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赏析课文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7452312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赏析课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怎样赏析课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怎样赏析课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怎样赏析课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怎样赏析课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怎样赏析课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赏析课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赏析课文(赏析课文的培训课)赏析课文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以人为本的课程观要求我们在赏析课文中强化审美情感体验,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在多元赏读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增强创新意识、创新活动能力。可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赏析?怎样赏析呢?1、从文章题目上进行赏析。就是从题目入手,对课文进行赏析。看看题目是怎么命题的?写出了什么?如:别饿坏了那匹马这篇课文,学生看过题目后,有的学生的赏析是:“题目是以那位青年的话来命题的,我又学会了一种命题的方法” ;有的学生的赏析是:“从题目上可以看出那位青年是一个爱帮助人,善解人意的青年”; 有的学生的赏析是:“别饿坏了那匹马这句话就是那位青年的善良、

2、宽厚的具体表现。”又 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有的学生说:“这篇课文的命题方式是用一对反义词进行命题,起到了对比的效果。”有的学生说:“这篇课文的 命题方式是用一对反义词进行命题,分别突出了慈祥的爱与严格的爱都是一个人成长中所需要的。”有的学生说:“精彩极了是母亲说的话,它代表的是慈祥的 爱,是成长的动力; 糟糕透了是父亲的批评,它代表的是严格的爱,让我看到成长中出现的错误和不足,是成长中的提醒。”还有的学生说:“从文章的题目上就可以看出作者的内容和中心。”2、从标点上进行赏析。在特殊的标点处进行赏析。赏析为什么用这个标点?这个标点对文章表达的作用?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3、”的第四自然段的前几个句子:“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来。我是在等不及了。”在 这一段里,连续用了五个句号。学生的赏析是:“这五个句号写出了小作者认为自己写的诗很好,他想很快见到父亲,得到父亲的夸奖。”“这五个句号写出了小作 者焦急的心情。”“这五个句号写出了小作者迫不及待的心情。”“这五个句号写出了时间在此时的小作者心里,是那么的漫长。”又如,慈母情深这一课中几个自然段:母亲大声说:“你来干什么?”“我”“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我要钱”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个字,可是竟说出来了!“要钱干什么?”“买书”“多少钱?”“一元五角”在这几段里,学生的赏析是:“省略号写出了作者在要

4、钱时的说话时吞吞吐吐的”“ 省略号写出了作者在要钱时是下了好大的决心,但看到母亲那么劳累,又不忍心要钱的” “省略号写出了作者在要钱时的心情是矛盾的”“要钱这个词加双引号是为了突出我开口的困难。”3、从字词上进行赏析在关键字词的地方进行赏析,有时可以对课文进行理解。赏析这个“字或词”美在什么地方?体会体会这个“字或词”是怎么美的?写出了作者的什么心情?想想这个“字或词”所描绘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画面?如,王崧舟老师在荷花一课中对“冒”字的赏读。生: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特别美。(朗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觉得这个“冒”字写得特别美。到底美在哪儿,我也说不清楚。 师:说不清楚是正常的。你

5、能觉察到“冒”字特别美,就已经非常了不起。请大家想一想,“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 生:可以换成“长”。生:可以换成“钻”。生:可以换成“伸”。生:可以换成“露”。生:可以换成“探”。师:自己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体会体会,你觉得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学生自由朗读后交流)生:使劲地长。生:不停地长。 生:笔直地长。 生:高高地长。 师:你们再体会体会荷花长出来时的那种心情、那种状态,你觉得那是一种怎样地长? 生:痛痛快快地长。 生:争先恐后地长。 生:兴高采烈地长。 生:精神抖擞地长。 生:喜气洋洋地长。 师:太好了!大家看,这就是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喜气洋洋、生机勃勃地冒出来的白荷

6、花。(课件播放荷花)你们想啊,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仿佛想干些什么呢?(学生观赏课件后进行想象写话,然后全班交流)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看看外面这个精彩的世界。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寻找自己的妈妈。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向我们招手微笑。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鲜的空气。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尽情地展示自己的美丽。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进行时装表演。 师: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大家看,一个“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写活了,而且使白荷花变得更美了。正像同学们所讲的那样,这是

7、一种喜气洋洋的美!生机勃勃的美!让我们一起,像白荷花一样地冒出来!快冒!快冒!(学生起立诵读第3段)如:狼牙山五壮士这课中的第六段有这样一句话“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对“屹立”这个词的赏析,有的学生说:“屹立写出了五位壮士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的决心不可动摇。”“屹立写出了五位壮士视死如归的精神。”“ 屹立写出了五位壮士对敌人的仇恨。”“ 屹立写出了五位壮士完成任务后的喜悦心情。”4、从句段上进行赏析赏析句子的意思,段落的意思,句子段落的表达方法,句段的类型,句段的作用,句段所体现的感情,句段的写作的角度等。如,在 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时,父亲面对大家的劝告时,

8、分别说了三句话:“谁愿意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学生的赏析是:“这 是一个反复的句子,写出了父亲的急切心情。”“这三个句子写出了父亲的深深地父爱。”“这是一个反复的句子,写出了父亲对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 起 的这句话的承诺。”“这是一个反复的句子,写出了父亲对儿子活下来的信心。”又如,难忘的一课中的第三、四自然段:校园里很静。我走近一间教室,站在窗外,见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正在教孩子们学习祖国的文字。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针 对这两段,学生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没有紧接着上面的内容写,而是单独成段,是因为要强调这句

9、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表达了作者 的爱国之心。”“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表达了台湾小学生的爱国之心。”“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表达了整个台湾人的爱国之心。”5、从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上进行赏析语文新课标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整体把握的能力。”学生读完课文后,应该对课文的内容用一个整体的把握,也应该对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有一个整体理解。因此,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应该欣赏课文中告诉我们一个什么人文内涵。可以赏析别饿坏了那匹马的那位残疾青年的乐于助人、善解人意的心灵美;可以赏析地震中的父与子的父与子的父子亲情;可以赏析草原的草美,人更美;也可以赏析牧童那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6、从修辞方法上

10、进行赏析修辞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赏析修辞方法的句子可以从以下方面赏析:“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这个事物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你体会到什么?”如,窃读记的第四自然段:“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对这个句子的赏析,有的学生说:“这是一个比喻句。”“这个句子写出了作者爱读书的特点”“这个句子写出了作者喜爱读书的程度:像一匹饿狼看见一只羔羊一样的喜爱读书”7、从读者的感受上进行赏析。语文新课标上有这样一句话:“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每一课的课后或课前,也都有让学生独自感受的问题。

11、如,在两小儿辩日这篇课文快学习结束时,我会问:“大家还有什么新的感受呢?谁来谈一谈。”前年,在学习这篇古文时,学生一下子自己悟出了5条道理:而只有条是教参书上有的,他们是、平时要善于观察,2、说话有理有据,3、做事要实事求是。而另外两条则是另外的惊喜:4、每个事物都有它的多面性,5、知识是无限的,而一个人的知识却是有限的。说实在的,我真的没有想到学生会晤出这么多的道理。8、从课文的空白处进行赏析如,老人与海鸥的第18自然段: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漩涡中脱出身来。第十八自然段是一个省略号,也是文章的

12、空白处,在这个地方,省略的是海鸥们还有一些其他的举动没有写。哪些举动没有写呢?学生通过交流,有十几种答案。9、顺序、写作背景此 外,还可以从写作顺序上赏析:有的文章的写作顺序是按地点转移的顺序写的,有的文章的写作顺序是按时间变化的顺序写的,有的文章的写作顺序是按空间变化的 顺序写的,有的文章的写作顺序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有的文章的写作顺序是按总分总的顺序写的,等等,都可以提出问题。也从课文的写作背景上赏析:了解作者的有关资料,写作背景,文章所体现的思想意义,时代特征等。这个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让学生各取所需。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的思维火花不时的闪现。赏析课文作为一种再创造和开放性的动态活动,是学生的个性化行动。赏析课文需要学生的能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情感体验去品味,去探究,去发现。教师的责任是引导、指导、帮助学生进入作品世界中去。需要注意的是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阅读、理解、品味和建构。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把阅读的主动性还给学生。其次要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有创意的去和作者对话。在宽松的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激发他们的“成就动机”和“求知欲”,发挥创造潜力,鼓励标新立异。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而产生独特的个性感悟。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