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旋钻灌注桩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13页)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7443736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旋钻灌注桩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13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回旋钻灌注桩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13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回旋钻灌注桩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13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回旋钻灌注桩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13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回旋钻灌注桩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13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回旋钻灌注桩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13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旋钻灌注桩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13页)(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度作业指导书 回旋钻灌注桩施工作业指导书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施工过程控制标准化管理手册(桥梁分册) 编号: Z3JZD-QL-回旋钻灌注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 制:亓 长 君 审 核:亓 长 君 批 准: 袁 长春210年*月*日发布 201年*月*日实施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目录目的22编制依据23适用范围24技术准备2.1内业准备24.2外业准备25劳动组织3.劳动力组织方式。施工人员36 材料要求37设备机具配置38 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方法及工艺49.1施工程序49.施工工艺41质量控制及检验标准811 安全及环保要求9.1组织机构911.2安全要求1。3环保要求1112 估算指

2、标11目的钻孔灌注桩是桥梁的基础工程,也是施工中重点控制部位,为了确保桥梁桩基工程的施工质量,特编制回旋钻钻孔灌注桩施工作业指导书,用以指导此类灌注桩工程施工.2编制依据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203200)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03)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应用指南3适用范围适用土层:粘性土、砂类土、含少量砾石、卵石(含量少于20%)的土。适用孔径:正循环适用于8025c直径的桩,反循环适用于80300cm直径的桩。适用孔深:正循环适用于30100m深的桩,反循环用真空泵适用于小于5米深的桩,用空气吸泥机适用于小于6米深的桩,用气举式适用于小于120米深的桩.4技术准备

3、4。1内业准备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熟悉图纸及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方案、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技术、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工作。.2外业准备钻孔前需根据现场情况,以能使钻机移动方便,钻孔时钻机不偏沉,电路及附属设备布置恰当,材料运送堆放合理,利于混凝土的灌注等因素,合理布置场地及修筑施工便道。、钻孔场地在旱地时,清除杂物及软土,整平夯实;场地位于陡坡时,可用枕木、型钢等搭设工作平台.、钻孔场地在浅水中时,宜用筑岛围堰法施工,筑岛面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并按需要布置泥浆循环系统。、钻孔场地在深水中或淤泥较厚时,可

4、搭设工作平台进行施工,平台必须坚固稳定,能承受施工作业时所有的静、活载,同时考虑施工设备能安全进、退场,必要时须对钻机进行锚锭稳固以保证钻孔过程中桩位准确.劳动组织5。1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5.2施工人员结合既定施工方案、机械、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详见表1。其中施工负责人、技术主管、工班长、技术人员、专职安全员必须由企业正式职工担任,并可根据工程情况适当配备劳务工人。 钻孔桩作业人员配备表 表1序号人员类别数量(人)1施工负责人12技术主管13专职安全员14技术、质检、测量人员45工班 长16机械工、普工86 材料要求不能采用原土造浆的,可备用膨润土,作为造浆护壁。为提高泥浆粘

5、度和胶体率,可在泥浆中掺入适量的碳酸钠、烧碱等。设备机具配置根据地质条件选择成孔机具,本作业指导书主要介绍回旋钻机成孔的主要施工方法及工艺。回旋钻作业主要施工机具设备配置如表2。主要施工机具设备配置表 表 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回旋钻机台10钻孔2汽车吊辆2设备、材料吊运,混凝土灌注3挖掘机辆挖泥浆池、水沟、清理沉淀物4电焊机台1钻机维护、钢筋加工5潜水泵台1抽水6泥浆泵台0泵送泥浆泥浆运输车辆2外运泥浆8 施工工艺流程详见图: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场地平整、钻机养护测量定位施工准备埋设钢护筒钻机就位、开钻泥浆护壁、钻进泥浆制备钻至桩底凿桩头,检验拔出护筒安装导管制备混凝土土输送砼凝土灌注水下

6、混凝土吊放钢筋笼制作钢筋笼清 孔测量钻孔深度、倾斜度、孔径导管试拼、密封试验二次清孔测量混凝土面高程度混凝土备料料料图: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9施工方法及工艺9。施工程序主要施工序有:平整场地、桩位放样、护筒埋设、钻机就位、制备泥浆、钻孔、清孔、钢筋笼制作及安装、水下砼浇注等。施工工艺9.1桩位测量整平场地或搭设平台符合施工要求后,即进行测量放桩,项目测量队采用全站仪根据设计测量出各钻孔桩的中心位置。施工队根据桩位放设护桩,对护桩采取水泥砂浆加固,并设立明显标志,随时用交汇法交出中心位置。9.2。2埋设护筒钢护筒采用8厚钢板卷制而成,要求要求坚实不漏水,护筒直径比设计桩径大2040cm,采用人工

7、挖埋法设置于孔口,护筒四周入土1.0米范围内用粘土夯填,防止护筒外壁渗水或渗入泥浆。护筒位置准确,护筒中心与设计桩位中心偏差控制在5m以内,斜度控制在1以内,护筒顶面宜高出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2m,还应满足孔内泥浆面的高度要求,在旱地或筑岛时高出施工地面0m。护筒埋置深度符合下列规定:岸滩上,粘性土不小于1m,砂类土不小于2m,当表层土松软时,宜将护筒埋置到较坚硬密实的土层中至少0.5m,岸滩上埋置护筒,在护筒四周回填粘土并分层夯实。可用锤击、加压、振动等方法下沉护筒;水中筑岛上,护筒须埋入河床面以下1m。 9.2。3泥浆开工前准备数量充足和性能良好的粘土或膨胀土,选配适合地质条件的泥浆比重,合

8、理布置泥浆池,储浆池和沉淀池.泥浆性能指标应根据地质情况确定,选择优质粘土造浆,在施工过程中及时补充优质泥浆,以保证孔中泥浆顶标高始终高于地下水位.01。m,形成护壁、防止塌孔.施工现场配置试验人员,随时对泥浆比重进行测试,采用正循环回旋方法钻孔时,钻进过程泥浆比重根据地层情况应符合下表规定:泥浆性能指标要求表3地层情况泥浆性能指标相对密度粘度(s)静切力(Pa)含砂率()胶体率(%)失水率(m3i)酸碱度PH粘性土1051.21620。58490952580砂土、碎石土、卵石、漂石。21。45192835890515为提高泥浆黏度和胶体率,可在泥浆中掺入适当的碳酸钠、烧碱等,其掺量经试验决定

9、,造浆后应试验全部性能指标,钻孔过程中随时检查泥浆比重和含砂率,并填写泥浆试验记录表。清孔后泥浆比重不大于1。,含砂率小于2%,黏度1720s。9。2.4钻机安装就位安装钻机前,底架应垫平,保持稳定,不得产生位移和沉陷,钻机顶端应用揽风绳对称拉紧,开钻前,必须将钻机钻孔平台进行调平,并保证钻头或钻杆中心与护筒中心保持一致。钻孔开钻前在护筒内存进适量泥浆,开钻时宜低档慢速钻进,当钻至护筒底脚下1米后,方可按正常速度钻进。钻进速度与泥浆排量相适应,在易塌孔的沙土、软土等土层钻孔时,采用低速、轻压钻进,同时提高孔内水头和加大泥浆比重。钻进过程中,应经常对泥浆比重和含砂率进行检查,以适合钻孔过程中的地

10、质情况,钻孔要连续操作不得中途停钻.因故停钻时,钻头提出孔外,以防埋钻,并将孔口加盖。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用检孔器具检查孔位、孔径、孔深、孔形和斜度等,符合要求后才进行清孔。清孔采用换浆法或抽碴法。清孔时必须注意保持孔内水头高度,防止坍孔,孔内水头高度保持在地下水位或施工水位.5 米以上.清孔完毕立即进行下道工序,灌注水下混凝土以前,孔底沉淀层厚度应不大于设计和规范规定。不得用加深孔底深度的方法来代替清孔。9.2。6桩基钢筋笼加工和安装钢筋原材料由施工队根据进度安排,预先向项目物质部提采购计划。钢筋笼采用支架成型法施工工艺,提前绑扎成型运至现场.钻孔桩内钢筋采用汽车吊吊放,考虑到吊机起重能力等

11、情况的限制,钢筋笼分节制作,每节长度控制在20以内。绑扎钢筋笼时,主筋每间隔4米对称焊接6个“耳筋”用于孔内定位,以保证桩基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笼起吊时,为防止变形,在每道箍筋内设六角内撑,与钢筋笼主筋焊接,并加设吊装钢管,加固用钢筋及钢管在钢筋笼入孔后逐步拆除。钢筋笼主筋采用双面搭接焊或闪光对接,为保证两节钢筋笼能够准确连接,需要准确定位主筋位置。钢筋笼在吊放入孔前,先用检孔器对桩孔进行孔位检测,确认检测结果符合要求后,用吊机将每节钢筋笼吊放到孔口处进行连接,钢筋笼接头采用单面搭接焊的形式。吊入钢筋笼时,对准孔位轻放、慢放。遇阻时可随起随落和正反回旋使之下放,若无效,立即停止下放,查明原因

12、进行处理。严禁高起猛落,强行下放,以防钢筋笼损坏和碰撞孔壁引起塌孔。放置钢筋笼时必须严格控制标高,具体办法是根据护筒顶面的实测高程,推算护筒顶端高出钢筋笼顶端的长度,计算钢筋笼挂钩的长度。挂钩的作用是在实际桩长大于设计桩长情况下,保证钢筋笼顶面高程,然后检查中心位置,待合格后点焊于护筒上固定。有超声波检测的桩基要按设计要求在钢筋笼内侧固定声测管钢管,底部、顶部用钢板焊接密封,接头焊接密封不透水。钻孔桩钢筋骨架加工及安装质量标准见下表:钻孔桩钢筋骨架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表4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1钢筋骨架在承台底以下长度100尺量检查2钢筋骨架直径m3主钢筋间距0。d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4箍筋间

13、距或螺旋筋间距20mm钢筋骨架垂直度1%吊线尺量检查6钢筋笼分节制作主筋错位不小于35d且不小于mm尺量检查9.2。7灌注水下混凝土清孔符合要求后进行水下混凝土的灌注,水下混凝土采用导管法灌注,施工要精心组织、连续灌筑,桩孔中的水位要保持稳定。并随时对混凝土质量进行监控,对导管埋深及时量测,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完整的质量记录。灌注应连续完成,中途不得停顿,需要备用发电机和起吊设备,以保证灌注桩的质量。混凝土的坍落度182c,灌注过程中做好测量工作,随时监测混凝土的顶面高度,并始终保持混凝土顶面高出导管底1以上,且导管的埋深不大于3m。为保证桩头质量,桩顶灌注标高预留0.81。0m。导管内壁光滑圆顺,内径一致,一般直径采用203厘米,中间节长.0米,底节长4.0米,使用前进行抗压和水密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并编号及自下而上标示尺度.导管轴线误差依孔深、钢筋笼内径与导管外径差值而定,一般不宜超过孔深的1.5%,亦不宜大于10cm;试压的压力宜等于孔底静水压力的1。5倍。在灌注混凝土开始时,导管底部至孔底留有50400mm的空间.导管上口设置储料漏斗,漏斗底口设置可靠的隔水设施.漏斗设置高度通过计算确定,满足混凝土自由下落孔底扩散要求水下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流动度和良好的和易性,坍落度控制在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