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管理试题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7464300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卫生管理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职业卫生管理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职业卫生管理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职业卫生管理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职业卫生管理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卫生管理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卫生管理试题(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卫生管理试题(满分100分)一、单选题。(共4题,每题1分,合计40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 )起正式施行。A、10月27日;B、月1日;C、5月12日。2、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 A)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榆查成果如实告知劳动者。A、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B、上岗前和在岗期间;C、在岗期间;3、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 C )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A、以人为本,标本兼治;B、安全第一,避免为主;C、避免为主,防治结合。4、职业病防治法是为了( )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有关权益,增进经

2、济发展,根据宪法而制定。A、避免、遏制;B、避免、减少;C、避免、控制。5、职业病防治法所指的职业病是指:( A)。A、公司、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她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B、劳动者因接触粉尘及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C、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6、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也许导致( A )的多种危害。A、职业病;、伤亡事故;C、不利健康。7、职业病防治法规定( )必须依法参与工伤社会保险。A、单位职工;B、用人单位;C、劳动者。8、(B )应当为劳动者发明符合国家职业卫生原则和卫生规定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用措

3、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A、各级工会组织;B、用人单位;、公司、科研单位、政府机关。9、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步( ),同步施工,同步投入生产和使用。A、同步审批;、同步规划;C、同步设计。10、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立公示栏,发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B )成果。A、职工健康体检;、工作场合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C、职工职业病检查。11、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 A)档案。、健康监护;B、工伤保险;、培训教育。12、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下列( C )项不属于

4、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应尽的职业卫生义务。A、对的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B、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及时报告;C、在有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场合设立警示标记。1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步,应当将工作过程中也许产生的( C )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A、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B、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C、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14、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 )的作业。A、重体力劳动;B、其所禁忌;C、职业病危害。15、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 )。、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B、治疗

5、、康复;、康复、定期检查。6、用人单位对不合适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 )。A、安排下岗,并予以一次性补贴;B、解除劳动合同;C、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顿。17、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 ),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如实、免费提供;、收取费用;C、如实提供。18、怀疑自己患了职业病,应当到( B )依法承当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A、用人单位所在地;B、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常常居住地; C、本人户籍所在地。19、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应当向()申请鉴定。A、本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B、劳动能

6、力鉴定委员会;C、作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如果没有依法参与工伤社会保险,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 A)承当。、用人单位;B、工伤保险基金;C、本人。21、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A )。A、不变;B、终结;C、与下一种工作单位协商解决。22、目前国内职业病发病率最高的是( C )。A、苯中毒;B、噪声聋;C、尘肺病。23、目前国内急性中毒发生最多的是( C )中毒。A、铅;B、硫化氢;C、苯。24、尘肺病的初期重要症状是( B)。A、发热鼻塞、四肢酸疼、咳嗽咯痰等;B、咳嗽咯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肋下隐痛、食

7、欲减退、 肝脏肿大等。25、如下说法对的的是:( )。、防尘口罩也能用于防毒;B、防毒面具也可以用于防尘;、当颗粒物有挥发性时,如喷漆产生漆雾,必须选防尘防毒组合防护。26、进入缺氧密闭空间作业必须使用( B)。、防尘口罩;、空气呼吸器;、防毒面具。2、没有证据否认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体现之间的必然联系的,( C )诊断为职业病。、可以;B、不能;C、应当。8、在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测期间,用人单位( )解除或者终结与其签订的劳动合同。A、不得;、可以;C、经领导批准可以。9、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 )。A、劳动保护用品;B、安全防护用品;

8、、职业病防护用品。30、目前国内法定职业病共分( C)大类()种。A、十,100;B、十三,13;、十,12。31、对也许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合,用人单位应当设立报警装置,配备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A )。A、泄险区;、医务室;、消防设施。32、用人单位应( A )对工作场合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检测、评价成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A、定期;B、不定期;、每月。33、工业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3个,即(C )。A、口、鼻、耳;、食物、空气、水;C、呼吸道、皮肤、消化道。34、用人单位工作场合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

9、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 )危害项目,接受监督。A、申请;B、申报;C、备案;D、审批。35、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对遭受或者也许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及时( C ),所需费用由用人单位承当。A、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测;B、组织救治和住院观测;C、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测;、进行职业卫生体检。36、用人单位的重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接受(D )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A、技术;、技能;C、安全;D、职业卫生。37、职业病危害因素涉及: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多种有害的( )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A、化学

10、、物理、生物;B、化学、物理、生理;、环境、心理、生理;D、化学、物理、环境。3、职工被诊断为职业病的,应当( B )。A、找公司负责人解决;B、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剔除工伤认定申请;、自己去医院治疗;39、未提交预评价报告或者预评价报告未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批准的,有关部门( )该建设项目。A、代理批准;、不得批准;、先行批准。40、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后,需通过( B )部门备案批准或者验收合格后,才干投入生产或者使用。A、建筑管理;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卫生行政。二、多选题。(共5题,每题3分,合计45分。)1、用人单位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时,应当提交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和下列

11、哪些文献、资料。( B)A、用人单位的基本状况;B、工作场合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状况以及接触人数;、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备案文献;D、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她文献、资料。、用人单位应当根据职业健康检查报告,采用( ABCD )措施。、对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调离或者临时脱离原工作岗位;B、对健康损害也许与所从事的职业有关的劳动者,进行妥善安顿;C、对需要复查的劳动者,按照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规定的时间安全复查和医学观测;D、对疑似职业病病人,按照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建议安排其进行医学观测或者职业病诊断。3、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个人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有关规定妥善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12、涉及下列哪些内容:( BD )A、劳动者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婚姻、文化限度、嗜好等状况;B、劳动者职业史、既往病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历次职业健康检查成果及解决状况;D、职业病诊断资料等;4、职业健康检查涉及:( AB)A、上岗前;B、在岗期间;C、离岗时;D、应急的健康检查。5、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除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外,其工作场合还应当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规定:( AB)A、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原则;B、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C、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设备、工具、用品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

13、规定。6、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会对人体( AC )导致损害。A、神经系统;B、泌尿系统;C、心血管系统;D、生殖系统。7、中石化中的化学毒物的控制方略涉及:( ABCD )A、根除毒物:工艺流程;B、减少毒物浓度:技术革新;C、通风排毒;D、个体防护措施等。8、职业病致病因素及过程有:( CD)、作用条件(接触时间、浓度、接触途径、联合伙用等);B、危害因素(化学构造、性质、状态等特性);C、个体特性(年龄、性别、机体状态、特异体质等);D、环境因素(原料车间、废水废渣解决等)。9、避免职业病制度措施有:( ABC)、国家制度措施(法律、法规、原则、行业规范);B、社会有关部门工作规定(除法规

14、以外的规定);C、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公司章程、操作规程、作业指引书);D、家规、个人自律。10、建立职业卫生管理机制涉及( BCD )A、职业危害检测;B、健康监护;C、职业病解决;D、依法参与保险,贯彻经费等。1、具体职业危害因素的遴选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ABC )A、可以引起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B、在已发布的职业病诊断原则中波及的致病因素,或已制定职业接触限制及相应检测措施;C、具有一定数量的接触人群;D、优先考虑暴露频率较高或较重的因素。12、用人单位不得安排(ABCD)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A、未成年工;B、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C、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D、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13、职业病有哪些特点。( D)A、职业病因明确;B、所接触的危害因素一般是可以检测的;C、在接触同样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中,只浮现个别病人;D、越早发现,越容易恢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