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 (2)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7471993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1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年闰土 (2)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少年闰土 (2)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少年闰土 (2)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少年闰土 (2)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少年闰土 (2)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少年闰土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年闰土 (2)(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转】少年闰土教学实录执教:刘发建注:刘发建(网名落地麦)是一个有自己教学主张的语文老师,他所推出的课总能引发人们的思考与争鸣。一、课前谈话因缘而聚情自来师:(板书:缘)同学们,认识这个字吗?生:缘!师:猜猜刘老师为什么写这个字?生:闰土和鲁迅是因为有缘才相见的。生:因为我们班和你有缘份,所以才能一起上课。师:说到我心坎里去了。生:我们和鲁迅有缘。师:为什么说和鲁迅有缘呢?生:我知道鲁迅是绍兴人,但是他在我们上海去世的,他的墓就在我们上海。师:125年前,鲁迅在绍兴诞生。70年前,鲁迅病逝于上海。绍兴是鲁迅的故乡,上海是先生安息的地方。在先生离我们70年后,我这个来自先生故乡绍兴的老师能和上海

2、的孩子们一块学习先生的文章,真是有缘呐!人世间最值得珍惜的是缘份,咱们今天就好好珍惜这份缘,请齐读生:少年闰土二、识字品句点点滴滴味正浓师:读得挺棒。老师写几个字来检查一下大家的课前预习。课文的主人公是生:闰土师:谁能告诉我,闰土这名字是怎么来的?生:闰土是闰月出生的,五行缺土。师:噢!真好。把掌声献给他。知道“五行缺土”什么意思吗?生:好像是算命的说法。师: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以前,我们的祖先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组成的,当然我们人也是由金木水火土组成的。大概是闰土父亲听了算命先生说闰土的命里缺土,缺什么名字里就补什么,从这个有点土气的名字,我们也能感受到父亲对闰土的爱

3、。(板书:正月),谁来读读?生:读zhng月。生:我觉得应该读zhng月。因为zhng应该是真正的读音,正月应该读zhng月。师:对,农历每年第一个月叫“正月”,“正月里来闹新春”,这句话耳熟能详,千万别读“zhng月”!(板书:忙月)忙月是什么?生:忙月就是自己也种田,过年过节或收租的时候帮别人家干一定的活,就是忙月。生:除了这份工作,自己另外也赚钱。师: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类似忙月的人?生:我妈妈就是。她原来在市场卖布,后来又到家里炒股票了。师:他说妈妈比较忙,就是忙月。这一点是对的,但是不是所有忙的人都是“忙月”呢?忙月是在农闲时节到城里打临时工的乡下人,也就是我们现在有些同学家里请的钟

4、点工、保姆等等。在当时,闰土父亲到我家来做忙月,闰土就是生:小忙月。师:说得真好。再来一个(板书:秕谷)?生:秕谷。师:大家注意听,好像念得不够准确。请再读一遍。生:秕谷。师:两个第三声的字在一块连读时,第一个要读第几声呀?生:第二声。师:对!应该读“秕谷”。秕谷是什么?见过吗?生:没有。师:都没见过?怎么办?生:查字典。师: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看谁查得快。生:秕是子实不饱满。师:那秕谷呢?生:秕谷就是不饱满的稻谷。师:真聪明!也就是只有谷壳没有米粒,或者有米粒但不壮实的稻谷。课文中闰土用这不饱满的秕谷干什么呢?生:捕鸟。师:闰土为什么不用很壮实的稻谷捕鸟,而要用不饱满的秕谷呢?生:因为很壮

5、实的谷要给自己吃,而用饱满的谷去捕鸟的话,那粮食就浪费了。师:闰土用秕谷做诱饵就能捕到鸟,这说明闰土生:很聪明。师:你和闰土一样的聪明。小小的秕谷却能透射出闰土的智慧,咱们读书也要有这种智慧,要从小小的地方去思考。下面来一个难度大一点的,看看谁知道。(板书:祭祀)谁认识?生:读j s 师:读得很好,知道什么意思吗?生:就是祭祀死了的人和神佛,用一些供品反正是用来纪念什么的。师:你们有没有参加过祭祀活动?生:我参加过祭祀祖宗的活动。师:啥时候呢?生:过年的时候。师:说具体点。生:外婆她们拿一些供品放到祖先面前,烧上香,一个个拜过去。师:你看见外婆用些什么东西做供品呢?生:水果、鸡鸭鹅,好多东西。

6、师:大家看这个“祭”字,上面左边就是一块肉,右边是一只手,下面是一个很庄重的台子,用手恭恭敬敬地把一块肉放在很庄重的台子上,这就是祭祀。祭祀祖先是我们中华民族纪念先人的一种传统风俗。课文中讲的就是“我“家里要做大的祭祀,请闰土和他的父亲到我家来帮忙。“我”是谁生:鲁迅。生:是鲁迅。师:文中的“我”是个少爷,不能说是鲁迅,为什么呢?课文是选自鲁迅小说故乡的片断。所有的小说都是虚构的作品。故乡是以鲁迅的故乡绍兴为背景,以鲁迅自己的真实故事为素材创作的自传体小说。文中的“我”是鲁迅虚构的主人公,虽然有很多鲁迅的影子,但不能说主人公就是鲁迅。大家注意,今后我们阅读小说这类文学作品的时候,不要把作品中的

7、“我”当成作者。鲁迅一生的作品有很多,但入选我们小学课本的只有闰土这一篇,以后中学大学还会慢慢学到他的许多作品。但读鲁迅的文章一向来争议很大,有的人说味道很好,有的人说读不懂,一点味道也没有。鲁迅是的文章到底味道如何呢?刘老师从课文中摘录了一句话,我们大家先来品一品。(课件出示: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样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这句话来自课文中,大家自由读一读,看能不能从这个句子中体会到鲁迅文字的味道。生:(读,不太流利。)师:读得有点儿轻,好像不太自信。谁能把这个句子读通顺。生:(再读。很流利很响亮)师:不简单,这么长的句子一口气读下来,有什么感觉?生

8、:我觉得有点深奥。师:实话实说,好!鲁迅的文字有点深奥,读起来还有点拗口,刚才很多同学就不敢站起来读了。鲁迅是第一个用白话文写小说的人,什么是白话文?就是我们现在语文书上的这些现代文,在鲁迅之前,我们中国人写在纸上的文章都是满纸之乎者也的古文。所以鲁迅的这句话还是留有一点点古文的痕迹。比方说第一句: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样一件东西。我们把“的和猹”换一个顺序,读读看。生: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的猹是怎样一件东西。师:感觉好多了。我们能帮助鲁迅的文章更白话一点。(师范读后生齐读)对鲁迅的文章还有什么感觉?生:我觉得像绕口令。师:把掌声送给这位小伙子。我在家里上闰土的时候,很多同学也都感到奇怪

9、:鲁迅的文章怎么这么罗嗦的呀!以前不知道,现在也不知道,可是又说像小狗,这样绕来绕去。不越来越迷糊了?生:(自由读)生:我觉得鲁迅的文章的确跟别人的不一样。总是反复地在说一个意思不知道。师:很好,你已经摸到了鲁迅的脉搏了。我们再想想:鲁迅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变着戏法说“我不知道”呢?这说明我特别的想知道这个猹到底是怎样一种东西。三十年前我不知道,三十年后我还是不知道,又无端地觉得像小狗。我想不想知道这猹到底是怎样的东西呀?生:想!师:不知道,不知道,又不停地瞎猜想,这背后就说明“我”是特别特别的生:想知道!师:对呀。这两个破折号是绕口令吗?这两个破折号就像是穿越时空的绵绵思念,把三十多年来难以磨灭

10、的好奇和朦朦胧胧的猜想表达得淋漓尽致。我们一起来再读生:(齐读)三、细读概括可爱少年跃纸上师:那是一辈子的猜想啊!所以老师说,鲁迅的文章越读越有味道,读鲁迅的文章一定得用心品味。 “我”和闰土第一次见面,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月,但闰土却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请大家默读课文,用最简洁的文字填写下面表格,看谁的默读能力和概括能力最棒。(填写内容:一、闰土可爱的模样;二、闰土带来的稀奇故事。)(学生默读,教师巡视后请两位学生上前板书。)师:大家看黑板,我们一起来交流。这位同学概括闰土可爱的模样有四点:紫色的圆脸,老师刚才说了,能用四个字就不要用五个字。可爱的圆脸,你认为哪个字可以去掉?生:紫色

11、圆脸。师:对。紫色圆脸,这种颜色叫太阳色,圆脸说明长得特别健壮。我们这里有没有紫色的圆脸啊?像这位同学的脸蛋就是太阳色的圆脸,又好看又健壮。“头戴一顶小毡帽”能不能再概括一下?生:头戴毡帽。师:多棒啊!乌毡帽戴在紫色圆脸上,多可爱!项带一个银项圈生:应该是“项带项圈”。师:对,项带银圈,他爸爸多么喜欢他呀,用一个明晃晃的项圈套住闰土。最后一个“非常害羞”概括得真好!看,用简练的语言把闰土的可爱形象概括出来了。是怎样的?生:(齐说)紫色圆脸,头戴毡帽,项戴银圈,非常害羞。师:闰土的模样的确就是绍兴乡下孩子那种可爱的土气,健壮,害羞!我们再看这位同学概括的稀奇故事:装弶捉小鸟雀,能再概括吗?生:装

12、小鸟雀。生:应该是捉鸟雀。生:我觉得直接捕鸟就行了。师:“捕鸟”简洁是简洁,但好像没有把闰土捕鸟的“稀奇”概括出来。大家看看课文,有一段就是专门描写闰土捕鸟的。我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生:读“我们沙地里什么都有:鹁鸪、蓝背”师:闰土捕鸟希奇在哪?生:闰土是在雪地里捕鸟。很好玩的。师:对,雪地捉鸟,那才有味道呢!在雪地上扫出一块空地来,再撒下秕谷,等鸟雀来吃时将绳子一拉,这种雪地捕鸟才叫稀奇呢!(板书:雪地捕鸟)第二件稀奇事:管西瓜,好像也没有概括出闰土管瓜的稀奇。生:我觉得他在管西瓜时还用胡叉刺刺猬、猹,很好玩的。师:对,最有趣的不是管瓜,而是刺猹。我们能不能模仿“雪地捕鸟”来概括第二件稀奇事?

13、生:瓜地刺猹。师:第三件稀奇事“捡贝壳”,就应该是生:海边捡贝。师:第四件稀奇事是“有跳鱼”怎么改?生:沙地跳鱼。师:“沙地跳鱼”老师感觉意思有点不明确,中间加一个字,沙地生:沙地抓跳鱼。(这就是语文能力的培养!如果说把文章读短的能力属于第一层级,那么把读出的内容精炼准确地概括成词语的能力应属第二层级,而在概括事件的同时还能兼顾所有事件所共有的“稀奇”特点理应站在第三层级上,可贵的是,学生站在了第三层级而不自知,一切是那样的自然天成。)师:好。这样概括既简洁明了又体现了故事的希奇。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的内容,是六年级学生应该最基本具备的语文学习能力。我刚才看了一下,感觉有些同学的概括能力还要加

14、强训练。闰土带给我的稀奇故事就这四件吗?生:不是,是无穷无尽的。师:从闰土讲述的这些希奇故事中,我感觉到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伙伴?生:勇敢的伙伴,能干的伙伴。生:还是聪明的伙伴。生:很大方的伙伴。生:无所不知的伙伴。师:面对闰土这位勇敢、聪明、能干、无所不知的伙伴,我觉得自己是多么的生:胆小,无能。生:一点也不自由。生:就像个可怜的井底之蛙。老师:面对闰土这位无所不知的伙伴,我的心底里对他充满了 生:羡慕,敬佩。师:“我”从心底里发出了呐喊 课件出示,学生齐读:啊!闰土的心里有着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的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

15、角的天空。师:刘老师问一个问题,你得实话实说:你觉得你现在的生活是更像闰土呢还是更像“我”?生:我觉得我更像“我”。因为我们现在整天在学校里学习,也没有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生:我像闰土,爸爸妈妈经常带我出去乡下奶奶家郊游,很好玩的。师:噢!你好令我们大家羡慕哦!生:我们只站在阳台上看看高高的楼房,只坐在沙发上看看小小的电视机。师:我们更多的时候像文中的少爷“我”一样的孤单,可怜,无奈。我们多么渴望到瓜地去,到稻田去,到海边去,到大自然去。来,同学们,让我们借助鲁迅的文字喊出我们心底的呼唤吧 (生再齐读)师:听着大家的心声,我感觉鲁迅是我们孩子的知音。鲁迅知道我们孩子羡慕什么,最厌恶什么;最向往什么,最需要什么。虽然第一次相见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正月,但“我”和闰土已经成了什么样的好朋友?生:形影不离。生:无话不说。四、品读细节浓浓思念撩人心师: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可惜好景不长,我们的第一次相聚很快就被拆散了,而且一拆就是三十年!从此没有再见面。在这三十多年的分别中,我没有忘记闰土,我时刻在想念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