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井教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7435097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27.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语文井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井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井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井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井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语文井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语文井教案(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五年级语文井教案范本 井记叙了“我”家屋后菜园里那口小小的古老的水井,井水清、甜、凉,给后代带来了甜美和欢乐。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语文井教案范本,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五年级语文井教案范本一 教学目标: 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井水特点,感受古井给作者带来的甜美和欢乐。 2、理解井水清、甜、凉这三部分在段式结构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指导仿写一段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5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清、甜、凉这三部分在段式结构上的相同点,感受古井给作者带来的甜美和欢乐。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写生活片段的作用:表现井水特点,表现井水给自己的童年生活带来快乐。 教学过程

2、: 一、回顾课文内容和结构,练习用串连段意的方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1、通过初读,你知道课文三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吗 教师随学生发言点击课件出示三部分的段意,并板书如下内容。 第一部分:“我”老家屋后的菜园里有一口古老的水井。 第二部分:井水清,甜,凉,给“我”的童年生活带来了甜美和欢乐。 第三部分:赞美了挖井人给后代带来了甜美和欢乐。 板书:古老 清 井水 甜 赞美凉 2、请你把三部分的段意串连在一起,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预设:多数学生只能将三段的段意串联在一起,不能自觉地进行删减合并,主要内容存在语意重复的现象。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发现主要内容中语意重复的地方,启发学生进行合并删减,保留后

3、面的内容,使主要内容在要点齐全的情况下语言简洁。 课文井的主要内容。 课文写了“我”老家屋后的菜园里有一口古老的水井。井水清,甜,凉,给“我”的童年生活带来了甜美和欢乐。赞美了挖井人给后代带来了甜美和欢乐。 提问:读一读主要内容,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两次写到“甜美和欢乐”)你们觉得应该怎样解决(课件展示去掉前一个内容,后面的内容前移,形成简洁规范的主要内容。) 3、读一读修改后的主要内容,用串连段意的方法归纳主要内容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应该注意什么 第一部分:“我”老家屋后的菜园里有一口古老的水井。 第二部分:井水清,甜,凉,给“我”的童年生活带来了甜美和欢乐。 第三部分:赞美了挖井人给后代带来

4、了甜美和欢乐。 教师归纳总结:用串连段意的方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先将各段的段意连起来,再进行合并、增减,注意语句要通顺简洁。 二、抓住重点生活片段感受井水特点及甜美和欢乐,比较三部分在写法上的异同。 导语:作者每每想起这清、甜、凉的井水,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幅幅童年生活的情景。请你浏览课文37自然段,思考:作者回忆了哪些生活片段 (一)回顾表现井水特点的重点生活片段。 板书:“数星星” “浇菜”“收大萝卜”“浸、吃李子” (二)抓住主要生活片段感受井水特点,在朗读中体会带给“我”的甜美和欢乐。 导语:请同学们抓住这些生活片段深入阅读。 层次一:依据自学提示自主阅读感受井水特点和带给“我”的甜美和

5、欢乐。 自学提示。 请你从第二部分中选择一、两个生活片段,边读边思考:你从那些地方体会到了井水特点,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层次三:引导学生整体感受井水特点,指导学生读出甜美和欢乐。 层次二:交流理解,指导朗读。 井水清 1、你觉得怎样读就能把井水“清”的感觉读出来呢 预设一:如果学生没有突出强调“一颗一颗”和“闪亮”,教师就提问引导。 (1)你觉得怎样读就能体现星星是一颗一颗的 ()你读的时候能让我们也感受到那闪亮的星星吗 个别指导后再让全体学生自由读,然后再请学生朗读。 预设二:如果学生能突出强调“一颗一颗”和“闪亮”,教师就追问。 ()你读“一颗一颗”时为什么语速慢了呀 (2)你为什么重读“

6、闪亮”呀 2、“数星星”带给作者怎样的感受呢 出示课件 我一面数,一面心里想:啊,这些星星,离得多远,多远!这井水,它有多深,多深! (1)请你在朗读的时候只读一个“多远”、“多深”,感受到了什么 ()再读读文中的句子,你又有了怎样不同的感受 预设:多数学生只能体会到连用两个“多远”、“多深”强调了星星离得远,井水很深。针对学生的理解,教师采用范读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 教师配乐范读:从老师读“多远”“多深”中你还能感受到什么 (文中连用两个“多远”、“多深”,感觉“我”一边数星星,一边在思考,在想象。) 学生自由练习后配乐指名读展示。 井水甜、凉 导语:井水的清澈引发了作者的思考,那“甜”和“

7、凉”这两部分又带给作者怎样的感受呢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感受生活片段带给“我”的欢乐。 导学策略 (1)教师采用引导想象的方法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收大萝卜”。 读这两段时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情景请你一边想象着这种情景,一边朗读。 指名朗读前请学生说一说想象到的情景。 你能通过朗读让我们也仿佛看到那洗得白白胖胖、顶着碧绿碧绿大缨子的萝卜呢 (2)教师采用抓重点句的方法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浸、吃李子”。 你觉得怎样读就能突出“那可口的味道呀,我真是一辈子也忘不了!” 教师抓住学生的发言进行叙述。 作者童年的时候忘不了这可口的味道;成年以后还忘不了这可口的味道;甚至到了白发苍苍的时候,也忘不了

8、这可口的味道! 、井水带给作者怎样的感受 (三)通过比较明确三部分在写法上的相同点,理解“运用生活片段写具体”的好处。 层次一:梳理三部分在写法上的相同点。 1、默读37段,三部分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 2、师生归纳梳理。 预设:学生通过默读能感受到三部分都是“首先用一句话概括写出井水的特点,然后通过生活片段具体写出井水的这个特点”。对于第三点不易体会,教师运用比较的方法突破难点。 (1)作者在生活片断的最后都写了什么语句教师依据学生发言归纳出示。 “数星星”:我一面数,一面心里想:啊,这些星星,离得多远,多远!这井水,它有多深,多深! “收大萝卜”: 白白胖胖的大萝卜,顶着碧绿碧绿的大缨子,真

9、是可爱极了! “浸吃李子”: 那可口的味道呀,我真是一辈子也忘不了! ()这些语句所表达的意思有什么相同的 引导学生认识到:都写出了生活片断带给“我”的感受。 1、首先用一句话概括写出事物的特点。 2、然后通过生活片断具体表现事物特点。 、最后写出了作者的想法或感受。 层次二:通过比较明确“运用生活片段写事物特点”的好处。 导语:我们通过比较了解了三部分在写法上的三个相同点,尤其是第二点写法和我们在中年级段学习过的“先概括后具体”写法不同,本文主要通过生活片段来写具体。那作者为什么要通过生活片段来写井水特点呢 1、出示井的片段。 井水很清很清。我小时候,夏天和秋天的傍晚,常和妹妹到井台上来乘凉

10、。我们趴在井圈上,痴痴地往井里看,一颗一颗地数映在井水里的闪亮的星星。我一面数,一面心里想:啊,这些星星,离得多远,多远!这井水,它有多深,多深! 、出示我爱故乡的杨梅的片段。 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我小时候,有一次,杨梅吃得太多,发觉牙齿又酸又软,连豆腐也咬不动了。我这才知道,杨梅虽然熟透了,酸味还是有的,因为它太甜,吃起来就不觉得酸了。吃饱了杨梅再吃别的东西,才感觉到牙齿被它酸倒了。 读这两个片段,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从两个角度理解。 ()从写法的角度:这两个片段的写法有什么相同之处(通过生活片段写事物的特点。) (2)从情感角度:在表达情感上有什么相

11、同之处(表达了爱家乡、喜爱事物的情感。) 本文通过生活片段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通过生活片段写表达了井水给“我”的童年生活带来了甜美和欢乐。) 板书:甜美和欢乐 (四)比较三部分在内容上的不同。 1、三部分在写法上有三点相同,在内容上又有什么不同呢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归纳梳理总结。 (1)片段的内容不同; (2)生活片段的数量不同; ()表现的情感不同。 教师针对第三点总结。 虽然都是写给“我”的生活带来甜美和欢乐,但是有的是思考之乐;有的是丰收之乐;有的是美味之乐。 三、抓住首尾段体会井水“给许多代人带来了甜美和欢乐”,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 导语:我们重点阅读第二部分,体会到了井水给我的

12、童年生活带来了甜美和欢乐。那仅仅是给“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带来甜美和欢乐吗 1、依据学生发言出示课件。 那口井,是谁开掘的呢他们以自己的劳动,给后代带来了多少甜美和欢乐啊! 预设:学生能抓住“后代”体会到给许多代人带来了甜美和欢乐。 2、除了结尾段,还从哪看出来的 导学要点:引导学生联系第一段的内容,抓住“深深的印痕” 理解井的历史太长了,井给许多代人带来了甜美和欢乐。 3、你明白了课文为什么要介绍井的历史古老了吗 交流总结两点:如果不写这部分,题目就应该是“井水”,以井为题不仅仅要写井水;如果不写这部分,就只能表达出这口井给“我”的童年生活带来了甜美和欢乐,写上这部分就能表达出“这口井给许多代人都带来了甜美和欢乐”。 4、作者通过生活片段表现井水特点,最主要的是想表达什么 教师点拨引导:这样写主要是为了表现井水给许多代人都带来了甜美和欢乐。 四、回顾重点段的写法,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第五题。 导语:作者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