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国学23课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455912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国学23课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国学23课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国学23课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国学23课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国学23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国学23课(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 心之四瑞一、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掌握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熟读成诵。2通过分组讨论,探究式学习,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3.初步理解“心之四瑞”的内涵,能欣赏孟子举例、排比等讲道理的技巧。二、教学重点:背诵课文,积累警句,理解主旨,修身养性。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设想:本篇文章短小精悍,辞约意丰,字字珠玑,掷地有声,在教学中要达成目标,掌握重点,突破难点,采用的首要方法就是以“读”贯穿课堂始终:通过反复地读让学生自然成诵;让学生合作交流探究释疑理解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联系现实实际谈体会,赏析品味拓展积警句;中间穿插历史背景小故事,理解文中的“心”是一种纯粹的道德心,从

2、而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情趣。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讲述生活中人们遇到“孺子将入于井”时的现象,引发学生的同情心。(二)初读,读熟课文:1解题:心之四瑞2找生朗读课文,师点拨存在的问题。3师范读,提示长句停顿。(三)精读,疏通文意1自主学习: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自主译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圈画疑难问题。(如:恻隐、“端”等两个词语)师巡回指导。2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解决个人疑难问题。探究不成的,小组代表上台板书。师参与讨论。3总结交流:1)四人一组互相翻译课文,交流指正;2)典型代表两名译文,师阐述自己观点,供参考。(四)研读,赏析文章:六尺巷 过津口(五)朗读,积累词句:学生再次放声

3、朗读课文,圈画自己喜欢的句子。(六)作业设置:背诵全文,积累警句。 第3课 牛山之木一、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掌握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熟读成诵。2通过分组讨论,探究式学习,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3.理解课文中“牛山之木”的比喻。二、教学重点:背诵课文,积累警句,理解主旨,修身养性。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设想:本篇文章短小精悍,辞约意丰,字字珠玑,掷地有声,在教学中要达成目标,掌握重点,突破难点,采用的首要方法就是以“读”贯穿课堂始终:通过反复地读让学生自然成诵;让学生合作交流探究释疑理解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联系现实实际谈体会,赏析品味拓展积警句;中间穿插历史背景小故事,理解牛山与人性的关系,从而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情趣。五、教学过程:(一)教师领读(二)初读,读熟课文:1找生朗读课文,师点拨存在的问题2师范读,提示长句停顿。(三)精读,疏通文意1自主学习: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自主译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圈画疑难问题。师巡回指导。2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解决个人疑难问题。探究不成的,小组代表上台板书。师参与讨论。3总结交流:1)四人一组互相翻译课文,交流指正;2)典型代表两名译文,师阐述自己观点,供参考。(四)研读,赏析文章:戴渊悔过 (五)朗读,积累词句:学生再次放声朗读课文,圈画自己喜欢的句子。(六)作业设置:背诵全文,积累警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