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复习题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7460160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机械制造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机械制造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机械制造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机械制造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复习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复习题一. 选择题1.构成工序的要素之一是(A)。 A同一台机床 B同一套夹具C同一把刀具 D同一个加工表面2. 普通车床的主参数是(D)。A车床最大轮廓尺寸 B主轴与尾座之间最大距离C中心高 D床身上工件最大回转直径3. 精加工夹具的有关尺寸公差常取工件相应尺寸公差的( B)。A1/101/5 B1/51/3C1/31/2 D1/214. 箱体类零件常采用(B)作为统一精基准。A一面一孔 B一面两孔C两面一孔 D两面两孔5.车床主轴轴颈和锥孔的同轴度要求很高,因此常采用选择基准的方法是: ( B )。A基准重合;B互为基准;C自为基准;D基准统一。6.在相同的条件下

2、,下列工件材料在切削加工中,( D )在切削区域产生的温度最低。A碳素结构钢 B.合金结构钢C不锈钢 D. 铸铁7. 车外园时,被加工表面直径为60mm,加工后外园直径为52mm,采用的主轴转速为220r/min,纵向进给量f=0.28mm/r,一刀成活,则背吃刀量应为:.( )A、4mm B、8mm C、 36mm D、41.45mm 8.大批大量生产中广泛采用( B )A.通用夹具 B.专用夹具 C.成组夹具 D.组合夹具9.轴类零件加工中,为了实现基准统一原则,常采用( C )作为定位基准。A选精度高的外圆 B.选一个不加工的外圆 C两端中心孔 D.选一个中心孔和一个不加工的外加工的外圆

3、10.在正交平面内度量的基面与前刀面的夹角为( A )A.前角 B.后角 C.主偏角 D.刃倾角11.在成批生产中,为详细说明零件整个工艺过程,常采用 ( B )。A、工艺过程卡 B、工序卡 C、工艺卡 D、调整卡12.在外圆磨床上磨削工件外圆表面,其主运动是( A )A.砂轮的回转运动 B.工件的回转运动 C.砂轮的直线运动 D.工件的直线运动13.通过切削刃选定点的基面是( A )A.垂直于假定主运动方向的平面; B.与切削速度相平行的平面;C与过渡表面相切的表面。14. 普通车床车削圆柱表面时,产生鼓形加工误差的原因是 ( B )。A、导轨与主轴在垂直面内不平行 B、工件刚度低C、工件刚

4、度高 D、刀具磨损或热变形15.零件在加工和装配过程中使用的基准叫做 (B )。A、设计基准 B、工艺基准 C、测量基准 D、定位基准16影响切削层参数、切削分力的分配、刀尖强度及散若情况的刀具角度是( E )A.主偏角; B前角;C.副偏角; D刃倾角; E.后角。17. 最大车削直径为1250毫米的单柱立式车床的型号 ( )。A、C615 B、C512 C、C336-1 D、C620-118通常机床传动链的( B )元件误差对加工误差影响最大。A首端 B末端 C中间 D两端19.淬火钢7级精度外圆表面常采用的加工路线是( D )。A粗车-半精车-精车 B粗车-半精车-精车-金刚石C粗车-半

5、精车-粗磨 D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20.对未淬火直径较小孔为精加工应采用 ( A )。 A、铰削 B、镗削 C、磨削 D、钻削21. 2.车削细长轴外圆表面时,为了保证加工质量,应采取如下措施: ( A )A. 卡盘夹紧,且使用后顶尖,增大进给量f、减小切削速度vc;B. 卡盘夹紧,且使用后顶尖,选择较大的刀具主偏角;C. 减小刀具主偏角,减小背吃刀深度ap ,减小背向力Fy;D.选择较大的刀具前角、后角和较小的主偏角。22. 锥度心轴限制( D )个自由度。A 2 B 3 C 4 D 523. 在机床上,属于内传动运动链的有 ( ) A. 滚齿机的滚刀架沿工件轴线的垂直进给运动与工作台的

6、旋转运动;B. 在滚齿机上加工直齿轮时,滚刀的旋转运动与工件的旋转运动。C.在滚齿机上加工直齿圆柱齿轮时,滚刀架的快速退刀运动;D. 车床上的车外圆运动;24. 切削热主要通过切屑、刀具、工件和周围介质来传散,在干切削时,按传热比的大小,一般是:( A ) A切屑传散的热量最多,刀具传散的热量次之,工件传散的热量较少,周围介质传散的热量最少;B. 刀具传散的热量最多,切屑传散的热量次之,工件传散的热量较少,周围介质传散的热量最少; C. 工件传散的热量最多,刀具传散的热量次之,切屑传散的热量较少,周围介质传散的热量最少;D. 周围介质传散的热量最多,刀具传散的热量次之,切屑传散的热量较少,工件

7、传散的热量最少。25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角度有:( C )A.前角和后角; B.主偏角和副偏角;C刃倾角。26. 在精基准的选择原则中,当在一道工序中要求加工面本身余量均匀,常采用( A )原则。 A、自为基准 B、互为基准 C、基准统一 D、基准重合27. CA6140普通车床导轨的精度中( B )精度对工件的影响最大 A、 垂直面内的直线度误差 B、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 C、前后导轨的平行度28.对铸铁材料进行粗车,宜选用的刀具材料是:( E )AP01(YT30); B.30(YT5);C.K01(YG3X); D.K20(YG6); E.K30(YG8)29为减小传动元件对传动精度的影响

8、,应采用(B )传动。A升速 B降速C等速 D变速30. 加工某铜轴,要求加工精度为IT6,Ra=0.4m以下加工路线正确的是 ( A )。A、粗车-半精车-精车 B、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 C、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精密加工 D、粗车-半精车-精车-金刚车31. 用长V形块的V形表面装夹轴类工件,可以限制 个自由度。 ( B )A.3 B.4 C.5 D.632.基准重合原则是指使用被加工表面的(A )基准作为精基准。A设计 B工序C测量 D装配33.轴类零件的加工一般是先铣端面钻中心孔,然后在以中心孔定位加工其他表面这符合工序顺序安排的( B )原则 A、先主后次 B、先面后孔 C、

9、先基准后其它 D、先粗后精34.原始误差是指产生加工误差的源误差,即( D )。A机床误差 B夹具误差C刀具误差 D工艺系统误差35用硬质合金刀具对碳素钢工件进行精加工时,应选择刀具材料的牌号为( A )。A YT30 B YT5C YG3 D YG836普通机床床身的毛坯多采用( )。A铸件 B锻件C焊接件 D冲压件37. 工序余量公差等于( A )。A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B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差C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的二分之一38. 直线尺寸链采用极值算法时,其封闭环的下偏差等于( B )。A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上偏差之和C增环的下

10、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上偏差之和B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下偏差之和D增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下偏差之和39. 刀具上能减小工件已加工表面粗糙度值的几何要素是:( E )A.增大前角; B.减小后角;C.减小主偏角; D.增大刃倾角;E.减小副偏角40. 为改善材料切削性能而进行的热处理工序(如退火、正火等),通常安排在( D )进行。A 切削加工之前 B 磨削加工之前 C 切削加工之后 D 粗加工后、精加工前41、扩孔钻扩孔时的背吃刀量(切削深度)等于( D )A扩孔前孔的直径 B扩孔钻直径的1/2 C扩孔钻直径 D扩孔钻直径与扩孔前孔径之差的1/242、车刀刀尖高于工件旋转中心时,刀具的工作角度( A )A前角增大,后角减小 B前角减小、后角增大C前角、后角都增大 D前角、后角都减小43、切削用量中对切削热影响最大的是( A )A切削速度 B进给量C切削深度 D三者都一样44、影响切削层公称厚度的主要因素是( C )A切削速度和进给量 B切削深度和进给量C进给量和主偏角 D进给量和刃倾角45、通过切削刃选定点的基面是( A )A垂直于主运动速度方向的平面 B与切削速度平行的平面C与加工表面相切的平面 D工件在加工位置向下的投影面46、刀具磨钝的标准是规定控制( D )A刀尖磨损量 B后刀面磨损高度C前刀面月牙凹的深度 D后刀面磨损宽度47、金属切削过程中的剪切滑移区是(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