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7472990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课堂教学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课堂教学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课堂教学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课堂教学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谈课堂教学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中学阶段是学生形成各种习惯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于各种习惯,容易养成,也容易改变。因此,有计划、有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矫正他们的不良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实践课本时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课本时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证明,从小培养成什么习惯,长大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习惯。好的习惯终身受益,坏的习惯要要改正很困难,有的甚至很痛苦。在多年的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预习的习惯。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是课堂教学的准备,每次课后我都要求对下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进行预习和准备。例如要了解课文的作者和生平、自读文章、自学字词、理解

2、课后问题、梳理出自己不明的问题等。通过预习,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每次课前,我都会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专心听讲的习惯。上课专心听讲是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前提。专心听讲习惯的培养一方面要求教师要有很高的专业水平来吸引学生,让他们爱听喜欢听,还要有灵活的教学去感染他们,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要注重把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应注意的对象上从而争取最佳的教学效果,。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注意听讲的好习惯。 善于质疑问难的习惯。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

3、更重要。”质疑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堂上我经常鼓励学生大胆的质疑问难特别是对于那些具有独特见解的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对于学生在质疑问难过程的错误,老师要多一份鼓励,少一份批评,培养他们创新能力和勤学好问的好习惯。学生的疑问正是我们教学的切入点。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有疑问,既给老师指点了方向,使的教师的教学有的放矢,更能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创新状态。 培养学生认真阅读课本的习惯。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课本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特别是文科知识的学习更要加强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语文学习的关键在于多读、多思、边读边思、边

4、思边读,通过认真的阅读理解问题、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老师还要注意阅读方法的指导。第一要引导学生阅读要有主次,那些地方应该精读、细读,那些地方应该泛读,要抓住重点。其次,阅读时要手脑并用,将教材核心、重点的划出来,自己的写出来。最后,阅读时要带着问题去读,不能读死书,死读书。只有让学生养成认真阅读的好习惯,学生才能积极主动的学习,课堂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培养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增强,相对小学生在课堂上,许多学生都不原意举手回答问题。有的是不会回答,而许多是会,但怕回答不好而其他同学取笑。老师应当正面鼓励,让学生大胆回答,让他们认识回答错误是正

5、常现象,努力营造 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按时独立完成作业,是考察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主要途径。学生的作业不仅反映学生知识、技能的水平和教学效果,同时也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如果学生从小做作业,就养成了一种马马虎虎、敷衍了事的坏习惯,将来工作时就难以做到一丝不苟、有条不紊、认真对待工作。因此,对学生的作业不但要重视知识内容是 正确,还必须注意卷面是 工整。现在许多学生懒于动脑,经常抄袭作业,老师要引导他们认识抄袭作业的危害,培养责任感,要求他们独立去完成。同时对作业提出具体的要求;态度认真、字迹工整、卷面整洁、格式规范,按时完成、及时改正、注意保存。 一种习惯,一种性格;一种性格,一种命运。实践证明,没有克服不了的坏习惯,任何不良习惯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只要有老师的正确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克服,一定会向好的方面发展。只要老师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素质教育就会落到实处。正如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的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它的利息。坏习惯则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够用不断增长利益去折磨人,去麻痹他的最好创举,并使他达到道德破产的地步!”因此也可以说,良好的习惯是青少年成才的关键,是一个人成才、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