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好干部的先进事迹材料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7460461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好干部的先进事迹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基层好干部的先进事迹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基层好干部的先进事迹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基层好干部的先进事迹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基层好干部的先进事迹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层好干部的先进事迹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好干部的先进事迹材料(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层好干部的先进事迹材料 2021年11月6日早晨,深受群众爱戴的好党员、好干部沈浩因积劳成疾,猝逝在工作一线,年仅45岁。噩耗传来,铅云低垂,淮水哽咽,人们哀思万分。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闻讯后当即作出重要批示,对沈浩同志表示沉痛悼念,对深入学习宣传沈浩同志先进事迹提出明确要求。省委打算,追授沈浩同志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基层干部荣誉称号,并发出通知,号召全省党员干部向沈浩同志学习。 沈浩生于1964年5月,X省X县人,198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省财政厅参与工作。2021年2月,他积极响应省委号召,作为全省第二批选派到农村任职干部来到X县小岗村,任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委第一

2、书记、村委会主任等职务。 在小岗村任职近6年来,沈浩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干事创业,勤奋务实,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在广阔干部群众心中竖起了一座雄伟的丰碑。 “他心里装着小岗,一门心思让村民富起来” 2021年2月,沈浩怀着一种重任在肩的使命感,带着一种昂扬向上的精气神,来到了小岗村。 “一朝跃过温饱线,二十年跨不进富有门”是当时小岗村的真实写照。沈浩的前几任也一直在探索小岗发展的路子,但限于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原因,村民仍不富有,发展压力很大。有的村民对沈浩并不太信任:“这个省城的年轻人,是镀金来的吧?”这些,都没有影响他为小岗谋发展的热忱

3、和信念。他坚信,小岗是“中国改革第一村”,这个品牌全国独有,只要发展路子对头,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小岗的将来不是梦! 沈浩走进小岗,一头就扎在群众中间。不到一个月,他把全村100多户跑了个遍,和村民拉家常,与村“两委”成员、“大包干”带头人促膝谈心,共商发展大计。一次次走访,他读懂了小岗的村情民心;一番番深思,他摸准了小岗的发展方向:一要转变党员、群众思想观念,增加加快发展的信念;二要尽快制定发展规划,找准发展路子;三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到小岗村不久,沈浩就组织村干部、“大包干”带头人等到华西、大寨等名村参观学习,回村后专心开展了“小岗怎样快发展”的大争论,解放思想找差

4、距,转变观念求创新,引导村干部增加加快发展的责任心和紧迫感。“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常说,以前的小岗人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大觉,捧着“第一村”的金招牌富不起来,是沈浩带着我们开阔了眼界,转变了观念,找准了路子。 思路一变天地宽,小岗人的发展热忱激活了。沈浩和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专心研究制定发展规划,确立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加快设施建设,发展旅游业;跳出小岗求发展,着力办好工业园”的经济发展思路,并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措施和发展目标。 2021年,村里依托已有的80亩葡萄示范园,成立“优质葡萄种植协会”,聘请农技专家传授栽培技术,通过党员示范带动,壮大了葡萄产业。现在,小岗村有90%

5、的农户种植葡萄,面积达600多亩,人均增收2000元。2021年,村里又引进粮油食品发展有限公司,公司采取订单方式,与村民签订小麦种植、收购协议,并积极汲取村民到企业务工,村集体每年也可增收10万元。几年来,凤阳、滁州、合肥等地的一批企业相继落户小岗,促进了小岗村快速发展。 作为“全国十大名村”之一,每年到小岗村参观考察的游客络绎不绝。沈浩抓住这一机会,带领村干部在旅游开发上做文章,努力增加村民收入,依托“大包干纪念馆”、农家茅草屋和村民文化广场等旅游休闲景点,拓展旅游项目,开发旅游产品,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村民吴广德在沈浩的帮助下领先卖起了花生、黑豆、麦粒脆饼等旅游小食品,每天净收入

6、100元以上,群众看到了前景,自发地做起小买卖,还办起了“农家乐”旅游,为游客供应消遣、食宿服务。现在,小岗村的旅游开发已初见成效。 为提高小岗人的生活质量,沈浩多方筹措资金,完善基础设施:修通了村级水泥路,对村庄进行绿化、亮化;修复了自来水和广播电视等设施;兴建了党员活动室、卫生服务中心和档案室;全村家家都改善了住房,3个居民小区200多户村民入住新居 物质生活上去了,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新追求。为鼓舞村民做好下一代的教育培育,在沈浩提议下,村里特地设立“教育基金”,哪家孩子考上大学,专科嘉奖3000元,本科嘉奖5000元。村里组织开展了“好婆婆、好媳妇、文明示范户”评选活动,组建了腰鼓、

7、花鼓表演队,兴建了图书阅览室、文娱活动室,每周还用党员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在村民文化广场放映露天电影。去年夏天,当村民围坐在广场观看X市奥运会开幕盛况时,都说:“还是沈书记想得周全,还是这样聚在一起看热闹!” 人们都说,这6年是小岗村发展最快的6年,也是小岗村民得实惠最多的6年。2021年,全村农夫人均纯收入达6600元,是2021年的2.87倍。小岗村党委副书记李梦元说:“他心里装着小岗,一门心思让村民富起来。” “他事事想着群众,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6年来,沈浩始终与小岗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把赤诚的心捧给群众,把无限的爱献给百姓。他时刻想着百姓冷暖,谁家有难事、急事,他都放心不下。 2021年夏

8、天的一个夜晚,雨下得特殊大,沈浩想起徐庆山一家还住在三间危房里,翻身从床上爬起来,摸把雨伞就往外冲。天黑路滑,沈浩在泥泞的路上深一脚浅一脚,一口气跑到徐庆山家,忙了大半夜,把徐庆山一家安排好后才放心地回去休息。打这以后,沈浩下决心要改善群众住房条件,并四处筹钱,最终在年底前建好了第一批住宅新区。2021年春节前,包括徐庆山在内的26户农夫都快乐地住进了160平方米的两层楼房。 65岁的五保户韩庆江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哮喘病,有一次突然发作,沈浩掏出身上全部的钱,马上把他送去抢救。老韩在医院住了38天,病治好后,沈浩又支配他在小岗钢构厂当门卫,一个月能挣500多元。老韩经常感叹:“我能有今日,多亏

9、了沈书记!”“大包干”带头人关廷珠的遗孀、86岁的邱世兰老大娘说:“我这拐棍是沈浩从合肥买的,那次他遇到我,发觉我原来那根拐棍要断了,生怕我摔着了,就说哪天我给您老人家买根新的,当时我以为他是任凭一说,没想到他真给我送来了!” 在小岗村,村民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困难,找沈浩”。困难户韩德国的孙子刚出世,母乳不够,家里又买不起奶粉,沈浩知道后,从口袋里掏了1000元钱送去。关友林全家6口人,有4人身体残疾,生活非常困难,沈浩对他家特殊照看,逢年过节都要送去慰问金和年货,还经常给他家送衣送被。“大包干”带头人关友章的遗孀毛凤英老大娘病得较重,沈浩得知,准时把她送到医院,对院长说:“老人家不简单

10、,你尽管给她治疗,账我来结。” 2021年大年三十早上,沈浩一开门,观察邱世兰老大娘坐在门口,忙问大娘有什么事。老人说:“没什么事,就想请你到我家吃个年饭。”沈浩悬着的心落下了,但不想给大娘添麻烦,赶忙说:“大娘,您的心愿我领了,饭就不吃了。”大娘不由分说地拉着他:“我可是头一回请村干部吃饭,你不去那可不行。”面对大娘的一片真心,沈浩吃了这顿难忘的年饭。那天晚上9点多,沈浩才赶回合肥,家里人一直在等着他吃年饭。 在小岗,村民们都知道,沈浩的房门从不上锁,乡亲们只要有事找他,随时都可以直接走进他的房间。2021年3月,全县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小岗村扩大了十倍,村里事务更加繁忙,每天来找他的人更多了

11、。其他村干部看他整日太辛苦,就趁他外出给他住处安了一扇铁门,想让他少受打搅。他看到后很不快乐地说:“乡亲们找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我们干再多的事也是份内的事。”从今,这扇铁门就再也没有锁过。村干部赵家龙说:“他重情重义,把一颗心捧给别人,没一点个人计较。”“大包干”带头人严立华这样评价:“他事事想着群众,群众没想到的他都能想到,他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他有闯劲、有本领,这样的领头人我们打心眼拥护” 6年来,沈浩肩负“中国改革第一村”领头人的历史重任,弘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积极推进土地流转,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使小岗村的发展布满了生气和活力。 从2021年开始,在沈浩的带领下,小岗就开始探索推进

12、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行规模经营。有媒体报道说,“小岗村要重走集体道路”,仿佛沈浩的改革是在否定“大包干”。当时,顶着巨大压力的沈浩对X县委书记马占文说:“只要小岗人真正得实惠,我什么困难都不怕!”他坚信:“过去分田搞大包干是改革,现在搞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高土地产出水平,也是改革,都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 沈浩引导农夫以每亩500元的价格把土地租了出去,并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心。全村3000多亩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仅大大提高了土地收益,而且进一步优化了资源配置。“大包干”带头人关友江介绍,正是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步伐,保证了招商引资企业的顺当进驻,让小岗村的土地焕发出新的活力。

13、小岗村先后引进美国GLG集团到村发展甜菊糖生产加工,建设2000亩甜叶菊育种基地等十多个项目;引进广州从玉菜业集团到村兴建1万亩现代蔬菜生产基地;引进深圳普朗特集团到村创办生态农业园;引进“天下一碗”米线食品企业到村投资设厂;引进凤阳瑶海集团与凤阳国家粮食储备库到村联合投资发展物流仓储和粮油加工。 一个个企业的落户,都凝聚着沈浩的心血和汗水。为了投资15亿的GLG项目准时落地,沈浩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克服了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他们20多天就完成1000亩土地丈量、补偿金发放及地面附着物清除任务。为了项目准时落地,村里204座坟墓要在三天内完成搬迁。事前,沈浩和村干部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村民们

14、赐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看着群众迁坟的现场,沈浩非常感动,他双手抱拳动情地对大家说:“感谢你们了,我给你们的先人鞠躬了!”在场的村干部和企业代表也都流下了热泪。 小岗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沈浩在实践中创新思路,以优待政策创造性地从X省科技学院引进三名大学生,到村里种植双孢菇。第一批到小岗村的大学生苗娟如今已是村党委副书记。创业大学生不仅带动村民建起了179个蘑菇大棚,还与种植户共同成立了“小岗村利民食用菌合作社”,联合农夫共同应对市场,大大增加了种植收益。食用菌合作社让大伙尝到了甜头。沈浩又引导村民成立了资金互助合作社、养鸡协会、养猪协会等,使农夫共享资金、技术,共同担当风险,“抱团”闯市场。 2

15、021年9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小岗,带来了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暖和,对小岗村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号角。为专心落实总书记的叮嘱,全面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市、县、乡各级党委指导和帮助下,小岗村确立了建设“现代农业的示范村、制度创新的试验村、城乡统筹的先行村、文明和谐的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沈浩团结带领小岗人踏上了新的发展征程。 6年来,小岗村引进项目13个,到位资金2.3亿元,这是小岗村快马加鞭飞速发展的6年;6年来,没有一个小岗村民上访,这是小岗人凝心聚力和谐共进的6年。“大包干”带头人严宏昌说:“沈浩来小岗村后,小岗的变化很大,要是基层干部都像沈浩这样,群众就省心了。”曾担当村支书的“大包干”带头人严俊昌对这个年轻人赞不绝口:“他有闯劲、有本领,这样的领头人,我们打心眼拥护!” “他从没有把自己当外人,就和我们一个样” 沈浩刚到小岗村时,村里友情大道东边1公里多的泥巴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大伙都巴望着改成水泥路。一开始,村里准备从外面请工程队,最少也得四五十万元。沈浩把大家找在一起商量,打算由村里租机械、村民出工自己修。修路的那些日子,他每天泡在工地上,扛水泥、拌砂浆严金昌回忆说:“路修好了,大伙儿一算账,整整省了20万元。他既为村里节省了开支,又让村里人挣了工钱,大家心里头都乐滋滋的,打心眼里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