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模板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7439338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模板(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2X年度优秀模板 学会反思是现代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也是教师不断成长的阶梯。以此我特此整理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仅供参考!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一篇:观潮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个生字,会写1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教学难点是体会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三、教学准备 词卡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

2、时 一、板书课题,比较“观”字。 1.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第一课,谁来说说课题(板书:观潮) 2.题目中,出现了一个“观”字,课文中,还出现了一个“观”字,翻开书,小声读一读,找一找。(板书:天下奇观) 3比较:“观潮”的“观”字和“天下奇观”的“观”字的意思一样吗在理解了“观”字意思的基础上,再去理解“天下奇观”。 .小结: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意思是不一样的,读书的时候,要一边读,一边想,这样才能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 二、初读课文,朗读正确。 .小声地读一读课文,把课文朗读正确。 2.指名读,纠正学生朗读中的错误读音。 (薄雾闷雷涨注意学生在朗读加点字时的字音。) 出示词卡,朗

3、读词语。 (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横贯江面、齐头并进、奔腾、漫天卷地、依旧、恢复)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小声地再读一读课文,读完了课文,请你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A、八月十八最佳的观潮日 B、盐官镇最好的地方 、观潮人最多 D、响声最大 E、浪潮最壮观 F、人的情绪最高涨 2.你能把这六方面的内容连在一起吗可以说一句话,可以说两句话也可以是一段话,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你们的学习,已经把课文读成了几句话,由厚读薄了。能不能把这篇课文读得更薄一些,把整篇课文读成一句话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4指导朗读:(1)要突

4、出钱塘江大潮的历史悠久;(2)突出它是天底下美丽而罕见的景象。 能不能把这句话再读厚通读这篇课文,找一找哪些语句表现出了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预设:学生很容易地从第三、第四、第五自然段中找出直接描写大潮十分壮观的语句。在学生找出后,教学进行小结:这就是大潮到来时和过去以后的景象。板书:潮来时,潮过后。再启发:大潮到来之前钱塘江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板书:潮来前。) 6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四、朗读全篇,感受“天下奇观”。 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分三大组朗读课文,教师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作者一开篇,就点出了对钱塘江

5、大潮的评价。作者是怎样说的 .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描绘这“天下奇观”的 二、抓住重点,感受大潮到来时和过去以后的澎湃之美。 1.翻开书,用心地读一读课文,读后来谈谈你的感受。 (预设:这篇课文所表现出的一是大潮的朦胧之美;二是大潮的澎湃之美。但教学实际学生只能感受到大潮的汹涌澎湃之美。) 2.自读课文,找出三、四自然段中描写精彩的句子。 A、哪部分内容最让你感受到大潮最雄伟、最壮观 B、你来读一读三、四自然段,把你认为描写得精彩的句子用括号标注出来,再多读几遍,努力读得精彩一些。 .指名朗读学生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 指导朗读: A、什么样的响声呢隆隆的响声,把这种声势读出来。 这响声响亮吗(不响

6、亮。)为什么好像闷雷滚动。哪个字突出了响声不响亮 B、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说这话的人会是怎样一番心情读出人们内心中的惊喜。 C、看到白线后,人群又沸腾了,人群怎样沸腾咱们演一演,怎么样 提示:人们听到了远处传来的隆隆响声,看到了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了。人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沸腾了,刚才的场面还可以用一个词语形容,那就是人声鼎沸。 一个人读,显然读不出人声鼎沸的感觉,得大家一起读。 、气势越来越大,你的心情就越,读出你内心中的激动。 F、多么壮观啊!读出大潮这澎湃之美来。 G、谁来读,让大地颤动起来。 4.听读段落,感悟作者的表达顺序。 A、我们把精彩的段落打乱

7、了顺序去朗读,实际上作者在描写大潮时是有顺序的。你听我来读一读,仔细听,看看缺少了哪些词语 B、你知道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大潮到来时的景象吗 (作者由远及近地观察,随着位置的转变和时间的推移描写潮水的变化。) .自读三、四自然段,感受“变化”。 、作者在描写大潮到来时的景象时,之所以把它描写得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那时因为作者突出抓住了它的“变化”,作者都突出了它的哪些变化呢 ()潮声(越来越大):隆隆越来越响如同山崩地裂 ()潮头(越来越高):白线水墙白色战马 (3)潮势(越来越猛):逐渐拉长、变粗翻滚浩浩荡荡 B、作者把潮声、潮头、潮势三方面内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写,让我们如临其境,如

8、闻其声,如见其景啊! 6当大潮奔腾西去后,作者仍旧描绘出了它的变化两丈来高,大约是6、7米,相当于三层楼那么高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三、对话文字,感受大潮到来前的朦胧之美。 1.大潮到来之前,钱塘江是怎样一番景象读一读,描写大潮到来前钱塘江景色的句子。 2.品味“横卧”。 A、这两句话中哪个词语用得好好在哪 B、看看“卧”字,左边一个“臣”,又边一个“卜”,表示“人”。“臣”像什么呢(上下排列着两只眼睛。)人的眼睛是左右排列的,那么什么时候人的眼睛才是上下排列的(趴或是躺。)“卧”是什么意思 、作者说,钱塘江横卧在眼前,就是想突出什么呢(一动不动,没有动静。)与后面哪个词语是呼应的(平静。)

9、 .作者在潮来前还抓住了哪些景物突出了它们什么特点 A、理解“屹立”,来了解“古塔、中山亭、观潮台”的特点:高耸,稳固 、小山:若隐若现 4.镇海古塔、中山亭、观潮台是多么的高耸,多么的稳固,它们屹立在宽阔的钱塘江江边,远处还有几座小山。你觉得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朦胧、美丽、和谐、壮观) 5.此时此刻,高耸、稳固的镇海古塔、中山亭、观潮台被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宽阔的、平静的钱塘江被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远处的几座小山被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这幅画面让你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美 四、抒发情感,总结全文。 作者在观潮之前,就评价到: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成为天下奇观。而现在,我们是亲临其境,耳闻其声

10、,眼见其景,感受到了朦胧与澎湃,你不由得要发自内心地说上一句:钱塘江大潮, 五、作业。 、背诵课文第三、第四自然段。 B、模仿描写潮水来时的写作方法,写一场雨景。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二篇: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学目标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生态情况,感受大峡谷的壮丽奇异之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潮一课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壮丽的美,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看看那里是怎样一道风景线。 二、初读,感知全文 1出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感受它的美、险、奇。 2.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加字。 3抽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4.说

11、一说,听了、读了课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介绍,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再读读课文,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字? 梳理归纳出“壮丽”“奇异” 默读全文,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在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哪些段落在写它的奇异。 壮丽(2自然段)奇异(3-4自然段) 三、再读,感悟全文 1齐读2自然段,读一读,哪些句子最能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美。 海拔:300米长504米平均深:268609 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这种方法叫列数字。 2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 “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一争高下”(齐读)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吗?

12、3.指导朗读,强调气势。 4.齐读3-4自然段,找一找,你认为哪些现象最能体现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 奇异:山异(热带雨林、冰川) 水异(涓涓细流、滔滔江水) 生物的多样性 5指导朗读: 6.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意味着什么呢?齐读自然段。为什么说它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呢?大家交流资料,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意义。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三篇:鸟的天堂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2.有关榕树的资料、图片、作者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 1.齐读课题。看到

13、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鸟栖息的地方,鸟的乐园、有很多鸟发挥学生想象。) 2这个鸟的天堂在哪儿?你知道吗?(一棵大榕树) 3.介绍资料:这棵大榕树在哪儿?结合你课前查找的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这棵大榕树在广东省新会县的天马河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每年都长出许多气根,从树枝上倒挂下来,钻进土里,过些日子又长出新的枝干来。这样不断生长,它已长成了榕树林,占地达16亩。被当地人称为“神树”。“天堂中的乐园”。又因为上面栖息着许多鸟,被人们称为“鸟的天堂”。) 4.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巴金爷爷去看一看那棵独特的大榕树。 二、自由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1.指名读文,读准字音。 投影出示练习: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自学生字,掌握字形。 重点指导: 梢:形声字,与“稍、捎”区分。 暇:左边是“日”,注意与“瑕”区分。 3.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解决。 灿烂:光彩鲜明耀眼。 陆续:前前后后,时断时续。 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 留恋:舍不得离开。 不可计数:没有办法来计算,形容数量很多。 应接不暇:形容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过来。暇:空间。文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