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与糖尿病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7430299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极拳与糖尿病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太极拳与糖尿病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太极拳与糖尿病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太极拳与糖尿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极拳与糖尿病(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太极拳与糖尿病作者:暂无来源:糖尿病新世界 2013年第5期糖友老孙在2006年确诊了糖尿病,从那以后他便开始学习打太极拳。现在每天晚上吃完饭 半个小时后就去打太极拳,每次持续运动40分钟左右。他发现这样的运动方式,控糖效果很不 错。太极拳作为拳术之一,早期曾被称为“长拳”、“绵拳”、“十三势”、“软手”。至清朝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山西武术家王宗岳著太极拳论,才确定了太极拳的名称。 “太极”一词源出周易系辞,含有至高、至极、绝对、惟一的意思。太极拳是一门最讲 求省力打人的艺术,“借力打人”、“引进落空”是太极拳最本质的特点。太极拳有多种流派, 风格、姿势虽不相同,但套路结构和动

2、作顺序基本一致,练拳目的皆为强身健体。各式太极拳 除拳套外,又各有推手和器械套路练法,如太极剑、太极刀等。太极拳利于2型糖尿病治疗每周打几小时的太极拳,有益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有研究证明,受试的中老年患者练习 了12周的气功和太极拳以后,其血糖水平和代谢综合征指标都有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连 续打太极拳12周后,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有所降低,体内的T淋巴细胞也有所增加,这种细胞 有助于保持免疫系统功能的正常。得出的结论是:把药物治疗与打太极拳适当地结合起来,能 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葡萄糖利用能力和免疫功能。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在“五驾马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太极拳是我国的一项古老 运动,对

3、糖尿病患者肯定是有好处的。糖尿病患者在适量运动的时候,提倡以有氧运动为主, 再加上适当的力量运动。太极拳刚好是有氧运动与力量运动的有机结合。练太极拳时人体一直 处于膝关节微曲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随着脚步不断地缓慢移动,这种膝关节微曲承载 了身体的重量。糖尿病患者中老年人比较多,而这类运动对膝关节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从 这一角度来看,打太极拳对糖尿病患者是有益的。老年人练太极拳应注意的问题1. 选择。太极拳流派不少。初级的有24式,稍高级的有42式、48式。传统的有陈式、杨式、吴式 武式、孙式等。初学者,可从练习“简化24式太极拳”开始,容易掌握,易收效果。2. 场地。练拳时,最好选地面

4、平坦、环境幽静、空气新鲜的地方。3. 时间。一般多在清晨或傍晚锻炼。清晨练拳,可以让身体活动起来,为进入工作、生活做准备。傍晚练拳,有助于调整精力,为消除疲劳做好睡前准备。4. 准备活动。练拳以前,先调整好呼吸,动作要舒缓。5. 速度。行拳速度要均匀,打太极拳宜慢不宜快。打一套简化太极拳,一般在46分钟。长的可以 在79分钟。6. 整套架式。行拳的架式高低要适当、平稳,不可忽高忽低。一般在“起势”动作时,就已经确定下行 拳姿势的高低程度,除了个别动作(如“下势”动作)外,整套太极拳动作基本上应在这个高 度上完成。7. 运动量。可以根据个人身体体力等情况调整。一般每天早晚各练一次,每次一小时左右

5、,体弱多病、 年老者,可以酌量减少至1015分钟。初学者、身体虚弱者,架式可以高一些;反之,架式应该低一些。有关节炎的病人,运动 量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有胃肠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员,多练习几次,运动量大一些,有益于改善 消化系统功能。8. 运动量控制方法。太极拳运动量的大小,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调整:改变每次行拳的时间长短,增加行拳次数; 也可以太极拳单项练习,或者几项专门练习。例如,可以根据条件和兴趣,挑选单项或几项组 合练习。单独将“云手”或“揽雀尾”,连续打一两趟,也能达到一定运动量。适合老年人的运动保健方法1. 擦胸。人体胸骨内膜有左右两叶胸腺,随着年龄的增长,胸腺会逐渐出现萎缩。老年人大部分胸

6、 腺会被脂肪所代替。如果胸腺过早萎缩,浓度降低,就会加速人的衰老,人的抗病能力也就越 来越差,影响寿命。而擦胸是调节胸腺素、提高免疫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可以使“休眠”的胸 腺细胞处于活跃状态,增加胸腺素的分泌,作用于各脏器组织。擦胸的动作为:将右手掌按在右乳上方,手指斜向下,适度用力推擦至左下腹;然后再用 左手掌从左乳上方,斜推擦至右下腹,如此左右交叉进行,一上一下为一次,共推擦3050次 为宜。擦胸可以和揉腹的动作交替使用。老年人坚持揉腹擦胸,不但能防治慢性脾胃病,改善脏 腑血液循环,加强胃肠和肺肾的代谢功能,还能使腹部的肌肉强健,具有减肥的功效,除了糖 尿病,对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肾炎都

7、有着良好的辅助疗效。2. 踮脚尖。踮脚尖养生的机理,主要是通过增加下肢血液循环来防止下肢静脉曲张及皮肤色素沉淀, 继而调适脏腑功能(特别是老年人心脏的功能)。人的腿部肌肉中分布着大大小小的血管,人在踮脚时,腿部肌肉就会一张一弛。当肌肉放 松时,来自心脏的动脉血液会增加向肌肉的灌注量;而当肌肉收紧时,通过挤压血管加快静脉 血液回流心脏,从而促进血液循环。医学人员经过测试发现,当人踮起脚尖时,双侧小腿后部 肌肉每次收缩时挤压出的血液量,大致相当于心脏脉搏的排血量。所以不要小看这简单的踮脚 动作,它不受场地、时间的影响,却能改善整个身体的血液循环,尤其适合那些运动不多的老 年人。踮脚动作的具体做法:双脚并拢,用力踮起脚尖,脚后跟离地面约 1 厘米,然后用力着地 这样算1次(1秒钟内不得多于1次),30次为1组,每次锻炼12分钟,每天重复35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