3、量和计量的教学4、教学思维专项训练的教学三、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掌握倍数和因数、素数和合数等概念。2、认识分数的意义。3、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会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垂线、平行线、长方形和正方形。4、掌握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5、认识土地面积单位二、教学思考1、能结合具体情境,对有关的数学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2、在探索物体的位置关系、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设计图形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3、能根据

2、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三、解决问题1、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2、能够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4、能够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5、具有回顾和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四、情感与态度1、对周围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事物充满好奇,能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数学活动。2、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能够积极地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

3、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达和交流。4、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推断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正确性。5、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有提出疑问的意识,并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发现错误能及时改正。四、教学措施一、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1、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2、处理好基本训练与创造性思维发展及后继学习的关系。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1、本册教材设计了适量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数学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肯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

4、动手的科学态度。2、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三、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1、数学教学应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的基本过程。2、在日常的数学活动中要注意小课题研究和实习作业等实践活动,对这方面的内容不但不能随意删减,而且要加强这方面内容安排的密度和强度。四、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1、教师要善于驾驭教材,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开展教学活动。2、要注意在直观感知广泛的背景下,通过自身体验在分析、整理的过程中学习概念,不要用死记硬

5、背的方法。五、改进教学评估方法。1、教学评估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2、知识和技能的评估,试题类型要多样化。3、评价应体现激励的作用。五、教学进度略。小学数学第九册教学计划范文(二)教材分析:修订后的六年制第九册教科书的主要内容有: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多边形面积的计算,简易方程。这些内容的编排既保持了原教科书中的一些好的做法,同时根据大纲(试用修订版)和调查研究的情况做了一些调整。.计算内容的调整。根据大纲(试用修订版)的精神,小数乘法和除法对计算位数的限制与整数相同,删去了乘法中类似3.54.76和除法中类似0.440.75的题目。原教科书

6、中的查表计算属于陈旧题材,改成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另外,在_循环节部分增加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内容。一方面可以利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计算,另一方面通过计算探索一些计算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大纲(试用修订版)规定: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一般不超过三步。因此,本册教科书删去原有的整数、小数四步计算混合运算。应用题内容的调整。大纲(试用修订版)规定:整数、小数应用题最多不超过三步。因此,本册教科书把原来的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中的归一、归总加条件的应用题和选学内容四步计算的应用题删去。3.增加数学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方面,本册同前几册一样,一方面在教学新知识时,安排大量的实践活

7、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理解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建立数学概念。另一方面,在部分单元的最后,专门安排了实践活动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实际背景,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比较紧密又蕴含着数学问题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_)节约能源。节约能源是在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等知识的基础上编排的,这个实践活动包括三部分:课前由家长协助学生填写上个月家庭用水、用电调查表。小组交流、比较所收集的数据。全班同学交流节约用水、用电的经验。让学生用所学的量与计量、小数等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不仅渗透了统计的思想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用数学解决实

8、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实践能力和环境保护的意识。(_)绿化校园。绿化校园是在前面所学的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多边形面积的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设计的。这个实践活动是让学生测量校园中花坛、草地、树阴等的面积,再把所测数据填入表中,并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了解校园绿化情况。学生所学的多边形的面积计算一般都是比较规则的多边形,而在生活中需要计算的有些是不规则的多边形,一般要把这些不规则的多边形近似看成学过的多边形或者分割成学过的多边形,这样便可以完成面积的计算。学生在测量时首先要判断所测图形要归为什么图形合适,再进行测量和计算。实际测量时往往有误差,一般要多测量几次取其平均值为好。通过这个活动,让学

9、生体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通过小组合作活动的形式,体验团结协作、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快乐,初步形成提出建设性意见与建议的意识。._.net教学安排:第一单元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意义和法则时间安排:5课时,第一周至第五周完成教学目标:(一)熟练地掌握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进一步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二)通过归纳整理,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熟练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第二单元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时间安排:6课时,第六周至第九周完成教学要求(一)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使用中括号,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二)通过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总结、归纳,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四)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会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用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五)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自觉进行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第3页共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