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建筑物工程施工方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7449579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86.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叉建筑物工程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交叉建筑物工程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交叉建筑物工程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交叉建筑物工程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交叉建筑物工程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叉建筑物工程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叉建筑物工程施工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交叉建筑物工程施工方案一、概述渠道交叉建筑物包括机耕桥共计39座,排洪渡槽共计29座,渠 下涵共计61座。二、土石方开挖施工首先进行测量放线,并详细了解该段的工程地质情况、地形地貌、 和水文地质情况,将开挖前的实测地形和开挖放样剖面图报送监理人 复核,同时编制相应的开挖施工平面图、开挖施工方法和程序、以及 相应的设备配置和劳动力安排、排水和边坡保护措施、土料利用和弃 渣措施、质量与安全保证措施、施工进度计划等文件经监理人批准后, 按照批准的地面高程及设计断面确定上口开挖线,并且在暗涵的临时 道路等危险地带设置明显的标志,确保各公路畅通。夜间施工布设足 够的照明,之后进行开挖。1、开挖分层方开挖

2、遵循从上至下,从一端向另一端的原则,分层进行,层高 为3.0 m5.0 m;最后建基面留50cm厚的清挖层采用人工配合小型 挖掘机开挖。2、清表施工首先利用推土机清表,1.2m3反铲挖掘机装15t自卸汽车运至弃 渣场。3、开挖出渣及运输土方开挖采用反铲挖掘机直接装自卸汽车运输,并用推土机配合 集渣。根据开挖部位工程量的大小,开挖设备拟主要采用以下组合进 行:1.2m3反铲挖机挖装,配151自卸汽车运输。另配1.2m3反铲挖 机作为清表、截流沟开挖及其他辅助工作。预留清基面采用1.2m3反铲挖机挖装,配151自卸汽车运输。4、土料利用及弃渣处理(1)对表层开挖的无用料和其他监理工程师认为不适于填

3、筑的土 料均运至弃渣场。(2)对开挖出的有用料,如有填筑场面的就直接运至填筑场面, 如没有填筑场面的就按监利理人指示运到指定临时存放场。三、混凝土施工1、施工程序渠下涵及公路涵混凝土施工程序为:基础检查合格一混凝土垫层 施工一底板混凝土施工一管身混凝土施工一进出口等混凝土施工。 排架式渡槽的混凝土施工程序为:基础检查合格一排架基础混凝土施 工一排架混凝土施工一墩帽混凝土施工一槽身混凝土施工。机耕桥的混凝土施工程序为:基础检查合格一排架基础混凝土和 桥台施工一排架混凝土施工一墩帽混凝土施工一桥身及护栏混凝土 施工。2、混凝土供料及运输规划混凝土由布置在距施工作业面距离较近的混凝土拌和系统供应 混

4、凝土运输道路主要利用已有场内公路及本标段前期开挖施工通道。 混凝土水平运输采用6m3混凝土罐车,入仓主要采用混凝土泵车或25T 汽车吊吊运入仓。3、模板工程(1)建筑物进、出口段采用异形模板,其它部位采用组合钢模 板。渡槽模板采用大块钢模进行拼装,用双钢管做围檩,在模板底部 外侧预设短钢筋来固定模板底部,上部用钢管斜撑调整垂直度并固定 于墩壁上,墩、台身侧采用对拉钢筋和内侧钢管斜撑调整垂直度。(2)异型构建采用定型钢模板,其它部位全部采用组合钢模板。 墙体采用大型组合钢模板和对拉丝进行加固;上部结构采用钢木组合 模板、多功能钢管脚手架支撑。为保证施工质量及施工进度,拟采用 的模板以120X15

5、0cm为主,辅以少量30X150cm模板。支撑系统采2200 2200模板体系图(3)在模板加工场中制作和修理模板,对不同的模板,根据加 工方法和生产工艺过程,按使用部位分类编号、妥为保管。(4)模板用自卸汽车运到现场后进行安装。安装施工根据测量放线结果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5)为防止模板和混凝土粘结,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模板安 装前在其内表面涂刷脱模剂。拆模时间根据结构物特性,设计要求、 气候及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而定。(6)拆模时小心细致,先割除拉杆,拆除支撑件,最后拆除模 板,施工中应防止混凝土和模板遭受损坏。模板使用之后在浇筑混凝 土之前应及时修理,清洗干净,做好防

6、锈工作。4、钢筋工程施工时将选用的钢筋,根据施工进度和施工部位设计图纸图示的 配筋特性,提前制作钢筋使用计划明细表,报业主和监理人审批。其 种类、规格、直径等均要符合施工图纸规定。并会同业主、监理人和 设计三方共同对钢筋进行验收,并进行随机抽样试验。只有通过材质 试验的钢筋才能用于本工程。(1)钢筋加工钢筋在钢筋加工厂加工, 平板拖车运至现场。钢筋的切割、弯 曲除监理工程师另有规定外,均遵照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DL/T5169-2002 )的规定执行。钢筋的表面保持干净,使用前将表 面油渍、漆污、锈皮、鳞锈等清除干净。成盘的钢筋或弯曲的钢筋调 直后方可使用。(2)钢筋安装钢筋采用 8t 汽

7、车吊或塔吊吊运至仓号,人工进行安装。钢筋的 安装位置、间距、保护层及各部分钢筋大小、尺寸均按照施工图纸的 规定进行,其允许偏差控制在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 要求的范围内。为确保混凝土保护层的必要厚度,在钢筋和模板之间 设置强度不小于结构设计强度的混凝土垫块,垫块中埋设铁丝与钢筋 扎紧,互相错开,分散布置。各排钢筋之间用短钢筋支撑,以保证位 置准确。在施工现场配备全站仪测量安装精度,设一台自制的钢筋弯 曲模具以调整弯曲规格。(3) 钢筋焊接、绑扎 施工时为满足强度要求,多工作面同步安装。对 25mm 直径以上 的钢筋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减少焊接,加快进度。采用机械连接时

8、 应将所使用的连接材料、工艺、规格及连接方法等报监理人审批,并 进行接头工艺试验。机械连接接头的设计、应用与验收应遵守钢筋 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96)的规定。25mm直径以下的钢 筋采用焊接或绑扎。5、止水及聚乙烯闭孔泡沫板施工在长度方向上均按设计要求进行分段,并按要求设置止水、伸缩 缝。本工程止水、伸缩缝材料主要有橡胶止水带、聚乙烯闭孔泡沫板 等。止水、伸缩缝设施的型式、尺寸、埋设位置和材料的品种规格应 符合本工程施工图纸的规定。(1)橡胶止水带 橡胶止水带的耐久性应满足水工建筑物止水带技术规范(DL/T5215-2005 )的规定。橡胶止水带施工要求及施工措施: 、止水带应

9、避免油污和长期爆晒,对于外露的部分止水带采 用可靠措施进行保护,防止破坏和老化。 、止水带接头采用热压硫化胶合,不得采用其他接头方式, 接头外观平整光洁,抗拉强度不低于母材的 75。止水带的各种交 叉连接点,采用厂家的各种连接配件,以保证在施工中现场连接只在 直线段进行。现场接头在止水带厂家的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止水带安装时用模板嵌固,不得在止水带上穿孔架立。 、浇筑混凝土时不得冲撞止水带,当混凝土将要淹没止水带 时应再次清除其表面的污垢。振捣混凝土时,振捣棒应避免触及止水 带,嵌固止水带的模板应推迟拆模时间。 、浇筑止水带附近混凝土时辅以人工振捣密实,以保证止水 带位置正确。(2)聚乙

10、烯闭孔泡沫板施工 暗涵工程管身段隔缝材料采用聚乙烯闭孔泡沫塑料板。隔缝材料 要铺设在先浇块模板的内侧,接头部位无需搭接,但要保证接缝部位 连接严密。6、混凝土浇筑施工(1)混凝土浇筑工艺流程混凝土浇筑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混凝土浇筑工艺流程图(2) 垫层混凝土施工垫层混凝土施工纵向按设计分段,横向按设计宽度一仓浇筑完毕。 采用在混凝土拌和站集中拌制,6m3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至工作面, 采用汽车吊吊运入仓,人工平仓,振捣器振捣。(3) 混凝土浇筑前首先要对基础面进行检查和处理,根据监理 人指示对油污、淤泥和杂物等进行清除。当有地下水时,应修建排水 沟,将地表水及渗水引入集水井排除,施工缝的老混凝

11、土面先采用人 工将其表面的软弱乳皮清除掉,再冲洗干净,同时对模板及钢筋、埋 件等进行检查,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开仓浇筑。(4) 混凝土按前述分层、分段的方案进行浇筑,混凝土由本标 混凝土生产系统供应。(5) 平仓采用人工平仓,在此过程中注意防止混凝土分离。混 凝土入仓下料的位置应综合考虑平仓的需要,均匀下料,保证混凝土 由低至高,水平、均匀上升。(6)施工中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作业时将振捣棒垂直 或略带倾斜插入混凝土中,振捣1530s后慢慢拔出,以混凝土表面 下沉停止、气泡不再冒出、表面平坦并有少许水泥浆时为准,振捣器 的插入点应整齐排列,其间距约为一倍半作用半径,并插入下层混凝 土约 5c

12、m 深,以求上下层形成整体,同时振捣器离模板的距离应不小 于有效半径的一半,不大于有效半径,并不得触及钢筋及预埋件,对 于出露表层混凝土,施工中使用平板式振捣器进行振捣,以获得平整 的表面。(7)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 1218h 内开始人工洒水养护,每天洒水次数 视环境湿度与温度控制,洒水以能保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 为准,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进行淋水养护。(8)施工缝 工作缝缝面使用冲毛机或人工凿毛等加工成毛面,清除毛面上所有浮浆、松散物料及污染体,以露出粗砂粒或小石为准,但不得损伤 内部骨料。开始冲、打毛时间及冲毛时压力等根据现场试验确定并得 到监理人认可或批准。缝面冲、凿毛后清洗干净,保持清洁、湿润, 在浇筑上一层混凝土前,将层面松散物及积水清除干净后均匀铺设一 层厚 2cm3cm 的水泥砂浆。砂浆标号比同部位标号高一级,每次铺 设砂浆的面积应与浇筑强度相适应。铺设工艺必须保证新浇混凝土能 与老混凝土结合良好,并得到监理人认可或批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