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汽机专业的工作总结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7466159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厂汽机专业的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电厂汽机专业的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电厂汽机专业的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电厂汽机专业的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电厂汽机专业的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厂汽机专业的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厂汽机专业的工作总结(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人1976年毕业于哈尔滨电力学校汽轮机专业,从事汽轮 机专业已37年,1976年1983年在呼伦贝尔电业局电力安装工 程处,从事发电厂汽轮机安装工作,任汽轮机技术员。1983年3 月调入东海拉尔发电厂,任汽机分场技术员,1994年,调入安 全生产部,任汽机专责工程师,1992年通过工程类工程师资格 的行业评审,晋中级职称。在从事汽轮机运行、检修管理的工作 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为我国电力建设和电力生产做出了 较大的贡献,下面把我多年来在专业技术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总 结如下:1、25MW机组胶球清洗装置改进:1993年,对东海拉尔发电 厂2台25MW机组胶球清洗装置进行改造,由活动式改为固

2、定式, 解决了原胶球清洗装置收球率低不能正常投入而需人工清洗凝 汽器的问题,改造后胶球系统收球率100%。此项目荣获1993年 伊敏煤电公司科技成果二等奖。本人在此次改造中起着重要作 用。2、锅炉及热网补水改用循环水余热利用:1996年,进行25MW 机组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将机组的循环水输送到化学水处理 室,进行处理后作为锅炉和热网的补水;充分利用循环水的余热。 改造后取消了生水加热器,提高了机组的经济性。本人在此次改造中起着重要作用,此项目荣获1996年伊敏煤电公司科技成果 三等奖。1999年,本人撰写论文循环水余热利用及节能效果, 在节能技术编辑部,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黑龙江省能 源

3、研究会优秀论文评审中被评为壹等论文。3、解决#1机组调速系统工作不稳定,负荷摆动问题:#1机 组调速系统工作不稳定,负荷大幅摆动,严重威胁机组的安全运 行。经过组织专业研究、分析及试验,确定是危急遮断油门上油 门活塞的排油孔的位置偏离设计位置,阻碍排油,使保护油路各 滑阀间隙的泄油不能及时排出而进入速闭油管路,推动错油门上 移,使调速系统不能正常调节而形成摆动。改进措施是:在油门 活塞上重新钻孔使排油通畅,消除系统摆动,改进后调速系统工 作正常。此项目荣获1996年伊敏煤电公司科技成果四等奖。4、主持25MW机组锅炉连续排污扩容器疏水装置改造:锅炉 连续排污扩容器的疏水器厂家设计为吊桶浮子式疏

4、水器,此装置 关闭不严内漏严重,运行中连续排污扩容器无水位运行,将锅炉 连续排污中的蒸汽白白浪费掉。为此将此疏水器改为液压水封疏 水装置,改造后连续排污扩容器水位稳定,不需维护,回收了蒸 汽,减少了热损失。此项目荣获1996年伊敏煤电公司科技成果 四等奖。5、主持#1、2机组PYS140型除氧器及补水系统的节能改-2 -造:#1、2除氧器为喷雾淋水盘式大气式除氧器,运行中排汽带 水严重。存在着疏水泵打水困难疏水箱满水溢流现象。1997年 主持对#1、2除氧器及补水系统进行改造,具体措施是:(1) 在除氧器头部加盖挡水装置并在排氧管上安装节流孔。(2) 将进入除氧器的疏水与凝结水分开,疏水经喷嘴

5、单独 进入除氧器。改造后除氧器消除了排汽带水现象。疏水箱不满水 不溢流减少了热损失,范文写作疏水泵打水快可间断运行降低了 厂用电。此项目荣获1996年伊敏煤电公司科技成果三等奖。本 人撰写PYS140型除氧器及补水系统节能改造在节能 杂志2001年第2期发表。6、厂内热网系统补水改造设计:厂内热网系统补水箱设计 在主厂房25米层,补水阀门为手动调节。1、由于热网循环泵入口静压高使热网供水压力升高大于暖 气片的工作压力,因此经常发生暖气片崩裂现象。2、由于我厂热网循环水与生活热水为同一个系统,生活热 水用量不恒定,时大时小。人工调节热网补水量不及时,经常发 生热网补水箱满水溢流现象。1999年,

6、对厂内热网补水系统进 行改造,改进方案是:将热网补水箱改在热网加热站的屋顶,在 补水箱内安装浮子套筒式补水调节阀。改造后热网供水压力稳定 控制在0.4MPa以内,补水调节阀根据用水量自动调节水量,此装置免维护。7、修改#1、2机组低真空改造辅机冷却水系统设计:在2001 年#1、2机组低真空循环水供热改造中,对辅机冷却水系统设计 不合理的地方提出修改意见,将辅机冷却水泵入口负压吸水改为 正压进水,将冷却水塔内增加取暖设备防冻改为辅机冷却水伴热 防冻。提高了辅机冷却水系统运行可靠性,解决了水塔冬季停运 后塔盆和进水管道防冻的问题。8、#3、4机组凝结水泵入口管道改造:#3、4机组凝结水泵 入口管

7、道设计为159X4、5的管道。其管径设计偏小,机组的凝 结水不能及时排出。在机组试安装期间对凝结水泵入口管道进行 改造,将泵入口管道改为219X6管道,改造后消除了缺陷。9、#3、4水塔压力管道防冻设计:#3、4机组冬季抽凝运行 1台水塔停运,该系统设计没有考虑冬季停运的水塔上水管道防 冻的问题。在机组安装期间将#3、4水塔进水管道安装了防冻阀 门,解决了冬季停运水塔进水管道的防冻问题。10、主持#3、4机组前汽封排汽系统改造:我厂#3、4机组 前汽封排汽设计为三级排汽,第一级(靠汽缸侧)、二、三级排 汽分别排至二、三、五段抽汽。此设计存在的问题是前汽封漏汽排泄不畅,汽封向外漏汽漏 入前轴承箱

8、使油中带水,而且各排汽管道未安装阀门,使汽封排-4 - 汽量无法调节。#年,对#3、4机前汽封排汽系统进行改造:将 前汽封一、二、三级排汽改排至下一级抽汽(四、五、六段抽汽), 并在每路排汽管道安装阀门进行调节。改造后前汽封排汽通畅, 减少向外漏汽,解决了油中进水的问题。11、#3、4机组给水再循环系统改造设计:#3、4机组给水 再循环系统设计为159X4母管和133X4分支管道,范文T0P100 再循环母管联络门和分支管阀门设计为PN2。5MPa阀门,而且再 循环母管缺少联络门。当给水再循环系统有故障检修时系统阀门 不能关闭,必须2台机组全停才能检修。#年利用机组全停消缺 的机会,对#3、4

9、机组给水再循环系统进行改造,将给水再循环 管道改为133X12管道,母管联络门和分支门改为25MPa阀门, 在给水泵再循环母管上增加了联络门数量。提高了给水再循环系 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12、主持#1、2热网补水系统的节能改造:#年,主持对#1、 2热网补水系统进行改造,将50MW机组的循环水补入#1、2热网 系统,回收利用了循环水的余热,改造后回收利用了循环水的余 热,提高了机组的经济性。撰写某电厂热网补水系统的节能改 造,在节能杂志#年第9期发表。13、#3、4机组主蒸汽疏水系统改造:2台50MW机组投产 后,存在着主蒸汽疏水故障检修时系统不能隔断、必须2台机组-5 - 全停才能检修的缺陷

10、,严重影响机组的正常运行,#年利用机组 全停消缺的机会,对2台机组主蒸汽系统进行改造,将主蒸汽疏 水改为单机组独立疏水系统,改造后疏水系统运行可靠。此改造 项目荣获#年东海拉尔发电厂合理化建议和“五小”竞赛奖 励思想汇报专题等奖。14、#3、4机励磁机冷却水接口改造:#3、4机励磁机冷却 水设计接口在发电机空冷器冷却水门后,由于高差的原因使励磁 机冷却水量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在#年机组检修时对该系统进行 了改造,将励磁机冷却水的接口改到循环泵出口母管上。改造后 励磁机冷却水量充足运行可靠。15、#3、4机射水泵入口管道改造:#3、4机组射水泵入口 管道设计为219X6管道,该设计的缺点是泵入口管

11、道管径偏小, 射水泵的振动偏大超标,并不能保证水泵安全运行。#年机组大 修时,对泵入口管道进行改造,将泵入口管道改为377X6管道, 改造后改善了水泵运行环境消除了振动,提高了水泵运行的安全 性和可靠性。16、参加对#3发电机组轴承振动的诊断及处理:我厂#3机 组(50MW)投产后,就由于发电机轴承座振动超标问题几次停机 检查,并在随后的两次大修和几次小修都没有彻底解决,一般运 行半年后,发电机振动又会逐渐爬升超标,针对#3发电机轴承-6 -振动问题,经过认真的分析研究,制定了处理措施,并在#年机 组大修中实施。具体方案是:1、更换3、4号轴承座,改为加固型轴承座。2、拆除台板、垫铁,重新布置

12、垫铁,在3、4号轴承座各增 加6副垫铁(修前各为10副垫铁,修后各为16副垫铁),进行 基础二次灌浆。转子轴系做高速动平衡,将轴承振幅降到合格范 围。大修后机组发电机后轴承振幅降到50um以内,前轴承轴向 振幅降至60um左右,机组可长期运行。本人在在此次工作中起 重要作用。撰写论文一台50MW汽轮发电机组振动故障诊断及 处理在汽轮机技术#年第6期发表。17、#2回水泵站升压泵出口阀门起吊设施设计:#年#2回 水泵站4台回水升压泵出入口门由电动蝶阀更换成电动闸阀,泵 出口电动闸阀安装在3m标高处,电动闸阀自重1260kg (闸阀 960kg,电装300kg)。因泵站未设计回水升压泵和泵进出口门

13、的 起吊设施,因此需制作安装泵和出入口门的起吊梁。在#2回水 升压泵间顶部固定安装起吊梁(22b工字钢,长25。5m,自重 928kg),起吊梁固定在6根引梁下部,引梁为30a槽钢(单梁长 4m,重160kg),南侧搭在原电机起吊梁上焊接固定,北侧与厂 房混凝土梁预埋铁焊接(预埋铁400X400X12钢板,钢板上焊 4根16钢筋横向插入混凝土梁中),起吊梁上安装3t手动单轨 小车和3t导链。此起吊设施完成了#2回水泵站升压泵出入口阀 门更换的吊装任务,又可进行回水升压泵检修时泵盖和转子的吊 装,详见#2回水泵站升压泵出口门起吊梁强度校核和#2 回水泵站升压泵出口门起吊梁施工图。此改造项目荣获#

14、年东 海拉尔发电厂合理化建议和“五小”竞赛奖励一等奖。18、25MW机组工业水与50MW机组工业水管道连接改造:在 50MW机组工业水系统设计时,没有考虑与25MW机组工业水系统 连接,当50MW机组工业水系统故障水源中断时没有辅机冷却水 源。因此在#年机组检修时,将25MW机组工业水与50MW机组工 业水进行连接改造。改造后系统灵活可互为备用,提高了系统的 可靠性。19、#2热网循环泵叶轮车削,解决热网循环泵出口门开度 偏小的问题:#2热网4台循环泵叶轮直径595mm,运行中水泵出 口门(DN500闸阀)只能开60mm (此时电机电流46A),开度大 于60mm时电机电流超标(额定电流48A

15、),水泵轴功率大于设计 值。#年,将#2热网#1、3循环泵叶轮直径车削20mm (由595mm 车削到575mm)并作叶轮的静平衡试验。车削后水泵运行出口门 可全开,电流在42A(比车削前降低4A),供水压力和流量不降。 在此工况下水泵可长期运行。解决了 #2热网循环泵出口阀门开 度偏小的问题。2台热网循环泵叶轮车削后,水泵轴功率降低59kw,运行中每个取暖期节省厂用电量659, 856kw,上网电价0。 326元/kwh,年创效益21。5万元。20、#年9月,编制#3机组低真空运行循环水供热改造方 案,进行辅机冷却水系统改造设计:工程于#年10月12日完成 改造并投入运行。实现节能、经济运行的目的。本人负责编制#3 机组低真空运行循环水供热改造方案,进行辅机冷却水系统改造 设计并指导安装,解决安装中存在的问题。撰写论文供热初末 期50MW机组低真空循环水供热的可行性在节能杂志# 年第12期发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