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论文定稿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7456521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论文定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电大论文定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电大论文定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电大论文定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电大论文定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大论文定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论文定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师范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题目:英语习语汉译的文化策略:归化与异化 学习中心: 武安市电大 专 业: 英语教育 年 级入学批次: 2021年8月 学 号: 202109800853 学生姓名: 王相丽 导师姓名: 廖秋玲 2012 年 8 月 7 日 题目:英语习语汉译的文化策略:归化与异化【摘要】:归化和异化是翻译中处理文化差异的两种策略。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译者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这两种策略,根据具体语境灵活运用。 为此,本文对文化语言及翻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介绍从而提出应注意文化策略:归化与异化。本论文的得出此结论在英语习语翻译中应以异化策略为主,归化策略为辅,必要

2、时还得将两种策略结合使用,以便更好地促进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交流。【关键词】:英语习语 异化 归化 翻译策略英语习语汉译的文化策略:归化与异化如果我们把语言比作是一块织物的话,文化便是这块织物的局部经线或纬线,它已巧妙地融入语言中。语言各不相同,文化各有特点。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不同文化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外显形式。无论个人还是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立生存开展,于是在各个民族需要交流的前提下便有了翻译活动。翻译绝非两种语言之间的简单转换,甚至也不是语言、专业知识及翻译技巧的简单相加,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准确而完整的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因此必然涉及两种不同的文化。

3、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对这些文化因素作何处理呢?尤其在当今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之下,在文化方面人们提倡文化多元化,追求文化平等,交际与文化都具有以人为本的特质,人文关心在翻译界已经赢得高度的重视,翻译中文化因素的适当传达显得更为重要。对于一个译者而言,不但要了解两种语言之间的异同,更要了解语言背后两种文化的异同,从而在翻译活动中特别是在文化因素的转换中选择有效的转换手法,促进文化之间的沟通与融合。 1.文化与语言及翻译过程中文化的传达 近几年来在翻译界掀起了文化热潮,认为翻译不仅涉及两种语言的转换,还涉及两种文化的转换。那么到底如何界定文化呢?一般认为,“文化是指不同的人种、民族、社会成员所特有的生活

4、方式、思想方式、行为方式及其与之密切相关的一切后天习得的方面。从共时角度看,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它是该民族在其生存与开展过程中历史地形成的,凝结着这一民族世世代代在其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成果,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从历时的角度看,文化又处在不间断的进化中,各个民族的文化在相互交流中产生影响,互相渗透,互相吸收,从而使各个民族文化关系处在一种动态变化中。 由于各个民族所处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历史状况的差异,使其文化自然而然地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即使在同一民族文化下,也会出现不同的亚文化,所以说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绝对的。但是这种差异也包含着相

5、似性,也并不排除完全重合的情况。因此,不同民族文化在“异的前提下,表现出假设干“同的成分,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这些共性是文化之间进行沟通的根底,而这些个性正是该文化所特有的异质成分,表现了文化的多元和多样性。简单地说,文化指的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文化的范畴很广,包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文化与语言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语言反映文化,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受文化的制约。翻译是将一种文化环境里产生的作品移植到另一种文化环境里,因此是一种跨文化的活动。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的传达。然而,不同的民族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下,创立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体系,也被自己的文化所塑造。由此所

6、产生的各民族文化的差异常常导致人们理解上的困难,有时甚至引起误解。那么,在英汉互译中怎么处理两种语言间的文化差异呢?笔者认为在翻译中可采用归化法domesticating method和异化法(foreignzing method)。 2.归化策略 从语言文化共核来看,人类语言有90%是相通的,这就为归化翻译奠定了根底。归化作为一种思想倾向,表现在对原文的自由处理上,要求译文通顺,以符合目的语读者兴趣。“归化的一般做法是抓住原文语用意义,从目的语中选取与原文语用意义相同的表达来翻译。也就是说“归化法是将原文独具特征的东西采取“入乡随俗的方法融化到目的语中的转换方法。归化是语言形式上或者语言形式

7、所负载的文化内涵倾向于目的语的翻译策略。总的说来,就是反对引入新的表达法,使语言外乡化。例如:(1)“煞风景假设译成“Kill the scenery将无人理解。最好还是按照英语的表达习惯译成“be a wet blank更能为人接受。(2)“拍马屁译为“lick sbs boots比“pack the horses buttock更妥当。从以上两例可以看出归化更为读者考虑,从目的语出发。其长处就是能使译文读上去或听上去更通顺地道,能给读者带来一种亲切感。 2.1意译法 当原语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词语在译语中没有完全相对应的词语,且用异化策略中诸法均译不通时,译者可不拘泥于原语的语言形式和字面意义

8、,用跨文化的“对等词来表达出原语的文化信息。请看例句: Mr. Brown is a very white man. He was looking rather green the other day. He has been feeling blue lately. When I saw him he was in a brown study. I hope he will soon be in the pink again. 布朗先生是个非常忠实可靠的人。那天,他脸上颇有病容。近来他闷闷不乐,我看到他时他在沉思之中。希望他早日恢复健康。 颜色词语不仅反映着颜色的物理属性,也折射着民族的文化

9、特征。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同一种颜色可表达不同的文化心理,引起不同的联想。英语的颜色词通常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上例中的颜色词就无法通过直译来达意。又如“You are a lucky dog.“Love me , love my dog.“Every dog has his day.通常译为“你是个幸运儿、“爱屋及乌、“凡人皆有得意日。此处假设把“dog直译为“狗就很不适宜了。因为dog(狗)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内涵相差甚远。在西方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忠诚的朋友,以狗喻人那么使语言生动形象,通俗贴切;而在汉语文化中,狗那么是“势利的代称,具有明显的贬义,把人比做狗,更是骂人的脏话。假设此处“d

10、og译为“狗,不能表达源语的幽默,反被误认为是骂人之语。 2.2替代法 将原语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词语(物象)转换成译语中带有同等文化色彩的词语(物象)。这种用法多用于习语和比喻性词语的翻译。如:亚洲四小龙译为:four Asian tigers, as strong as a horse 译为:力大如牛。前例的译法除了考虑到英、汉语两种文化中“dragon(龙)的不同的文化象征外,还考虑了两种文化中的“tiger和“龙的相同的文化象征后例那么说明了两种文化中“horse与“牛在文化意义上是对等的。因为英国古代以马耕为主,英国人对马有深厚的情感,因此,在英美文化中马是勤劳和吃苦耐劳的象征。与此相反

11、,在汉语民族的文化心理上,牛是吃苦耐劳的象征,是很通人性的动物。中国自古以来主要靠牛耕,且牛秉性勤劳忠厚,自然形成了中国人对牛的热爱和赞誉。 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许多共性,但个性的存在也不能无视。民族间的差异及其民族文化的特征决定各民族所使用的语言符号的差异。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在不同历史进程中会选择各自独特的语言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不同文化下的语际交流,被某一文化所确认的语言符号移植到另一文化环境中,如果仍采用“异化译法,就必然不能被人理解,从而使交际中止或失败,也达不到翻译的主要目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取以目的语为归宿的方法,即“归化的方法来传递源语信息,这样才能使译文对译

12、文读者所起的作用能与原文对原文读者所起的作用一样或相似,因为译文读者往往用自己的文化观念来理解译文的内容。 归化的译法是“撇开原文的词语和句法,抓住其语用意义,从译语中选取与原文语用意义相同的表达方式译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意译就是在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取得“文化对等。通过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方法,译者就可能使源语文本所反映的世界接近目的语文化读者的世界。只有这样,读者才能更好地理解译文,理解原文作者的意思,才能真正到达交际目的。 3.异化策略 在西方,对异化的定义有如下几种: 韦努蒂认为,异化就是偏离外乡主流价值观,保存原文化的语言和文化差异。韦努蒂提出“阻抗式翻译,即异化的翻译策略,使

13、译语读者和译者在阅读和写作上摆脱来自强势文化的文化限制。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将异化定义为:在一定程度上保存原文的异域性、成心打破目标语言常规的翻译。 一般认为,异化是指在翻译过程中采用原文的表达方式,使译文充满异国情调。异化翻译能再现原文的表达方式,不仅丰富和完善了译文的表达力,而且人们更能通过译文了解他国文化,更真切地感受和认识异国他乡,从而实现翻译的本质。具体地说,异化就是不改变原文的文化、语言、文体等特征传达原文的内容,要求读者向作者靠拢,适应原文(source-oriented)。 3.1直译法 用译语中的“对应词译出原语中文化信息。这个“

14、对应词的语义及社会语用价值必须与原文的一致,这样译语才能与原语做到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上的等值,并尽可能多的保存原语文化特征,开阔译语读者的文化视野,促进两种文化间的交流。 请看译例: 以出自?红楼梦?的译文为例: 原文:只因薛蟠是天性得陇望蜀的,如今娶了金桂,见金桂的丫头宝蟾有三分姿色,举止轻浮可爱,便时常要茶要水的,成心撩逗她。 杨译:Now Hsueh Pan was a living example of the saying“to covet the land of Shu after getting the region of Lung. After marrying Chin -

15、kuei , he was stuck by her maid Pao - chans charms. As she seemed approachable as well as alluring , he often flirted with her when asking to fetch him tea or water. “得陇望蜀比喻人心缺乏,欲望难平,国人熟悉,但国外读者并不知晓。杨宪益夫妇在此采取了异化方法直译而未加脚注,有其原因:1)这段话后半截正是对“得陇望蜀的诠释,即使目的语读者不懂“得陇望蜀的意思,也能从后文猜出它的含义;2)直译法能表达原文的民族风格,同时也使英语国家了解东方文化,且没有引起岐义,一回生、二回熟,下次再见到这样的词语也就一目了然了。 3.2 移植法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源语所负载的文化信息在目的语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